工程科學與技術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學主辦的一本北大期刊。
工程科學與技術雜志創(chuàng)刊于1957,發(fā)行周期為雙月刊,雜志類別為工業(yè)類。
雜志介紹
工程科學與技術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學主辦的一本北大期刊。
工程科學與技術雜志創(chuàng)刊于1957,發(fā)行周期為雙月刊,雜志類別為工業(yè)類。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四川大學
國際刊號:2096-3246
國內刊號:51-1773/TB
發(fā)行周期:雙月刊
全年訂價:¥400.00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 知網(wǎng)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EI 工程索引(美) CA 化學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shù)據(jù)庫(日) Pж(AJ) 文摘雜志(俄) 劍橋科學文摘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Caj-cd規(guī)范獲獎期刊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RCCSE學術期刊 中國科技期刊優(yōu)秀期刊 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Magazine introduction
《工程科學與技術》(曾用名: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成都科技大學學報 ;四川聯(lián)合大學學報),創(chuàng)刊于1957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學主辦,面向全國發(fā)行的工業(yè)類雙月刊。《工程科學與技術》雜志以其豐富的內容,融學術性與技術性為一體的特點,獲得了廣大學者的喜愛。
《工程科學與技術》辦刊宗旨:追蹤中國國內外工程科學前沿,關注工程科學領域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推動工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服務國家工程科學發(fā)展和工程科技進步。
欄目設置: 水利與土木工程 機械工程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 信息工程
Magazine introduction
{1}作者工作單位應寫正式全稱,不用簡稱,后加省名、城市名、郵政編碼。
{2}選題新穎,結構嚴謹,論點鮮明,論據(jù)充分,語句簡明,語義確切,標點規(guī)范。
{3}來稿請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4}中文標題: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內容,不超過20字,超過20字的建議用副標題反映。
{5}在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時,各篇文獻的序號在方括號內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全部列出,序號間用逗號隔開;如遇連續(xù)序號,用波浪號連接起止序號。
Magazine introduction
Magazine introduction
作者:鄧建輝; 戴福初; 文寶萍; 姚鑫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作者:戴靠山; 羅翔; 呂洋; 張世明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作者:覃光華; 曹泠然; 王文圣; 丁晶; 李深奇; 姚瑞虎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作者:鐘啟明; 陳生水; 梅世昂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作者:石勝偉; 劉建康; 蔡強; 周路旭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作者:錢龍霞; 王紅瑞; 張韌; 焦志倩 刊期:2019年第05期
Magazine introduction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wǎng)。直投稿件請聯(lián)系雜志社,地址:成都市一環(huán)路南一段24號,郵編:610065。
本站無論任務服務,事先跟客戶都進行詳細溝通確認,如果沒有按期完成,由本站退還客戶支付的費用。但客戶單方面中止訂單,是不能退款的。
正常情況能滿足大部分的用戶,建議你提前一點時間,如果客戶特別需要加急,需要我們和雜志社溝通安排,如果確認可以會收取一定加急費用。
當然,我們會通過短信或電話主動溝通,匯報進展情況。您也可以撥打您的客服老師電話和我司設立的投訴電話。
雖然每天面對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但我們只能保障盡我們的努力滿足您的要求,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的某個要求沒得到滿足,我們首先說聲抱歉,也請您不要失望,有問題還請繼續(xù)提問,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隨著現(xiàn)在各種網(wǎng)站層出不窮的誕生,騙子也越來越多,我們實體公司注冊,實體辦公,網(wǎng)站國家工信部備案,信息公開,可以查詢,從創(chuàng)辦初衷我們就是專注高質量的服務,客戶優(yōu)先,注重質量。我們的具有保密性,我們對合作過程中的客戶信息安全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Magazine introduction
工程科學與技術雜志真的不錯,遇到了很好的審稿人,因為是第一次投稿,很多小問題都指了出來,很慶幸沒有被拒稿,很感謝,編輯人也挺好,有些小問題一遍一遍告知我,讓我學到了很多,對之后的文章投稿也有了很多認識。
11月25投稿,2月22錄用。期間修改了4次,內審5次,外審4次,反復修改,個人感覺文章思路新穎最重要的,修改一定要按照專家的意見修改,態(tài)度要端正,不能煩躁,還是比較容易投中的。
總體來說,《工程科學與技術》的稿件處理速度是驚人的高效率,送審2個月修改意見就回來了,一共有4條意見,都屬于比較好處理的那種,修改后提交,之后錄用,個人認為,只要有創(chuàng)新點還是比較容易中稿。
投這個期刊真的是挑戰(zhàn)我心跳。我身邊被退稿的也有一些,兩個專家意見,只要任何一個出現(xiàn)創(chuàng)新性不足或實用性欠佳的字樣,基本就被斃掉,兩者意見相左較大的話,還會送第三個仲裁,審稿過程超級細致。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環(huán)路南一段24號,郵編: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