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0 06:55: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形容氣勢大的詞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3、開拓進?。号ο朕k法創(chuàng)新向前,立志有所作為。
二、 精巧復習
師:(投影出示詞語)這些詞語會讀嗎?
生:(讀上面一行)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浩浩蕩蕩
生:(讀下面一行)互相應和呼朋引伴百鳥爭鳴
師:讀了這些詞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這些詞語都是寫灰椋鳥的。上面一行寫灰椋鳥的數(shù)量多,下面一行寫灰椋鳥的聲音大。
師:能記住這些詞語嗎?(生個別背,齊背)這就叫歸類積累法。
師:(投影出示最后一段話,指名朗讀)“觀賞”能換成“觀察”嗎?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觀察”就是看,而“觀賞”不僅有“看”的意思,還有“欣賞”的意思。
師:“觀察”是仔細地看,有目的地看,而“觀賞”不僅有“看”的意思,還有“欣賞”的意思,灰椋鳥歸林的場面很壯觀,是一種欣賞地看。誰能用“觀賞”說一句話?(生造句)
師:最后一句是什么句?誰能把它換種說法?(生練習句式轉換)
三、 精讀感悟
(一) 歸林的壯觀
師:第4小節(jié)中哪幾句最能讓你感受到灰椋鳥歸林的壯觀?
生: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師:(投影出示以上一段話)哪些詞語一下子跳入你的眼簾,讓你覺得壯觀?
生:排空而至。
師:能想象一下“排空而至”是怎樣壯觀的景象嗎?
生:“排空而至”就是形容飛過來的灰椋鳥很多,排滿天空飛來。
生:“排空而至”就是灰椋鳥密密麻麻地布滿天空,黑壓壓的一片。
生:“排空而至”就是形容成千上萬只灰椋鳥排山倒海般飛來。
師:是啊,“排空而至”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成千上萬只灰椋鳥密密麻麻地布滿天空,它們推開空中一切,排山倒海般飛來。這是多么壯觀啊!誰能讀出它的壯觀?(生個別朗讀)
師:誰能讀得再壯觀些?(個別再讀,齊讀,讀得很有氣勢)
師:除了“排空而至”,還有哪些詞語也讓你感受到了灰椋鳥歸林的壯觀?
生:“浩浩蕩蕩”“整群整群”“一批一批”,從這些疊詞我感受到灰椋鳥似江水涌來,聲勢浩大,勢不可擋。
生:“數(shù)百米長的長隊”“巨大的橢圓形”,讓我體會到隊伍很長,很龐大,蔚為壯觀。
師:“數(shù)百米長的長隊”有多長?“巨大的橢圓形”有多大?(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
師:是啊,小小的灰椋鳥竟然排這么長的長隊,圍成如此巨大的橢圓形,這是多么壯觀??!誰能把圈畫的這些詞語所展現(xiàn)的壯觀氣勢讀出來?(個別讀,齊讀,讀得很有氣勢)
師:能抓住這些詞語把這段話背出來嗎?(自由背,個別背)這就叫抓關鍵詞語記憶法。
師:(投影出示句子:先回來的鳥……后到的鳥……與熟悉的伙伴會合)這是一個長句子,講了幾層意思?
生:兩層。第一層講先回來的鳥,第二層講后到的鳥。
師:這兩層都是講鳥剛歸林后的表現(xiàn),因此可以把這兩層意思并成一句話,但為了區(qū)分這兩層意思,在這兩個句子之間必須用一個標點符號隔開,知道是什么標點符號嗎?(生:分號)
師:在第3課《早》中,我們認識了頓號,還記得頓號的用法嗎?
生:頓號用在并列的詞語之間。
師:對,頓號用在并列的詞語或較短的詞組之間,而分號則用在較長的并列的分句之間。下面我們做一道練習。(生練習加標點,區(qū)分頓號和分號)
(二) 鬧林的壯觀
師:第五自然段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灰椋鳥的壯觀?誰能把自己畫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生:樹林內(nèi)外,百鳥爭鳴……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
師:這句話中“俱樂部”指什么?在這個俱樂部里,能找到“彩燈”“跳舞的女子”“音樂”嗎?
生:“天然的俱樂部”指整個竹林和刺槐林,“彩燈”是夕陽和晚霞,“跳舞的女子”是灰椋鳥, “音樂”是灰椋鳥的叫聲。
師:從這樣的“俱樂部”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場面很熱鬧,很壯觀,灰椋鳥很快樂。
師:(播放鳥叫聲)你覺得這樣的音樂還像什么?你能模仿書中的句式用“似……如……”再寫一句嗎?
生:似琵琶齊奏,如銅管齊鳴。
生:似狂風吹過樹林,如暴雨落入江河。
……
(三) 人與自然的和諧
師:同學們,鳥是人類的朋友,沒有鳥,我們就感受不到“鳥語花香”;沒有鳥,就不會有“驚弓之鳥”“笨鳥先飛”給予我們的啟迪;沒有鳥,我們就不會欣賞到“兩個黃鸝鳴翠柳――”(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師:沒有鳥,我們就不會觀賞到“草長鶯飛二月天――”(生:拂堤楊柳醉春煙)
師:沒有鳥,唐朝詩人孟浩然就不會吟誦出“春眠不覺曉――”(生:處處聞啼鳥)
師:杜甫也不會吟誦出“流連戲蝶時時舞――”(生:自在嬌鶯恰恰啼)
師:我們要保護鳥,讓鳥成為我們?nèi)祟愑肋h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我們不僅要保護樹林,還要植樹造林,讓鳥永遠擁有幸福的家園。這樣,人與自然才和諧。(板書:人鳥林和諧)
師:這篇文章的作者徐秀娟,她愛鳥勝過愛自己的生命,為了救一只受傷的丹頂鶴,不幸滑入了沼澤地,獻出了年僅23歲的生命。徐秀娟不懼怕死亡,因為她對生命有更博大的愛!鳥兒想念她,人們懷念她。(課件播放音樂《一個真實的故事》)
師:聽了這首歌,我們一定要牢記徐秀娟姐姐的心聲――
生:(齊讀)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
四、 精當反思
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哪些方面還需要努力?
生:我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我們要保護鳥,保護樹林。
生:我知道了分號的用法,分號用在并列關系的分句之間。
生:我學到了兩種方法,一是歸類積累法,二是抓關鍵詞語記憶法。
……
師:同學們能從獲得的知識、習得的方法、懂得的道理等方面進行學結與反思,很好。只要我們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善于總結,我們就能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五、 精練拓展(略)
1. 閱讀片段,完成習題。(略)
師:通過課前的預習和自學,你弄明白了哪些詞語?
生:我明白了“蠻不講理”,這個詞語的意思是“一點不講道理”。
師:你怎么弄懂的?
生:我媽媽說誰不講道理的時候,經(jīng)常用到這個詞。
師:你是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理解的,這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還讀懂了別的詞語嗎?
生:我知道“一擁而上”的意思是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師:你是怎么弄懂的?
生:我是查字典弄懂的。
師:查字典也是一個好方法,這說明你也養(yǎng)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
面對大量的詞語,面對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鼓勵學生利用課前充分自主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中,我并沒一個一個地給學生解釋詞語,而是一面讓孩子自己說說在預習中讀懂的詞語,一面幫他們梳理、總結理解詞語的方法,如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查找工具書理解,等等。盡管有時孩子的理解比較簡單、膚淺,甚至是錯誤的,卻給了孩子一個展示學習成果的舞臺,一個交流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機會?!笆谌艘詽O”的意義不僅在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還在于激發(fā)孩子自主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注重感悟,在朗讀中體會理解
出示: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說:“不對呀,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
師:這句話誰會讀?
(師指名讀,學生讀得比較平淡。)
師:想一想,這棵雜草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里在想什么?
生:這棵雜草在想現(xiàn)在是大晴天,不應該下雨呀!
生:雜草還會想剛才我跟小稻秧搶營養(yǎng),現(xiàn)在下的這個雨會不會是什么人來找麻煩了!
生:是的,現(xiàn)在是大晴天,這個雨肯定是農(nóng)民們噴灑的除草劑,我們要趕快想辦法。
師:唉,小雜草為什么不想這是農(nóng)民們在給小稻秧澆水呢?
生:因為雜草剛跟小稻秧搶了營養(yǎng),心里正擔心什么呢。
生:雜草做了壞事,心里很緊張,只要有一點動靜就會讓它注意。
師:因為自己比較緊張,一點小事就會引起關注,這樣的情況用文中一個詞講是什么?
生:警覺。
師:這就是“警覺”!雜草很警覺的時候會怎么說這句話呢?
(師指名朗讀,學生讀出了雜草小心、緊張的樣子。)
背詞語手冊是一代人學習詞語的集體記憶,其謬誤的根本在于忽視了漢語的特點,即模糊性、體驗性,很多詞語的意思“只可意會”,卻很難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解釋、描述,很難“言傳”。那么怎樣引導學生準確地“意會”詞語呢?這就要求老師注重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讓他們在上下文的具體語境中體會詞語的意思?!熬X”就是這樣一個很難解釋清楚的詞語,教學中我抓住雜草說的話,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雜草的心理活動,這樣就比較清楚地把握了雜草“警覺”的心態(tài)。詞語的意思有時是很難“言傳”的,這時可嘗試“聲傳”,也就是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
近義辨析,在對比中加深理解
師:讀讀這三句話,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相近的地方?
(1)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yǎng)交出來!”
(2)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來:“這不是雨,而是除草劑,是專門用來收拾你們的!”
(3)“我是噴霧器大夫?!眹婌F器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地說,“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xiàn)在輪到你們倒霉了?!?/p>
生:這三個句子讀的時候都要讀得很響亮。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注意到句子里的這幾個詞:嚷道、洪亮、大聲。
師:既然都是表示聲音響亮、聲音大的意思,那么我們把這三個詞語換一換位置,行不行呢?
生:既然意思差不多,應該可以。
師:別急,把詞語換進去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學生自由練讀)
師:通過自己的朗讀,你覺得能換嗎?為什么?
生:不能!這些詞雖然都是說聲音大,但“嚷道”還說明雜草是不講文明,不講道理的,這個詞不能寫噴霧器大夫。
生:“洪亮”和“大聲”說明噴霧器大夫一點不怕雜草,不像小稻秧那么害怕它們。
生:噴霧器大夫大聲說話是因為他要幫助小稻秧,它就像我們生活中的警察一樣,幫助好人打擊壞蛋。
師:是的,從這兩個詞也可以看出,此時此刻,噴霧器大夫對于小稻秧來說就是守護神、大英雄!
意思相近的詞語之間存在細微的差別,學生理解起來較難把握,要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就更不容易了。如這篇課文中的“嚷道”“洪亮”“大聲”的意思相近,卻表現(xiàn)出了“人物”形象的巨大差異。抓住這一點,在學生初步體會詞語意思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進行詞語對比辨析,通過換一換、比一比的方法,學生就能比較容易地讀出這三個詞語的細微差別;再通過讀一讀、品一品的方法,感受這些詞語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人物特點。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品悟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深度理解詞語的意思。
入情入境,在表演中展示理解
師: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呢?
生:一群雜草跟它搶營養(yǎng)。
師: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出示: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yǎng)交出來!”
師: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小稻秧被雜草緊緊圍住,就像遇上了一群強盜。
生:我好像看到雜草們個個十分兇惡,要跟小稻秧搶營養(yǎng)。
師:它們會怎么說呢?
生:(氣勢洶洶地)快把營養(yǎng)交出來!
師:大家想得很好,讀得也很好!哪個小組能來演一演呢?
(四人小組表演,“雜草”們表演得比較規(guī)矩。)
師:他們表演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雜草應該把小稻秧緊緊地圍住,不要分得太散。
生:“氣勢洶洶”寫的是整個雜草群,所以雜草們在講話的時候可以七嘴八舌地說,不要一個接著一個說。
師:哪個小組再來演一演?
(另一小組表演,“雜草”們把小稻秧緊緊圍住,說話氣勢洶洶。全班鼓掌。)
2、精雕細刻:精心細致地雕刻。形容創(chuàng)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也比喻認真細致地加工。
3、一覽無遺:覽:看;遺:遺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見了。形容建筑物的結構沒有曲折變化,或詩文內(nèi)容平淡,沒有回味。
4、八面玲瓏:玲瓏:精巧細致,指人靈活、敏捷。本指窗戶明亮軒敞。后用來形容人處世圓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5、畫棟飛甍:有彩繪裝飾的屋梁,高聳的屋脊。形容建筑物富麗堂皇。
6、殿堂樓閣:樓閣:兩層以上的房屋。指各種建筑物。殿堂:高大的房屋。
7、美輪美奐: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
8、珠圓玉潤:潤:細膩光滑。象珠子一樣圓,象玉石一樣光潤。比喻歌聲宛轉優(yōu)美,或文字流暢明快。
9、家徒四壁:徒:只,僅僅。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10、首屈一指:首:首先。扳指頭計算,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
11、獨樹一幟: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
12、勾心斗角:原指宮室建筑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后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13、瓊樓金闕:猶瓊樓玉宇。指月中宮殿,仙界樓臺。也形容富麗堂皇的建筑物。
14、崛地而起:崛:高起,突起。從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種新興事物出現(xiàn)極為迅速。
15、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氣派的樣子。形容外表莊嚴或正大的樣子。
16、金碧輝煌:碧:翠綠色。形容建筑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17、鶴立雞群: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18、瑤臺瓊室:玉砌的樓臺宮室。泛指華麗的宮廷建筑物。
19、空前絕后:從前沒有過,今后也不會再有??鋸埿缘匦稳莳氁粺o二。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1-026
語文新課標強調,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閱讀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假設,可以引導學生跨越時空,溝通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促推學生內(nèi)化言語,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如何巧用假設,促推課堂的言語實踐呢?
一、 巧用假設,有效推促詞語內(nèi)化
對小學閱讀教學來說,詞語是教學的重點。而同一個詞語往往因環(huán)境不同而意義不同。由于學生年齡小以及認知方面的不足,導致他們在理解詞語時停留在表面,無法真正觸摸其內(nèi)涵。因此,在教學中巧用假設,引導學生在詞語“歧義”上越“陷”越深,繼而在“荒謬”中理解詞語的正確含義。如,教學《埃及的金字塔》一課中的“巍然屹立”一詞,筆者這樣引導。
師:那你說說“巍然屹立”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高,很有氣勢。
師:我們學校有這樣的建筑嗎?誰來用這個詞語形容一下?
生:我們學校的教學樓巍然屹立。
師:(故意夸獎)不錯!(接著又轉換口氣)能這樣形容嗎?(停頓一下)我們現(xiàn)在讀一讀這一句。
(投影顯示: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師:高146米,繞一周需要1千米,這樣的建筑才算得上巍然屹立。我們教學樓多高?能用這樣的詞語嗎?
(學生哄笑)
……
案例中教師巧用假設,把學生帶入“套中”,并引導學生把金字塔與教學樓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金字塔與教學樓的明顯差異,準確把握“巍然屹立”這個詞語的準確用法,最終內(nèi)化詞語。
二、巧用假設,感受人物特征
教學寫人類文本,重在引導學生準確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然而,由于學生實際生活與文本距離相去甚遠,導致他們很難真正走近人物,自然也無法準確把握文本的主題。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假設,引導學生“誤入歧途”,讓他們充分暴露自己在理解上的“荒謬”、認識上的“粗淺”,繼而重新調整,理解文本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教學《祁黃羊》這一課,筆者這樣引導學生走近祁黃羊的內(nèi)心世界。
師:晉悼公要他推薦中軍尉人選時,他會想到什么?
生:他會想到我一定要推薦能力強的人,不負晉悼公所托。
師:他想了一會兒,想到了解狐。而解狐則是他的殺父仇人。同學們,你們好好想想:這時祁黃羊會怎么想,祁黃羊的母親又會怎么想。
……
師:假如朝中官員知道這一件事,又會怎么評價呢?
生:他們一定認為祁黃羊太無能了,太軟弱可欺了。
師:(故作贊許)是的,在古代,殺父之仇不報,是最大的不孝。但是,祁黃羊當時有沒有想到這些?請看課文第11小節(jié)……
案例中,教師先重點強調解狐是祁黃羊的殺父仇人,繼而進行假設,引導學生揣摩祁黃羊的各種心理,讓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個普通人,會怎么做;接著,在故意贊許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文本中找依據(jù),以前各種假設,從而讓他們認識到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為公、高尚的人。
三、巧用假設,領悟寫作方法
對小學生來說,品析語言、領悟寫作技巧是有一定難度的。對難以理解和把握的寫作技巧,教師也可以巧用假設,促推學生去感悟。比如,《“番茄太陽”》有這樣的一句:“她的小嘴呼出的溫熱氣息拂過我的面頰,我的淚嘩地一下子流了下來。”教學中,筆者這樣假設。
師:這句話寫得很好。同學們,好好想想,有哪些詞語可以形容“我”當時的樣子呢?
生:“淚流滿面”“淚如泉涌”。
師:是呀!明明雖然有點幼稚,但心地非常善良,“我”怎能不感到呢?好好想一想,當時“我”會怎么說,怎么做。
16(1)張伯開始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蔫耷漢,神情羞惑,穿著破舊,像個落魄人??梢晃掌鸸拈常统闪斯纳?。這是先抑后揚。
(2)文章前面對中青年漢子們威風表演的描寫,從正面襯托了鼓神。
(3)姑娘媳婦們口嚷鼓神往前推搡張伯,打鼓漢子一臉虔誠送鼓槌給張伯,后生們滿臉殷殷望著張伯。這是用眾人近乎崇拜的舉動正面襯托鼓神。
詞語解釋:1、多形容氣勢﹑力量兇惡強大;殘酷的,來勢兇猛。2、勇猛強悍;勇敢的;大膽的;無畏的,強大的。3、兇狠,兇惡狠毒。
反義詞:柔順、溫和、溫順、溫柔
用兇猛造句
1、那只老虎看上去好兇猛
2、今天父親去山上用鋒利的刺刀殺死了一頭兇猛的野豬,傍晚,我們一家吃著野豬火鍋,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3、青春的煩惱來的兇猛而突然,用它鋒利的爪子撕破了我們歡樂的童趣
4、老鷹探出鋒利的爪,兇猛地撲倒野兔,騰空而去,高昂的叫聲中充滿了歡樂。
5、小兔子在草地上歡樂的跳著,一只兇猛的老鷹,張著鋒利的爪牙向它撲來!
6、獅子是一種兇猛的動物。
7、動物園里來了一群兇猛的老虎。
8、歡樂的人們慶祝他們殺死了有著鋒利的牙齒和爪子的兇猛的野獸。
用兇猛的反義詞造句
柔順:她的長發(fā)柔順的貼在她的背上,像一塊黑色綢緞,在太陽照射下閃著光。
一、富麗詞語的解析宏麗;華麗。 唐 柳宗元 《李赤傳》:“堂之飾,宏大富麗,椒蘭之氣,油然而起?!?明 謝榛《四溟詩話》卷一:“作詩雖貴古淡,而富麗不可無,譬如松篁之於桃李,布帛之於錦繡也?!?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山崖上矗立著一幢巍峨而富麗的洋樓?!备火埫利?豐富華麗。 宋 蘇軾 《策斷二十五》:“ 契丹 自 五代 南侵,乘 石晉之亂,奄至京邑,覩中原之富麗,廟社宮闕之壯而悅之;知不可以留也,故歸而竊習焉?!?/p>
二、富麗詞語的近義詞璀璨 [ cuǐ càn ]
綺麗 [ qǐ lì ]
斑斕 [ bān lán ]
三、富麗詞語的造句1、天空它從來都那么善良,那么美麗,當夕陽殘留在天空中時更顯得光輝更富麗,被它的美迷惑也是一種幸福。
2、沐浴在夕陽的余輝里,眼前的一切,都變地金光閃閃,富麗堂皇。
3、于是,溪水泛起粼粼的波光,閃現(xiàn)出神奇的色彩,使人覺得這就是富麗堂皇的水晶宮,埋藏著五光十色的奇珍異寶。
4、在陽光的照射下,鮮紅的玫瑰花上,一顆一顆的小水珠卻變成一顆顆美麗的金珍珠,使玫瑰花顯得更加富麗堂皇了。
5、喜歡蝴蝶花,它雖不如富麗堂皇的牡丹,雍容華貴的玫瑰,也不如婀娜多姿的,但它也有自己的獨特魅力。
6、殿內(nèi)富麗堂皇,供奉著西方三圣佛、十八羅漢、四大天王、千手觀音等幾座佛像,金光閃閃,耀眼奪目。
7、腳下,在富麗堂皇的大城市,路都被水泥灰漿鋪墊。
8、牡丹,花中之王,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
9、移步入洞,仿如置身于恢宏大氣、富麗堂皇的天庭之中,中間是一個空闊的大廳,巖壁怪石嶙峋,千姿百態(tài),各種溶洞造型唯妙唯肖,飛禽走獸,應有盡有。
10、妖嬈,富麗,宏偉,這些耀眼的字眼太過時尚,對這個古老的山村而言,那只不過是些華美的形容詞。
11、其實,桂花屋遠不止一個富麗堂皇這么簡單,它的真正傳奇之處,還在于它同一個王朝的終結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
12、走進這座清代建筑,高墻深院,雕梁畫棟,從屋內(nèi)木質隔墻和檐壁等精細雕刻當中,你就可以想象它在當時該有多么的富麗堂皇。
13、矗立的藏房,白墻彩檐,繪飾朦朧鮮麗,正門明朗富麗,窗欞似梯形,雕刻精細。
14、看這頤和園,借景周圍的山水環(huán)境,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又充滿自然之趣。
15、國印往往一本正經(jīng),裝飾華貴,卓顯一種富麗堂皇和嚴正威儀。
16、鄉(xiāng)村的建筑,不夠富麗奢華。
但村莊的屋舍,保留明清遺風,多為高墻深院。
17、這座載入中國建筑史的曾氏祖廟,和我初見時一樣,依然氣勢恢宏,富麗堂皇。
18、一家家雨后春筍般的飯店,一樣樣吸人眼球的所謂名菜,一種種富麗堂皇的餐飲品牌,你方唱罷我登場。
19、祖孫倆漸行漸遠,長長的影子映在油亮的青石板路上,與這個富麗的街道形成鮮明的對比。
20、白族民居不僅院落組合寬敞豪華,且建筑風格采用殿閣造型,飛檐串角,再飾以泥塑、木雕、彩畫等,顯得富麗堂皇,又不失古樸大方。
21、越過華亭湖邊富麗堂皇的、具有英倫皇家豪華建筑風格的立詩頓賓館和綠樹下的淑女雕像走過拱橋,漫步在綠茵盎然的斯凱島和艾倫島。
22、這座有五層樓那么高的轉經(jīng)筒是世界上最大的轉經(jīng)筒,筒身為純銅鍍金,金光閃閃,富麗堂皇。
23、廳堂建筑不算恢宏,也不富麗堂皇,但格外肅穆莊嚴。
24、形形,虛虛實實,飄渺不定的妙筆,把大海點綴得富麗堂皇,無比的輝煌。
25、院子是一座普通的青磚灰瓦四合院,不象是王公貴族的那樣富麗堂皇、高大氣魄,但形致一樣。
26、紅宮、白宮與山體融合在一起,群樓重疊,殿宇嵯峨,富麗堂皇,氣貫蒼穹。
27、人民禮堂描龍畫鳳,富麗堂皇;
百貨大樓線條明快,樸實大方。
28、洛陽牡丹以花大色艷、富麗端莊名揚天下。
29、來自意大利時尚又富麗堂皇的高級琉璃吊燈,巨大的燈蕊被周邊無數(shù)的燈瓣縈繞,層層疊疊如迎風招展的夏日映荷。
關鍵詞:韓愈 詩歌 色彩
詩人往往將情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描寫揉進詩歌,引導讀者突破心理界限,實現(xiàn)感覺的交互。正如黑格爾所說:“藝術家……必須在他的想象里把感發(fā)他的那種意蘊,對適當形式的知識,以及他的深刻的感覺和基本的情感都溶于一爐,從這里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
讀韓愈的詩,總似有勁風破空而來,以懾人的氣勢將人卷入詩歌獨特的奇詭瑰麗的世界中去,使人或如狂濤中的一葉扁舟,或如風暴中隨風勢徘徊的海鳥,在激蕩的詩句中酣暢淋漓不能自已。晚唐詩論家司空圖就評論韓詩:“驅駕氣勢,若掀雷挾電,奮騰于天地之間”。在韓愈的詩作中出現(xiàn)的顏色有青、白、朱、紫、黃、綠、金、翠、赤、黑、丹等,除開聯(lián)詩,以青、白兩色的使用頻率最高,紅、綠、黃、紫、金、朱次之。
一、韓詩中的“白”
“白”在詩句中單獨使用時,常與“白頭”“白發(fā)”等意象相伴,多言人之年老、鬢發(fā)斑白,感慨時光流逝,世事白云蒼狗,瞬息萬變。如“清宵靜相對,發(fā)白聆苦吟(《孟生詩》“聆”或作“憐”,“恥”),寫清宵之夜、萬籟俱寂中,靜對著白發(fā)孟生的苦吟。雖整句無一怨懟之詞,但與前文所述孟生求官的遭際相結合,卻使人生出深深的哀感與不平。未能施展抱負便已“發(fā)白”,已經(jīng)白頭卻依然吟詠,這“發(fā)白”雖似寫實一筆帶過,卻格外刺目,惹人感慨了。韓詩中此類的詩句很多,例如:
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霜白趨埃塵?!陡写核氖住?/p>
夜書細字綴語言,兩目眵昏頭雪白?!抖虩糸迅琛?/p>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學因循到白頭?!逗蜌w工部送僧約》
李白曾有言:“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韓詩將原本的漫長變的短暫,又將短暫壓縮在一句之間。巨大的時間跨度使人徒呼奈何,生死之問及人生價值本是人們一直追尋的不解之題,朝夕之間,青絲成雪,便有了使人動容的氣勢。如:
瞥然一餉成十秋,昔須未生今白頭?!秳⑸姟?/p>
尊酒相逢十載后,我為壯夫君白首?!顿涏嵄堋?/p>
爾來曾幾時,白發(fā)忽滿鏡?!稏|都遇春》
此外,當“白”作為“白日”這個意象并在同句有與之相反的意向對照出現(xiàn)時,在詩中往往有象征義,如:
重云閉白日,炎燠成寒涼?!吨卦评钣^疾贈之》
秋陰欺白日,泥潦不少干。《齪齪》
二、韓詩中的“青”
韓詩中疊用“青”字的有6處,為寫景、寄興之作。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雙魚?!肚嗲嗨衅选?/p>
青青四墻下,已復生滿地。《秋懷詩十一首》
君居泥溝上,溝濁萍青青?!额}張十八所居》
雨后來更好,繞池遍青青?!堕e游二首一》
南陽郭門外,桑下麥青青?!哆^南陽》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shù)瓶?!杜璩匚迨灼湮濉?/p>
韓愈詩詞中單用“青”字的有很多,除一兩處用“青”字形容燭光和植物,多表現(xiàn)為“青天”“青云”“青山”“青冥”。在這些詩句中,并沒有染帶很濃烈的怪奇色彩,氣勢也不是很強。在韓愈詩中單獨出現(xiàn)的“青”用法相對傳統(tǒng),多凸顯天之高遠或山之聳峭,很少借“青”色造勢。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古意》
沿涯宛轉到深處,何限青天無片云?!冻豢谟仲浂住?/p>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吨]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青冥送吹噓,強箭射魯縞?!端]士》
辛夷高花最先開,青天露坐始此回?!陡写何迨住?/p>
蕭蕭青云干,遂逐荊棘焚。《送陸暢歸江南》
青天高寥寥,兩蝶飛翻翻?!陡写喝住?/p>
決云中斷開青天?!独麆Α?/p>
韓愈詩中其他的顏色如紅、綠、金、碧等單獨出現(xiàn)的情況不多,往往是與其他顏色形成組合或進行對比,在此僅小述單獨出現(xiàn)較多的紅色和綠色。
紅色多以形容花、葉,如:“桃溪惆悵不能過,紅艷紛紛落地多”《聞梨花發(fā)贈劉師命》、“蜂喧鳥咽留不得,紅萼萬片從風吹”《感春四首》、“三月嵩少步,躑躅紅千層”《送侯參謀赴河中幕》、“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題百葉桃花》;形容旗,如:“半作軍人旗上紅”《贈張徐州莫辭酒》、“紅旗照海壓南荒,徵入作侍郎”《贈刑部馬侍郎》。
綠用以形容樹:“森森綠樹猿揉悲《岣僂山》”、“綠楊匝岸蒲生迸《寒食日出游》”;形容水:“泓澄湛凝綠,物影巧相況”《岳陽樓別竇司直》、“水容與天色,此處皆綠凈”《東都遇春》、“平沙綠浪榜方口”《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
紅色和綠色在韓愈的詩作中更多的作為明快鮮艷的色彩在寫景抒情的作品中出現(xiàn)。
三、多種顏色共同使用
與單用一色相比,一句或一聯(lián)中使用兩種或多種顏色,能給人帶來更加強烈的視覺刺激從而產(chǎn)生情感聯(lián)想。在韓詩中,兩種顏色的搭配有青白、紅白、紅綠、紅黑、黑白、紅紫、黃綠、黃紫、白紫,在這里只取出現(xiàn)數(shù)目較多的青白、紅白、紅綠進行簡要分析。
1.紅白。
紅白的顏色對比強烈,有的描述花開時彼此交疊紛繁熱鬧的景象,如:“邇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白如爭競”《寒食日出游和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感春三首》;有的描述某一時段中的光感,如“策馬上橋朝日出,樓闕赤白正崔嵬”《感春五首》;也有的在一聯(lián)詩句的前后兩句中形成對仗,“傍砌看紅藥,巡池詠白”《和席八十二韻》,總體來說風格是明快的。
2.青白。
青白二色的運用在雙色搭配中出現(xiàn)的最多,效果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并列,青白二色出現(xiàn)在一聯(lián)詩句中,無所謂對仗或不對仗,共同構成某幅景象,如“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風”《題韋氏莊》、“玉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補”《晝月》、“浮云散白石,天宇開青池”《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一種是兩種顏色處在對仗的位置,相互強化突出彼此的存在,如“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誰氏子》、“泉紳拖修白,石劍攢高青”《答張徹》。
3.紅綠。
紅綠的色彩組合一直為很多詩人所喜愛,在韓愈詩中也頻頻出現(xiàn)。與其他詩人朱欄翠袖碧水紅花的一貫表現(xiàn)方式不同,這一組合在韓愈詩中有自己的特點。如:“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青紅連用,本身已經(jīng)給人強烈的色彩反差,形容的對象竟然是寺院壁畫上的鬼物,這青紅便更罩上一絲宗教色彩。在《晚春》中“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紅”和“綠”以“慢”與“妖”形容,也不似以往詩作的明麗旖旎,別有一番風韻。
除此之外,韓詩中不乏通篇運用多種顏色的作品,這些色彩搭配往往與宏大、怪奇的寫作手法相結合,烘托出更強烈的情感表達。如《李花贈張十一署》中的“白花倒燭天夜明,群雞驚鳴官吏起。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漫天的李花竟把夜空照亮,群雞誤以為天亮,紛紛驚起鳴啼,接著太陽似從海底飛出,耀目的紅光驅散天空中的青霞,白、金、朱、青四色連用,一氣呵成,完美的映襯出詩中奇壯至極的宏闊意境。又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中“彤幢絳旃紫纛幡,炎官熱屬朱冠”“丹蕤蓋緋翻㠾,紅帷赤幕羅”用彤、絳、紫、朱、丹、、緋、紅、赤一系列語義相近的詞語卻無一重復,極盡鋪排的渲染的營造了一個充滿奇幻神話色彩、顏色艷麗張揚的世界,使人如臨其境、嘆為觀止。
明確煉字的大致范圍
從常見的古詩詞內(nèi)容看,古人煉字手法往往體現(xiàn)在以下幾類詞中:
動詞。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垂”字,“涌”字,有力的烘托了蒼渺高闊的意境。陶潛“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張先“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盡人皆知。一個“見”字見出詩人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至高境界,一個“鬧”字展示出詩人心頭所感到的蓬勃春意,一個“弄”字再現(xiàn)出詩人欣賞月下花枝在輕風中舞動的美韻。這些動詞能給作主語的名詞以生動的形態(tài),能化美為媚。
形容詞。巧用形容詞,可以繪景摹狀,具有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的作用,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個形容詞,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jié)奏感。的“鄉(xiāng)夢窄,水天寬”(《鷓鴣天?化度寺》),“窄”與“寬”形容與對照俱妙。
發(fā)掘意蘊的主要角度
一、修辭角度?!霸破圃聛砘ㄅ啊币驍M人而使?jié)M篇生輝。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xù)的動態(tài):云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隨風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態(tài)。云橫皓月、風弄花影,構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云、月、花都擬人化了,被賦予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薄霸埂弊置黠@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更是吹笛人之心。“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薄盀R”、“驚”二字,同屬擬人手法,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nèi)心苦痛?!皻庹粼茐魸?,波撼岳陽城?!薄罢簟薄ⅰ昂场本哂锌鋸埳?。
二、聲韻角度。古詩詞講究平仄聲韻,優(yōu)美的詩詞平平仄仄起來就是和諧的旋律?!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凍”字比“餓”響亮,更具鏗鏘氣勢,更見沖天悲情。疊詞最具聲韻效果,它不僅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更有強化作用。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可謂千古名句,是聲韻的疊加,也是哀怨之情的疊加。王維《積雨輞川莊作》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鷗”,用疊字之法,不獨摹景有神,而且音調抑揚,氣韻流暢。黃山谷以“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描繪雪景,可以說是古今絕唱。
三、活用角度。古人慣于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作動詞,且一作就鮮活生動,呼之欲出。如周邦彥“風老鶯雛,雨肥梅子”,著一“肥”字,寫出了動態(tài),寫出了形態(tài),想那梅子從青青小小的羞澀,到黃黃肥肥的圓甜,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再有“日色冷青松”(《過香積寺》王維)、“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禪院》)、王昌齡“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冷、悅、空、淡、綠、紅、綠,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
評判優(yōu)劣的常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