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色婷婷综在合线亚洲,亚洲欧洲免费视频,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最新国产成人盗摄精品视频,日韩激情视频在线观看,97公开免费视频,成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淫片视频男直播,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

海子的詩歌模板(10篇)

時間:2023-02-27 11:21: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海子的詩歌,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海子的詩歌

篇1

1989年3月26日下午,海子在他生日這天結(jié)束了自己25歲的生命,在山海關(guān)附近的一段鐵軌上,讓火車把自己帶到了另一個世界。他在遺書中說:“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guān)?!钡拇_,海子生前是個不太被人關(guān)注的詩人,盡管他在短短五年的創(chuàng)作時間里,留下了200多首抒情詩,七部長詩。就像他在遺書中所說:“我是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教師,我叫查海生?!倍鴽]有說“我是詩人,海子?!笨稍谒篮蠖潭痰膸啄昀?,人們早已淡忘查海生這個名字,而永遠記住了海子這位天才詩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王請平為海子選編了一部《海子的詩》,這部書出版于1995年,而截至2003年,該書已被第七次印刷,“數(shù)量之多,這在同時代的詩人當中,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盵1]“成千上萬的人在朗誦海子的詩歌。他獲得了人民文學獎,他的詩歌被收入高中語文教材?!盵2]生前寂寞孤獨的海子不知是否會想到死后他的詩歌會那么熱烈的復(fù)活。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詩歌傳播中存在著很多制約性因素,如時代因素、政治因素、傳播技巧、傳播方式、詩歌質(zhì)量、詩人知名度、讀者素養(yǎng)等等,它們都有可能對詩歌傳播效果產(chǎn)生影響。”[3]下面我就從海子的死說起,然后從時代因素和他的詩歌本身可能暗合的時代潮流和受眾的需要角度來談一下海子的詩歌。

“詩人海子的死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之一?!盵4]的確,對于海子的死,任何猜測和解釋都顯得那么蒼白,有人說:“作為詩人海子有作為哲學教員的查海生的自殺,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盵5]西川也曾為海子的死總結(jié)了7個原因。這里,我并不想對他為什么要自殺作過多的解釋,只想說一下他的死對他的詩歌傳播帶來的一點影響,當然并不是每個詩人死后,他的詩都能廣為人知的,但海子的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詩歌的傳播。

生前,海子盡管很寂寞,但也發(fā)表了一些詩作,如在1985年第一期的四川民刊《現(xiàn)代詩內(nèi)部交流資料》上發(fā)表了他的《亞洲銅》,1984年寫的《阿爾的太陽——給我的瘦哥哥》發(fā)表在1985年山西大學北國詩社主辦的《北國》詩刊上。《啞脊背》發(fā)表在1986年第十期的《草原》上。甚至還曾在1987年第四期的《十月》上發(fā)表了《農(nóng)耕之眼》,也正是這組詩還讓海子獲得了第三屆《十月》文學獎榮譽獎。盡管如此,這些發(fā)表的詩歌僅僅是他眾多詩作中的九牛之一毛,作為詩人的海子并不能因這些零星詩作的發(fā)表而完整的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此時,他詩歌的傳播還主要停留在他的朋友和學生之間的人際傳播。

于是,他帶著孤獨走了,遺留下了大量的書稿。他的死,震驚了他的好友和部分關(guān)注欣賞他詩歌的朋友,他們?yōu)槭ミ@樣一個天才詩人而痛心、惋惜,然后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回憶、懷念和評論文章:西川《懷念》,《死亡后記》;鄒靜之《正午的黑暗》;韓東《海子•行動》;陳東東《喪失了歌唱和傾聽》;鐘鳴《中間地帶》;駱一禾《海子生涯》等等,這些海子的生前好友和懂得欣賞他的人的評論文章,無疑大大加速了普通人知曉海子的進程,正如西川在《死亡后記》中所說;“現(xiàn)在五年過去了,海子的確成了一個神話:他的詩被模仿;他的自殺被談?wù)摚挥腥藦埩_著要把海子的劇本《弒》譜成歌舞?。挥腥吮P算著想把海子的短詩拍成電視片;學生們在廣場或朗誦會上集體朗誦海子的詩……”[6]也許正是從談?wù)撍淖詺㈤_始,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了這個天才——15歲考進北大的天才,然后開始談?wù)撍脑姡M而模仿他的詩,改編他的劇本,以多種方式開始了對他詩歌的自覺不自覺的傳播。也許正像西川所說:“很難說這里面沒有一點圍觀的味道,忽然有那么多人自稱是海子的生前好友,不能不讓人懷疑到他們是想從海子自殺這件事上有所收益?!盵7]然而不管這里面有多少臆想和誤會,有多少“圍觀的味道”,有多少看客和獵奇的心理,不可否認的是,海子的詩歌在這些方式中被得到更為迅速的傳播,并長久不衰,時至今天,離海子的死已有17年,他的詩依然生長在熱鬧的國土里,被一再地“移植”,他的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他這個“太陽的孝順的兒子”,終于成為了不落的太陽。當然,一根稻草在人們嘴巴里咀嚼的時間絕對不能與一根金條相提并論,同樣,海子并不能因為他的死而被人咀嚼好多年,他正是憑借著他那些散發(fā)著金子般光芒的作品贏得了人們持久的愛。

如果說,知識分子是一個時代敏感的神經(jīng)的話,那么詩人無疑是這個神經(jīng)的末梢,而天才的海子更是敏銳地捕捉和體驗到了這個時代帶給他的所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已經(jīng)起步的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社會生活發(fā)生了急劇變化,多種文化價值觀相互碰撞和滲透,眾多話語充斥著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疤摷俑淖冎^去的人際關(guān)系的單純和樸素,利欲的誘惑和牽制沖淡了昔日的精神向往”[8],在這種浮躁的風氣下,人們跨入了90年代,從“”走出來的一代人在“”后開始懷疑一切,不相信一切,懷疑完了卻突然發(fā)現(xiàn)還沒有樹立不供懷疑的精神向往。于是,90年代初,發(fā)起了“人文精神尋思”的大討論,也就是在此時,人們看到了海子的詩歌,他的詩“不再是簡單地尋找‘理想’和‘夢幻’,不再懷有那樣一種虔誠和沖動為‘信念’而燃燒,而是急于從他立足的城市抽身而出,找到可以安放心靈的寧靜、美麗而神秘的土地。”[9]于是,讀者被帶回這片“神秘的土地”,在那里有塵世的幸福,可以平靜的看春暖花開,海子把他較早而又敏感的體驗化為詩中的美麗的月光、麥地、村莊來撫慰浮躁年代人們的心靈,就像張煒在他的《柏慧》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葡萄園來寄托我們所有的美和善一樣。雖然隆隆的機器聲依然打破了葡萄園的安寧,卻仍然慰藉了我們浮躁的心靈,并讓我們思考著應(yīng)該如何重建家園,所以海子說我們需要“用幸福也用痛苦/來重建家鄉(xiāng)的屋頂”,“如果不能帶來麥粒/請對誠實的大地/保持緘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風吹炊煙/果園就在我的身旁靜靜叫喊/雙手勞動慰藉心靈”。

劉小楓說“詩人死于‘自己的回憶已經(jīng)無用’。從哲學上來理解,‘回憶已經(jīng)無用’表明人類的精神故土已經(jīng)干裂,信念因精神故土上空氣稀薄而窒息,詩人與自己的信念之間的關(guān)系徹底斷裂。詩人自殺表達了詩人對信念的絕對忠誠,表明詩人拒絕在虛妄的信念中生活,詩人的自殺也是世界的精神信念危機的標記。”[10]我們不能肯定海子是否是劉小楓所說的這種詩人,因與“自己的信念之間的關(guān)系徹底破裂”而自殺,但我們能從海子的詩歌中看到他曾試圖存放一個信念在中國的鄉(xiāng)土里,在親切的麥地里,所以他詩中連處在愛情中的女孩子都帶有濃濃的鄉(xiāng)土味“潔凈的腳印/沾滿清涼的露水。”“她用雙手分開黑發(fā)/一支野櫻花斜插著默默無語”,清新的泥土氣撲面而來,一次次地蕩滌著我們沉重的心靈。而當現(xiàn)代文明摧毀這些寧靜時,他呼吁我們重建家園,然而在這里他卻依然找不到自己的幸福,他可以為陌生人祝福,希望他們在塵世獲得幸福,而對于自己他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給自己和普通人確立的幸福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他說:“你的夜晚/主人美麗/我的白天/客人笨拙”,“麥地/別人看見你/覺得你溫暖,美麗/我則站在你痛苦質(zhì)問的中心/被你灼傷”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讀他的詩歌時,不能不排除可能有很多的誤讀,但也許是因為這些誤讀,讓很多讀者在他的詩歌中找到了塵世的幸福,找到了慰藉心靈的力量,而更喜歡他的詩歌。而另一方面,他如此痛苦的被灼傷卻依然決絕的質(zhì)問,使他“并沒有僅僅為他的詩歌包裹上一層鄉(xiāng)土意象,而在更高層次上逼近了鄉(xiāng)土文化美麗而悲涼的基調(diào)實質(zhì),它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田園詩溫柔敦厚,閑適空靈風格的創(chuàng)造性背離,獲得了與中國文學現(xiàn)代化進程相一致的審美旨趣”。[11]

于是,這個“以夢為馬”的詩人“一個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此火為大開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國?!币虼?,這個“暗合了世界潮流的脈動,提供了某種具有未來意義的現(xiàn)代文化因子”的天才詩人的作品,在“都市文明缺點日益顯露,回歸舊有文化的詩潮陡然涌起”[12]的時候,得到了越來越多讀者的青睞。

【參考文獻】

[1]余徐剛海子傳[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2]余徐剛海子傳[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3]楊志學、鄭笑平從傳播學角度看詩歌[J].詩刊,2003(12)。

[4]西川懷念[A].西川主編.海子詩全編[C].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

[5]章啟群詩人自殺究竟有什么意義——評劉小楓先生的一個觀點兼談海子自殺事件[J].學術(shù)界,2003,(2)。

[6]西川死亡后記[A].西川主編.海子詩全編[C].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

[7]西川死亡后記[A].西川主編.海子詩全編[C].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

[8]張文剛“夢”與“花”:顧城和海子詩歌創(chuàng)作之比較[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0卷第六期。

[9]張文剛“夢”與“花”:顧城和海子詩歌創(chuàng)作之比較[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0卷第六期。

篇2

關(guān)鍵詞:海子詩歌;黑夜;憂郁悲傷;荒涼分裂;存在與死亡

“海子,還有他的朋友、年輕的短命詩人駱一禾,當他們出現(xiàn)在詩壇上的時候,詩歌領(lǐng)域正是充滿喧囂與騷動的時刻,反叛的旗幟林立,反叛崇高人格、反叛英雄神話、反叛一切與傳統(tǒng)有關(guān)的文化遺產(chǎn) ……急功近利的創(chuàng)新和狹隘瑣碎的題材使詩歌創(chuàng)作進入一種無序狀態(tài),深刻反映出理想失落后個人性的脆弱?!?[1]今天,當年狂歡的詩歌已經(jīng)謝幕,詩壇主將們正在悄悄隱退或改行。在此背景下,海子詩歌卻呈現(xiàn)為一種強勁突圍的態(tài)勢,在僅存的詩歌領(lǐng)地中穩(wěn)固而頑強的存在。

走進海子詩歌,其“黑夜”抒寫所占據(jù)的比重之大幾乎令人驚訝,或許,“黑夜”意象才是海子內(nèi)心真實的表達。

一、生命存在的荒涼――“黑夜”意象的意義

黑夜本身是一種自然界的現(xiàn)象,但不同角度,黑夜又隨人類漫長生存、發(fā)展的歷史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從社會學角度而言,黑夜是黑暗的象征物,其詞義基本是罪惡、愚蠢與墮落。從哲學的視角出發(fā),正是由于夜的寂靜與漆黑,才有助于拋開白天的喧囂與明亮,回歸自我的內(nèi)心世界,于是黑夜可視為“啟蒙”的代名詞。縱觀海子詩歌,其黑夜顯然無涉自然現(xiàn)象與社會角度,在黑夜中海子彈奏的音符無論是憂郁悲傷還是荒涼分裂,都滿溢著對生命存在意義的反思。

在《黑夜的獻詩》中,“黑夜從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豐收后荒涼的大地/黑夜從你內(nèi)部升起/你從遠方來,我到遠方去/遙遠的路程經(jīng)過這里/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大地”是海子農(nóng)家子的天然情感歸屬,“天空”是處于“貧困時代”的詩人社會良知、承擔精神的向度,兩者共同構(gòu)成了海子的精神家園。詩中,黑夜遮住的天空,豐收后空空的大地,恰是詩人精神家園失守的反映,詩人反思著:漫漫長路中你我的匯聚又分開,勞作者最終被“埋得很深”,人的生命在世代延續(xù)中周而復(fù)始,又在勞碌過后一無所有,詩中充滿了歷史的循環(huán)和人生的荒涼。再如《獻詩》:“黑夜降臨,火回到一萬年前的火/來自秘密傳遞的火他又是在白白的燃燒/火回到火黑夜回到黑夜永恒回到永恒/黑夜從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天空”,時間綿延,時空流轉(zhuǎn),終點亦是起點,歷史的腳步不是前行,而是循環(huán),滿溢的希望終又跌落,無奈中“天空”再次讓位于“黑夜”。對生存意義的思考直到海子生前的絕筆中,還在發(fā)問:“大風從東刮到西,從北刮向南,無視黑夜和黎明/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倍丝毯W拥膯柧錆M是悲愴,猶如一個迷路的孩子不知所措。

學者崔衛(wèi)平指出:“天空和大地、天堂和地獄、黑暗與光明,彼此對立的兩極在他身上同時存在,并各自沿著自己的方向延伸開去” [2],海子詩歌細讀起來,對立的雙方與其說是并列存在的,毋寧看作是偏義性質(zhì)的,詩歌表面光明的背后直指生命存在的哀傷、荒涼與痛苦。

二、歸向死亡――“黑夜”意象的最終走向

海子對生命存在的反思為何充滿了荒涼?有研究者指出:“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鄉(xiāng)村與都市之間的巨大差異和沖突導致他心理上形成一個飄搖的‘中間地帶’,這一地帶關(guān)乎精神歸屬、家園意識和身份認同,海子對選擇與認同的切膚之痛有深切的體會?!盵3]鄉(xiāng)間生活的懷念使海子在詩歌中呈現(xiàn)出強烈的“還家”沖動,但大都市知識分子與現(xiàn)代化過程中發(fā)生著深刻變化的鄉(xiāng)村,顯然發(fā)生著地域、文化上的錯位,因此,他的還鄉(xiāng)注定著失敗。同時,在社會轉(zhuǎn)型期,那個“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zhì)的短暫情人”的詩人顯然不合時宜,他在“遠方”的尋找中一無所獲。海子曾寫下《夜色》:“在夜色中/我有三種受難:流浪、愛情、生存/我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太陽”。無根的流浪,無果的愛情,無望的生存就是他在生活中的真實處境。而所謂的三種幸福:王位、太陽不過是詩歌的不同稱謂,支持他在精神中暢游的只有詩歌,可見詩歌對詩人而言意味著太多。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不到精神歸屬的海子,詩歌難以平衡他現(xiàn)實生活中的諸多困惑:知識分子的精神歸屬、屢次失敗的感情經(jīng)歷和難以回饋父母的拮據(jù)生活,其人生體驗為“黑夜”繪出了荒涼的圖景,甚至“死亡”意識常如影隨形的與“黑夜”交織在一起。“漆黑的夜里有一種笑聲笑斷我墳?zāi)沟哪景?你可知道。這是一片埋葬老虎的土地”(《死亡之詩(之一)》),“我請求/在夜里死去” 《我請求:雨》,“在十月的最后一夜/窮孩子夜里提燈還家 淚流滿面/一切死于中途 在遠離故鄉(xiāng)的小鎮(zhèn)上/在十月的最后一夜”(《淚水》)這幾首海子早期創(chuàng)作的詩歌就已經(jīng)牽引著海子在生存與死亡之間搏斗,自我燃燒般的寫作方式,長期邊緣化的生存體驗,不被理解和認可的孤獨,最終隨著“黑夜”情感的演進,海子越發(fā)絕望,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是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傾心死亡/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xiāng)村”(《春天,十個海子》。

今天,海子已越來越成為我們文化領(lǐng)域不能忽視的存在,與此同時,糾結(jié)于詩人自殺后被賦予天才、先知、詩歌烈士的造神,越來越遠離了海子本身。

參考文獻:

篇3

本文把海子精神領(lǐng)域和詩歌領(lǐng)域的形成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進入北京大學學習之前和進入北京大學學習之后。這樣分期的原因是:海子本人出生在農(nóng)村,但他非常聰明,十五歲就考入了北京大學,他是農(nóng)民的兒子,貧困的出身這個背景在他走入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后,使他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這個階段的他接受許多新鮮事物,又促使他有更博大而高遠的精神追求。海子詩歌的獨特意象和真摯感情,源于他所接受的淳樸的父母之愛和農(nóng)村鄉(xiāng)土環(huán)境的教育以及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善良,質(zhì)樸,淳厚的精神氣質(zhì)和熱愛生命和土地的情懷以及由此造就的秉性;而他的詩歌所呈現(xiàn)出的博襟和崇高境界,則是在考入北京大學之后,感受了北大深厚的知識儲備與淵源學養(yǎng),兼容并包和刻苦上進的文化精神后自主接受人類文明成果并且把自己的生命藝術(shù)化所產(chǎn)生的理性追求。如果說海子十五歲前的生活和經(jīng)歷培養(yǎng)了他善良淳樸的性格和自強自信的品質(zhì),虔誠而真摯的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胸襟,形成了他熱愛生活和人類的赤子情懷;那么,北大的學習和教育則形成了他系統(tǒng)而扎實的知識底盤和以詩歌為途徑拯救人類的詩歌理想

一.海子精神氣魄和詩歌領(lǐng)域理想狀態(tài)的形成

海子給我們每個人留下的印象是:他來自農(nóng)村,對農(nóng)村的一切事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lián)系。在《活在珍貴的人間》中他寫道:"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徹底干凈的黑土塊。"[1]他這份對土地的特殊情感,不可能是一個在大城市里成長的人所擁有的,它只能出自一位像海子這樣的農(nóng)民家孩子之手,它帶著海子對童年時期農(nóng)村生活的所有回憶。從農(nóng)村里長大的孩子本身就有著質(zhì)樸、純真以及對農(nóng)村的土地的深厚感情。山川,溪水、綠草,藍天等特有農(nóng)村氣息的自然味道都在海子的記憶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事物都是是海子一輩子也割舍不掉的故鄉(xiāng)情緣。

十五歲的海子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后,接受的是完全不同于農(nóng)村生活和學習的環(huán)境。在這里,海子的精神氣質(zhì)和詩歌理想得以最終形成。海子憑借他的聰慧和勤奮學習了除他本專業(yè)外的很多其他的書籍,這其中有關(guān)于美術(shù)的,文學的,哲學的,尤其是文學和哲學的。這時期的知識積累為海子日后的詩歌創(chuàng)作積淀了豐厚的理論基礎(chǔ)和知識儲備。海子的詩歌理想是通過他的詩學論文來表現(xiàn)的。海子具有自己的詩學觀,他的詩學觀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起到了方法論和航標的作用。海子說,"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不想成為一個抒情詩人,或一個戲劇詩人,甚至不想成為一名史詩詩人,我只想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的結(jié)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

二.生命與藝術(shù)的交織

海子把自己的生命藝術(shù)轉(zhuǎn)化為詩歌的形式,詩歌包含了海子太多的理想和理念。他詩歌的內(nèi)容是他自己全部生命及藝術(shù)的貫通。海子的詩歌有短詩也有長詩。短詩主要都是抒情詩,是他對生命本身的高度凝練。正如他自己說的,他的短詩是“絕對抒情的”,具有“刀劈斧砍的力量”[2]。鑒于篇幅和海子1985年后的短詩,尤其是1987年后的短詩實質(zhì)上都是伴隨著《太陽七部書》的行進而產(chǎn)生的,是“七部書”這一粗碩的太陽火軸輻射出的火星星群。就像一滴海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海子的短詩同樣折射著他的詩歌理想,所以本文將討論的重點放在海子抒情詩的內(nèi)涵的分析上,而對他的長詩只從宏觀的角度來把握。

三.海子詩歌對現(xiàn)代人們的啟迪

海子以詩歌為途徑來拯救當代人類走出精神落寞、追求物質(zhì)化的生存狀態(tài)做了一次大膽的努力和嘗試,他以最原始的手段,從人類文化的源頭出發(fā),運用象征的手法,顯示出一位詩人對這個不能讓他滿意的時代的既恨又愛的深沉反思和執(zhí)著關(guān)注。海子的詩歌對于當下生存和精神境況的意義,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首先,從海子獻身藝術(shù)的精神來看。人們繁忙的為自己工作而奔走,城市里鋼筋水泥建筑起來的高樓大廈和廢物污染隔斷了與大自然與人清新靈動的交流,從而導致了人所需要的真誠溝通不能實現(xiàn)。這些閃耀著人的智慧之光的詩句和我們由此感悟到的美好生存和人性之美為我們這個心靈干燥如沙漠的時代澆灌了精神的甘露。如果說后工業(yè)時代是物質(zhì)對人的異化,是精神凋萎的冬天;那么,海子的詩歌則是對精神家園的復(fù)歸,是萬物蘇萌的春天。王家心說我們"可以按自己的內(nèi)心寫作,卻不能按自己的內(nèi)心生活"是這個時代的無奈,那么海子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歌是對這個時代的反抗,他的赤子情懷和他獻身于藝術(shù)的勇氣和精神是高懸于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類精神之光。

注釋:

[1]西川《詩學:一份提綱》,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版,第914頁。

篇4

1989年1月7日,海子創(chuàng)作了詩歌《遙遠的路程——十四行獻給89年初的雪》(以下簡稱《遙遠的路程》)。時隔六天之后,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誕生。在寫作背景、詩歌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方面,《遙遠的路程》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兩首詩歌具有一定的“互文性”,由于后者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后廣為流傳,反而遮蔽了這首《遙遠的路程》。解讀和鑒賞該詩,除了深入認識這首抒情佳作之外,也還別有一番意義。

《遙遠的路程》其副題標明了該詩的形式特點——十四行詩。對于這種源于西方的“商籟體”?譺?訛詩歌形式,海子曾有意學習和借鑒,當然也有破格變體之處。海子一生大概寫過五六首十四行詩?譻?訛,他一概稱之為“十四行”而免去“詩”字,推測其因,除受詩人馮至《十四行集》影響外,或者還有自謙的成分。在西川主編的《海子詩歌全集》中,《遙遠的路程》其文本排列為十四行一貫下來,并不分段。?譼?訛聞一多先生對十四行詩的結(jié)構(gòu)頗有研究,他說:“最嚴格的商籟體,應(yīng)以前八行為一段,后六行為一段,八行中又以每四行為一小段,六行中或以每三行為一小段,或以前四行為一小段,末二行為一小段??傆嬋乃男《巍谝欢纹?,第二承,第三轉(zhuǎn),第四合。”?譽?訛為便于解讀和鑒賞,筆者參照十四行詩分段原則并結(jié)合該詩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將其標注為兩部分,共4個詩段,全詩如下:

1.我的燈和酒壇上落滿灰塵/而遙遠的路程上卻干干凈凈/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還是四年以前的我/我站在這里,落滿了灰塵,四年多像一天,沒有變動//2.大雪使屋子內(nèi)部更暗,待到明日天晴/陽光下的大雪刺痛人的眼睛,這是雪地,使人羞愧/一雙寂寞的黑眼睛多想大雪一直下到他內(nèi)部/雪地上樹是黑暗的,黑暗得像平常天空飛過的鳥群//3.那時候你是愉快的,憂傷的混沌的/大雪今日為我而下,映照我的骯臟/我就是一把空空的鐵鍬/鐵鍬空得連灰塵也沒有//4.大雪一直紛紛揚揚/遠方就是這樣的,就是我站立的地方?譾?訛

這首十四行詩屬8:6結(jié)構(gòu),前八行中每四行各為一詩段,后六行中先以二行為一詩段,末二行又為一詩段。4個詩段的劃分大致符合聞一多先生所總結(jié)“起承轉(zhuǎn)合”的“商籟體”結(jié)構(gòu)。

細讀這首詩歌,一些閱讀“難點”值得注意:1. 這首詩的標題和副標題有何寓意?“路程”和“大雪”,二者何為詩人的抒情對象?2.雪地為何使人羞愧?詩人為何希望“大雪”下到自己“內(nèi)部”?3.怎樣理解“我是一把空空的鐵鍬”這個比喻?4.詩句“遠方就是這樣的,就是我站立的地方”有何寓意?5.該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闡釋上述“難點”問題,是解讀和鑒賞這首詩歌的基礎(chǔ),筆者不揣淺陋,愿作嘗試。

這首獻給1989年初一場大雪的詩歌,文本中六次出現(xiàn)“大雪”,兩次出現(xiàn)“雪地”,正題為何寫作“遙遠的路程”呢?這個問題涉及該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據(jù)海子傳記介紹?譿?訛,“大約在1989年1月7日,海子收到了b的信,說她將去美國”。1989年1月7日這天正是下雪的日子,也是創(chuàng)作該詩的日期;而寫信給海子的b,就是其初戀女友。此時的b已經(jīng)建立家庭,現(xiàn)在又將出國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國,這對海子而言,無疑是個不小的刺激。敏感的詩人就在當天寫出這首詩歌,六天之后,又創(chuàng)作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此后,海子作品中出現(xiàn)不少以太平洋為題目的詩歌。就本詩而言,詩人仿佛在一場大雪中為曾經(jīng)的戀人送別。無論“大雪”還是“路程”都并非其抒情對象,他那份執(zhí)著的情感投向了心中的“遠行人”?!按笱笔钦鎸嵉脑姼鑸鼍?,而“遙遠的路程”卻可能是詩人腦海中的設(shè)想?!斑b遠的路程”聯(lián)系著“你”和“我”,它既是“你”“我”之間的“空間距離”,又是兩場大雪之間的“時間距離”;既意味著“你”遠行離別的路程,又代表著“我”內(nèi)心的思念路

。作為詩歌語言,“四年以前”的那場“大雪”,是否意味著二人相愛的場景記憶?或是二者初戀的象征?詩歌文本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戀人一去萬里,世界寒冷凄清;詩人佇立雪中,未來遙遠而空蒙……這首抒情詩的概貌大致如此。

在“商籟體”起、承、轉(zhuǎn)、合的詩歌結(jié)構(gòu)中,第1詩段主要功能在于“起”。“我的燈和酒壇上落滿灰塵”寫的是室內(nèi),交代了詩人生活的小環(huán)境及狀態(tài)。青燈白酒,乃詩人生活寫照。屋中我的“燈和酒壇”,或是“你”所十分熟識的室內(nèi)陳設(shè)。“遙遠的路程上卻干干凈凈”,寫的是室外大環(huán)境,雪白的世界,仿佛纖塵不染,連積雪的道路也干干凈凈。從象征的意義上講,“你”和“我”之間那段“路程”,在“我”心中并未蒙塵?!拔摇睉阎蓛舻男?,踏上了遙遠的思念之路。后兩行“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還是四年以前的我/我站在這里,落滿了灰塵,四年多像一天,沒有變動”,緊緊扣住題旨,刻畫了佇立雪中的詩人形象?!拔摇眮辛⒀┲?,如同靜止在“四年以前”的時空。雪還是當年的雪,“我”還是四年以前的“我”。因為時間漫長,所以“我”身上落滿了塵埃;而四年仿佛一天,強調(diào)的則是流年易逝,盡管只有一天,由于“我”靜止不動,卻也塵埃滿身。禪語有“一念即萬年,萬年即一念”之說,可作參照。

第2詩段主要功能在于“承”。該詩段三次出現(xiàn)“大雪”,兩次出現(xiàn)“雪地”,它緊承第1詩段“雪中佇立”之意,接續(xù)的是陽光下開闊的雪地景色,重點表現(xiàn)“黑眼睛”對周圍世界以及自身的感受。本詩段主要使用了對比手法,突出黑與白之間的反差。首先是室內(nèi)室外對比,潔白的是外面的大雪,黯淡的是“我”當下的室內(nèi);其次是陽光之下人雪對比,雪光耀眼,人不若雪;其三是樹木與雪地對比,樹在雪地上留下了黑影。那雙“黑眼睛”如同攝影鏡頭,善于抓取景色。遠方雪地上的樹是黑暗的,如同晴朗的天幕上鳥群飛過時的黑影——這個“蒙太奇”鏡頭把雪地和天幕連在一起,空曠而蒼涼,仿佛詩人的思緒飄過天際?!昂谘劬Α睘楹渭拍??原來,陽光下潔白的雪刺痛了詩人的眼睛,雪的純潔令詩人感到羞愧,所以詩人渴望大雪一直下到自己內(nèi)部,要用潔白的雪清洗自己的五臟六腑,潔凈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此時的海子,仿佛以天地為道場,在修煉凈化自己的身心世界。  第3詩段的主要功能是“轉(zhuǎn)”?!澳菚r候”三個字意味著詩人進入對青春往事的回憶,“你”這一稱謂突然出現(xiàn),意味著接下來詩人的心靈傾訴,直接指向了初戀情人。詩人遙想那時的戀人,正風華年少,稚氣未脫——愉快的相處中,雖有淡淡的憂傷,一切又那么隱約而朦朧。在隱藏與暴露之間,詩人寥寥數(shù)語就寫出了青春的感覺?!盎煦纭币辉~用以形容模糊隱約的樣子,也形容人幼稚糊涂。那時的“混沌”,此時的追憶,頗有李商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之意?!按笱┙袢諡槲叶?,映照我的骯臟”是詩人“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讀?訛的進一步呈現(xiàn)。詩人追憶與戀人相識的當初,有遺憾而未提及,“我”只是自譴自責,自曝“骯臟”?!绑a臟”一詞用于自身,恰是詩人自剖自省精神的體現(xiàn)。魯迅先生說他常常解剖別人,但更多的時候是在解剖自己。詩人海子在回憶青春往事之時,對自己所采取的也是嚴厲的“自我解剖”態(tài)度。沒有“懺悔”意識的人,不可能像詩人海子那樣在雪地面前自感慚愧,進而認為天降大雪為的是“映照我的骯臟”。

本詩段“我就是一把空空的鐵鍬”這個比喻相當突兀,也比較費解。我們不知道是否海子在寫詩時,恰好看到一把鐵鍬立在雪中?抑或詩人受到雪地站立的鐵鍬的啟發(fā),才產(chǎn)生了創(chuàng)作該詩的動機?無論如何,雪地中出現(xiàn)鐵鍬,是冬季最為司空見慣的情形,因為鐵鍬與掃帚是人們最常用的除雪工具。詩人把自己比作“空空的鐵鍬”,突出的是靜止與空閑,詩人那一段生命仿佛一時出現(xiàn)空白?!翱湛盏蔫F鍬”,說明未染灰塵,也未沾雪泥。這一比喻的要義或許在于:對四年前那場初戀的“大雪”,“我”根本無心去除,更不忍與其告別,于是才有“大雪一直紛紛揚揚”這句詩。“四年以前”的那場“大雪”一直下到現(xiàn)在,仿佛雪花仍在飄揚,象征著詩人的青春記憶一直保留至今。此時再看那把雪中“鐵鍬”,不正是第1詩段“站在這里,落滿了灰塵”的“我”嗎?抒情主人公與外物合而為一,“我”即“鐵鍬”,“鐵鍬”即“我”,令人想起陸游“一樹梅花一放翁”的著名詩

句及其意境。

第4詩段的主要功能是“合”,“合”便是回歸當初的“起”。所以本段似乎重回第1詩段的“雪中佇立”,但這種“合”并非簡單的回歸?!斑h方就是這樣的,就是我站立的地方”其中包含了換位思考:“我”現(xiàn)在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遠方”,如同“你”的立身之處就是“我”思念的“遠方”一樣。如果說本段首句“大雪一直紛紛揚揚”將兩場雪連為一場,巧妙地發(fā)揮了“合”的作用,那么,結(jié)句則是“合”中有變,變中出“新”?!靶隆痹诤翁??“新”在所蘊含的寓意——“你”的遠方,“我”在;“我”,就在原地等“你”。

通過對該詩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分析,我們得知海子對西方“商籟體”的學習和運用是相當成功的,起承轉(zhuǎn)合之間,可謂深得其妙。

當海子得知其初戀女友將前往美國的書信時,恰逢一場大雪,于是他便在詩中勾勒出一幅詩人雪中佇立圖。這幅圖畫近景是一間小屋,遠景是雪地、樹林以及天幕上的飛鳥;特寫鏡頭則是一把立在雪地的“鐵鍬”和一雙寂寞的“黑眼睛”??墒?,那位“遠行者”會在哪里呢?我們很難找到她的身影;還有,那“遙遠的路程”當在何處呢?這也難以在圖畫中表現(xiàn),所以,不畫反而更好。而海子在詩歌中正是這樣處理的,以“無”勝“有”,給該詩留下了足夠的空間,任憑讀者的想象力馳騁其間。那位“遠行者”以“你”的稱謂出現(xiàn)在詩中,僅僅一次,而且是在詩人關(guān)于青春往事的鏡頭回放中出現(xiàn)的??梢哉f那個回放鏡頭是相當模糊的。唯其如此,遠行者“你”恰似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撲朔迷離,縹緲難求;“你”與“我”之間的路程也就難以逾越,詩人只好“萬念歸于一心”,把“遙遠的路程”化作眼前的思念。

在海子詩歌中,抒情主人公“我”往往與作者本人高度契合,這就使得其詩歌情感高度真實,很容易觸及讀者心靈,從而形成與詩人的情感互動。該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我們不妨稍作分析。在那一幅冰天雪地的詩人佇立圖中,“我”站在雪地一動不動,“四年”如同一天,這不是一把“鐵鍬”還能是什么?又有誰人能承受如此寂寞和孤單?有誰的眼睛能在寂寞中保持眺望遠方?讀者注意,這么一個抒情主人公形象,在海子抒情詩中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海子詩歌文本的“互文性”有助于加深對這一形象的認識。在《眺望北方》一詩中,“我”之所以“眺望北方”,是因其初戀情人家在內(nèi)蒙;在這首《遙遠的路程》中,“我”之所以雪中佇立,寄情遠方,是因其初戀情人即將赴美遠行;而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我”之所以“面朝大?!?,乃是因其初戀情人或許已經(jīng)抵達大洋彼岸。原來,這位抒情主人公“我”的目光始終沒離開過那位初戀情人的身影!在對待愛情方面,詩人海子就是如此鐘情,如此癡心!

古今中外,文學史上的情詩不可勝數(shù),美不勝收。海子這首《遙遠的路程》究竟美在何處?這是解讀和鑒賞中不可回避的問題。反復(fù)閱讀和揣摩這首詩歌,筆者認為,這首詩最為感人之處,不在于其“商籟體”的外在形式或內(nèi)在結(jié)構(gòu),也不在于其大巧若拙的詩歌技藝,甚至不在于抒情主人公那顆鐘情之心;該詩最為感人之處,就在于詩人在白雪面前的“羞愧”和在愛情面前的“自責”。唯有那些勇于“澡雪”自我的高潔之士,才會在雪地面前頓感羞愧,才會渴望大雪一直下到自己內(nèi)部,去清除自己的“骯臟”,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胸襟!在潔白如雪的愛情面前,海子表現(xiàn)出難能可貴的“懺悔”意識和自我清潔的“澡雪”精神,他無意中為讀者提供了一幅精神自畫像。

生活中的海子是一個極愛干凈的人,總是穿著干干凈凈的衣服,甚至在他走向山海關(guān)的鐵軌之前,他也將房屋打掃得干干凈凈。在精神方面,海子有一顆潔白而純粹的靈魂。當他在青海湖畔看到清澈的湖水和天上的白鳥,海子深情地寫道:“我多么貧窮,多么荒蕪,我多么骯臟/一雙雪白的翅膀也只能給我片刻的幸?!保êW印肚嗪:罚?。面對白雪皚皚的世界,海子曾發(fā)出感嘆:“雪的日子/我只想到雪中去死”(海子《雪》)。讀過這樣的詩句,讀者才會明白海子心靈世界的圣潔和純粹,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詩人那幅精神自畫像。我們只有認識到海子的善心和真誠,才能深刻體會其詩歌之美。而一旦我們在本詩中認識到海子對初戀情人的崇敬和對自己的苛責,也就不難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海子對“陌生人”的衷心祝福:他把一切美好的祝福都

給了別人,留給自己的是面對苦澀的大海,行走在詩歌的獨木橋上!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由于海子內(nèi)心世界的善良和純粹,才賦予其詩歌崇高的品格與博大的境界。就《遙遠的路程》而言,由于其難能可貴的“懺悔”意識和超拔脫俗的“澡雪”精神,才使其臻于藝術(shù)的唯美圣境。

綜上所述,在這首詩歌中,詩人為讀者提供了一幅雪中佇立圖,也留給讀者一幅精神自畫像。浮想聯(lián)翩的詩人把執(zhí)著的情感投向遙遠的路程上的“初戀情人”,詩人思念之心路,跨越了空間和時間的距離。該詩觸景生情,抒發(fā)了對青春往事難以割舍的眷戀之情,表現(xiàn)了詩人難能可貴的“懺悔”意識和自我清潔的“澡雪”精神;正是由于“懺悔”意識和“澡雪”精神,使得該詩超越了普通意義上的情詩。

?譹?訛 原題目為《遙遠的路程——十四行獻給89年初的雪》,為方便起見,省略副標題。此外,海子另有一首僅四句的短詩,名曰《遙遠的路程》,寫于1989年1月22日,與本詩并無聯(lián)系。

?譺?訛 十四行詩(sonnet),聞一多先生譯作“商籟體”,是一種源于歐洲的抒情詩體。一般來說有十四行,每一行有特定的韻律,且行與行之間,有固定的押韻格式。

?譻?訛 海子創(chuàng)作的十四行詩按時間順序排列為《十四行:夜晚的月亮》(1985. 6.19)、《十四行:玫瑰花》(1987.8)、《十四行:王冠》(1987.8.19夜)、《十四行:玫瑰花園》(1987.8.26)、《遙遠的路程——十四行獻給89年初的雪》(1989. 1. 7)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1989. 1. 13)?!睹娉蠛#号ㄩ_》雖未標明十四行詩,實際上是按十四行詩的體式創(chuàng)作的,只是后六句沒有分行而已。

?譼?訛 在《海子的詩》(人民文學出版社)以及另外一些海子詩歌選本中,該詩通常按7:7格式被分成兩部分,這種劃分大有商榷的余地,因為十四行詩通常按8:6格式劃分為兩部分。

?譽?訛 聞一多:《談商籟體》,《聞一多全集》第3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2年版,第447頁。

篇5

此后的每一天,我一想到這句話,就感到自豪無比。我暗暗囑咐自己:新時代的教師,應(yīng)該是這個時代的榜樣,他們來到孩子們中間,是為了提升他們的思想層次,是為了激起他們對學習的渴望,是為了讓他們體味到生活的幸福。

此后的每天清晨,我都感覺到,今天得陪學生跑跑步。因為,一方面,我可以思考點問題;另一方面,和孩子們在一起,我也可以感受到快樂和幸福,同時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支持和監(jiān)督。最主要的是,我想對孩子們說:“同學們,你們好!”雖然這句話我早想好了,但從來沒有表達過。盡管無數(shù)次踏進教室,有無數(shù)機會向孩子們表達這句話。然而,問題不在這句話本身,而是我將用怎樣的語氣和表情說出這句話,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我該用怎樣的語調(diào)。

不用說,我的語氣應(yīng)該是和藹可親的,應(yīng)該是滿含真情的,應(yīng)該是令人愉快的,我的表情應(yīng)該也是這樣的。這似乎是一清二楚的事情,但實際上能否真正做到,我仍然沒有把握,因為只要對孩子們說出這樣的話,我就會覺得不滿意。因為我如果力圖顯示出自己對孩子們真正的愛,我就必須以最完美的方式去表達;因為我如果力圖讓自己的孩子感受到父親的愛,我就必須以最努力的方式去呵護。

也許,我不必絞盡腦汁去思考這種孩子們幾乎覺察不到的問候語的語氣。但是,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學問題,因為對于我來說,我想力圖表示我對孩子們的喜歡;對于我來說,在這一時刻,我總是做得不夠,總是無法讓孩子們迅速接受我的情感,總是無法讓孩子們迅速感覺到我對他們的信任和理解。

我想,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或許真的不會一直記著老師對我說的話,但我可能會注意到老師說話的語氣,我還會特別敏感地感覺到老師是信任我還是對我不屑一顧。

我想,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或許真的能感受到老師的令人好感的,和藹可親的,慈祥的語氣。這種語氣怎能不讓我感到舒適,感到老師對我的關(guān)注和關(guān)心?怎能不值得被看作是人對人的愛和信任?

我想,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或許真的會因為老師的這種激起精神振奮,激發(fā)學習興趣,傳遞幸??鞓返恼Z氣而高興一陣子。這種語氣怎能不讓我開始循規(guī)蹈矩,開始投入學習,開始改變自己對老師的態(tài)度?

篇6

我只是整天沒形象的嘻嘻哈哈,不用去做作,不用去偽裝。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喜歡安靜,不喜歡一個人生活,

不喜歡一個人的世界,不喜歡山間歸隱。

我喜歡吵鬧,喜歡朋友,喜歡每天可以和朋友在一起喧鬧,

喜歡和一群瘋女孩毫無形象大喊大叫瘋跑吵鬧。

喜歡和朋友開玩笑,并不去在意朋友是男的還是女的。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喜歡復(fù)雜,不喜歡復(fù)雜的生活,

不喜歡繁雜的世界,不喜歡神秘的人。

我喜歡簡單,喜歡簡簡單單的生活,

喜歡快快樂樂的活著,喜歡交一些單純的朋友。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討厭別人的不相信,討厭別人的背叛,

討厭別人的利用,更痛恨在我的世界里的背叛。

我喜歡真誠,喜歡真誠的人,

喜歡和真誠的人交朋友,喜歡朋友間的那份默契。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看起來可以沒心沒肺,可以笑得很瀟灑,可以原諒所有。

我也很傷感,我也會為了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個故事。

一個人感動的流淚,可以哭的稀里嘩啦。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會放棄,不會輕易落眼淚,

不會為成績的失利而哭泣,不會為別人的議論而去改變自己。

我會很堅強,會看淡一切名和利,會做我自己,

會過我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任何人的指點。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會是嬌滴滴的,不會很淡定,不會是大家閨秀。

我也會暴躁,我也會煩躁,我也會野蠻,我也會很男人。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是很成熟,不會用一個成年人的眼光對待每一件事,處理每一件事情。

我會很幼稚,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會做一些幼稚的事情。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會屈服,不會放棄一些本該屬于自己的東西,不會輕易妥協(xié)。

我會很倔強,會去爭取屬于自己的東西,會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會很放肆,不會不學習,不會成為老師的問題學生。

我也會好好學習,會成為老師、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會為學習而努力。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想早早的就進入這骯臟的世界,不想被污濁。

我不想早早被著無知的世界汲取,我想理智一些。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還不想看透世界,我還不想領(lǐng)會現(xiàn)實的殘酷。

我只想活在自己幻想的美好世界,簡簡單單而已。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很好,不哭不鬧,只是需要朋友的安慰與擁抱。

我很好,不哭不鬧,只是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不要別人的議論。

我很好,不哭不鬧,只是很難安靜的了。

我只是個孩子,僅僅是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想要吃世界上最最好吃的東西,想吃多少就多少。

我想要游覽世界上最最美麗的風景,想走多遠就走多遠。

我想要玩世界上最最好玩的游戲,想玩多久就玩多久。

我想要穿世界上最最漂亮的衣服,想穿多少就有多少。

篇7

我只是整天沒形象的嘻嘻哈哈,不用去做作,不用去偽裝。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喜歡安靜,不喜歡一個人生活,

不喜歡一個人的世界,不喜歡山間歸隱。

我喜歡吵鬧,喜歡朋友,喜歡每天可以和朋友在一起喧鬧,

喜歡和一群瘋女孩毫無形象大喊大叫瘋跑吵鬧。

喜歡和朋友開玩笑,并不去在意朋友是男的還是女的。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喜歡復(fù)雜,不喜歡復(fù)雜的生活,

不喜歡繁雜的世界,不喜歡神秘的人。

我喜歡簡單,喜歡簡簡單單的生活,

喜歡快快樂樂的活著,喜歡交一些單純的朋友。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討厭別人的不相信,討厭別人的背叛,

討厭別人的利用,更痛恨在我的世界里的背叛。

我喜歡真誠,喜歡真誠的人,

喜歡和真誠的人交朋友,喜歡朋友間的那份默契。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看起來可以沒心沒肺,可以笑得很瀟灑,可以原諒所有。

我也很傷感,我也會為了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個故事。

一個人感動的流淚,可以哭的稀里嘩啦。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會放棄,不會輕易落眼淚,

不會為成績的失利而哭泣,不會為別人的議論而去改變自己。

我會很堅強,會看淡一切名和利,會做我自己,

會過我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任何人的指點。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會是嬌滴滴的,不會很淡定,不會是大家閨秀。

我也會暴躁,我也會煩躁,我也會野蠻,我也會很男人。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是很成熟,不會用一個成年人的眼光對待每一件事,處理每一件事情。

我會很幼稚,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會做一些幼稚的事情。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會屈服,不會放棄一些本該屬于自己的東西,不會輕易妥協(xié)。

我會很倔強,會去爭取屬于自己的東西,會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會很放肆,不會不學習,不會成為老師的問題學生。

我也會好好學習,會成為老師、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會為學習而努力。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不想早早的就進入這骯臟的世界,不想被污濁。

我不想早早被著無知的世界汲取,我想理智一些。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還不想看透世界,我還不想領(lǐng)會現(xiàn)實的殘酷。

我只想活在自己幻想的美好世界,簡簡單單而已。

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很好,不哭不鬧,只是需要朋友的安慰與擁抱。

我很好,不哭不鬧,只是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不要別人的議論。

我很好,不哭不鬧,只是很難安靜的了。

我只是個孩子,僅僅是個瘋瘋癲癲的孩子。

我想要吃世界上最最好吃的東西,想吃多少就多少。

我想要游覽世界上最最美麗的風景,想走多遠就走多遠。

我想要玩世界上最最好玩的游戲,想玩多久就玩多久。

我想要穿世界上最最漂亮的衣服,想穿多少就有多少。

篇8

所以,我們做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在孩子的世界里健康成長,這樣的話,孩子長大后,才不會讓人“煩”。

孩子的世界有三個,我簡單地稱作“三個世界”教養(yǎng)法。

第一世界:是父母孩子的“三人”世界

三人世界,也就是父母和孩子三人組成的世界。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目光交流、身體的接觸以及空間距離上的心心相印,是培養(yǎng)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及誠實品格的重要途徑。

父母應(yīng)當多同孩子一塊兒游戲,交談,讓孩子進入由爸爸、媽媽親自參與的三人世界,接受父母的直接教育。母親的慈愛可熏陶孩子樂觀、開朗、高雅的性情,父愛則可鍛煉孩子堅定、勇敢、自強、自尊的品質(zhì)。讓孩子在三人世界享受天倫之樂,孩子的孤獨感會大大減少,人格也會更加健全。

比如說,孩子剛上幼兒園,爸爸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可以問問,今天上午第一課上的什么課???是哪個老師上的呀?老師講了什么呀?等等,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父親就有意無意的幫孩子把白天的功課回憶了一遍,復(fù)習了一下,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復(fù)習習慣。

如果在回家的路上來不及做這樣的回顧,吃過晚飯后,可以在沙發(fā)上坐下來,讓孩子模仿老師白天的講課情形,孩子當老師,老子當學生,這種復(fù)習效果非常好,比上什么輔導班、培訓班強多了。這種“兒子老師,父母同學”的課堂游戲,真是妙不可言。

第二世界:是伙伴群體世界

南京人恐怕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都不陌生。陳鶴琴先生說過:“人都喜歡群居,幼小嬰兒,離群獨居,就要哭喊,兩歲時就要與同伴游玩,到三五歲時,這個樂群心就更強了?!?/p>

有些孩子性格非常開朗,非常陽光,社交能力也特別強。有的孩子則比較封閉,性格太內(nèi)向,見了生人還不敢講話。

所以,爸爸媽媽或者祖輩,要敢于把孩子放到伙伴中,不僅是幫他們擺脫孤獨,滿足孩子開發(fā)智力的需要,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

具體的方法,可以鼓勵孩子到外面找伙伴玩耍,或者把別的孩子請到家里玩,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與伙伴交往的氛圍,讓孩子在與伙伴的游戲中學會觀察、比較、判斷、推理,學會考慮別人的愿望,學會保護自己、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既動手動腦,又動眼動嘴,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交往合作能力,獲得友誼友情。

第三世界:是最廣闊的大自然世界

我認為南京最好的季節(jié)就是秋天。在南京,跑到哪里,哪里都有桂花的香味兒。在這樣的大好時節(jié),帶孩子到樓下小區(qū)里散步,或者到東郊、南郊去,或者到河西來,處處可以品賞桂花……

陪孩子在草地上漫步,和孩子一塊采摘野花、野草,讓孩子和孩子嬉戲。秋日的南京,城里城外,山明水秀,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孩子身處其中,會有良好的心情、愉快的心態(tài),這對促進孩子體內(nèi)生長激素的分泌起到很大作用;而且有利于增長孩子的知識,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強健孩子的身體,激發(fā)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潛能。

篇9

我喜歡同我的小伙伴們,去軍營附近的垃圾堆撿破爛兒。那兒的軍營好大,不僅有坦克,有大炮,還有幾架飛機呢。所以,在那兒的垃圾堆里,不僅能撿到破布,破麻繩頭兒,牙膏皮,要是運氣好,還能撿到破銅爛鐵,撿到幾枚子彈殼呢,也許,還會撿到一套破軍裝。

破布,破麻繩頭兒不值幾個錢,主要的是破銅爛鐵值錢,要是能撿到子彈殼,我會做成假槍來玩,要是能撿到破軍裝,母親會洗干凈再剪成一塊一塊的布,留著補衣服用。

我們把在軍營附近垃圾堆里撿回的東西,拿回到小鎮(zhèn)上,然后再去廢品收購站,總能換回幾角錢,要是運氣好的話,能換回一元多錢呢,這可是不小的收入??!幾角錢,能買上一包十盒裝的火柴,還能買上幾斤鹽或者打上點醋和醬油,要是能換回一元多錢,就能買上幾公斤玉米面。母親一高興,或許能給我?guī)追皱X,讓我去看上一場電影或者到小人書攤上看上兩三本小人書,那可真是天大的享受了!更何況在我們?nèi)サ穆飞希€能在山梁上的松林中玩上一陣子呢。

春天,我們冒著朦朧的細雨,踏著泥濘的山路,更是要去的,因為雨天去撿破爛的人少?;貋頃r,往往不僅帶回一筐垃圾中的精品,還會帶回一身泥巴和一身濕濕的衣服。這時,母親心疼的淚水,會在眼框里打轉(zhuǎn)轉(zhuǎn)。

夏天,我們冒著如火的太陽,也是要去的,只是在山梁上的松林中涼快一會?;貋頃r,不僅帶回滿滿的一框在我們來看是很值錢的東西,還有一臉的汗水。這時,母親會用她的衣襟邊為我擦著一臉的汗水,邊說:“天熱,下次就不要去了”。還有一聲長嘆!

秋天,我們會踏著一地的黃葉,哼唱著不知名的兒歌穿過山梁上的那片秋林,一路小跑。帶回的是一框如秋天一樣的收獲還有幾穗玉米。這時,母親會說:“孩子,你長大了”,一邊背過身去用衣襟擦著眼睛。

冬天,我們會在茫茫的雪中跋涉,用尚且稚嫩的腳步去丈量寒冷和那道白色的山梁,帶回來的是一框“寶貝”,還有白色的雪花和一身的寒氣。這時,母親會用她那無奈的抽泣聲,來溫暖我凍紅的小手。

在我家住的小鎮(zhèn)上,有一家小人書攤,偶爾,母親會給我?guī)追皱X,讓我去看上兩本小人書。那是我最愜意的時候。

有一次,聽說小人書攤上來了幾本好看的小人書,我很想去看看,可是我的口袋里卻沒有一分錢,由于家中困難,我不好意思向母親要錢,在屋里,我急得團團轉(zhuǎn)。那天,我沒有去撿垃圾,盡管我的小伙伴們來找過我。

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母親用破布縫制的小錢包就放在桌子上,我毫不猶豫地在那小錢包里拿出了一枚五分錢的硬幣,直奔小人書攤。就在我入神地看小人書的時候,母親不知什么時候站在了我的面前,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我犯了彌天的大錯!我放下沒有看完的小人書,跟著母親回家了。

一進家門,母親就問:“你是不是在我的錢包中拿了五分錢”?

我低著頭回答:“是的?!?/p>

“是誰教你這樣做的?!”聽口氣母親真的很生氣了。

接著,母親便狠狠地打了我。

我,委曲地哭了。

就這樣,一件極不光彩的事伴隨我度過了我的童年。

篇10

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準備演講稿,上臺演講。我本來就是一個害羞的孩子,聽到老師這些話,頓時沒了信心。第二天,老師抽出了兩節(jié)課來聽我們演講,當我看到同學們精彩的演講后,我越來越覺得自己不行,眼看就要到我了。我的心里就好像有只兔子在躥上躥下似的,腳也顫抖起來了。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