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色婷婷综在合线亚洲,亚洲欧洲免费视频,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最新国产成人盗摄精品视频,日韩激情视频在线观看,97公开免费视频,成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淫片视频男直播,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

帶有近義詞的成語模板(10篇)

時間:2022-05-07 07:48: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帶有近義詞的成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篇1

《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

篇2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 等第________小朋友,你們好!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一學期又過去了。在一年級的學習中,你已經(jīng)學會了很多知識了吧?別著急,仔細看清題目,再認真答卷哦!一、 卷面整潔,書寫端正。(5%)二、 看拼音,寫詞語。(20%)chōng pò zài jiàn xiū xi mù mín qiān niú huā

zhòng yào xiān jìn shì jiè shēng yīn zhēn néng gàn

三、把帶有下列偏旁的字寫在花朵里。(3%)

四、想一想,把成語補充完整。(6%)春暖 滿園 天長 根深 路遠 在乎 五、讀一讀,想一想,把正確的字寫在蘑菇房里。(8%)坐 座 位 請 下 入快 塊一 兒 飛 跑 方六、讀一讀,想一想,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9%) 的銀河 的梅花 的節(jié)日 地跑步 地做工 地說話七、讀一讀,寫出帶點字的近義詞。(6%)1、早上,我和小東一起去上學。 ( )2、星期天,我和伙伴快樂地做游戲。 ( )3、上課鈴響了,我趕快回教室坐好,等老師來上課。 ( )八、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符號。(12%)1、 我放學回到家 看見小民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熊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告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九、按課文原文填空。(15%)1、我 喜 夏天 地的鮮 ,這里一朵, 里一朵, 比 。2、這個數(shù) 孩子名叫張衡, 漢朝人。 以后刻苦鉆研 ,成為 學家。3、沙沙 ,沙沙 , 灑在 檐 。 檐 ,掛 珠,好像 鈴鐺。丁零當啷……丁零當啷…… 燕子, 蓋新 。十、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1%)我家的大公雞頭上長著一簇(cù)像燃燒的火焰似的雞冠子,十分好看。它那雙圓圓的黑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短又尖的嘴巴。它全身的羽毛有淡黃色的,有朱紅色的,還有金黃色的。人們都說我家的大公雞真是美麗極了。1、這篇短文一共有( )句話。(1%)2、短文寫了大公雞的雞冠子、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3、把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用“——”畫出來。(4%)4、照樣子寫詞語。(3%)又短又尖 又_____又______ 又______又_______ 又_______又________ 十一、練習寫話。(5%) 螞蟻搬糧食有一天,一群螞蟻在____________。他們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干得_____________。試卷命題意圖學科 語文 北師版第二冊序號 項目 命題意圖 備注一 卷面整潔,書寫端正。 督促學生認真答卷,從小練出一手好字。 大概40%的人不扣分。二 看拼音寫詞語。 復習漢語拼音,考查對生字的掌握程度。 三 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掌握偏旁部首,根據(jù)偏旁意思進行歸類學習。 四 想一想,把成語補充完整。 考查對練習中的讀讀背背的掌握情況以及生字組成的成語的了解情況。 五 把正確的字寫在蘑菇房里。 辨析同音字,能根據(jù)意思進行選擇。 六 填上合適的詞語。 對課文中的形容詞進行復習,并靈活運用。 七 寫出帶點字的近義詞。 復習近義詞,能夠在句子中靈活替代。 八 把句子補充完整。 會根據(jù)句中提示進行補充,注意加上句號。 九 按課文原文填空。 考查學生對美文的熟讀、背誦程度,并能正確地寫出來。 十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能閱讀短文,在短文中找出一些相關(guān)的詞語進行填空,并仿照著詞語練習,訓練靈活應用的能力。 十一 練習寫話。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了解圖意,并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進行填空式寫話。 參考答案二、看拼音,寫詞語。沖破 再見 休息 牧民 牽?;?重要 先進 世界 聲音 真能干三、 把帶有下列偏旁的字寫在花朵里。亻:伙 伴 們 忄:懷 情 快 艸:花 落 蘿四、 想一想,把成語補充完整。春暖花開 春*滿園 天長日久 樹大根深 山高路遠 滿不在乎五、 讀一讀,想一想,把正確的字寫在蘑菇房里。座位 請坐 坐下 入座一塊兒 快飛 快跑 方塊六、 讀一讀,想一想,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閃閃的銀河 美麗的梅花 快樂的節(jié)日飛快地跑步 認真地做工 大聲地說話七、 讀一讀,寫出帶點字的近義詞。一同(一塊兒)、朋友(同伴)、立刻(馬上)八、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符號。1、我放學回到家,看見小民正在看書。2、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3、我告訴媽媽一個好消息。4、小東和小月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九、按課文原文填空。1、我最喜歡夏天滿地的鮮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2、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天文,成為的天文學家。3、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房檐上。房檐上,掛水珠,好像串串小鈴鐺。丁零當啷……丁零當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來蓋新房。十、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這篇短文一共有( 4 )句話。(1%)2、短文寫了大公雞的雞冠子、黑眼睛、嘴巴和羽毛。 (3%)3、淡黃色 朱紅色 金黃色4、又細又長 又大又圓 又高又大 十一、看圖寫話。 有一天,一群螞蟻在草地上搬糧食。他們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扛,(有的抱,有的搬)干得滿頭大汗。(十分認真)(多么起勁)

篇3

〔釋義〕抑:降低;揚:升高;頓:停頓;挫:轉(zhuǎn)折。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zhuǎn)折,節(jié)奏分明,和諧悅耳。

〔出處〕西晉•陸機《遂志賦序》:“昔崔篆作詩,以明道述志,而馮衍又作《顯志賦》……衍抑揚頓挫,怨之徒也?!?/p>

〔用法〕聯(lián)合式;作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示例〕而子建詩,微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yōu)劣論也。(宋•張戒《歲寒堂詩話》)

〔近義詞〕輕重緩急、有聲有色

〔反義詞〕平鋪直敘、平平淡淡

鶴立雞群

〔hè lì jī qún〕

〔釋義〕像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示例〕他不但活潑而詼諧,單是那渾身雪白這一點,在紅紅綠綠中就有“鶴立雞群”之概。(魯迅《朝花夕拾•無常》)

〔近義詞〕出類拔萃

〔反義詞〕相形見絀

誠惶誠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釋義〕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炭植话病T欠饨ㄉ鐣谐甲酉蚧实凵献嗾聲r所用的套語,形容非常小心謹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樣子。(帶有貶義)

〔出處〕漢•杜詩《氣退郡疏》:“[詩]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在古代一般指自謙說法,現(xiàn)在這個成語用得少,但用時還是要延續(xù)古意為好,切不可用于危險處境時內(nèi)心恐怖的心情。

〔示例〕是禍,是福?她誠惶誠恐。(古華《芙蓉鎮(zhèn)》)

〔近義詞〕驚惶失措、惶恐不安

〔反義詞〕處之泰然

花團錦簇

〔huā tuán jǐn cù〕

〔釋義〕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五彩繽紛

〔示例〕只見那三宮皇后,六院嬪妃,引領(lǐng)著公主,都在昭陽宮談笑。真?zhèn)€花團錦簇?。ā段饔斡洝罚?/p>

〔近義詞〕姹紫嫣紅、萬紫千紅

美不勝收

〔měi bù shèng shōu〕

〔釋義〕勝:盡;收:接收,領(lǐng)受。形容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欣賞不過來。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見其鴻富,美不勝收?!?/p>

〔用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篇4

1、朝思暮想:形容非常想念或經(jīng)常想著某一件事;

2、心向往之:對某個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3、心弛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4、求之不得: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篇5

知識要點:

1.詞的構(gòu)成和分類

詞是由語素構(gòu)成的、能獨立運用的最小的造句單位。

詞的分類主要有單純詞和合成詞兩種。

單純詞是只有一個語素構(gòu)成的詞??煞譃檫B綿詞、雙聲連綿詞、疊韻連綿詞、非疊韻連綿詞、疊音詞、擬聲詞和譯音詞。

合成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語素構(gòu)成的詞。可分為復合式合成詞、重疊式合成詞和附加式合成詞。

2.詞義的性質(zhì)和分類

詞是音和義的結(jié)合體,詞義包括詞的詞匯意義、詞的語法意義和詞的色彩意義(感彩和語體色彩)。

詞義的分類:

(1)從詞義的多少分為單義詞和多義詞。其中多義詞的意思包括本義、基本義、比喻義和引申義。

(2)從詞義的遠近程度分為同義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3)從詞義的感彩分為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

詞義的古今變化包括詞義的擴大、縮小,詞義的轉(zhuǎn)移,詞義感彩的變化,名稱說法的改變,單音詞變?yōu)閺鸵粼~。

3.近義詞的辨析

近義詞是選詞填空中常見的題型,這個問題的把握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詞義的側(cè)重點不同

這是近義詞的重要差異。名詞同義詞的側(cè)重點區(qū)分往往在所指事物、現(xiàn)象的特點方面。

動詞同義詞的區(qū)別往往在所指動作的方式、方法或動作的結(jié)果方面。

【2014年廣東省上半年行測真題第25題】

將選項中的詞語依次填入下列各()最恰當?shù)囊唤M是:

①人人都有心中最值得()和喜歡的地方,或許是城市小巷,或許是山林大川,總會有個地方值得你去向往。

②他不顧刺骨的寒冷跳進河中,救上三名落水兒童,全體師生都在()他英勇救人的事跡。

A.留念傳誦B.留念傳頌C.留戀傳誦D.留戀傳頌

【答案】D。解析:留戀:非常舍不得,非常眷戀,非常想永遠留下來。留念:留做紀念(多用于臨別饋贈)。傳誦:流傳誦讀。傳頌:傳播頌揚。則留戀和傳頌更能符合題意。所以選D。

(2)詞義的輕重不同

如:“處罰”與“懲罰”,“顯著”與“卓著”等等。后者要比前者的詞義重一些。要注意的是,在詞義相近時,雙音節(jié)的詞常比單音節(jié)的詞義要重一些,比如“瘦”和“消瘦”,“假”和“虛假”,“奸”和“奸詐”等等。

【2014年湖北省行測A類真題第9題】

一個八歲的小孩子()能夠把《論語》背下來,這真是一件嘖嘖()事情。

A.竟然稱道B.竟然稱奇

C.居然稱道D.居然稱奇

【答案】D。解析:“竟然”和“居然”都是副詞,都表示由于事情的結(jié)果因與原來的預期相反而感到意外的語氣。“竟然”側(cè)重表示“不該這樣而這樣”,語氣較重;“居然”可以表示“不應該或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成為事實”,也可以表示“不容易這樣而竟能這樣”,用于前一種情況時語氣比“竟然”輕,用于后一種情況時語氣比“竟然”重。“居然”兼用于書面語和口語。本句表示的是“不容易這樣而竟能這樣”,故用“居然”?!胺Q道”:稱贊,夸獎?!胺Q奇”是稱贊奇妙,比“稱道”語義重。根據(jù)句意,本句填“稱奇”比較恰當,故本題選D。

(3)詞義的范圍不同

有些同義詞指稱同一事物或現(xiàn)象,但所表現(xiàn)所指的范圍大小不同。

例題:新聞發(fā)言人說:SARS給全國人民帶來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威脅,最緊要的任務是加大宣傳力度和積極防治。(現(xiàn)時現(xiàn)實)

【答案】現(xiàn)時。解析:“現(xiàn)實”與理想相對,指客觀實際;“現(xiàn)時”指當前。“現(xiàn)實”要比“現(xiàn)時”詞義的范圍大些。

詞義的范圍不同,還表現(xiàn)在有的詞是指事物的集合體,有的則是指事物的個體,前者如“河流、書籍、樹木”,后者如“河、書、樹”。

(4)感彩不同

近義詞可以從它所表達的愛憎的感情和褒貶的態(tài)度上區(qū)別。詞從感彩上可以分為褒義詞、中性詞和貶義詞。

例題:文萊旅游發(fā)展局總監(jiān)賽賈瑪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局將組團巡訪各國,宣傳2014文萊觀光年。(大事大肆)

【答案】大事。解析:大事,大力從事;大肆,毫無顧忌地(做壞事)。大事屬于中性詞,大肆屬于貶義詞。

(5)語體色彩不同

即口語與書面語的不同、普通話與方言的不同。

例題:如果不徹底轉(zhuǎn)變舊觀念,沒有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在振興遼寧老工業(yè)基地的道路上,我們就邁不開前進的。(步子步伐)

【答案】步伐。解析:“步子”指腳步,多用于口語。“步伐”指行走的步子,多用于書面語,因此,應填“步伐”。

例題:最近幾天,美英兩國政府高級官員頻繁,共同磋商伊拉克戰(zhàn)后的重建事宜。(會晤會面)

【答案】會晤。解析:會晤:會見,書面語;會面:會見,口語。

(6)語法功能不同

詞義上相近或相同,但詞性卻不同,在句子中的成分也不同。如“勇敢”和“勇氣”,“勇敢”屬于形容詞,可作定語、狀語、補語,作謂語時不帶賓語?!坝職狻睂儆诿~,多作主語、賓語。

(7)適用對象不同

【2014年浙江省行測B類真題第30題】

填入下列句子中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①相關(guān)部門多次派人來這個公司的財務工作,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

②在我結(jié)婚的那天,媽媽拿出一個翡翠鐲子給我,說那是祖上下來的。

A.檢查流傳B.檢察流傳

C.檢查留傳D.檢察留傳

【答案】D。解析:檢查:為發(fā)現(xiàn)問題而用心查看。檢察:檢舉核查、考察,特指國家法律監(jiān)督機關(guān)依法定程序進行的法律監(jiān)督活動。流傳:傳下來,傳播開。留傳:遺留下來傳給后代。

(8)詞的搭配習慣不同

如“保持”與“維持”,兩個詞都有保持原狀,不讓改變的意思。但輕重程度和搭配習慣不同。前者側(cè)重于不使事物因時間延續(xù)而消失或減弱受損,常與“清潔”、“作風”、“傳統(tǒng)”、“水平”、“聯(lián)系”等詞搭配。后者側(cè)重于使事物在一定時間和限度內(nèi)不改變,并使繼續(xù)存在下去,常與“紀律”、“現(xiàn)狀”、“生活”、“秩序”等詞搭配。

注意:無論是做近義詞填空和選詞填空必須從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角度入手,正確使用語境中的詞語。把握一個原則“詞不離句,句不離詞”。

4.成語和熟語的復習

成語和熟語類題型近幾年出題次數(shù)逐漸增多,對于此類題型的把握需要大家正確的識記和運用。在備戰(zhàn)考試時,如何正確使用成語和熟語:

(1)弄清成語和熟語的意義

運用成語和熟語時必須掌握其確切意義和用法。不僅要弄清字義,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整體意義。成語一般來源于古代典故和歷史事件,可以從成語本身具有的特征去記憶,掌握本義和比喻義的差別。

例題:我生來性格倔強,心直口快,決不贊成你這種似是而非的態(tài)度,也不做你這樣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

解釋:“似是而非”是好像對而實際上并不對,不能用來修飾“態(tài)度”,應將改為“模棱兩可”。

熟語包括慣用語、諺語、格言、歇后語等。熟語通俗易懂,口語色彩較濃,熟語的識記需要了解其出現(xiàn)背景,聯(lián)想其語意。

(2)弄清成語和熟語的感彩

成語有褒義的和貶義的,感彩非常鮮明,使用時要加以辨析,不能亂用。如“自食其力”與“自食其果”,一字之差,褒貶不同。熟語中慣用語大多帶有貶義,因此要注意適用的對象和場合。

【2014年四川省法檢行測真題第21題】

下列各句中,劃線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雖然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率已經(jīng)每況愈下,但我們不能有絲毫大意。

B.對曾經(jīng)縱橫中國五百年的晉商,我們今天只能透過那些紙醉金迷的晉商大院來遙想他們當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輝煌。

C.近年來,一些正值豆蔻年華的大學生沉迷在網(wǎng)吧里,從而荒廢了學生,浪費了青春,痛惜不已。

D.寫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則,無論文字如何優(yōu)美,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能打動讀者。

【答案】D。解析:選項A中“每況愈下”是情況越來越差,形勢越來越糟糕的意思,與句子所要表達的交通好轉(zhuǎn)的意思不符;選項B中“紙醉金迷”是用來形容奢侈豪華,腐朽享樂的生活,與句子所要表達的贊揚的意思不符;選項C中“豆蔻年華”是指女子十三四歲時,與句中的大學生不符;選項D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意思是比喻外表很華美,而里面卻一團糟,與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相符,所以,本題答案為D。

(3)弄清成語和熟語的使用對象和場合

成語和熟語的使用同詞語一樣,都有適用的對象和場合,適用于一定的語義情境。尤其是成語,有它緊密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完整的概括意義,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因此,要規(guī)范運用成語。

【2014年重慶行測真題第16題】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血汗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他們()之功。

A.來之不易

B.開天辟地

C.翻天覆地

D.篳路藍縷

【答案】:D。解析:來之不易: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財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開天辟地:比喻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yè)。翻天覆地:形容變化巨大而徹底,也形容事情鬧得很兇。篳路藍縷: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所以選D。

5.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辨析

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辨析在選詞填空和閱讀理解中較為常見,把握關(guān)聯(lián)詞語需要明確其前后語句關(guān)系及其使用方法。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結(jié)構(gòu)較為固定,適用對象和場合明確,需要大家日常的積累和識記。

【2014年江西行測真題第17題】

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團結(jié)一心,堅持不懈地奮斗,不斷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我們一定能夠使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真正成為惠及廣大農(nóng)民群眾的民心工程。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p>

A.如果就

B.只有才能

C.只要就

D.倘若也就

【答案】C。解析:從句意分析,這是一個充分條件關(guān)系的復句,應該選C。B顯然不正確,“才能”和“能夠”重復,句意不通順。A、D代入也不通順。常見近義詞:

沉湎:沉溺,指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習慣方面)。

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處于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制約: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變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變化為條件,則甲事物為乙事物所制約。

限制:規(guī)定范圍,不許超過,約束。

協(xié)調(diào):配合得適當,多指抽象的內(nèi)容。

協(xié)作:若干人或若干單位互相配合來完成任務,多指具體工作。

系數(shù):科學技術(shù)上表示某種性質(zhì)、程度或比率的數(shù)

指數(shù):表明經(jīng)濟現(xiàn)象變動程度的數(shù)。

評估:評議、估計。

評價:評定價值高低。

做客: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

作客:寄居在別處。寄居在他鄉(xiāng)。體現(xiàn):某種性質(zhì)或現(xiàn)象通過某一事物具體表現(xiàn)出來。

表現(xiàn):表示出來。

兌現(xiàn):(1)憑票據(jù)向銀行換取現(xiàn)款,泛指結(jié)算時支付現(xiàn)款:這張支票不能~

(2)比喻諾言的實現(xiàn):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

奉行:遵照實行。

執(zhí)行:貫徹施行;實際履行。

標識:表明特征,用以識別的記號。

標示:顯示

剔除:把不合適的去掉

排除:除掉、消除

局面:一個時期內(nèi)事物的狀態(tài)。

格局:結(jié)構(gòu)和格式。

偏激:指意見、主張等過火

褊急:指性格而言,氣量狹小,性情急躁

消逝:包含一個事物隨時間的過去而不復存在的意思,強調(diào)結(jié)果。

消失:指事物逐漸減少以至沒有,強調(diào)從存在到不存在的過程

品位:物品的品質(zhì)和風味

品味:文藝作品所達到的水平

啟用:開始使用:~印章/~新秀

起用:⑴重新任用已退職或免職的官員。⑵提拔使用

關(guān)切:強調(diào)關(guān)心

關(guān)注:偏重重視

熟習:對象常是某種技藝、技能

確立:穩(wěn)固的建立或樹立

爆發(fā):多用于抽象:戰(zhàn)爭

暴發(fā):多用于具體:山洪

敦促:催促

督促:監(jiān)督催促

鑒別:辯別(真假好壞)

鑒賞:鑒定和欣賞

損壞:使失去原來的使用效能

損害:使事業(yè)、利益、健康、名譽等受損

款式:格式、樣式

款識:①鐘鼎等器物上所刻的文字②書畫上的落款

裁定: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就某個問題做出決定。

裁斷:裁決判斷。

抵牾:矛盾。

抵觸:跟另一方矛盾。強調(diào)雙方之間的矛盾關(guān)系。

訴訟:檢察機關(guān)、法院以及民事案件中的當事人等在解決案件時進行的活動。

申訴:特指個人或團體向原機關(guān)或上級機關(guān)提出自己的意見。

申明:鄭重說明。

表明:表示清楚。

標記:名詞。

標志:此為動詞

披露:發(fā)表。

透露:泄露,顯露。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發(fā)生而發(fā)生的,超出一般規(guī)律的。

偶爾:間或,有時。

貫注,一般+抽象概念

灌注,一般+具體對象

侵吞:暗中非法占有“金錢物資”等。

鯨吞:多用來比喻吞并土地等。

迄:(1)到迄今

(2)始終、一直(用于“未”或“無”前)

訖:(1)完結(jié)收訖付訖驗訖

(2)截止起訖

籍:狼藉狼籍慰藉

藉:書籍籍貫黨籍國籍

反復:再來一次或多次,但已不定按原樣。

重復:按原樣再來一次或多次。

庇佑:一般指神靈保佑。

庇護:袒護,保護。

施行:①特指法令,規(guī)章等公布后從某時起發(fā)生效力。②執(zhí)行

實行:用行動來實現(xiàn)(綱領(lǐng)、政策、計劃等)

增值:資產(chǎn)價值增加

增殖:①增生②繁殖

簡潔:說話、行文等簡明扼要

簡捷:①直截了當②簡便快捷

誤解:理解不正確

曲解:故意解釋錯誤

甄別:(1)審查辨別(優(yōu)劣真?zhèn)?

(2)考核鑒定

鑒別:辨別(真假好壞)

漫游:隨意游玩

周游:到各地游歷;游遍

奪冠:不能帶賓語

問鼎:可帶賓語

惠贈:敬辭,指對方贈予(財物)

敬贈:給對方(財物)

墻腳:墻根,基礎

墻角:兩墻相接形成的角。

擱置:放下;停止進行:事情重要,不能~

擱淺:(1)船只進入水淺的地方,不能行駛

(2)比喻事情遭到阻礙,不能進行:談判~

貫串:從頭到尾穿過一個或一系列事物

貫穿:穿過,連通

培植:扶植(勢力)使之壯大

培育:培養(yǎng)幼小的生物,使它發(fā)育成長

包括:包含(或列舉各部分,或著重指出某一部分)。

囊括:把全部包括在內(nèi)。

抵御:著重于抵抗

防御:著重于防備。相同點:抵擋、抵抗

整合:著重于幾種關(guān)系的調(diào)整、組合

整治:著重于整理、修理

溝通:使兩方能通連,如思想、文化、大橋等

勾通:暗中串通、勾結(jié)貶

違反:不符合法則、規(guī)章等,輕

違犯:違背和觸犯國法,重

大肆:無顧忌做壞事。貶

大事:大力從事中性

屯聚:聚集(人馬等)

囤聚:儲存聚集(貨物)

損害:多指利益

傷害:多指對身體或心靈

抉擇:挑選、選擇,多用于書面語

搜繳:繳獲東西

搜剿:指剿除

廢棄:拋棄不用

廢止: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

籌辦:籌劃辦理

籌措:設法弄到(款項、糧食)

授權(quán):把權(quán)力委托給別人或機構(gòu)代為執(zhí)行。

受權(quán):接受國家或上級委托有權(quán)力做某事。

實行:用行動來實現(xiàn)。

試行:實行起來試試。

整合:著重于幾種關(guān)系的調(diào)整、組合

調(diào)整:改變原有狀況,使適應客觀環(huán)境和要求,不含合并。

機制:泛指一個工作系統(tǒng)的組織和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

體制:國家機關(guān)、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等的組織制度。

開脫:推卸或解除(罪名或?qū)^失的責任)貶義

解脫:擺脫。不能帶賓語

全力:全部精力或力量。

鼎力:大力。敬辭,多用在表示請托或感謝。

中止:過程中停下來

終止:最終的停止

形跡:舉動和神色/禮貌

行跡:行動的蹤跡無定

膚淺:學識淺,理解不深

篇6

chú chuānɡ liè fènɡ róu zhòu lǐnɡ yù méi ɡui

dàn shēnɡ qīn shí rónɡ yù ɡuāi qiǎo dǎ jiǎo

二、積累運用。

1.組詞:

頑乖

捐卓

2.詞語搭配:

傳播 收集

優(yōu)美的嚴峻的

神情 動作

3.補充成詞,并按要求作答。

①故新  ②心魄  ③新異

④蜂而  ⑤兵政  ⑥能善

⑦魚而  ⑧集廣  ⑨輕于

⑩獨心

(1)描寫工作方法的成語是:_____________

(2)帶有近義詞的成語是:_____________

(3)帶有比喻成分的成語是:_____________

4.給帶點字選擇恰當?shù)囊馑?,在括號中填序號?/p>

(1)勝:①贏,勝利;②打敗;③超過;④優(yōu)美;⑤盡

引人入勝戰(zhàn)無不勝不勝感激

(2)臨:①到,來;②對著,靠近

身臨其境居高臨下臨危不懼

5.按要求寫詞語。

①表示腿或腳的動作的詞語_____________。

②表示“看”的意思的詞_____________。

③描述有關(guān)五官的成詞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改寫句子。

①父親鼓勵我說: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改為陳述句:_____________

②我對老師們的勇敢,不能不從心底里感到無限的敬佩。

改為陳述句:_____________

③修改病句:爸爸的書架上擺滿了書籍。

④懷特森先生說:“關(guān)于貓猬獸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編造出來的?!?/p>

改為轉(zhuǎn)述句:_____________

⑤科學家進行了反復的觀察實驗,科學家終于得出了科學結(jié)論。(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連接)_____________

7.填空,并按要求作答。

①她一生共得了_______項獎金、_______ 種獎章、_______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_______次諾貝爾獎。

所填的都是_______,這一系列數(shù)字說明了居里夫人_______。從這里你體會到居里夫人是_______ 的人。

②如果說,科學領(lǐng)域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只能給那些有_______的人,給那些善于_______的人,給那些具有_______精神的人。

“偶然的機遇”說明了_______,“只能給……”說明了_______。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_______。

你即將小學畢業(yè)了,讀了這句話有何感想?請你談一談。

③_______是道德之本;最偉大的見解是最_______的。

④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寫詩句。

①贊頌美好品質(zhì)的:_______

②表達悲憤之情的:_______

篇7

字音方面通常考的是聲母、韻母、聲調(diào),還有就是音近字、多音字。這些東西看起來龐雜無序,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注意平時多積累,也就是利用平時零散的時間不斷地練習,尤其是對那些平時出現(xiàn)的誤讀字(音近字、多音字)要特別地加強記憶和鞏固,這一看似很難的板塊很容易就能攻破。

二、字形

字形方面主要考的就是形近字。做好這類題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平時的零散時間經(jīng)常不斷地練習。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平時容易出現(xiàn)的錯別字,因為它的形相似,有時音也相近,所以,我們要從它們的形入手,考慮它的含義,從它們的詞義去推斷其字形正確與否。還有一個捷徑就是熟記《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因為這100個別字是近10年以來出錯頻率最高的。做到了這些,那么,解答字形一類的題目,就不容易出差錯了。

三、近義詞辨析

近義詞的辨析在學生眼中是很難的。首先看實詞,實詞的辨析主要是分析詞義。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一是從語素上分析。因為兩個詞含有的語素,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我們在辨析時,一定要重點分析不相同的。二是通過組詞或者找出它們的反義詞來理解和分析。三是通過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辨析。四是注意運用排除法,將容易辨析的詞語先行排除,逐漸減少選項。其次看虛詞,虛詞的辨析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句子的關(guān)系入手,選擇恰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二是看句子中的關(guān)聯(lián)詞是否搭配。

四、成語辨析

成語辨析題就從以下八個方面著手:一是感彩。弄清成語的褒貶性質(zhì),切莫褒義貶用,也莫貶義褒用。二是成語含義。弄清成語的真正含義,切莫“望詞生義”。三是詞義輕重。弄清詞義的輕重,切莫用詞失當。四是一語多用。弄清成語的多層意思,不同語境相同運用。五是形容對象。弄清成語描述的對象,特定對象特定描述。六是語體色彩,弄清語體色彩,不同語境不同運用。七是搭配恰當。弄清短語或句子中搭配的成分,搭配應恰當,不能相互矛盾。八是合乎習慣。弄清其在實際運用的使用習慣,不能違背??傊?,成語題的準確率與積累和經(jīng)驗分不開,甚至取決于積累和經(jīng)驗。只要注意在平時里用那些零散的時間多記就行。

五、病句修改

歷年的高考試題,都不乏語病的檢測題?!犊荚囌f明》也明確規(guī)定考生必須學會辨析和修改六種病句: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gòu)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要做好這類的題目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從考查的題目類型來看,病句修改的類型有:①對句子進行是否有語病的判斷。②讓考生在原來的句子上進行修改。③判斷題目對病句的分析正確與否。④讓考生對病句的修改正確與否進行判斷。

第二,我們要具體看一下考查的知識點。①語序不當。定語和中心語倒置,定語置于狀語的位置,狀語置于定語的位置,多層定語語序不當,多層狀語語序不當,關(guān)聯(lián)詞語位置不當,主語和賓語倒置,分句的順序顛倒。②搭配不當。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定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狀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主語與賓語搭配不當,關(guān)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③成分殘缺。缺主語,缺謂語,缺賓語,缺必要的附加成分,缺少關(guān)聯(lián)詞語,缺介詞。④贅余。主語多余,謂語多余,賓語多余,附加成分多余,關(guān)聯(lián)詞語多余。⑤結(jié)構(gòu)混亂。句式雜糅,語句雜糅。⑥表意不明。指代不明,句子歧義。⑦不合邏輯。自相矛盾,概念交叉,強加因果,多次否定引起混亂。⑧對應不當。前面有正反兩面的詞語后面只有一個方面的詞語。⑨偷換概念。

第三,辨析與修改病句的方法。我們不要求考生死記病句的類型,但一定要學會找出病因,并加以治療方可。辨析病句的方法有:①語感審讀法。即對句子細致審讀,從感性上覺察語句的毛病。也就是說,按習慣的說法審察一下讀起來是否別扭,如果別扭,那么別扭之處便是病灶。②緊縮法。即先去掉句子的枝葉部分(定、狀、補),剩下句子的主干,看一下主干是否有毛病,主干若無,再行審視枝葉部分。③造句類比法。即按照原句的結(jié)構(gòu)造一日常用的句子,然后進行比較,有無問題便能一目了然。④邏輯分析法。即從事理上進行分析,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這類病句往往從語法上找不到毛病,所以必須從概念的使用、判斷、推理等方面考慮是否恰當,語句的前后順序、句間關(guān)系是否合適。因為病句的辨析常以判斷正誤的客觀題型出現(xiàn),所以,還要特別留意句子中的介詞、程度副詞、兩面性的詞語、指代性的詞語、否定句和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并列短語的句子、句子中的“是”字、特殊短語等等。

修改病句的方法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即增(成分殘缺的)、刪(贅余的)、換(用詞不當?shù)模?、移(語序不當?shù)模?。但有一點必須告訴大家:修改不是再造,修改時一定不要改變原句的本意,能調(diào)整的決不增刪,能改動一處的決不改動兩處,修改也需簡要、高效。

六、語言連貫題

所謂的“連貫”,指的是在語言表達方面要讓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組合與銜接做到話題要同一,句序要合理,呼應自然。語言不連貫屬于語病的一種,只是沒有“病”得那樣嚴重而已。我們只要勤于思考,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對其進行調(diào)整,語句就會變得簡明、通順。這類題型的能力層次為D級,屬于較高層次的“應用”類,它的知識點較為隱蔽,因而做起來比語病修改要困難一些。

篇8

一、異想天開成語解析異:奇異;天開:比喻憑空的、根本沒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實際,非常奇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一回:“這可謂異想天開了?!?/p>

二、異想天開成語反義詞腳踏實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形容做事踏實認真。

實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從實際情況出發(fā),不夸大,不縮小,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問題?!稘h書·河間獻王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p>

三、異想天開成語造句1、為什么這些失敗者總有那么多異想天開的計劃?

2、凡是了解她的人,都覺得她想入非非、異想天開,有時對她的高談闊論一笑了之。

3、只要認真去做,那些看似異想天開的事也會變成現(xiàn)實。

4、這個異想天開的設想引得瑪基先生笑了起來。

5、他對每一種異想天開感到滿意。

6、他經(jīng)常異想天開地想擁有一雙翅膀。

7、你別異想天開了,人怎能像孫悟空那樣騰云駕霧呢?

8、他不能指望異想天開的功效。

9、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

10、這種新的異想天開究竟是什么意思?

11、尼姆突然異想天開地想到他是否正陷入情網(wǎng)。

12、我們要腳踏實地地工作,不要老是異想天開。

13、這一回桌子上沒有擺出什么帶有異想天開種種名目的酒來。

14、小紅每次考試都是倒數(shù)第三,這次他說他一定能考全班第一,這不是異想天開嘛。

15、他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像電視里的神仙那樣,御劍飛行,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啊。

16、我氣喘吁吁的告訴媽媽:"剛才我看見一個人橫七豎八的倒在地上!"媽媽說我異想天開!

17、"為什么這些失敗者總有那么多異想天開的計劃?

18、虧你想得出這種異想天開的計劃。

19、從理論上看這是說得過去的,可實際上卻有點異想天開。

20、他寄出一萬封信對人說自己將于一年內(nèi)發(fā)達,要求別人向他投資,這種異想天開的人,可能是精神上有些問題。

21、他想自己擁有一架飛機,真是異想天開。

22、以前,人類登上月球被認為是異想天開的事,如今已成為了現(xiàn)實。

23、你可以把我這些想法稱為異想天開。

24、小明整天不好好學習就知道異想天開的可以飛。

25、她對社會改革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

26、他能辦到的事,你末必就能辦到,別再異想天開了。

27、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樣異想天開的故事。

28、貝倫森是個異想天開,不受拘束的人。

29、炙冰使燥的近義詞是異想天開。

30、你如果有讓老師不給我們留作業(yè)這樣的怪念頭那真是異想天開。

31、你說你要騎車游遍全中國,還是這只是你的另一個異想天開。

32、當萊特兄弟說他們能造飛行器時,人們都認為他倆異想天開。

33、他們早期的電影試圖通過離奇古怪異想天開的形象來進行革命宣傳。

34、他覺得他上輩子一定是個皇帝,大家都覺得他是異想天開。

篇9

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涉及得較為廣泛、基礎知識較為龐雜,對小學語文基礎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過程,整理的目的在于為復習提供指向性,而復習的目的在于學生對學習過的知識重新梳理,溫故而知新,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要使小學六年級語文基礎知識整理與復習取得成效,必須要解決語文基礎知識中的難點,突出基礎知識中的重點,緊抓基礎知識中的要點,正確地將學生擺在復習中的主置,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在對小學語文基礎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時,要根據(jù)教學大綱、教材和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材,面向所有學生,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都得到鞏固與提高。筆者結(jié)合復習例題與教學經(jīng)驗,對人教版的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的整理與復習進行相關(guān)探究。

1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包含的內(nèi)容及整理與復習的基本策略

1.1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打好學習語文的基礎,其基礎知識涵蓋的范圍較廣,主要包括:拼音、字、詞(成語)、句、閱讀三個方面。拼音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普通話的把握能力,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發(fā)音或帶有方言的發(fā)音;字詞句主要考查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成語、歇后語等;閱讀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的把握能力,從文章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對文章主旨有自己的見解。可以說,拼音是為字詞句服務的,而字詞句是為閱讀積累理解技巧的,因此,在對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的整理與復習中,要循序漸進,按照螺旋式的復習方法,逐漸平衡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

1.2 整理與復習的基本策略

對小學語文基礎知識進行整理的第一步是要確認好方向,方向是指路明燈,這也是為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復習做好鋪墊以便進行針對性復習的必要舉措。其次是要確定復習的目標,目標是學習道路上的不竭動力,制定明確的復習目標能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更高。最后,老師要對復習的內(nèi)容與復習的方法進行指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比簡單的死記硬背式復習更為高效。

2 拼音的整理與復習

2.1 整理方向

將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diào)綜合整理,尤其是對小學語文教材中提及的容易犯錯的拼音誤區(qū)如多音字、邊音與鼻音、平舌與翹舌等方面進行整理與歸納。

2.2 復習目標

夯實漢語拼音中的聲母、韻母、聲調(diào)等的認讀規(guī)律;掌握拼寫與拼讀的規(guī)則,并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與借助拼音識字;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能通過音序的方法掌握查找字典中的生僻字。

2.3 整理與復習方法指導

2.3.1 漢語拼音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認字的方法,學會運用標準的普通話,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對拼音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因此在進行整理與復習,不需要將認識隔音符號納入復習規(guī)劃中,要以正確的讀音為突破口,使學生能夠辨別形相似或音相似的聲母、韻母。

2.3.2 教師可以采取讀繞口令、辨別讀音相似字的方法糾正學生錯誤的發(fā)音。

2.4 整理與復習的例題

2.4.1 給畫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表示。

熾(zhí chì)熱 塵埃(ái āi) 抹(mā mǒ)布

2.4.2 多音字組詞

yán yì mián yán lián jià chí chěn

( ) ( ) ( ) ( )

3 字、詞、句的整理復習

3.1 整理方向

字詞句的整理重點在于第十一冊與十二冊,整理內(nèi)容包括常見錯別字或詞,近義詞與反義詞的辨析;教材中出現(xiàn)的成語;相同詞語的不同用法;簡單的病句整理;還有就要將不同標點符號的用法總結(jié)歸納。

3.2 復習目標與復習指導

要使學生能夠理解相同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掌握近義詞與反義詞的用法;掌握成語的用法;能對句子進行擴寫與縮寫;能夠修改整理的簡單病句等。下面筆者就復習指導分別進行說明:

3.2.1 生僻字的整理復習指導

在整理復習的過程中,老師應該要求學生將平時聽寫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進行整理,并找出大家普遍出現(xiàn)錯誤或出現(xiàn)錯誤概率高的字或詞,由老師匯總,編寫完成之后老師要在復習的過程中進行抽查,使學生能從錯別字誤區(qū)中走出來。具體做法為:首先是要學生將整理的經(jīng)常寫錯的字找出來,并對寫錯的原因進行分析;其次是將所有錯誤的字或生活學習中容易忽視的錯字提交給老師;最后老師根據(jù)學生經(jīng)常出錯的字設計針對性的練習,在練習中加深對錯字的印象,鞏固對正確字的認識,杜絕下次再次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

3.2.2 詞語的整理復習指導

首先還是由學生對自身不熟悉的近義詞、反義詞、成語、歇后語進行整理,老師再進行收集,采取此種方式的作用在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然后在復習課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將各類詞語進行分類別的匯總,以成語為例,可將成語分為數(shù)字成語、帶動物的成語等。一般而言,成語都伴隨著一個故事,此時老師可以在復習中講解與成語有關(guān)的故事,這樣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加深學生對成語的印象。對于有些成語中較為常見的錯誤,如“哀兵必勝”很多學生常常寫成“衰兵必勝”,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對于這類比較普遍的錯誤老師要在復習中不斷強調(diào)。

3.2.3 病句的修改

病句有其病因,要從病因入手才能對癥下藥。常出現(xiàn)的病句類型包括: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顛倒、重復嗦、前后矛盾、連詞混用等,針對不同語病現(xiàn)象,老師要設計出相應的例題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同時結(jié)合病因進行修改,如成分殘缺就需要補充;搭配不當就進行更改;語序顛倒就調(diào)整;重復嗦就進行刪除;在修改之前要確認病因,在修改完成之后要仔細檢查,確保句子通順,完整,連貫。

4 閱讀的整理與復習

4.1 整理方向

加強對重要、典型課文的理解,并從中總結(jié)規(guī)律;特別是要對古詩詞中的名句、名篇進行歸納;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擬人句 、排比句、比喻句、擬小標題等方面的描寫。

4.2 復習目標

首先是能理解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對每一段落所描寫的主要內(nèi)容能有大致的把握;其次是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領(lǐng)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能從閱讀中分析文章的主旨思想;最后是要能從閱讀文章中提煉自己的觀點。閱讀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收集信息、分析問題、獲取知識、認知世界的能力。

4.3 例題分析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保ㄈ私贪妗豆鹆稚剿罚?/p>

概括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并分析這段話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分析:這段話都是在描寫漓江的水如何如何,可以看出這段話主要描寫的對象是漓江,因此可以回答“這段話主要描寫了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運用的修辭手法從幾個分號與并列的句子中可以得出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

5 結(jié)束語:

小學六年級的語文基礎知識涉及的內(nèi)容較為多,需要老師根據(jù)教學大綱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整理與復習,運用科學的復習方法,喚起學生對學習過的知識的記憶,鞏固學生薄弱的部分,使語文基礎知識系統(tǒng)化、全面化。

參考文獻:

[1] 趙國勤.語文復習的“四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0(10).

[2] 李廣燕.在新課標下搞好小學語文復習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09(10).

篇10

關(guān)鍵詞:

《檀香刑》;修辭;詞語變異

鄭遠漢把修辭劃分為規(guī)范修辭和變異修辭兩類,認為:“有意‘違背’漢語語音、詞匯(包括語義)、語法以及語體規(guī)范以獲得特殊的表達效果的修辭活動就是變異性修辭?!盵1]在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為了避免語言規(guī)范束縛作家創(chuàng)作,讓作品變得枯燥無味,作家們往往會打破常規(guī),通過變異的手段創(chuàng)造新意。在詞語使用上莫言總是不遺余力地運用變異手段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堅持要把自己獨到的東西傳遞出來,實現(xiàn)小說語言的自我狂歡。這種做法會給小說帶來新奇的表達效果,給讀者以陌生新鮮之感。從外部語言形式來看《檀香刑》,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該書中運用大量詞語變異修辭,作者在不斷打破原有的傳統(tǒng)和規(guī)范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shù)形式和規(guī)則,這讓小說形成了推陳出新的陌生化語言范式,讓讀者獲得全新的閱讀體驗。

一、詞形變異

莫言總是努力打破語言規(guī)范的束縛,變換出新的詞形,創(chuàng)造出讓人似曾相識卻又具有新的獨特內(nèi)涵的詞語。

(一)并列語素義合成構(gòu)詞在兩個詞中各提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語素組成新詞,這樣的做法可以讓一個簡單的詞語包含更加豐富多層的語義。1.同(近)語素義的并列組合同義語素并列是指,把兩個義同(近)的詞語抽取其中的語素,組合成一個新詞。例1:大人,那檀木橛子削好后,要放在香油里煮起碼一天一夜,這樣才能保證釘時滑暢,釘進去不吸血。例2:更多的羞慚涌上心頭,她更加慌忙地后退,腳步凌亂;腳跟踩了裙子,嗤啦一聲響,裙子破了,她跌了一個仰面朝天。例1中“滑暢”是順滑、通暢兩詞的合并,這兩個詞都是順利通暢,沒有阻礙的意思,是近義語素的并列使用。例2中“羞慚”是兩個近義詞羞愧、慚愧的合并,表達因為自己有缺點、做錯了事或未能盡到責任而感到不安的意思。莫言經(jīng)常使用這一方法創(chuàng)造新詞,達到陌生化的效果。事實上,我們可以把這些詞看做原詞的近義詞,從豐富語言表達的角度來看,這種詞的出現(xiàn)無疑會增加小說語言的新鮮度,是文章語言高度發(fā)達的標志。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過多的近義詞的創(chuàng)造也會使文章的語言看起來繁瑣,不夠精煉。2.不同語素義的并列組合除了同義語素的并列外,我們更常見到的是不同義語素的并列組合。這些詞語由兩個表示不同意義的詞語減縮并列在一起構(gòu)成新的“合成詞”。例3:俺惶惑地搖搖頭,說,看不出來,你還是你。例4:她經(jīng)常發(fā)出那種被熾烈的燒焦了心的女人才能發(fā)出的那種低沉而沙澀的笑聲。例3中“惶惑”是詞語惶恐和疑惑的并列,無論是這兩個詞還是所抽取的兩個語素,都表示不同的意思,作者取兩個語素合成新詞,表達兩個詞所要表達的意義。例4“沙澀”是詞語沙啞和干澀的合并,“沙”的意思是嗓音不清脆、不響亮,而“澀”的意思是麻木干燥,作者用這兩個語素的合并去合成新詞,形容眉娘的嗓音。從上面的舉例可以看出,莫言實際上是提取各種結(jié)構(gòu)的短語中的語素組成新詞。這樣的做法可以使語句看起來更為簡練,讓語言詞匯可以重復利用,更加經(jīng)濟,也會給讀者帶來新鮮感。但是,如果大量使用這種方法創(chuàng)造新詞,那么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思考,對詞語進行復原,從而加重讀者的負擔。如果每個作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都如此創(chuàng)造新詞,那么無疑會讓原本穩(wěn)定的詞匯系統(tǒng)變得復雜,從而造成混亂,進而影響語言這個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的使用效率。

(二)詞語的序換和拆分1.序換所謂詞語的序換,顧名思義指顛倒詞語原本的順序,創(chuàng)造出新的詞形的同時卻又不改變原本的詞意,這樣的方法我們俗稱倒序。莫言經(jīng)常用這樣的方法變換詞形,尤其是在遇到四字成語時,倒序似乎成了他的習慣。例5:后來俺干爹把一個拴著紅繩的玉菩薩掛在俺的脖子上,喜得俺眉笑眼開,這才是女人家的東西呢。例6:夫人,咱們夫妻十幾年,雖然至今還沒熬下一男半女,但也是齊眉舉案,夫唱婦隨。上面兩例“眉笑眼開”“齊眉舉案”等都是成語的倒序使用。這樣的做法和上述的并列語素的組合一樣,除了讓文章語言看起來具有新意外,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反而會破壞詞語內(nèi)部的穩(wěn)定性。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做法看成是莫言的習慣。2.拆分我們所說的詞語的拆分,江南認為:“拆詞是指故意將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詞語拆開后重新組合,或者將詞語拆開中間添加一些其他成份。拆詞重組后,詞語固有的緊密程度雖然被弱化,固有的結(jié)構(gòu)形式也被改造,但其語言的表現(xiàn)功能被拓展,語用價值得以實現(xiàn)?!盵2]莫言常將固定詞語進行拆分,以滿足他想達到的表達效果。例7:俺的鼻子一陣發(fā)酸,熱淚頓時盈了眶。例7中“熱淚頓時盈了眶”是成語熱淚盈眶的拆分。除了這種拆分的方法,我們還可以找到另外一種不同形式的拆分,在這種拆分下,原來詞語被拆分的兩部分不再歸屬于一個句子,它們被分成有兩個不同謂語的短語,因此,我們姑且可以把第一種分法稱為斷詞不斷句的分法,而把第二種分法稱為斷詞斷句的分法。如:例8:你娘家爹造反,驚了天,動了地,被拿進了大牢,我都知道。例8中“驚了天,動了地”是成語驚天動地的拆分,這樣的拆分讓原來的成語被拆成兩個句子,這兩個句子間添加了逗號表停斷,兩個短語的謂語也不同。

(三)更換語素更換語素是指,把一個形式固定的詞語,抽取其中的某個語素,換成另外一個語素,改變原來的詞形,同時改變它的本意,創(chuàng)造出新意。在修辭學中,這種造詞方法類似于我們通常所說的仿詞。陳望道在《修辭學發(fā)凡》中指出“為了諷刺嘲弄而故意仿擬特種既成形式的,叫仿擬格?!盵3]更換語素是莫言自創(chuàng)新詞的重要來源。他習慣于在現(xiàn)有詞語的基礎上改動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語素,創(chuàng)造出他所需的符合文章意義或環(huán)境的新詞。如:例9:俺爹根本就不把這個將小奎打了個半死的知縣看在眼里,俺爹真豹、真驢、真牛。例10:俺唱過《三堂會審》,還沒聽過三爹會審呢。例9“真豹”“真驢”兩個詞是在原來固定的詞語“真?!钡幕A上抽換“牛”字所創(chuàng)造的新詞。為了表現(xiàn)在小甲的眼中他的父親趙甲有多么厲害,所以作者不僅用“?!弊秩バ稳?,還用了“豹”和“驢”來形容趙甲。例10中“三爹會審”是詞語“三堂會審”的語素替換得來的,表現(xiàn)出眉娘對趙甲和錢丁的不滿和憤怒?!短聪阈獭分械拇蟠笮⌒》略~用例不勝枚舉,如“臨刑不懼”“側(cè)耳恭聽”等。抽換語素的運用使詞語在上下語境的限制下更加符合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對固定詞形的改造,不僅可以使語言表達更加準確,同時可以給讀者以新鮮的感覺,使語句平添情趣,生動活潑。

(四)簡縮詞語我們說簡縮詞語的定義是:“把較長較復雜的詞語形式簡化成較短的語言形式。”[4]一般詞語簡縮多用于固定短語,而在莫言的筆下,一些臨時組合的短語也被簡縮成詞語。如:例11:本縣無才無德,怎敢受此隆遇?例12:他高高地舉起紫紅色的棗木棍子,狂獸般跳躍而來。以上兩個例子中“隆遇”是臨時短語隆重的待遇的簡縮,“狂獸”是瘋狂的野獸的簡縮。簡縮詞語可以讓語言變得更加簡練,用簡短的詞語包蘊更多的信息量。但是,當簡縮詞語泛濫時,它們會增加讀者的理解負擔,這是莫言詞語創(chuàng)新的不足之處。

二、詞性變異

“所謂詞性變異,實際上是聚合變異的一種,即某類詞通過變異而具有了另一類詞的功能”[5]也有人稱之為“詞類活用”。一般情況下某個詞所屬詞類是較固定的,但在特定的語境中,作者可以突破詞語用法常規(guī),臨時改變詞性,把詞語用作另一類詞。該用法在古代漢語中十分常見,如名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用作動詞等。莫言的筆下也不乏這種現(xiàn)象。

(一)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動詞是指在句子中本是屬于名詞的詞語被暫時賦予了動詞的某種功能,在該句中應該被看成動詞。例如:例13:俺停住秋千,手扶著繩索,站在秋千板上,抿著嘴兒,水著眼兒,心里翻騰著苦辣酸甜的浪花兒,看著干爹演戲給猴看。例14:俺看到差役怪笑著把小甲撥到旁邊,手扶著腰刀把兒,氣昂昂、雄赳赳,虎狼著臉,闖進了俺家的堂屋。例13中“水”本是名詞,在這里用作動詞,后面跟著表示動態(tài)的助詞“著”,這種用法屬于動詞的特征,所以“水”字被用作動詞,表示眉娘的眼里水汪汪。例14中的“虎狼”和上句一樣,后面跟著表示動態(tài)的助詞“著”,是名詞作動詞用,表現(xiàn)出差役臉上表情嚴肅且猙獰。以上舉的兩個例子都是名詞用作動詞。這些詞本身是名詞,后面不能帶表示動態(tài)的助詞,而在這些句子里,它們的后面都跟上了“著”字,是名詞用作動詞的典型標志。這些名詞作為動詞的使用都是表示在某種程度上出現(xiàn)了變化或狀態(tài)的改變,這樣的用法可以讓文章在語言表達上更加具有動態(tài)的感覺,帶給讀者很大的感染力。

(二)形容詞用作動詞形容詞表示的是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一般不能帶賓語,它用作動詞是指在表達的過程中某個形容詞具有了動詞的特性,暫時被用作動詞。例如:例15:死囚牢里的臭蟲,一個個胖成了豌豆粒。例16:然后,他翹起下巴,挺直腰背矮下身去,把一部胡須慢慢地刺入水中。例15中“胖”本是形容詞,表示肉多的意思,這里后面帶上了賓語,表示變得跟豌豆粒一樣胖的意思,屬于形容詞用作動詞。例16中“矮”本是形容詞,是身材短,不高的意思。該句“矮”后跟著趨向動詞“下”和賓語“身”,是形容詞用作動詞。以上例子都是形容詞用作動詞的范例。這些形容詞本來的語法意義是表示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或?qū)傩?,但是在這些例子里則有些事物怎么樣了的意思,應該屬于動詞的語法意義。形容詞用作動詞,不僅保留了形容詞的修飾性,而且給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增添了動態(tài)色彩,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動態(tài)地再現(xiàn)了作者所要描繪的事物,也使讀者獲得了新奇的審美體驗。

(三)名詞用作形容詞名詞作動詞是指名詞臨時擁有了形容詞的特征與功能,原來表示人、事物、地點的名稱的詞跟事物所具有的特點相聯(lián)系,所以在具體的語境中名詞被用來表示事物性質(zhì)狀態(tài)。作家們用這樣的手法用事物的名稱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例如:例17:他弓著蝦米腰,伸著紅脖子,頭頂一團白花花的亂毛,臉上一片亮晶晶的汗珠子。例18:俺看到,一只白虎,一只黑豹,相距半丈遠,各自狗坐著,伸出大舌頭,舔著肩上的傷口。上文所舉,例17中“蝦米”是名詞,在這里“蝦米腰”并不是說蝦米的腰,而是說像蝦米一樣弓得很厲害的腰,所以這里“蝦米”被用成形容詞,表現(xiàn)腰的狀態(tài)。例18中“狗”本是名詞,在這里用在動詞“坐”前做狀語,在文言文中這樣的用法特別常見。如: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這些名詞放在動詞的前面,它不是動作的施事,而是對動作行為有著修辭限制的作用。它們擔負著的是形容詞或者副詞的語法功能。在這里,“狗”字起到比喻的作用,表明像狗一樣地坐著,可以看成是名詞用作形容詞。這些句子中“蝦米”“狗”等詞在句子里都有性質(zhì)狀態(tài)的意思,使一個普通的名詞具備了形象性,使讀者仿佛能感受到名詞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莫言為了將他的審美體驗表現(xiàn)得新穎、奇特,引發(fā)讀者的興趣,增加對文本解讀的新鮮感,有意突破詞性常規(guī),通過詞性的臨時改變將尋常的詞語藝術(shù)化,使之獲得不同于常規(guī)的意義和用法,讓表達更加新奇有趣,富有韻味。

作為先鋒文學的作家代表,莫言在《檀香刑》一書中運用大量詞語的變異修辭向傳統(tǒng)的語法發(fā)起挑戰(zhàn),震撼了許多讀者,在遵循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基礎上,在詞形和詞性的運用上進行不斷地創(chuàng)新,使文章的語言帶有陌生化的藝術(shù)效果。

參考文獻:

[1]顏賀培.莫言小說變異修辭研究[J].黑龍江大學學報,2012.

[2]江南.莫言小說詞語修辭:選擇、變異[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8,(1).

[3]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109-110.

[4]劉一玲.簡縮手法和簡縮詞語[A].語言文字應用論文集(Ⅱ)[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