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09: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民辦小學教育,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嘉善新世紀學校立足于“爭創(chuàng)全國優(yōu)秀民辦學校,育新世紀中華英才”,十分重視小學英語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是嘉善新世紀這所民辦學校辦學的學科特色之一,學校創(chuàng)辦八年來,小學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特色已初步形成。
一、明確培養(yǎng)目標,努力形成特色
嘉善新世紀學校遵循“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思想,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三個面向為指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學校從小學一年級起就開設了英語課,使孩子開始獲得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尤其是聽和說的基本訓練,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對英語的感性認識,打下扎實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并獲得初步的英語聽說能力,為繼續(xù)學好英語作好準備。
嘉善新世紀學校力創(chuàng)小學英語教學特色,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當小學英語已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面積展開的時候,學校發(fā)揮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利用小班制的教學優(yōu)勢,更好地實施素質(zhì)教育,使兒童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引進外籍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教學。尤其在小學低年級,充分利用孩子語言學習的“最佳期”,注重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敢于大膽開口講英語的習慣。
作為一所現(xiàn)代化的民辦學校,嘉善新世紀學校選準突破口,創(chuàng)建特色,形成正確的辦學思路,十分重視小學英語教學,明確其培養(yǎng)目標是:學生在小學畢業(yè)時能用英語進行日常的會話交流,具有初步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學校自辦少兒英語節(jié)目《LearnEnglish》在校電視臺播出;每月定期進行英語手抄報展;在學校推廣“校園英語50句”,要求所有的師生在課堂上用英語交流。另外還組織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參加“劍橋少兒英語等級考試”,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學校還定期舉辦“少兒英語節(jié)”、“少兒英語口語大賽”、“英語書法比賽”,所有的這些活動,都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英語氛圍,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使小學生對英語喜愛有加。這些活動充分展示了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特色,使學校形象具有明顯的個性。
二、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zhì)
教育興衰,系于教師。民辦學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的素養(yǎng),民辦學校要想取得長足的發(fā)展,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培訓,熱情鼓勵和充分尊重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推行發(fā)展性的教師評價機制,鼓勵教師的自我成長,提供多方面的條件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
由于小學英語正處于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階段,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培訓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師的培訓工作包括先進的教育觀念的討論與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觀摩、說課及其評議?!耙孕楸尽钡慕處熍嘤柺切兄行У耐緩?,所謂“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是指請有關(guān)教育專家到學校,針對該校的實際情況,針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師進行培訓。
只有小學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提高了,小學英語教學才能取得顯著成效。作為民辦學校,更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要想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zhì),就要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教研和科研活動,并納入到學校發(fā)展和教師培訓的整體規(guī)劃之中。幫助教師營造濃厚的教學研究氛圍,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校領導之間的信息反饋和溝通,從而增強民辦學校的凝聚力和教師的歸屬感。在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教師,使教師自覺地參與到民辦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中來,幫助教師全面關(guān)注學校的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民辦學校要提供研究策略的咨詢和輔導,使教師更多地理解自我成長中的價值,喚醒教師內(nèi)在的探究需要,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學會持續(xù)和全面成長。同時要激發(f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獲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嘉善新世紀學校注重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經(jīng)常派教師去外面聽課學習,從而提高教師素質(zhì)。學校還注重引導教師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改革,逐漸淡化教師對工作穩(wěn)定性的要求,使教師意識到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意識到只有進行有益的教育教學改革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
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贏得學生信任
任何教育,不論是活動、觀念、還是措施,只有贏得學生的理解和信任,它們才是有效的。小學英語教師要明確無誤地告訴學生:我們工作的最高目標就是為了他們能學好英語,告訴他們有什么比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重要呢?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少年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時期。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受到好教育,必須要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并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形式主要是注意、感知、理解、記憶和思維等幾個心理過程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研究和熟知兒童心理,了解兒童心理,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zhì),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直觀教學和其它受小學生歡迎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努力把課上得生動有趣,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贏得學生對英語教師的喜愛和信任。在兒童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總會受到漢語的干擾,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既要遵循兒童語言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堅持聽說領先和口語先行,又要積極創(chuàng)設小學英語教學情境,采用游戲和卡通片等兒童樂于接受的方式,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其有意注意,盡量克服漢語的負面影響,使學生在輕松、自然、親切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形成一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模式。
為了贏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教師要把愛的陽光照耀在每個學生的身上,使學生在真正得到愛的同時,也會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積極參與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活動。這樣,師生關(guān)系就會極為融洽,教學效果也會隨之改善。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時,應該盡量采用實物、模型、圖片、投影、錄像、課件及體態(tài)語言等手段,力求情境逼真,交際仿真,游戲當真,這是小學英語達到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小學英語教師應以一種現(xiàn)代的教育理論為基礎,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關(guān)愛,這樣以“愛”為紐帶的朋友般的師生關(guān)系建立起了。由于教師采用了先進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教學手段,教師教得自如,學生學得輕松,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們都學得興趣盎然。因而嘉善新世紀學校的小學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得到了家長、社會的認可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四、促進家校聯(lián)系,取得家長配合
民辦學校的學生都寄宿在學校,為了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學校就應該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取得家長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民辦學校應該向家長作出承諾:您的孩子在我們所屬的學校,會受到充分的尊重和關(guān)愛,我們會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以便使他們獲得自由、和諧、充分、全面的發(fā)展。讓所有的家長理解,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需要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建立溝通與合作的關(guān)系。
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英語學習的情況。有些家長不懂英語,認為小孩子學不學英語無所謂,反正到了初中還要重學,所以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不是很重視。教師要幫助這些家長分析兒童學習英語的有利因素,告訴家長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使這些家長認識到兒童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一些家校聯(lián)系卡,及時將孩子每個月的英語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并讓家長檢查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以這種方式來改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隔絕狀態(tài),切實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lián)系與溝通。這種方式不僅能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而且對于整個民辦學校的發(fā)展也有重要意義。
只有當家長對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取得了認可,才能說明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確實卓有成效。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積極努力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并經(jīng)常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請家長來督促孩子的英語學習。每月定期向家長介紹孩子的英語學習內(nèi)容,并且可以讓學生把在校所學的英語會話回家說給家長聽,讓家長來評價教師教的和學生學的情況。這不僅會促進教師的教學活動,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隨時隨地說英語,使孩子在脫離了課堂這個有英語氛圍的情況下也能講英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五、重視口語測試,實施素質(zhì)教育
小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日益受到重視,為了改變“啞巴英語”的弊端,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加大聽和說的比重,并輔以科學的口語測試,以利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若在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口語的訓練,則必然導致學生對口語不重視,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當然也無法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素質(zhì)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強調(diào)以人為本,強調(diào)人的整體性,即全面素質(zhì)。許多教育專家提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口語測試,突出語言的交際性,尊重個性差異,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意大利語言學家泰通提出的整體動態(tài)語言學習模式,為素質(zhì)教育在課堂中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在日常對外交流活動中,有不少學生學了多年的英語,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都很強,可是一見了外國人卻說不出英語。這種交際失敗的現(xiàn)象與目前的測試體系有關(guān),傳統(tǒng)的英語測試以筆試為主,口試幾乎沒有,所以導致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較差。小學生是否需要進行口語測試?這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口試費時費力,又有一定的隨意性和偶然性,不能科學有效地測出學生的實際水平,而傳統(tǒng)的書面測試更為大家熟知,也便于組織;另一種觀點認為,若忽視了口語測試,則會導致學生說的能力跟不上。
嘉善新世紀學校在這個問題上形成了明確的目標,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口語測試??谡Z測試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學生死記單詞、句型和語法規(guī)則,而是要減輕學生負擔,引導學生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達到在真實情境中能夠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小學英語口語測試采用等級制的評分方法,以取消差生的概念,改變應試教育只重視考試分數(shù)的傾向。學生一次沒考好,可能是由于緊張或膽怯,教師應給機會讓學生再次考,這也符合當前社會要求給學生減負的呼聲。
對小學生進行英語口語測試的目的是消除學生對英語的恐懼心理,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英語,激發(fā)他們說英語的興趣,給學生學習成功的希望。實施口語測試是素質(zhì)教育的體現(xiàn),符合交際法教學思想,是減輕學生負擔的一種手段。因此,民辦學校一定要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明確小學英語口語測試的方法,組織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為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在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時,應提倡運用形成性評價。評價形式可以有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相結(jié)合。
對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特色的研究是一個大的課題,以上幾個方面只是個人體會。如何更好地促進民辦教育的發(fā)展,使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模式,還有待于所有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師一起探索和研究。我們期待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取得長足發(fā)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肖川.辦好一所學校的觀念、措施與方法.《教育理論與實踐》
2、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課題組.試談小學英語口語測試.《中小學外語教學》
3、陳少敏.《小學教學全書—英語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5、吳綱.教育創(chuàng)新的目標選擇.《教育研究》
只有小學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提高了,小學英語教學才能取得顯著成效。作為民辦學校,更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要想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zhì),就要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教研和科研活動,并納入到學校發(fā)展和教師培訓的整體規(guī)劃之中。幫助教師營造濃厚的教學研究氛圍,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校領導之間的信息反饋和溝通,從而增強民辦學校的凝聚力和教師的歸屬感。在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教師,使教師自覺地參與到民辦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中來,幫助教師全面關(guān)注學校的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民辦學校要提供研究策略的咨詢和輔導,使教師更多地理解自我成長中的價值,喚醒教師內(nèi)在的探究需要,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學會持續(xù)和全面成長。同時要激發(f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獲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嘉善新世紀學校注重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經(jīng)常派教師去外面聽課學習,從而提高教師素質(zhì)。學校還注重引導教師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改革,逐漸淡化教師對工作穩(wěn)定性的要求,使教師意識到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意識到只有進行有益的教育教學改革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
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贏得學生信任
任何教育,不論是活動、觀念、還是措施,只有贏得學生的理解和信任,它們才是有效的。小學英語教師要明確無誤地告訴學生:我們工作的最高目標就是為了他們能學好英語,告訴他們有什么比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重要呢?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少年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時期。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受到好教育,必須要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并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形式主要是注意、感知、理解、記憶和思維等幾個心理過程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研究和熟知兒童心理,了解兒童心理,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zhì),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直觀教學和其它受小學生歡迎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努力把課上得生動有趣,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贏得學生對英語教師的喜愛和信任。在兒童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總會受到漢語的干擾,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既要遵循兒童語言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堅持聽說領先和口語先行,又要積極創(chuàng)設小學英語教學情境,采用游戲和卡通片等兒童樂于接受的方式,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其有意注意,盡量克服漢語的負面影響,使學生在輕松、自然、親切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形成一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模式。
為了贏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教師要把愛的陽光照耀在每個學生的身上,使學生在真正得到愛的同時,也會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積極參與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活動。這樣,師生關(guān)系就會極為融洽,教學效果也會隨之改善。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時,應該盡量采用實物、模型、圖片、投影、錄像、課件及體態(tài)語言等手段,力求情境逼真,交際仿真,游戲當真,這是小學英語達到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小學英語教師應以一種現(xiàn)代的教育理論為基礎,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關(guān)愛,這樣以“愛”為紐帶的朋友般的師生關(guān)系建立起了。由于教師采用了先進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教學手段,教師教得自如,學生學得輕松,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們都學得興趣盎然。因而嘉善新世紀學校的小學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得到了家長、社會的認可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四、促進家校聯(lián)系,取得家長配合
民辦學校的學生都寄宿在學校,為了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學校就應該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取得家長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民辦學校應該向家長作出承諾:您的孩子在我們所屬的學校,會受到充分的尊重和關(guān)愛,我們會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以便使他們獲得自由、和諧、充分、全面的發(fā)展。讓所有的家長理解,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需要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建立溝通與合作的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肖川.辦好一所學校的觀念、措施與方法.《教育理論與實踐》
2、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課題組.試談小學英語口語測試.《中小學外語教學》
二、以分層導學為教學教研特色,竭力提升學生學習力
立人教育的教學管理方針是:科學組織、有效落實;高效導學、合理評價。立人教育辦學模式的封閉性管理、開放式教學,給教務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空間、新的挑戰(zhàn)和更高的要求。首先,以確保學校教學工作正常、高效運轉(zhuǎn)為其基本目標。教學計劃力求盡量簡約化,既不給教師帶來不必要的工作負擔,又確保學校教學工作有序、高效運作。在校內(nèi)工作范疇中,遵照陀螺管理模式中的條塊結(jié)合要求,有效、高效地通過條的工作,在塊的工作中開花結(jié)果。這就要求塊的管理必須實現(xiàn)其服從性的作為,結(jié)合自主性的目標,力爭簡約有序地貫徹落實到位。教務處從教學常規(guī)抓起,狠抓教師教學計劃、備課組計劃的制定與落實,努力做到教學檢查常規(guī)化,促進教師常規(guī)教學工作規(guī)范化,確保教學質(zhì)量穩(wěn)步提高。嚴格規(guī)范考試過程,狠抓考風考紀教育,期中考、期末考、會考、省質(zhì)檢、初三市統(tǒng)考等都提前召開考務會,著重做好考務培訓并布置年段、班級做好考風考紀教育工作,考后及時做好學科質(zhì)量分析,以及任課教師的教學成績統(tǒng)計和評價反饋。加強理化生實驗課的落實,配合人力資源部做好新進教師的評價工作,規(guī)范教師的招聘程序,規(guī)范學生的進校與退學制度。一個團隊的工作,合理評價十分重要,我們從幾樣主要的工作入手進行合理評價,如抓學生鞏固率、及格率、優(yōu)秀率和平均分。考慮到各年段的班級生源水平不均,我們從縱向提高入手,年段班級建立各學科原始水平檔案進行跟蹤,公正地評估教師的工作業(yè)績。良好的過程才會有良好的結(jié)果,我們更加重視過程評價。由于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我們十分重視課堂教學評價工作。我們主張在分層導學的前提下,博采眾長,廣納百家,自成一家,打造立人教育課堂教學特色品牌。教育教學欲求有效,就必須以學定教??紤]到立人學校生源的特點,分層將長期存在。所謂分層,指知識問題的分層,力求準確把握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的輕重、主次、難易;學生的分層,充分關(guān)注優(yōu)差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理解、接受能力。這是因材施教的真實體現(xiàn),是教學活動對學生個體的尊重和愛護,是教師有效開展工作的前提,否則會犯拔苗助長或產(chǎn)生課堂有被遺忘的角落之錯誤。其實,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導學”二字,簡言之就是導引學生的有效學習,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高效地自主學習從而一生受益。分層導學工作的核心在于教師的導,導什么?如何導?何時導?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我們充分認識到應該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方法做正確的事。導的過程應遵循教有法而無定法的原則,對不同的受教者,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課型,其導法是不盡相同的。不同的施教者,其個性、特長的不同,也會在“導”的工作中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學法的實行中應提倡兼容并蓄原則。凡是研究工作離不開有效互動。就教研工作而言,有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學生與學生的有效互動,教師與教師的有效互動,教師與外部信息的有效互動。只有充分解決好這些有效互動問題,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然而,欲求互動有效并不易。師生互動要求為師有大愛之心,有正確的導學方法,有較高的教學熱情,善辯、善思、善吸納和善于自我修為。廣泛的外部信息沖擊,要求為師善于分辨是非,把健康、有益的信息貫穿在教育教學生活中。立人教育主張通過分層導學,把學習主動權(quán)交還給學生,教師解放自己,把教學工作做得灑脫一些,自主一些。全體師生不斷提高教育生活品質(zhì),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生活與教師教學工作的幸福感。分層導學可歸納為:導引自學、先測后講,分層達標,循序漸升。這一課堂教學系統(tǒng)主張“一課一得”理念,一得指達成一個教學目標,這一目標要求合理、單純、明確。故此,每位教師必須研讀課標和考綱,切實把握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聽課與評課是立人教育生活的常態(tài),其對教師合作研究、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和專業(yè)成長有著重要作用。要做好這項工作,應建立健全聽課與評課制度;要保證全過程、全身心地聽好課;多角度、全方位、客觀公正地評好課。我校聽課評課的標尺是分層導學教學法,重點看是否以學定教,是否讓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
寫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為教育決策提供些許相關(guān)決策支持材料。1997年10月開始實施的國務院《社會力量辦學條例》明確提出:“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實施義務教育的教育機構(gòu)作為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補充”。這句話既明確了國家政府對我國民辦學校給予鼓勵和支持的良好愿望,也對民辦學校的“補充”功能作出了原則性的規(guī)范。然而,這里的“補充”是維持民辦學?,F(xiàn)有辦學規(guī)模的補充,還是允許其適度發(fā)展的補充,尚無明確說明,只能等待《條例》的“實施細則”來作出規(guī)定。而本文可作為“實施細則”的一個小小的注腳,因為我國民辦學校規(guī)模的預測和確定,不能完全忽視國外相關(guān)領域的實踐、發(fā)展和經(jīng)驗。
本文數(shù)據(jù)全部取自于《世界教育報告》里的有效數(shù)據(jù)。所謂“有效數(shù)據(jù)”,就是比較系統(tǒng)和完整的,既有八十年代的數(shù)據(jù),也有九十年代的數(shù)據(jù)。一個國家僅僅擁有一個時期的數(shù)據(jù),則不在選擇之列,因為無法作前后對比。在這一原則下,筆者選擇了9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私立初等教育的數(shù)據(jù)和7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私立中等教育的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均為同一個指標,即私立學校學生數(shù)占同一階段學生總數(shù)的比值。通過對這個比值的對比和分析,我們將得出幾點結(jié)論,并將結(jié)論作淺近的定性分析。
二、98國私立初等教育的發(fā)展與變化
(1)本表依據(jù)的是1980年至1992年間私立初等教育學生數(shù)占學生總數(shù)的比值的變化情況,例如美國,1980年的比值為11%,而1992年的比值為10%,其變化特征為下降,盡管下降幅度很小。
(2)在98個國家和地區(qū)中,私立初等教育覆蓋的學生數(shù)占同一階段學生總數(shù)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國家和地區(qū)有53個,占54%;有所下降約有28個,占28.6%,而沒有變化的有17個,占17.3%。
(3)表明:國外的私立初等教育,盡管在各國的發(fā)展存在著不平衡,但發(fā)展和上升的勢頭是明顯的。
(1)智利的私立初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20個百分點;格林納達私立初等教育的降幅最大,下降了84個百分點。
(2)在變化最為劇烈的國家和地區(qū)中,增幅在7個百分點之上的有8個,降幅在7個百分點之上的僅有3個。
(3)增減幅在5個百分點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共有15個,占98國的15.3%,說明多數(shù)國家的增減幅在5個百分點之內(nèi),私立初等教育變化的相對平穩(wěn)是明顯的。
(4)就地區(qū)分布而言,增降幅較為劇烈的國家和地區(qū)多在非洲、拉丁洲和亞洲,很少出現(xiàn)在歐洲(東歐除外)和北美洲,說明這些地區(qū)的私立教育發(fā)展已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不大可能出現(xiàn)大起大落的現(xiàn)象,公私立初等教育的平衡已基本形成。
(1)本表的兩組比值代表了兩個極端,雖然就統(tǒng)計而言,它們都不在常態(tài)分布范圍之里,但12年間未出現(xiàn)較大的起伏,也可能暗示出私立初等教育機構(gòu)與其環(huán)境已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契合。
(2)這些國家的比值,無論是特殊的高,還是特別的低,絕大多數(shù)都有程度不同的上升,盡管上升的幅度多數(shù)在兩個百分點之內(nèi)。
(3)比值較低的國家,其公立教育的普及和發(fā)達是勿庸置疑的,然而這些國家似乎十分珍惜那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二,而不是政府缺乏財力來舉辦這很小一部分的教育。
(4)國別的地區(qū)分布中沒有表現(xiàn)出特別之處。
釋讀和分析:
(1)表明:私立初等教育規(guī)模在0~4%之間的有26個國家,占26.5%;在5~9%之間的有17個國家,占17.3%;在10~24%之間的有34個國家,占34.7%;在25~49%之間的有11個國家,占11.2%;在50%以上的國家有10個,占10.2%。
(2)比值在25%以內(nèi)的國家有77個,占78.6%;在50%以內(nèi)的國家共88個,占89.8%;
(3)由(1)和(2)可以得知,大多數(shù)國家的私立初等教育規(guī)模都在25%以內(nèi),因而只能是公立初等教育的某種補充。
三、78國私立中等教育的發(fā)展與變化
(1)依據(jù)的是1980年至1992年間私立中等教育學生數(shù)占學生總數(shù)的比值的變化情況,例如比利時,1980年的比值為64%,1992年的比值為66%,其變化特征為增加或上升。
(2)在78個國家和地區(qū)中,私立中等教育覆蓋的學生數(shù)占同一階段學生總數(shù)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國家和地區(qū)有42個,占53.8%;有所下降的有31個,占37.9%;未發(fā)生變化的有5個,占6.4%。
(3)私立中等教育,就全球范圍而言,上升勢頭是明顯的。
(1)博茨瓦納的私立中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31個百分點;加篷的降幅最大,下降了26個百分點。
(2)增幅在10個百分點以上的,有9個國家;降幅在10個百分點以上的,有4個國家,升降幅度最大的國家,其升降幅度全部在5個百分點之上;如果與表2相比,則可發(fā)現(xiàn)私立中等教育的變化幅度大于私立初等教育。
(3)就地區(qū)分布而言,升降幅劇烈的國家和地區(qū)多位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qū),發(fā)達國家基本不在此列。
(1)在比值排名前10位的國家中,除孟加拉國、斐濟和毛里求斯以外,其它國家的比值均有上升。
(2)在比值排名倒數(shù)前10位的國家中,除斯里蘭卡和希臘未發(fā)生變化外,其它國家的比值也都有所上升。
(3)從表7與表3的比較中可以發(fā)現(xiàn):私立中等教育相比于私立初等教育,發(fā)展的勢頭更為明顯一些,例如就比值排名第10位的數(shù)字而言,私立初等教育由1980年的55%下降到52%;而私立中等教育同期則由48%上升到62%。
(1)私立中等教育規(guī)模在0~4%之間的有7個國家,約占9%;在5~9%之間的,有14個國家,占17.9%;在10~24%之間的,有26個國家,占33.3%;在25~49%之間的,有19個國家,占24.4%;占50%以上的國家有12個,占15.4%。
(2)如表8所示,比值在50%以內(nèi)的國家,占84.6%,而在其中,比值在5~49%之間的國家有40個,居三分之二多。
(3)如果按照10個百分點劃段,那么則發(fā)現(xiàn):10%以內(nèi)的,有23個國家;11~20%之間的,有17個國家;在21~30%之間的,有12個國家;換言之,多數(shù)國家的私立中等教育規(guī)模在30%以下。
嘉善新世紀學校立足于“爭創(chuàng)全國優(yōu)秀民辦學校,育新世紀中華英才”,十分重視小學英語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是嘉善新世紀這所民辦學校辦學的學科特色之一,學校創(chuàng)辦八年來,小學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特色已初步形成。
一、明確培養(yǎng)目標,努力形成特色
嘉善新世紀學校遵循“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思想,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三個面向為指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學校從小學一年級起就開設了英語課,使孩子開始獲得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摘要:通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尤其是聽和說的基本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喜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對英語的感性熟悉,打下扎實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并獲得初步的英語聽說能力,為繼續(xù)學好英語作好預備。
嘉善新世紀學校力創(chuàng)小學英語教學特色,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當小學英語已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面積展開的時候,學校發(fā)揮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利用小班制的教學優(yōu)勢,更好地實施素質(zhì)教育,使兒童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喜好,使學生樂學、愛學。引進外籍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教學。尤其在小學低年級,充分利用孩子語言學習的“最佳期”,注重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敢于大膽開口講英語的習慣。
作為一所現(xiàn)代化的民辦學校,嘉善新世紀學校選準突破口,創(chuàng)建特色,形成正確的辦學思路,十分重視小學英語教學,明確其培養(yǎng)目標是摘要:學生在小學畢業(yè)時能用英語進行日常的會話交流,具有初步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學校自辦少兒英語節(jié)目《Learn English》在校電視臺播出;每月定期進行英語手抄報展;在學校推廣“校園英語50句”,要求所有的師生在課堂上用英語交流。另外還組織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參加“劍橋少兒英語等級考試”,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學校還定期舉辦“少兒英語節(jié)”、“少兒英語口語大賽”、 “英語書法比賽”,所有的這些活動,都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英語氛圍,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使小學生對英語喜愛有加。這些活動充分展示了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特色,使學校形象具有明顯的個性。
二、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zhì)
教育興衰,系于教師。民辦學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的素養(yǎng),民辦學校要想取得長足的發(fā)展,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培訓, 熱情鼓勵和充分尊重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推行發(fā)展性的教師評價機制,鼓勵教師的自我成長,提供多方面的條件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
由于小學英語正處于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階段,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培訓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師的培訓工作包括先進的教育觀念的討論和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觀摩、說課及其評議?!耙孕楸尽钡慕處熍嘤柺切兄行У耐緩?,所謂“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是指請有關(guān)教育專家到學校,針對該校的實際情況,針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師進行培訓。
只有小學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提高了,小學英語教學才能取得顯著成效。作為民辦學校,更要清楚熟悉到這一點。要想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zhì),就要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教研和科研活動,并納入到學校發(fā)展和教師培訓的整體規(guī)劃之中。幫助教師營造濃厚的教學探究氛圍,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教師和學校領導之間的信息反饋和溝通,從而增強民辦學校的凝聚力和教師的歸屬感。在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摘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教師,使教師自覺地參和到民辦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中來,幫助教師全面關(guān)注學校的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民辦學校要提供探究策略的咨詢和輔導,使教師更多地理解自我成長中的價值,喚醒教師內(nèi)在的探究需要,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學會持續(xù)和全面成長。同時要激發(f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獲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嘉善新世紀學校注重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經(jīng)常派教師去外面聽課學習,從而提高教師素質(zhì)。學校還注重引導教師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改革,逐漸淡化教師對工作穩(wěn)定性的要求,使教師意識到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意識到只有進行有益的教育教學改革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
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贏得學生信任
任何教育,不論是活動、觀念、還是辦法,只有贏得學生的理解和信任,它們才是有效的。小學英語教師要明確無誤地告訴學生摘要:我們工作的最高目標就是為了他們能學好英語,告訴他們有什么比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重要呢?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少年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時期。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受到好教育,必須要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并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嘉善新世紀學校立足于“爭創(chuàng)全國優(yōu)秀民辦學校,育新世紀中華英才”,十分重視小學英語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是嘉善新世紀這所民辦學校辦學的學科特色之一,學校創(chuàng)辦八年來,小學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特色已初步形成。
一、明確培養(yǎng)目標,努力形成特色
嘉善新世紀學校遵循“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思想,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三個面向為指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學校從小學一年級起就開設了英語課,使孩子開始獲得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摘要:通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尤其是聽和說的基本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喜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對英語的感性熟悉,打下扎實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并獲得初步的英語聽說能力,為繼續(xù)學好英語作好預備。
嘉善新世紀學校力創(chuàng)小學英語教學特色,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當小學英語已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面積展開的時候,學校發(fā)揮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利用小班制的教學優(yōu)勢,更好地實施素質(zhì)教育,使兒童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喜好,使學生樂學、愛學。引進外籍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教學。尤其在小學低年級,充分利用孩子語言學習的“最佳期”,注重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敢于大膽開口講英語的習慣。
作為一所現(xiàn)代化的民辦學校,嘉善新世紀學校選準突破口,創(chuàng)建特色,形成正確的辦學思路,十分重視小學英語教學,明確其培養(yǎng)目標是摘要:學生在小學畢業(yè)時能用英語進行日常的會話交流,具有初步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學校自辦少兒英語節(jié)目《Learn English》在校電視臺播出;每月定期進行英語手抄報展;在學校推廣“校園英語50句”,要求所有的師生在課堂上用英語交流。另外還組織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參加“劍橋少兒英語等級考試”,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學校還定期舉辦“少兒英語節(jié)”、“少兒英語口語大賽”、 “英語書法比賽”,所有的這些活動,都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英語氛圍,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使小學生對英語喜愛有加。這些活動充分展示了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特色,使學校形象具有明顯的個性。
二、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zhì)
教育興衰,系于教師。民辦學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的素養(yǎng),民辦學校要想取得長足的發(fā)展,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培訓, 熱情鼓勵和充分尊重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推行發(fā)展性的教師評價機制,鼓勵教師的自我成長,提供多方面的條件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
由于小學英語正處于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階段,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培訓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師的培訓工作包括先進的教育觀念的討論和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觀摩、說課及其評議?!耙孕楸尽钡慕處熍嘤柺切兄行У耐緩?,所謂“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是指請有關(guān)教育專家到學校,針對該校的實際情況,針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師進行培訓。 只有小學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提高了,小學英語教學才能取得顯著成效。作為民辦學校,更要清楚熟悉到這一點。要想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zhì),就要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教研和科研活動,并納入到學校發(fā)展和教師培訓的整體規(guī)劃之中。幫助教師營造濃厚的教學探究氛圍,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教師和學校領導之間的信息反饋和溝通,從而增強民辦學校的凝聚力和教師的歸屬感。在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摘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教師,使教師自覺地參和到民辦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中來,幫助教師全面關(guān)注學校的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民辦學校要提供探究策略的咨詢和輔導,使教師更多地理解自我成長中的價值,喚醒教師內(nèi)在的探究需要,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學會持續(xù)和全面成長。同時要激發(f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獲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嘉善新世紀學校注重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經(jīng)常派教師去外面聽課學習,從而提高教師素質(zhì)。學校還注重引導教師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改革,逐漸淡化教師對工作穩(wěn)定性的要求,使教師意識到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意識到只有進行有益的教育教學改革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
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贏得學生信任
任何教育,不論是活動、觀念、還是辦法,只有贏得學生的理解和信任,它們才是有效的。小學英語教師要明確無誤地告訴學生摘要:我們工作的最高目標就是為了他們能學好英語,告訴他們有什么比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重要呢?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少年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時期。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受到好教育,必須要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并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形式主要是注重、感知、理解、記憶和思維等幾個心理過程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探究和熟知兒童心理,了解兒童心理,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zhì),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直觀教學和其它受小學生歡迎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努力把課上得生動有趣,從而引起學生的喜好,贏得學生對英語教師的喜愛和信任。在兒童學習英語的過程中, 總會受到漢語的干擾,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既要遵循兒童語言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 堅持聽說領先和口語先行, 又要積極創(chuàng)設小學英語教學情境, 采用游戲和卡通片等兒童樂于接受的方式, 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其有意注重, 盡量克服漢語的負面影響, 使學生在輕松、自然、親切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形成一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模式。
為了贏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布滿喜好,教師要把愛的陽光照耀在每個學生的身上,使學生在真正得到愛的同時,也會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積極參和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活動。這樣,師生關(guān)系就會極為融洽,教學效果也會隨之改善。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時,應該盡量采用實物、模型、圖片、投影、錄像、課件及體態(tài)語言等手段,力求情境逼真,交際仿真,游戲當真,這是小學英語達到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小學英語教師應以一種現(xiàn)代的教育理論為基礎,對每一個學生都布滿關(guān)愛,這樣以“愛”為紐帶的朋友般的師生關(guān)系建立起了。由于教師采用了先進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教學手段,教師教得自如,學生學得輕松,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們都學得喜好盎然。因而嘉善新世紀學校的小學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得到了家長、社會的認可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四、促進家校聯(lián)系,取得家長配合
民辦學校的學生都寄宿在學校,為了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學校就應該加強和家長的聯(lián)系,取得家長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民辦學校應該向家長作出承諾摘要:您的孩子在我們所屬的學校,會受到充分的尊重和關(guān)愛,我們會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以便使他們獲得自由、和諧、充分、全面的發(fā)展。讓所有的家長理解,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需要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建立溝通和合作的關(guān)系。 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英語學習的情況。有些家長不懂英語,認為小孩子學不學英語無所謂,反正到了初中還要重學,所以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不是很重視。教師要幫助這些家長分析兒童學習英語的有利因素,告訴家長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使這些家長熟悉到兒童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一些家校聯(lián)系卡,及時將孩子每個月的英語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并讓家長檢查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以這種方式來改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隔絕狀態(tài),切實加強學校和家長的聯(lián)系和溝通。這種方式不僅能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而且對于整個民辦學校的發(fā)展也有重要意義。
只有當家長對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取得了認可,才能說明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確實卓有成效。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充分熟悉到這一點,積極努力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并經(jīng)常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請家長來督促孩子的英語學習。每月定期向家長介紹孩子的英語學習內(nèi)容,并且可以讓學生把在校所學的英語會話回家說給家長聽,讓家長來評價教師教的和學生學的情況。這不僅會促進教師的教學活動,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隨時隨地說英語,使孩子在脫離了課堂這個有英語氛圍的情況下也能講英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五、重視口語測試,實施素質(zhì)教育
小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日益受到重視,為了改變“啞巴英語”的弊端,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加大聽和說的比重,并輔以科學的口語測試,以利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若在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口語的練習,則必然導致學生對口語不重視,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當然也無法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素質(zhì)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強調(diào)以人為本,強調(diào)人的整體性,即全面素質(zhì)。許多教育專家提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口語測試,突出語言的交際性,尊重個性差異,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意大利語言學家泰通提出的整體動態(tài)語言學習模式,為素質(zhì)教育在課堂中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在日常對外交流活動中,有不少學生學了多年的英語,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都很強,可是一見了外國人卻說不出英語。這種交際失敗的現(xiàn)象和目前的測試體系有關(guān),傳統(tǒng)的英語測試以筆試為主,口試幾乎沒有,所以導致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較差。小學生是否需要進行口語測試?這一直是個有爭議的新問題。一種觀點認為,口試費時費力,又有一定的隨意性和偶然性,不能科學有效地測出學生的實際水平,而傳統(tǒng)的書面測試更為大家熟知,也便于組織;另一種觀點認為,若忽視了口語測試,則會導致學生說的能力跟不上。
嘉善新世紀學校在這個新問題上形成了明確的目標,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口語測試。口語測試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學生死記單詞、句型和語法規(guī)則,而是要減輕學生負擔,引導學生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達到在真實情境中能夠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小學英語口語測試采用等級制的評分方法,以取消差生的概念,改變應試教育只重視考試分數(shù)的傾向。學生一次沒考好,可能是由于緊張或膽怯,教師應給機會讓學生再次考,這也符合當前社會要求給學生減負的呼聲。
對小學生進行英語口語測試的目的是消除學生對英語的懼怕心理,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英語,激發(fā)他們說英語的喜好,給學生學習成功的希望。實施口語測試是素質(zhì)教育的體現(xiàn),符合交際法教學思想,是減輕學生負擔的一種手段。因此,民辦學校一定要清楚地熟悉到這一點,明確小學英語口語測試的方法,組織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為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在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時,應提倡運用形成性評價。評價形式可以有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相結(jié)合。
對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特色的探究是一個大的課題,以上幾個方面只是個人心得。如何更好地促進民辦教育的發(fā)展,使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模式,還有待于所有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師一起探索和探究。我們期待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取得長足發(fā)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摘要:
1、肖川.辦好一所學校的觀念、辦法和方法.《教育理論和實踐》
2、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課題組.試談小學英語口語測試.《中小學外語教學》
小學英語教學計劃1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本備課組將繼續(xù)貫徹學校教科研中心的指導思想,落實英語教研組工作計劃,深入學習《英語新課程標準》,努力提高教研教改的能力,進一步深化英語教學改革,積極做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這一研究課題。以創(chuàng)新的課堂面對學生,以高的教學質(zhì)量面對家長,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備課組工作,使本備課組向科研型發(fā)展,更好的發(fā)揮備課組的作用,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二、現(xiàn)狀分析:
四年級整體水平有差距,有一部分學生說、讀的能力較強,聽、寫的能力須加強。年級組有出現(xiàn)一定數(shù)量的差生,須加強個別補差.
四年級后兩個班級兩極分化較嚴重,須從課堂入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再進行個別補差。
三、工作目標:
1、認真學習新課標,以現(xiàn)代教育理念指導工作。
2、抓好備課組的教研、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
3、抓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課題研究,以課題促質(zhì)量。
4、組織開展好本年段的英語學科活動,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四、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
1、落實新課標學習,樹立新的育人觀。
按“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nèi)容、定中心發(fā)言人開展新課標學習; 密切注意網(wǎng)站、雜志、報紙等渠道得到的新的英語教育教學理論并加以學習。
2、落實課堂常規(guī)管理,做到人人過關(guān)。
a.狠抓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包括聆聽的習慣、書寫的習慣等等,做到堂堂課落實,人人都要過關(guān)。
b.認真做好備課、聽課、上課、作業(yè)批改及訂正等常規(guī)檢查。
c.落實課后撰寫反思的習慣,認認真真地備好每一堂課,實實在在地上好每一堂課。
3、落實組內(nèi)建設,爭當優(yōu)秀備課組。
a.多開展組內(nèi)活動,增強備課組凝聚力,實現(xiàn)組內(nèi)資源共享,經(jīng)驗交流,互幫互助。
b.備課組活動要以“教學診斷”、“案例分析”和“專題研究”相結(jié)合的方法,加強教法、學法和專題的研究,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zhì)。
c.加強實踐,組織教師人人上好專題研究課。
d.備課組活動要輕形式,重實效,活動內(nèi)容多樣,就理論學習、專題研究、教學案例分析、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等方面展開,提高活動的質(zhì)量。
e.實施分層次教學,提倡布置活動性、實踐性、自主性和分層次的課外作業(yè)。
f.搞好集體備課的過程管理,提高教學、教研質(zhì)量。組織老師分析教材,逐個發(fā)表自己的教學構(gòu)思,其他組員進行點評,最后取“百家所長”補己所短,達到集體備課共同提高的效果。
4、落實課題研究,發(fā)揮自我作用。
5、具體措施:
a.充分做好后進生的輔導工作。
b.認真實在的對待口語操練,使口語操練能夠確實有效的服務于英語教學工作。
c.認真開展好學科活動:單詞競賽、聽力競賽。
小學英語教學計劃2時間過得真快,新學期又開始了。本學期我繼續(xù)擔任一、二、四、五年級英語教學工作。雖然教學質(zhì)量有所提高,但是本學期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依然形勢嚴峻,任務艱巨,所以新學期一個非常必要的問題就是要指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因為我主要是從事英語教學的,所以新學期的教學工作我主要制定以下幾個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英語新課程標準》為指導,認真學習新課標各理念及精神。按照新課標和新教材的理念,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每位學生自信且成功地成長。
二、重點工作
1、教學理論計劃
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陣地,切實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同時,要有時刻學習的意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實踐計劃
(1)我們斌心學校的學生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特別嚴重,這種狀況是惡性循環(huán),有一部分同學已經(jīng)厭惡英語學習,教學有時無法進行。所以在這學期,我計劃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諸如:利用直觀教具、動作、表情和玩游戲等方法吸引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從愉快的情景中學到知識,讓學生樂于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堅持向課堂40分鐘要高效。
(2)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進一步提高質(zhì)量意識,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小學英語教材容量在不斷加大,難度在加深,每周三課時已不利于學生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學校層面尤其要保證完成各年級的英語課時數(shù),確保學生每周有足夠的時間接觸外語。深入了解小學英語教學實際,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早自習和課外輔導時間。
(3)加強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如果中、小學對英語教學互不了解,容易造成學生學習脫節(jié)或重復,使學生造成畏懼或厭倦的心理,以致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所以中小學之間有必要加強聯(lián)系,增進了解,充分利用網(wǎng)絡,強化電化教學。
(4)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落實教學常規(guī),提高教學效益,確立課堂教學思路: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在模擬或真實交際中理解、模仿和運用語言;充分運用實物、圖片、手勢、直觀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動活潑地進行外語教學。
(5)采用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突出在活動中學、練、用,強調(diào)用語言做事,每個活動的展開要有情景,有語言,有過程,有結(jié)果。任務型的活動可以適當滲透其中。
(6)課堂教學中采用集體、個人、小組等多種活動形式,創(chuàng)造機會引導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
三、教學進度
年級教材期中期末
一年級牛津上海版m2m4
二年級牛津上海版m2m4
四年級牛津上海版m2m4
五年級牛津上海版m2m4
總之,英語教學本身并不是很難,難的是學生接受英語的程度,雖然難,但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的英語教學在不斷的進步,學生的英語成績也在穩(wěn)步的提高,在新學期里,我相信我一定能夠做的更好。
小學英語教學計劃3作為一名經(jīng)驗尚淺的老師,我在教育經(jīng)驗,組織管理等各方面,還有太多的欠缺和不足,這就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自己,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集體當中,本年度我的工作計劃如下:
一、思想政治
始終如一地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熱愛本職工作,關(guān)心國家大事,堅持政治學習,記錄政治筆記,提高覺悟和意識。注重個人道德修養(yǎng),為人師表,嚴于律己,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加強團結(jié),與同事相處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組成一個團結(jié)協(xié)作的大家庭。
二、個人業(yè)務
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還需要具備較高水平的業(yè)務技能。本學年我將注重開拓視野,訂閱專業(yè)雜志,瀏覽英語網(wǎng)頁,隨時記下可借鑒的教學經(jīng)驗、優(yōu)秀案例等材料,以備參考。不斷為自己充電,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扎實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為能隨時供給學生一杯水的自來水。
三、教學工作
(一)主要任務——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陣地,是學生茁壯成長的快樂園。為了使每堂課短短的40分鐘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躍、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發(fā)揮其的效用。我將注重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下功夫。課前認真?zhèn)湔n。作到課前再備課,備教材、備學生,熟悉教學軟件的操作過程,保證課前的準備工作及時、充分。課中全神貫注。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趣味化教學,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愉快的心情是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將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運用謎語導入新課、故事貫穿課堂始終等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進行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自覺的用腦、用耳、動口、動手去完成老師所設計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興趣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動力。課后及時反饋。記下教學中的成功點和失敗點,及其改進方法。本學期我還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井然有序的課堂常規(guī);使他們在輕松愉快、歡樂活潑的狀態(tài)下進行積極地學習
(二)具體措施
1、鉆研教法,認真?zhèn)湔n,抓好常規(guī)教學。
(1)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主體,設計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教法。
(2)多閱讀課外輔導材料,充實自己,要做學習型教師。因為作為教師想要教給學生一杯水的內(nèi)容自己就要有一缸水。曾經(jīng)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應該是一名雜家”,這是說作為一名教師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識。
(3)了解學生的情況,一年級學生剛?cè)雽W,要及時了解他們的情況,為設計適合他們的教案打下基礎。要做到每一堂課的內(nèi)容能保證學困生學會,而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要做做到上不封頂
(4)了解后進生情況,課堂的設計應該以讓中下等的學生學會為目的,因為新課標是讓全體學生得到發(fā)展。
2、全面關(guān)心學生,促進和諧發(fā)展
(1)關(guān)心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尊重和信任他們,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自尊自愛,要求上進。另外,認真分析這些學生的情況,采用適合他們發(fā)展的方法,耐心幫助和輔導他們,促使他們進步。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上課做好筆記,課后及時完成作業(yè),認真做好預復習,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復習方法。根據(jù)不同的話題,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學生英語情景交際能力。
(3)采用“學生成長檔案”評價方式。改變只關(guān)注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單一總結(jié)性的考試評價方式,著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關(guān)注個別差異,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
四、教研工作
1、貫徹學校教學工作總目標,以常規(guī)教學管理、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為抓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重點,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扎實開展工作,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教學效率,充分發(fā)揮教研活動的實效性。
2、本學期,將在上級主管部門及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努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為目標,以更新教育觀念為前提,提高教育效率為重點,積極實踐課程改革理念,抓好課堂教育關(guān)。
認真學習新課標下小語的創(chuàng)新理念,提高自身整體素質(zhì),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
3、突出常規(guī)教學的基礎性地位,定期進行教學檢查,經(jīng)常進行不定期抽查。
提倡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扎扎實實建設一支業(yè)務能力強的低年級教師隊伍。
五、培訓工作
要進一步學習現(xiàn)代教育信息,學習英語課程標準,提高自身素養(yǎng),充分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師轉(zhuǎn)型。
(1)多參加集體備課這樣的活動,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并多和各學校的同年級的教師進行交流,取人長處。
(2)多閱讀教育方面的書籍。只有掌握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在教學中發(fā)揮的更好。
(3)學習英語課程標準,掌握英語的各級目標,才能制定相應的學習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計劃4本學期的四年級上年級英語教學工作已經(jīng)進入了尾聲階段,對一個學期的知識該進行系統(tǒng)的鞏固和復習。教學效果的好壞,除了知識的傳授外,復習也非常重要。復習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進行查漏補缺,使學生順利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復習不是單單的讀和背。在復習過程中要避免把復習課變成背誦課堂,使復習失去真正的意義而變得枯燥乏味。復習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復習計劃。
一、復習目標
1、認讀四會單詞,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單詞量,并且按照要求背誦四會單詞。
2、掌握教材中出現(xiàn)的句型,和一些簡單的與教材內(nèi)容有關(guān)的語法知識。
能夠區(qū)分教材中出現(xiàn)的句型。
二、復習內(nèi)容及要點
1、單詞。
單詞是英語的基礎和復習的重點。
(1)按詞性歸類復習單詞。
(2)按詞匯表復習單詞。
2、句子。
句子是學習英語的重點,也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 指導學生在語境中復習句子。
(2) 根據(jù)句子類型指導學生在比較中復習句子。
(3) 指導學生在表演中運用句子,這樣的復習課也不缺趣味性。
4、閱讀。
閱讀雖然對學生來說很困難,可是教材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比較復雜的英語短文。
三、復習方法及原則
1、加強單詞的朗讀與書寫,給學生明確的任務,使他們也能盡自己能力過好單詞關(guān)。
在復習過程中,要緊緊抓住教材中的對話,在較短時間內(nèi)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把單詞、句子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在復習過程中將它們緊密聯(lián)系起來,合理安排復習內(nèi)容,提高學生整體運用知識的能力。
2、以聽說讀寫為主要途徑,讓學生多讀,在復習中培養(yǎng)學生郎讀英語的習慣,在學生多讀多說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聽和寫的能力。
聽說讀要有機結(jié)合,才能相輔相成。學生基礎差,見過的英語習題比較少,教師要從習題入手,讓學生盡可能的做出比較多的習題,這樣在考試中不至于束手無策。
3、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分層分類教育,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提高和收獲。
學生兩極分化想象嚴重,那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就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復習重點放在單詞,句型等基礎知識上。
4、指導學生收集、整理不會和背錯的單詞,在閱讀課文的同時查找生的含義,并獨立完成課文的翻譯。
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總之,緊張的復習工作已經(jīng)全面展開,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求從實際出發(fā),讓所有的學生都獲得一定的提高和進步,不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期末考試在即,期末復習工作相繼展開,如何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復習效率成了老師們議論的重點話題。期末復習質(zhì)量的好壞,關(guān)系到整個學期學生所學知識能否形成系統(tǒng)、能否上升到一個較高層面,同時也會影響今后學生的繼續(xù)學習。這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認真、全面的搞好期末綜合復習,意義非常重大。
一、周密計劃,打有準備之仗。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復習之前,應該根據(jù)這次復習的容量以及所用時間,大體制定一個復習計劃,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復習好全部內(nèi)容,步步為營,扎扎實實,確保復習的質(zhì)量。我們安排兩周復習時間。把它分成四個時間段,每階段三天左右。第一階段按單元教學內(nèi)容進行復習梳理;第二階段進行字母書寫、字母辨音、詞匯、語音和日常交際用語的單項進行復習;第三階段進行綜合復習、自主復習與個別輔導相結(jié)合;第四階段進行單元綜合和模擬綜合的測試。
二、精心設計,打有戰(zhàn)術(shù)之仗。
具體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1、精心設計課堂流程。復習階段,有效的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完成繁雜的復習任務,提高復習效率,必須設計好課堂流程。有效的課堂流程,可以使整節(jié)課既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精講少講,又能把知識內(nèi)化到學生頭腦中,還會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會越來越樂學。2、精選習題。復習階段光靠多做來壓題、猜題、提高成績的題海戰(zhàn)術(shù),效率極低,效果極差。為了更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鞏固所學知識,適當?shù)膹娀柧毻耆斜匾仨毟傔x習題,否則,學生如果不加選擇的做提,做得越多,越糊涂,頭腦越亂,反而不利于更好的掌握知識。所以,在第四階段采用了歸類復習,充分利用課外練習中的好題,系統(tǒng)的復習,以求達到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打耐心細致之仗。
復習階段,往往課堂容量大,復習進度快。因此這一階段,應充分顧及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通過復習都能有所進步。對于平日的學困生來講,就更會產(chǎn)生畏難、厭學情緒。我以各種形式,加強對他們的督導:課堂上經(jīng)常提問,強化個別輔導的力度,課下經(jīng)常詢問他們的復習情況,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
四、復習內(nèi)容
所有字母的聽說讀寫以辯音為重點,所有詞匯并以四會內(nèi)容為重點;所有日常交際用語并以其答問訓練為重點進行聽說訓練;語法:名詞的單復數(shù)形式變化及其讀音變化等。
階段復習的實施辦法:
第一階段:圍繞各單元重點句型展開復習,檢查各單元的單詞和課文對話的背誦情況,并且注重口語交際訓練。
第二階段:詞匯單項復習并檢測,包括默寫、單詞歸類,并輔以游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短語及句型進行英漢互譯練習,答問訓練并與連詞成句、尋找答句等能力性題型結(jié)合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語音:26個字母的語音歸類及簡單的單詞辨音。
第三階段:在學生進行自主歸類復習的基礎上,設計一些綜合練習,集聽力、語音、詞匯、短語、句型及對話于一體進行由淺入深的測試鞏固型訓練,發(fā)現(xiàn)普遍性問題,集體解決,結(jié)合個別輔導,力爭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提高。
小學英語教學計劃5一、指導思想
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結(jié)合我校教學和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本著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言發(fā)展能力,為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原則,制定本計劃。
二、我校英語教學的情況分析。
1、英語開設情況。
我校在3——6年級共4個班開設了常規(guī)英語教學,3-6年級每年級每周各五課時。
2、師資情況分析。
我校共有二名英語教師,負責3——6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除三年級由一個英語老師任教外,其他年級皆為跨年級教學。
3、學校英語教學環(huán)境分析。
學校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我校的英語教學工作,為我校的英語教學工作提供了的支持和高度的關(guān)注與指導,因此,我校英語教學有著良好的發(fā)展軟環(huán)境。
三、本學期主要工作及措施。
1、拓寬發(fā)展渠道,促進學科建設。
(1)為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能夠接觸英語,我校在限度保證各年級課時數(shù)的同時,充分利用輔導等渠道與學生進行溝通,爭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學校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和督促作用。;
(2)加強我校英語學習交流的平臺建設,通過學習、交流、探討,形成研討氛圍,提高教師學習實踐反思能力。
2、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師觀念。
定期組織理論學習,開展《英語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研討活動,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評價、作業(yè)改革,課外實踐活動等方面的學習和研討活動,以提高自身理論素養(yǎng)。
3、落實教學常規(guī),提高教學質(zhì)量。
(1)規(guī)范備課,備課與教案設計嚴格按照要求落實,做到細致、到位、實效。實施集體備課,本校要結(jié)合上級要求和本校的實際開展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遵循“獨立思考,集體研討、個性修改”的原則,每周進行一次,將每節(jié)課的流程、教學重難點、教師講授方式,學生活動方式和練習的使用作為集體備課的重要內(nèi)容。加強集體備課之后的聽課交流和評課活動,做到每周至少聽課一節(jié),組織一次評課研討活動。教案設計要恰當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guān)系,充分體現(xiàn)教學媒體的應用,提供自制教具,設計課件等。課后提倡寫教學反思或教學隨筆,在每節(jié)課后有簡單的教后記,每個模塊有反思。
(2)改進課堂教學
積極推進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工作,深入進行課堂教學改進的研討。借鑒英語的評價理念,創(chuàng)建適合我校英語教學的高效評價機制。
(3)創(chuàng)新作業(yè)模式,提高作業(yè)質(zhì)量。
精心選編作業(yè),題量適當,針對學生的學情分層布置,指導學生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作業(yè)批改、反饋應及時,可適當結(jié)合面批,做到表揚鼓勵和嚴格要求相給合,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作業(yè)評定可采用等級、語言評價等多種形式;作業(yè)形式要多樣化,應采用口頭與書面、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jié)合的方式,應加強實踐性作業(yè)布置的探索與實踐;三、四年級課外作業(yè)以磁帶跟讀、聽說模仿、錄音作業(yè)為主,五、六年級在聽說朗讀的基礎上,加強讀寫練習。本學年的作業(yè)數(shù)量要求為:三四年級每兩周一次書面作業(yè),一次實踐性作業(yè);五六年級每兩周一次書面作業(yè),一次實踐性作業(yè);另外三四年級需設立仿寫本,五六年級需設立英語札記本。
4、奠定學生學習基礎,發(fā)展學生能力。
(1)滲透語音教學,使學生了解、掌握一般發(fā)音規(guī)律,提高認讀、拼讀的能力,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訓練學生靜心聽,認真聽示范發(fā)音,先聽模仿,再說實踐,使其充分感知英語的語音和語調(diào)特點。
(2)提高朗讀水平,在教師注重十分標準的范讀和領讀的基礎上,提倡學生自由讀,有感情朗讀,本學期開始加強對課文的朗讀,背誦的要求。將其列入學校英語風采展示中。
(3)五六年級注重閱讀和寫作策略的教學,大力提倡學生大聲朗讀英語,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對六年級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進行有效的習作練習,并通過仿寫、縮寫、短文填空等形式進行多樣化的操練,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寫作能力。
(4)重視學生書寫質(zhì)量。
教師要規(guī)范板書,注意大小寫筆順、筆畫和標點符號的示范,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通過抄寫、默寫、聽寫,合并句子、說后寫、語篇的仿寫等方式鍛煉學生寫的技能,鞏固和運用學到的語言知識。對學生的仿寫練習要及時批閱,及時給與學生正確的點撥與指導。
5、加重知識應用渠道,拓展課外學習資源。
(1)學校要建立教室墻壁及黑板報等設施,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氛圍;英語教師要精選經(jīng)典美文,指導學生提高閱讀欣賞能力。鼓勵學生開展課外視聽、課外閱讀,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2)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發(fā)動學生制作圖片、卡片,搜集與課本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等資源,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也方便了師生在進行課堂實踐活動時作為資源使用,同時學生也會因自己創(chuàng)造的勞動果實被充分利用而欣喜與滿足,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
(3)定期舉行英語展示活動,以活動促發(fā)展。學校和教師為學生搭建舞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間。要定期舉行英語墻報、英語小報展示。班級、年級、學校要定期舉行英語展示活動,真正讓學生展示英語才能、互相交流學習、嘗試成功。
(4)學校及老師要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幫助家長了解英語學習的目的、要求、方法、進程和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家長創(chuàng)設家庭英語學習的氛圍,如通過每天督促孩子定時收聽錄音或觀看音像材料,幫助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語感。
四、本學期重點活動安排。
9月,優(yōu)質(zhì)高效課堂改革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近年來,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用問題日益受到研究者們的關(guān)注,并產(chǎn)生了跨學科的新領域——中介語語用學(Interlanguage Pragmatics),它專門研究學生理解本族語者的言語行為以及學生用目的語實施言語行為的特征和規(guī)律。二語學習者的語用問章很題已成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和外語教學關(guān)注的焦點。雖然對中國學生語用能力進行調(diào)查的文多(何自然,1986;洪崗,1991),但總的看來,這些調(diào)查的受試者基本上都是公辦高校的大學生,對民辦高校英語學習者語用能力的調(diào)查卻甚少。筆者認為,對語用能力的調(diào)查需要包括各個層次的學習者,尤其是民辦高校英語學習者(他們大多從初中開始學習英語,到調(diào)查時至少已經(jīng)學了6年英語,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語用能力),因此,本文擬在“民辦高校學生英語語用能力調(diào)查”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嘗試。
二、問卷調(diào)查情況
(一)問卷調(diào)查對象
2012年9月,筆者對武昌理工學院11分級信工、生科、文外學院中級1班的67名學生進行了一次英語語用知識的問卷調(diào)查,目的是了解他們在英語語用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我校實行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在新生入學時通過英語測試對他們進行分級分班教學,根據(jù)他們的成績及參考高考英語成績,把他們分為高級班和中級班,這次接受調(diào)查的我校信工、生科、文外學院的中級班學生,代表了我校普遍的大學英語水平。
(二)問卷調(diào)查內(nèi)容
問卷內(nèi)容包括20道多項選擇題(見附錄),每題開頭是一段簡單的情景描寫,注明了談話雙方的社會關(guān)系及談話的地點、環(huán)境等,涉及的是一些常見的語用現(xiàn)象,大體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1)語言本身的語用問題(題1-14);2)社交語用問題(題15-20)。在測試中,這些內(nèi)容是混合編排的。
三、問卷結(jié)果分析
(一)理論基礎
在分析過程中,筆者采納了英國語言學家托馬斯(Jenny Thomas,1983)的觀點,將語用失誤分為兩類:
1)語言本身的語用失誤:這類語用失誤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不合乎說英語的本族人的語言習慣,誤用英語的表達式;其二是不懂英語的正確表達式,按母語的語義和結(jié)構(gòu)套英語。
例如,問卷中的第10題:
A Chinese student who talked with Professor Brown before is encouraging his classmate who is going to have an interview with the professor.
a." You must find Professor Brown is very easy to talk to. "
b." You should find Professor Brown is very easy to talk to. "
這是關(guān)于情態(tài)助動詞的使用問題,涉及到談話時的具體情況,特別是談話的前提,一般來說,"Must" 用于有根據(jù)的猜測,"Should" 用于沒有根據(jù)的臆斷,由于說話者以前與Professor Brown交談過,就不應該用漢語的思維方式使用"Must" 而應該按英語的習慣用"Should"。
2)社交語用失誤:指交際中因不了解談話雙方文化背景差異而影響語言形式選擇的失誤,它與談話雙方的身份、語域、話題熟悉程度有關(guān)。
例如,問卷中的第20題:
An English student studying in China is holding a coffee pot. He wants to treat his classmate to some coffee. “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
a. “No, 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
b. “Yes, please.”
c. “Thank you.”
其中a是按漢語習慣謝絕的典型例子。對于不了解中國文化的說英語的本族人來說,聽到這個應答會感到困惑。b是接受款待的合適按英語習慣,接受款待時要說”Yes, please.”,謝絕時就說”No, thank you”。一句模棱兩可的“Thank you”使主人不知該給倒咖啡,還是不該給倒咖啡。
(二)語用失誤分析
1. 語言語用失誤
在這14題涉及語言本身的語用問題的問卷中,平均正確率為78%,其中正確率在百分之百的有四題。 這些題目大致涉及對別人道歉的反應、打電話用語、委婉回絕以及對一些比較委婉話語的正確理解等,屬于常識性的內(nèi)容,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常識性的問題掌握得比較好。 而錯誤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有四題,它們涉及到時間的計算、時態(tài)的判斷以及情態(tài)動詞的正確使用等等,這些方面是學生的薄弱點。
2. 社交語用失誤
在這份問卷中,有6題是與社交語用有關(guān),學生在這部分的平均正確率為46%。這一數(shù)值比學生在語言語用方面測試的結(jié)果要低,說明學生在社交語用方面的知識較少,這應是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強化的。此外,從這部分問卷調(diào)查中,筆者了解到學生的分數(shù)較接近,高分與低分之間的差距不大,這就是說學生在社交知識掌握方面差距不大。
(三)語用失誤原因
1. 漢語的言語行為方式不適當?shù)赜糜谟⒄Z
問卷中第13題就是一個例子。這一題要測試:當服務員請求顧客重復所說的話時,什么樣的表達式最合適。根據(jù)漢語的習慣,請求別人重復話語最常用的是“什么?”,而與此語義相同的英語“what? ”在使用時卻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對于說英語的本族人來說,“what? ”聽起來象是生硬的答話,而不是客氣的請求,賓館服務員是不能用它來請求顧客重復話語的。
2. 漢英文化差異
問卷中第2題就是一個例子。在中國,我們碰到自己的表兄妹打招呼時, 用“Hello, cousin!”是很普遍的,而在說英語的國家里,這一點卻有所不同,他們一般都是直呼其名的,這都是由于文化不同而產(chǎn)生的語域上的差別。
從以上語用失誤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語用失誤與教學有直接關(guān)系,我們說英語,經(jīng)常會犯一些語法和發(fā)音錯誤,這些錯誤會使說英語的本族人感到不快,甚至影響交際效果,但這畢竟是表層結(jié)構(gòu)的錯誤,聽話人不會誤解我們的意思。如果我們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很少、幾乎不出現(xiàn)語法錯誤,卻不注意結(jié)合語境,準確地、得體地使用英語,就會表現(xiàn)得不禮貌、冒失、唐突。因此,在教學中只注重“能說”還不夠,還應同時強調(diào)“會說”。英語的語用知識不但應該教,而且要列入教學計劃。因為語用內(nèi)容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絕不亞于語法、詞匯等方面的內(nèi)容(何自然,1986)。
(四)語用學和英語課堂教學
1. “在培養(yǎng)學生聽懂基本語言單位(如語音、字母、數(shù)字 單詞、句型)等的基礎上,逐步增強學生在語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和熟練程度,提高他們對所聽內(nèi)容的分析、歸納、綜合和推理能力。(何自然,2004)”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并記住一些日常用語的禮貌得體的英語表達方式。例如:在不得已需詢問對方姓名時,地道的說法應為:“May I know your name? ”上車或進屋時,對別人說:“After you.” (您先請), 提醒別人走路要小心時說:“Mind your steps.”(請當心), 談話時沒聽清楚對方的話,請求對方重復時要說:“I beg your pardon.”或“I didn't quite catch what you said.” 接電話時可以說:“Hello? 8611—0935” ,而不說“Who are you? ” (你是誰呀?) 電話里自報姓名時可以說 “This is Miss Green.” 或者 “Miss Green is speaking.” 如果通話雙方不認識,一般可用 “You don't know me. But…” 之類的句子來說明打電話的意圖,在讓對方別掛斷電話時應該說 “Hold the line, please.” 而不說 “Please don't put down the telephone.”正如 Nessa wolfson (1989) 所說的那樣:“這些使用規(guī)則看似不起眼,但對英語學習者是極其重要的,因為一旦用了錯誤的表達方法,就會引起誤會。”
2. 通過文化對比,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文化差異意識,盡可能地避免母語的干擾,從而提高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例如,去拜訪別人時主人主動提出幫客人掛衣服,而客人一般不拒絕,并說一聲“Thank you very much.” 就餐時,客人出于友好和禮貌,應對主人準備的食物贊美一番,主人一般不幫助客人夾菜,而是熱情地對客人說 “Help yourself.” 或 “Make yourself at home.” 離別時客人一般要向主人表示自己愉快的感受,說 “I enjoyed myself very much.” 或者 “It’s been a lovely evening.” 通過文化對比,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文化差異意識,盡可能地避免母語的干擾,從而提高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
四、結(jié)論
以上是筆者對武昌理工學院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調(diào)查及分析,從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學生對于常識性的語用問題掌握得比較好,對于社交性的語用問題掌握得欠佳。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除了要提醒學生注意基本的常識性的用語,還要通過對比中英文化,提高學生文化差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Levinson.S. Pragmatics. [M]. Cambridge, 1983.
[2] Searle,J. Speech Act [M]. Cambridge, 1969.
[3] Thomas,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Failur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4] Wolfson, N. Perspectives, Sociolinguistics and TES0L [M], Cambridge, 1989.
[5] 何兆熊. 語用學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89.
[6] 何自然, 陳新仁. 當代語用學[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4.
附:調(diào)查問卷
姓名:___________ 性別:___________
專業(yè):___________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 provided, select appropriate answers from the following choices: (直接在所選答案上打勾)
1. In a repair shop on Monday.
Repairman: “It will be fixed next Thursday.”
The customer should come to take his TV set
a. three days later. b. Ten days later.
2. On the way home.
A student addresses his cousin in English.
Xiao Liu: a. “Hello, cousin!” b. “Hello, Xiao ping!”
3. In the office of the English Department.
An English student studying in China is telephoning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Jack: “Hello, I’d like to speak to Song Hua, please.”
Song: a. “I’m Song Hua. ” b. “This is me.” c. “Song Hua’s speaking.”
4. In the classroom.
The students are discussing the plan of an excursion.
Dick: “Did the weatherman say it was going to be fine tomorrow?”
Xiao Lin: a. “Well, he did.” b. “Yes, he did.”
c. “Well, he didn’t say it was going to rain tomorrow.”
5. In the students’ dormitory.
Andrew: “Would you like to watch a football match?”
Xiao Zhang: a. “Sorry, I’m busy at the moment.” b. “I haven’t finished my homework yet.”
c. “Excuse me, but I’m not free.”
6. In the train.
Two unacquainted passengers have pulled the curtain off at the same time.
Mr Brown: “Pardon me.”
Mr Green: a. “Never mind.” b. “Pardon me.”
c. “It’s nothing.”
7. After school.
A Chinese student wants to call on his classmate.
Xiao Zhang: a. “Can I go to your house tomorrow? ”
b. “Can I come to your house tomorrow?”
8. In the office.
Xiao Song: “I’ve got to go now, Good-bye!”
a. Xiao Song will leave his office. b. Xiao Song will leave the telephone. c. Xiao Song will go home.
9. At a hotel.
Two students want to book a room.
Xiao Ding: a. “Let us have a double room, please.”
b. “Let’s have a double room, please.”
10. Outside Professor Brown’s office.
A Chinese student who talked with Professor Brown before is encouraging his classmate who is going to have an interview with the professor.
Xiao Liu: a. “You must find Professor Brown is very easy to talk to.”
b. “You should find Professor Brown is very easy to talk to.”
(二)教學管理理念落后。從當前一些民辦高校管理的實際情況看,現(xiàn)行的教學管理隊伍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管理理念并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其一,教學理念和管理理念都嚴重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學管理理念落后,認為傳授知識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實際上很多的高校都過分強調(diào)學生學習知識,而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其二,教學管理中,學生的獨立性主體性認識不足,而且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也不夠,本身素質(zhì)不高,缺乏先進的管理思想,或者是不能有效落實先進的管理思想,對于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認識不足,制約了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其三,教學方面,教學計劃單一專業(yè)面狹窄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僵化,這些都是教學理念陳舊落后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社會支持力度缺乏。對于民辦高校教學管理而言,強化社會支持力度非常重要。首先,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投入不均衡是當前民辦高校教學管理面臨的重要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民辦教育改革步伐的推進。由于受到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或者國家相關(guān)政策的影響,國家對民辦高校的投入力度遠遠要低于公辦院校,進而也導致了教學管理的發(fā)展步伐;其次,社會參與性不夠。長期以來,民辦高校相關(guān)負責人沒有考慮到教學管理中社會成員參與的重要性,只是要求學校老師和學生參與進來,而把學生家長社會工作者理論研究者等社會其他人士排斥在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管理工作的深入推進。
二、提升民辦民辦高校教學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健全民辦高校教學管理體制。首先,實現(xiàn)教學管理的去行政化。在當前民辦高校教學管理中,行政化阻礙了教學管理的進程,學校相關(guān)領導必須根據(jù)學校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充分考慮教師教學的具體安排,積極聽取教師的相關(guān)意見,克服作風,形成一個民主的氛圍,努力為教學提供良好環(huán)境;其次,健全教學質(zhì)量監(jiān)督體制。學校應該根據(jù)需要聘請校外的專家作為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監(jiān)督人員,及時提出當前老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再次,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教學管理者首先要明確教學的主客體是教師和學生,將其作為任何制度和管理的首位,制定能激發(fā)師生積極參與的教學管理制度。
教育民主化是社會民主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主要特征。石中英教授認為“教育民主化從其性質(zhì)上來說,是指按照民主的要求改造教育或?qū)W校工作的所有方面――對象、制度、方法、師生關(guān)系、管理、內(nèi)容、組織形式等等,使之處處體現(xiàn)民主的精神,成為民主實踐的典范,培養(yǎng)民主公民的搖籃。”[1]選舉班委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體現(xiàn)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一面。
目前,隨著教育民主化的理念在師生中的廣泛滲透,班委的民主選舉方式在小學中已經(jīng)不再新鮮。然而在教育這個特殊領域中,學生對班委人選進行投票是不是就是民主呢?要做到真正的民主選舉,在選舉班委的過程中我們還忽視了學生的哪些權(quán)利呢?筆者從教育民主的視角分析班委民主選舉的內(nèi)涵,并嘗試構(gòu)建班級民主選舉的模式,提出對小學生班委民主選舉的意見和建議。
一、教育民主視角下班級民主選舉的內(nèi)涵
筆者認為,真正教育民主視角下的班委選舉理念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責任明確―民主選舉的前提
職位意味著職責。在選舉班委時,教師應首先闡述班委的職務和工作內(nèi)容,一方面能讓所有學生明確班委的要求,為學生平等參選提供條件,另一方面能讓所有學生明確班委責任,為日后生生監(jiān)督打下基礎。這種責任明確的方法是民主選舉的必要前提。
與此同時,責任明確的方法也為班級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條件。路徑―目標理論的提出,有效地使領導者通過明確指明實現(xiàn)工作目標的途徑來幫助下屬,并為下屬清理各項障礙和危險,從而使下屬的履行工作更為容易。對于小學生來講,班委工作的內(nèi)容還需要老師進行指導。民主選舉前給班委設定工作目標,有助于小學生更好地履行班干部的職責。這樣既體現(xiàn)了教育民主,又達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2.話語自由―民主選舉的核心
話語是主體表達自身思想、情感、態(tài)度的主要方式,它代表著一種權(quán)力。后現(xiàn)代哲學家??抡J為:“話語是一種權(quán)力關(guān)系,它意味著誰有發(fā)言權(quán),誰無發(fā)言權(quán)?!薄氨M管它是一種隱蔽的,表面上無行為人的控制系統(tǒng),然而它在社會中是一種真實的權(quán)利?!备?路Q這種權(quán)利為話語權(quán)。話語中權(quán)力的獲得更多的是說話者社會權(quán)力和地位在話語符號系統(tǒng)中的折射和反映。[2]
在教育活動中,我們往往會忽視學生表達自己思想、情感和見解的權(quán)利,僅僅是給予學生投票權(quán)利。但是這種數(shù)字的累加對于身心還在發(fā)展中的小學生來講,教育意義是微弱的。教師應該通過釋放學生的話語自由,讓學生真正表達自己的看法。在班委民主選舉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確保每個同學言論自由的權(quán)利。在民意推薦時,教師不光讓學生說出選舉人,還讓他們說出選舉的理由,并適時引導學生體會班委不光是對自己好,還要對班級盡心盡職。推選出班委候選人后,教師也要給予候選人的話語自由。想擔任班委的學生和不想擔任班委的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和選擇。其次,教師要建立了一個暢通的溝通和協(xié)商渠道。民主選舉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獲得發(fā)言的機會,并且通過教師的點評得到及時的反饋。每位學生有發(fā)言表明觀點的機會,每位同學也有為自己申辯的機會。
3.平等寬容―民主選舉的條件
平等和寬容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原則。“平等原則是指,在教育資源的配置、利用及教育關(guān)系的建構(gòu)方面,所有的人,不論其膚色、種族、性別、財富、地位,智力等,都應享有同樣的機會、權(quán)利,或受到同樣的對待,反對任何形式的特權(quán)、歧視或排斥”?!皩捜菰瓌t是指,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多樣的觀點、制度和行為方式,如果沒有威脅到多樣性本身的話,就應當?shù)玫皆试S、尊重、寬容和保護”[3]。
教師在班委的民主選舉中,要將平等的原則融入到了選舉的過程中。首先,在教育機會方面,可以采用完全開放式的方式提名班干部的人選,讓學生知道班干部不僅要學習成績好,而且要有組織能力、關(guān)心班級,這種對能力多方面的要求使學生的競選機會趨于均等。其次,在選舉關(guān)系的建構(gòu)方面,學生要真正成為班委民主選舉的主體,教師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起甄選作用,真正體現(xiàn)師生關(guān)系的平等。
教師在班委民主選舉的過程中,也要采取一定措施保證寬容原則。第一,建立相應的班委評選的指標,確保不同的學生能夠在班委評選要求的基礎上多樣化評價同學,并且觀點得到尊重和保護。第二,設立推薦和自我闡述的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在寬松的平臺上交流各自的思想觀點,體現(xiàn)學生思想的多樣性。
二、教育民主視角下班級民主選舉的模式
在責任明確、話語自由、平等寬容的班委民主選舉的內(nèi)涵指導下,筆者嘗試構(gòu)建出以下一套小學生班委民主選舉的可操作模式。
1.明確要求
首先,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了班委的職務,如中隊長、副中隊長等,并針對每一個不同的職務進行任務分工的解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強調(diào)班委的要求:不僅僅是要自己有能力,還要做到心系全班,有良好的組織能力。
接著,教師可以明確班委改選的要求:班上每一位同學都可以推薦班委的人選,但是推薦的時候要做到有理有據(jù),得到推薦的人加一分,如果有優(yōu)秀事跡加三分。通過發(fā)言計分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推薦人選,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言語自由,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更加慎重地使用自己的選舉權(quán)。
2.民意推薦
在民意推薦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要積極鼓勵學生行使自己的選舉權(quán)利,并引導學生在選舉的同時表明選舉候選人的原因。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毛遂自薦,充分發(fā)揮平等寬容的原則。
在民意推薦出班委候選人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班委候選人的缺點,同樣采取以下的計分方式:被指出缺點的人減一分,如果有事例減三分。采取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充分引導學生行使自己的監(jiān)督權(quán),另一方面能夠引導班委候選人進行自我反省,再接再厲。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適時總結(jié)點評,以免學生中出現(xiàn)惡意攻擊的現(xiàn)象。
3.自我闡述
在民意推薦和自薦出班委候選人后,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候選班委陳述自己是否愿意擔任班委,對同學們提出的意見有何辯解,并表達自己未來的工作計劃和展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班委候選人的意愿,積極引導其反思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鼓勵其更好地計劃未來班委的工作。
4.總結(jié)點評
在選舉最后,教師要對整個班級民主選舉的過程進行總結(jié),并根據(jù)學生的意見選定合適的班委人選。選定的班委人選還將經(jīng)過一周的試用期,在學生認可后方可成為真正的班委。這樣能夠保證班級學生充分認可選舉出來的班委,將教育民主的理念充分滲透于班級管理過程中。
三、小學生班委民主選舉的建議和思考
除了依據(jù)責任明確、話語自由、平等的內(nèi)涵,積極構(gòu)建班委民主選舉的模式外,教師在班委民主選舉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民主的權(quán)利。當學生擁有自己選舉權(quán)利時,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解放了民主。但是對于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的學生來說,如何合理充分地行使好這種權(quán)利來體現(xiàn)真正的民主,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合理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不光知道投票,還要知道投票的原因,這樣能夠讓學生反思自己投票是否是慎重合理的。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不光看到候選班委的優(yōu)點,也要反思候選班委的不足,然后綜合權(quán)衡所有的候選班委。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候選者明確自己的優(yōu)劣和責任,為班委自治打下基礎。
第二,教師要注意避免民主的假象。所謂民主的假象,就是包裹在民主外衣下的不民主本質(zhì)。這種假象往往具有欺騙性,比如由于思維慣性導致的不民主。班委選舉過程中,許多同學是以前就擔任過班委的,是經(jīng)過老師認可的,那么在班級一定會比其他同學有著更大的威信。為了避免這種慣性的存在,也為了使更多的同學獲得鍛煉的機會,教師可以通過人人擔當值日班長等形式鍛煉所有學生管理的能力,適時打破這種思維慣性,防止民主的假象,為班委提供后備人才。
第三,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對民主的正確認知。小學生的思維仍然處在發(fā)展期,心智是不成熟的。他們可能會因為某次競選的失利而對所謂的民主形式失望,心理受到挫傷。比如說選舉過程中有學生毛遂自薦成為班委候選人,但是在過程中受到班級同學的批評,教師如果不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可能就會導致其對民主形式的逆反心理。因此引導孩子學會承受失敗,正確看待民主也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方面。
教育民主化不僅是實施民主教育的重要途徑,而且是通過班級民主選舉等教育實踐對學生進行民主教育的重要途徑,它將成為彰顯現(xiàn)代教育魅力和推動整個社會民主化的重要一環(huán)。
學好外國語言是當今全球化語境的環(huán)境下的大勢所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有效交際的首要條件是必須了解并熟知外國文化,并且在此過程中體驗并比較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之間的不同特點,使得自己不斷豐富和完善,具備交際過程中必要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國的外語教學道路曲折并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教學效果卻始終不盡人意,長時間的培訓過后,大多數(shù)學生存在的問題還是語言能力強,語言技能熟練,但嚴重缺乏社會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民辦高校英語教學就中此現(xiàn)象尤其嚴重。通過長時間深入細致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忽略了文化在外語教學和實際交際中的重要性,加之外語教學界還沒有形成一個具備自身特色的且成熟的跨文化的外語教學模式,尤其是有針對性的跨文化英語教學模式。另外,學校系統(tǒng)評估文化能力的手段和標準還不夠完善,涵蓋跨文化交際項目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也不夠標準,教師和學生普遍缺乏跨文化交際意識,跨文化交際英語教材匱乏。
從最早的單純的傳授語法知識,培養(yǎng)閱讀能力,發(fā)展到強調(diào)模仿和重復,并按照幼兒習得母語規(guī)律,逐漸訓練學生外語的聽說能力;再到以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前提,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或交際能力,像這樣以培養(yǎng)外語人才為目的的語言教學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一百多年,現(xiàn)在正逐步進入到以語言和文化作為基礎,把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重點的階段?,F(xiàn)存的我們比較熟知的語言教學法有五種,即翻譯法、直接發(fā)、聽說法、認知法、交際法,它們是比較系統(tǒng)的二十余種語言教學法中最具影響力的方法,這些教學法的目的大都是傳授語言知識和培訓語言技能,它們雖然在不同時期為語言教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都忽略了文化方面的因素。就目前來看,國內(nèi)外對文化教學研究得不少,但研究對象大多集中于國辦高校,而有關(guān)民辦高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這一特殊的群體的文化教學的相關(guān)研究并不多見。根據(jù)實際教學經(jīng)驗,以及對民辦高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有關(guān)社會文化知識水平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社會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低,跨文化交際能力不高,因此對基于跨文化交際的民辦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越來越重要。
民辦高校本科生大部分同學很清楚西方文化知識導入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對此也很感興趣;但是他們對西方文化知識和跨文化知識了解得太少,不知該如何應對文化沖擊的現(xiàn)狀,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材中涉及中西文化差異內(nèi)容的語篇也不是很多,民辦高校本科生大學英語教師都能認識到西方文化知識導入在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在英語課上不經(jīng)常導入西方文化知識,對有效導入西方文化知識的途徑不是很熟悉,最后還有就是大部分教師缺少國外留學以及文化知識導入的相關(guān)培訓??缥幕浑H研究成果的最高價值體現(xiàn)在外語教育和與其相關(guān)的其他方面。外語交際實際上就是跨文化交際,在此過程中我們認識到跨文化交際的語言教學離不開文化因素,是否具有文化認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也逐漸成為衡量現(xiàn)代外語人才的重要標準。同普通高等院校外語教學一樣,民辦高校外語教學也經(jīng)歷了三個主要階段,它們分別是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的階段,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關(guān)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階段,在這些階段過程中也形成很多教學方法,如文化知識傳授法和文化過程教學法,還形成了諸如外國文化模式、跨文化模式、多文化模式和超文化模式等教學模式。
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參與者自身都帶有自己的文化習俗,交際中很容易引起誤解或是沖突,甚至導致交際的失敗。民辦高校教授外語有其自身的理想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際學原理,并在此基礎上使用所學語言在目的語的文化語境中找到符合對方文化習慣的方式進行交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總體來說,基于跨文化交際的民辦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不僅為今后對民辦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民辦高校本科生社會文化知識的現(xiàn)狀,促使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文化導入,與此同時,它也可以積極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培養(yǎng)學生文化學習興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作者:丁磊 許可新 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