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色婷婷综在合线亚洲,亚洲欧洲免费视频,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最新国产成人盗摄精品视频,日韩激情视频在线观看,97公开免费视频,成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淫片视频男直播,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

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模板(10篇)

時間:2023-08-06 10:30: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對健康教育的認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篇1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通過分析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人存在心理健康障礙。在高校中,雖然都設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室,但實際工作中,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員絕大多是與學生接觸較多的輔導員。在輔導員的行列中,大部分都來自非心理教育學專業(yè),加之日常管理工作繁雜,使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指導”這一工作中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大部分非心理學專業(yè)的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輔導員自身的心理素質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在實際工作中要如何正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存在問題,這些應引起高度重視,并給予研究解決。

1 輔導員要積極認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心理健康的全面素質學生,是關系到民族未來、祖國興衰的一項艱巨而迫切的任務,是十分必要的。輔導員只有充分認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才能堅定工作信念,才能在工作中及時處理學生的思想、心理問題。為此,輔導員應從以下三方面來認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標志。當今社會的教育,更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修養(yǎng)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和諧發(fā)展,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fā)展,也可以說整體優(yōu)化教育。這種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形成健全的個性為出發(fā)點和歸宿。但長期以來,很多人對身體健康比較重視,而對心理健康卻較少注意。實際上只有體(身體)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人的健康所下的定義是:“不僅沒軀體的殘缺與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笨梢娙说慕】挡粌H指生理上,而且還應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因此接受心理素質教育在綜合素質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自我健康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來社會建設者心理素質的一項重要舉措,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未來民族的素質好壞和祖國的興衰。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一種必須、新型的教育手段,也成了思想和教育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

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對高等學校提出的又一新問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節(jié)奏正在加快,競爭變得更加劇烈。社會競爭既表現(xiàn)為專業(yè)水平的競爭、綜合能力的競爭,同時也表現(xiàn)為心理素質的競爭?,F(xiàn)代化的過程既是經(jīng)濟發(fā)展、生存環(huán)境變化的過程,更是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模式變革的過程,也是民族文化、國民性格變遷的過程。然而,當這種改革過多、過快、過猛時,相當一部分人就會感到不適應,感到迷茫、困惑,從而加重人們的心理負荷,以至于造成一部分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調整就會產(chǎn)生相應的心理疾病。因此,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需要人們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挑戰(zhàn)。

1.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大學生正處于青年中期或晚期,心理已基本成熟。他們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心境開朗,具有統(tǒng)一而穩(wěn)定的人格,能客觀地認識自我、有效地工作及學習,友善而和諧地處理人際關系與周圍社會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但是,由于社會環(huán)境快速變化和主觀原因等,也有一些學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據(jù)有關部門進行的心理調查表明,學生的厭學障礙和人際關系問題相當突出,對學習、生活、擇業(yè)等出現(xiàn)了種種不適應,不能正確而有效地處理學習、戀愛及人際關系等。用學生自己的話說,終日過著“單調而緊張”、“煩躁抑郁”的生活。多達近30%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任性、偏激、冷漠、孤獨、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來,大學生由于病態(tài)心理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失誤,甚至犯罪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會。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成為大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2 輔導員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培養(yǎng)健康人格

輔導員直接的工作對象就是學生。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對學生影響重大,要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首先要維護并增進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由于輔導員工作任務繁雜、難度大、意外事件多,往往給他們心理上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情緒容易波動,心理容易失衡。

2.1 一般來說,影響輔導員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以下一些:

2.1.1 大學生工作的難度大,輔導員的付出與實際效果之間不平衡,易導致急躁情緒。學生工作的難度大,有些問題非要反復教育,即使這樣,也仍然有個別學生不計后果地觸犯校紀校規(guī),甚至違法亂紀。如果輔導員對目前學生工作的難度認識不清,思想準備不足,極易在工作中產(chǎn)生急躁情緒。

2.1.2 部分輔導員的崗位職責不很明確,導致工作頭緒多,工作量大,易導致心理負擔過重。目前,輔導員工作常常是事無巨細,無法集中精力去考慮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長遠計劃。他們的工作程序和計劃安排常被打亂,不僅要承擔超額的工作,還要承擔超額的責任,無形之中增加輔導員的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

2.1.3 大學生中突發(fā)事件較多,涉及的范圍較廣,有的影響還較大,這些易給輔導員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大學生是一群思想、心理正趨于成熟但還未完全成熟的年輕人,他們在大學生活中常常因為在思想、學習、身體、心理、紀律等方面發(fā)生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需要輔導員去解決。尤其是有些事情是很難讓人預見和防范的。對一些有一定影響的突發(fā)事件如處理不慎就可能要承擔來自社會和家長的誤解和指責。有人形容輔導員像是坐在火山尖上,整天憂心忡忡,唯恐出事,其心理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2.1.4 輔導員自身有大量的現(xiàn)實問題需要解決,一些人缺乏工作經(jīng)驗,容易引起心理問題。多數(shù)輔導員是非專業(yè)出身的,知識的局限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再加上他們人生閱歷有限,社會經(jīng)驗不足,這使他們在處理復雜的事務時容易陷入無所適從、束手無策中,或由于經(jīng)驗不足而致使問題處理不當,從而引起種種心理壓力。所有這些都可能構成一個又一個的心理應激源,影響他們的情緒,導致心理不適,并與工作中的壓力互相作用,引起新的心理問題。

2.2 為了幫助輔導員克服心理壓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建議應做到以下幾點:

2.2.1 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知難而進。輔導員要有堅強意志,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相信自己的努力會得到大家的承認和尊重。對學生工作要堅持常抓不懈,正確對待學生工作中的“反彈現(xiàn)象”,知難而進,力戒工作上的急躁情緒。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自覺地磨煉自己的意志。

2.2.2 善于計劃和預見,提高效率。高校學生工作雖然面廣且瑣碎,但還是有許多規(guī)律可循,計劃是學生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和可能發(fā)生的事件應有應急措施,使工作基本上有條不紊,提高工作效率。新時期要特別注意把握好學生工作的新特點,努力使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可依,努力避免工作上的雜亂瑣碎之態(tài),以減輕心理上煩亂之感。

2.2.3 善于自我肯定和解脫,開闊胸襟。作為一名教育者,任何時候都要有樂于奉獻的精神。輔導員在工作中遇事要大度,要有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度量,對自己所作的努力可以適時地進行自我肯定,以尋找心理上的精神支柱。學會自我解脫,當一些惱人之事纏在心頭時,不妨尋找一些輕松的活動去把它暫時忘卻??梢耘m合自己的業(yè)余愛好,以陶冶情操。

2.2.4 保持健康的體魄,勞逸結合。健康的身體對保持樂觀的工作態(tài)度和開展工作十分有利,有些心理上的不適是由身體不適引起的。因此,平時積極鍛煉身體,注意勞逸結合對調適輔導員的心理是有益無害的。

3 輔導員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總體規(guī)劃多方面做工作

3.1 加強學習,提高輔導員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輔導員的心理素質。現(xiàn)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輔導員自身產(chǎn)生心理沖突和壓抑感。輔導員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必然導致不適當?shù)慕逃袨?,對學生產(chǎn)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輔導員的職業(yè)牲特征要求他們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要能及時調整自己心態(tài)使自己始終處于積極樂觀,平和穩(wěn)定,健康的狀態(tài),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學生管理工作中去。

此外要對輔導員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高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輔導員繼續(xù)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輔導員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利于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在管理過程中不出現(xiàn)失誤。培養(yǎng)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yè)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的輔導員隊伍,這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的。

3.2 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指導和幫助。據(jù)調查,目前大學生很大部分接受心理教育不多,很少接觸過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據(jù)《中國青年報》日報道:“95%的大學生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币虼耍咝Rㄟ^心理普查、心理學講座等方式,讓學生懂得青年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自己年齡特點,懂得自我調節(jié)的正確方法。使學生了解青年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情緒反復,行為多變,對此要有心理準備,不能煩惱,不能苦惱,要積極的采取措施調整自己,可以通過對自己鼓勵、減壓或是進行心理咨詢、輔助治療等方法解決心理問題,避免造成心理疾病。

篇2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每一位學生是教師必備的美德。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但是教師傾注在單親學生身上的愛應比傾注在普通學生身上的愛多一點,教師要用真摯的愛對待離異家庭的學生,讓他們在家庭里受到的傷害可以在教師這兒得到撫慰。首先,教師應多觀察離異家庭的學生,從細微處入手。比如有一位學生,父母離異后,她跟外婆一起生活。有一天上課時,這位學生心神不定,東張西望,經(jīng)過詢問,原來她父親給她寄了一百元錢,她想取來自己用,不讓外婆知道,又覺得這樣做不好。我了解后,耐心地告訴她,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以及親情、孝道等問題。通過交談,她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關注這樣一些小事,往往比關注“大事”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謂春雨潤物細無聲。

離異家庭的學生一般心胸較狹窄。比如班里的一位女生,其父母離異,她長期跟奶奶住在一起。有一次,她和同桌發(fā)生了矛盾,同桌罵她:“你媽要死?!本蜑檫@一句話,她就進行了讓人想象不到的報復:她把同桌的三本書扔到廁所的糞池里。盡管這種行為讓人覺得生氣,但我并沒有對她嚴厲地大聲呵斥,而是和她以談心的形式進行交流。我指出她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屬于心胸狹窄,并給她講關于寬容謙讓的故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她明白:一個人活在這世上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也免不了和其他人發(fā)生沖突,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寬容待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聽了我的話后,她不僅主動承認了錯誤,而且從此以后和同學們相處得十分融洽。

二、動之以情,改善他們的情感世界

離異家庭子女多較自卑,對人對事都比較敏感,對任何人都有戒心,善于覺察別人不易覺察的細節(jié),別人也很難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運用情感的力量,采用耐心和寬容的態(tài)度,正面誘導,逐漸消除他們的疑懼心理,在師生間架起感情的橋梁。同時,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特別關心他們,同情諒解他們,與他們交朋友,使他們說出心里話。在疏導方面,開展學生自我情感教育很重要,我們可以避實就虛,先避開其父母離婚的事實,從男女之間的感情談起,讓他們明白父母離婚并不是不愛他們了,而是因為父母的感情有了變化。感情的問題絕對不是他們想的那么簡單,也許其父母結婚的時候是很相愛的,因為根據(jù)最新調查表明,愛情一般只能維系一年半到三年的時間,然后,愛情就變成了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對婚姻和愛情存在幻想或者一方過于關注干事業(yè),或者雙方的老人參與等都能導致婚姻的破裂。但是他們不應該對這段感情的破裂付出自己的成長代價,如果一味地陷在父母離異的陰影里,自暴自棄,不求上進,那么最后受傷的就只是自己,難道真想因其父母失敗的婚姻而葬送自己的一生嗎?類似的教育不僅對離異家庭子女的現(xiàn)在有幫助,對于他們今后的愛情和婚姻觀也很有教育意義,使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就明白瓊瑤式的愛情根本不存在,生活除了愛情外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而且愛情并不是一廂情愿的天長地久,它是短暫的,維系家庭的更多的是介于愛情和友誼之間的親情

和責任心。

三、公正評價,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

離異家庭學生喜歡離群獨處,被孤獨感所左右、掩蓋,不能正確對待事物,也得不到公正的評價,這又使其更加孤僻、怯懦,造成自尊心扭曲。因此,教師必須尊重人格,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對其學習和生活給予公正評價,以此激發(fā)他們學習、生活的勇氣,引發(fā)他們積極的心理效應,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同時,教師要創(chuàng)造教與學的最佳環(huán)境,協(xié)調他們與同伴的關系,給他們一個表現(xiàn)自已長處的機會,為他們點燃進取的火花,激發(fā)他們的進取

心,使他們享受進步和成功的歡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四、活動矯正,激發(fā)他們的集體意識

部分離異家庭學生往往以敵對的心態(tài),蠻橫、冷酷的性格和同學進行交往,這直接影響人際交往,造成人際交往的障礙。因此教師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鼓勵他們參與,幫助其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減輕、消除他們的不良的情緒體驗和敵對心理,使他們意識并體驗到自已在集體中的地位,感受集體的溫暖,增強其集體意識。同時,通過活動對他們進行情緒疏導,有意識地轉移他們的注意,使其改變對周圍環(huán)境的偏執(zhí)的認知和情緒反應,為其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已和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使他們正確認識和對待周圍的人和事,走出因家庭所造成的恐懼和抵觸,戰(zhàn)勝孤僻、抑郁,愉快、舒暢地生活、學習和交友。

篇3

1.1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必須注意以下原則

必須詳細掌握病人的各種情況,社會經(jīng)濟狀況,生活習慣等。必須有計劃、有具體內容,內容必須是根據(jù)病人的需求而選擇。反復多次進行個別指導和家屬指導。尊重病人隱私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篇4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醫(yī)院病房為教育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屬為教育對象,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使病人了解增進健康知識,改變病人的健康行為或問題,使病人的行為向有利于康復方向發(fā)展的教育活動。(1)我科對癲癇手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F(xiàn)簡介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8年8月-2010年2月,共行癲癇手術60例,年齡4-60歲(32歲),其中顳葉癲癇48例,非顳葉癲癇12例。單純病灶切除50例,胼胝體切開8例,大腦半球切除1例,功能區(qū)皮層電凝熱灼1例。40例實施了正規(guī)的術前健康教育(單純病灶切除30例,胼胝體切開4例,大腦半球切除1例,功能區(qū)皮層電凝熱灼1例)。20例只進行一般術前交代(單純病灶切除20例,胼胝體切開4例),結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正規(guī)術前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屬,術后對治療效果的滿意程度明顯要高于后者。

2 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

2.1 間接健康教育

將常見問題、大眾化問題利用宣傳欄及發(fā)放健康手冊等形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文字簡潔且通俗易懂。

2.2 定期舉行健康講座

護理人員根據(jù)病房內患者及家屬要求安排健康教育講座,組織患者及家屬學習,鼓勵患者及家屬在學習中的提問并積極解答,定期抽查患者及家屬掌握的情況。

2.3 健康教育計劃

妥善安排好教育時間,根據(jù)患者自身特點制定適合每個患者的健康教育內容并保證健康教育工作切實落實,將教育項目和內容指定成標準護理計劃(附表)

健康教育護理計劃

2.4 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

2.4.1 心理指導

(1)對于需要手術的癲癇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手術患者,根據(jù)患者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不但包括疾病知識,治療知識,更重要的是給與健康心理指導。(2)強調通過手術可以治愈或控制癲癇發(fā)作,提高生活質量,增強對手術的信心。

(2)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手術的目的及預期效果,講述手術的大致過程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及注意事項,并請接受手術患者與其直接交流,使患者及家屬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3)根據(jù)病人的年齡,職業(yè),癲癇類型,病程長短,發(fā)作形式,術前評估,有針對性的接觸病人的思想顧慮,及時解除,使其在接受手術時期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

2.4.2 癲癇知識的教育

(1)癲癇手術患者為病程長、發(fā)作頻繁、藥物難以控制患者,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有針對性的介紹手術治療的優(yōu)點和方法,和此患者手術的適應性,使患者對自己的手術過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配合手術順利進行。

(2)患者家屬癲癇知識的宣教也很重要,因為疾病致貧,許多家屬對手術的期望值過高也將成為術后效果滿意程度的關鍵。病情不同決定著手術方式的不同和手術的效果。手術有時并不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的全部要求,我們術前有針對性的對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在征得家屬充分理解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2.4.3 術前教育

(1)禁止患者及家屬串病房防治交叉感染。術前為保持局部清潔應洗澡、剃頭,防止局部感染。

(2)練習床上大小便防止術后便秘、尿潴留引起交感神經(jīng)興奮致血壓升高,出現(xiàn)顱內出血的危險。

(3)指導患者按規(guī)定禁飲食,防止術中、術后并發(fā)惡心嘔吐而使胃內容物返流甚至引起誤吸。

(4)簡單告知手術需要的時間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情況,消除患者的疑慮及恐慌,征得患者配合,保持患者平靜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

2.4.4 術后教育及指導

(1)根據(jù)患者的手術類型對患者家屬做有針對性指導,如顳葉癲癇手術后病人多有短暫的神經(jīng)精神癥狀,額葉癲癇有可能出現(xiàn)語言障礙,手術頭部引流需短暫的肢體約束等。避免患者家屬出現(xiàn)恐慌及焦慮,影響患者自身情緒。

(2)提醒患者及家屬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如感覺,定向力,語言障礙,肢體活動障礙等要及時匯報給醫(yī)務人員,以觀查有無手術的副損傷。

(3)手術或姑息性手術后,一旦癲癇發(fā)作,要正確對待,及時用藥。

(4)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說明正確服藥的重要性,防止家屬過于期待手術,忽視藥物的加強治療。

(5)術后早期訓練語言功能及記憶力床上活動四肢,拆線無異常早期下床活動.逐漸恢復運動功能。

2.4.5 出院指導

(1)術后無癥狀發(fā)作亦需要服藥1-2年待痊愈無癥狀停藥。

(2)姑息性手術術后服用抗癲癇藥準確及時嚴格按醫(yī)囑服藥,不得隨意減藥或停藥,如有異常癥狀及時就醫(yī)。

(3)告知患者戒煙酒,高維生素飲食,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保持情緒平穩(wěn),避免情緒激動或緊張,根據(jù)病情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避免過勞。

(4)按時來醫(yī)院復查(第一次:術后3個月,第二次:第一次后的半年,第三次:第二次后的一年)。如患者病情有變化,隨時復查。

3 效果評價

自從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以來,患者及家屬普遍反映住院期間,不但得到了護理人員優(yōu)質的護理,使身心順利康復,而且通過接受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學到了很多知識病人通過護士的健康教育對整個手術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更加主動配合治療,應對能力也大大提高,術后并發(fā)癥明顯減少,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同時實施健康教育也激發(fā)了護士們求知欲望及責任心,使護士的自身價值在工作中得到體現(xiàn)和滿足,形成了人人主動學習,求知若渴的良好風尚。

篇5

【關鍵詞】 急診 留觀病人 健康教育 對策 護理

急診留觀病人具有病情復雜多樣且流動性快的特點,對急診留觀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急診護理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F(xiàn)將我科對急診留觀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實施健康教育的176例留觀病人,神志清楚,存在溝通能力,能獨立完成或在家屬的協(xié)助下完成問卷。其中內科病人69例,外科手術病人107例;年齡18~71歲,平均(38.62±15.54)歲;留觀時間1~9天,平均(3.69±1.75)天。

1.2 實施方法 留觀期間,由急診護士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護士長及科室負責人在病人出院時發(fā)放并填寫健康教育效果評估表和影響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因素調查表。共發(fā)放問卷176份,回收176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所有收集的資料進行統(tǒng)一審核,應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根據(jù)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內容知曉程度評價效果統(tǒng)計情況 見表1。

表1 176例急診留觀病人健康教育掌握情況分析表(n)

2.2 在實施健康教育過程中,患者及家屬認為影響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因素 認為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19人;護理人員重視不夠37人;護理專業(yè)技能低31人;缺乏教育培訓22人;健康教育內容乏味28;人員不足,工作壓力39。

3 討論

在本調查結果的基礎上,本文結合文獻資料,探討影響健康教育效果現(xiàn)狀的主要因素。

3.1 對健康教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急診病人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個別護士認為健康教育對疾病的康復起不了多大作用,對實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義認識不足,缺乏主動性。 轉貼于

3.2 缺乏健康教育能力,本院低年資護士多,缺乏臨床工作經(jīng)驗,對各專科知識、心理學、營養(yǎng)學、康復學等知識掌握不夠。對一些問題不能深入淺出地宣教講解。

3.3 健康宣教不到位,時機掌握不準確,極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3.4 健康教育內容及形式單一,缺乏對不同病人不同病情的針對性教育。為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時多采用口頭教育并且,互動成分較少。

3.5 患者及家屬接受知識受限,文化程度較高者具備學習和理解的能力;對于文化層次較低及中老年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我們運用平時的宣教方式,患者不夠明白,健康教育未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4 對策

4.1 加強學習,端正健康宣教態(tài)度 我們通過講述具體事例加深印象,從思想上、觀念上和行動上端正態(tài)度。

4.2 確保健康教育有效性 對每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之前,我們要先做好評估工作,了解他所掌握的有關疾病的知識和行為,有針對性的實施健康教育,并對其錯誤的觀念及行為提出指導和糾正。

4.3 豐富內容,方法形式多樣化。

4.4 把握健康教育時機與技巧 正確把握健康教育時機,結合護理操作實施宣教。學會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4.5 完善健康教育實施制度 急診護士從病人留觀入院、留觀期間、出院指導等各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實施目標。護士長及科室負責人隨機抽查宣教效果,發(fā)現(xiàn)不足及時有效地整改,不斷完善健康教育制度。

護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投資少、產(chǎn)量高、效益高的保健措施,是整體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理學科不斷發(fā)展,完善和進步的重要標志[1]。通過分析急診留觀健康教育的特點,總結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整改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性的健康宣教,改變患者的不健康行為,消除或降低危險因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復率,降低并發(fā)癥,進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通過開展護理健康教育還能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改善護患關系,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2],促使健康宣教工作在急診留觀護理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篇6

【關鍵詞】 體檢人群;艾滋病知識;健康教育;有效措施

艾滋病在我國已處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的臨界點,防治工作正處在關鍵時期[1]。包頭近年來做為一個中等發(fā)展城市,流動人口不斷涌入,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為提高不同人群對艾滋病的預防知識,我院做為包頭市首家傳染病醫(yī)院,對2005年至2007年來我院體檢的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該人群進行艾滋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對獲得結果進行分析,旨在為該人群探索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效方法提供依據(jù)。

1 對象與方法

以2005年至2007年在包頭市第三醫(yī)院(市傳染病醫(yī)院)進行健康檢查的體檢者676人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參考有關文獻[2],自行設計問卷對體檢者進行調查,內容包括體檢者的一般情況、對艾滋病相關知識和傳播途徑的掌握情況及艾滋病知識的來源等。除艾滋病知識來源為多選題外,其他內容均為單項選擇題。問卷采用匿名填寫。由經(jīng)過培訓的護士發(fā)放第一次問卷,體檢者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自行答卷,選答結束后回收問卷封存,然后由護士向其進行一對一艾滋病知識的系統(tǒng)講解并討論,3~5日后體檢者領取體檢報告時使用同一問卷再次答題。第一次有效率為96.85%;第二次問卷發(fā)放672份,回收有效問卷659份,有效率為98.07%。調查數(shù)據(jù)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初次調查人群中包頭市常住人口486人(占71.9%),暫住人口190人(占28.1%)。男性391人(占57.8%),女性285人(占42.2%);年齡18~51歲;文化程度:碩士以上49人(占7.2%),本科201人(占29.7%),大專179人(占26.5%),高中或中專229(占33.9%),初中及以下18人(占2.7%);職業(yè):機關事業(yè)單位258人(占38.2%),企業(yè)員工374人(占55.3%),其它44人(占6.5%)。

2.2 健康教育前后體檢人群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 包頭市體檢人群在健康教育前對艾滋病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健康教育后,各問題的回答正確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詳見表1。健康教育前包頭體檢人群對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知識掌握較好,但對非傳播途徑認知較低,健康教育后對各問題回答正確率均有明顯提高,詳見表2。 表1 健康教育前后體檢者對艾滋病表2 健康教育前后體檢人群對艾滋病傳播傳播途徑知識的知曉

2.3 體檢人群艾滋病知識來源 71.60%的人群從電視廣播中獲得艾滋病相關知識,其次是報刊雜志為58.75%,艾滋病宣傳欄為36.39%,同事朋友交談為28.70%,醫(yī)務人員為23.82%,網(wǎng)絡為21.30%,其他為17.01%。

3 討論

通過對體檢人群在體檢過程中開展健康教育實踐表明,健康教育是提高該人群預防艾滋病知識的有效措施,體檢人員多次與醫(yī)護人員接觸,如進行各個項目的體檢、領取體檢報告、注射疫苗等,醫(yī)護人員充分利用這些機會與體檢者交流,對其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提供正確的安全防護指導,對提高艾滋病在體檢人群中的知曉率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3]。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體檢過程中一對一的宣傳教育,體檢人群對各種知識的知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艾滋病可以通過自身行為預防及艾滋病不能通過空氣、餐具、蚊蟲叮咬和日常接觸傳播等13項問題知曉率提高最為顯著,充分說明一對一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應作為醫(yī)院開展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

研究結果表明,包頭體檢人群對艾滋病相關知識和主要傳播途徑有較好的了解,但對一些基本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對非傳播途徑認識模糊,提示健康教育人員應將這部分內容作為重點向體檢者反復講解,使其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保護自身免受感染。

調查結果顯示,體檢人群的艾滋病知識僅有23.82%來自醫(yī)務人員,說明醫(yī)院健康教育相對薄弱,提示應加大醫(yī)院健康教育的力度,強化醫(yī)務人員健康教育意識,使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擁有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醫(yī)務人員真正成為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同時,58.73%~71.60%的體檢人群對艾滋病知識的了解來源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可考慮醫(yī)院與新聞媒體、網(wǎng)絡等合作,由醫(yī)護人員定期進行艾滋病知識專題講座[4],用體檢者樂于接受的形式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從而使普通人群掌握相關知識,自覺抵制艾滋病,最終達成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傳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石健,袁曼虹,陳世海,等.艾滋病預防知識水平與信息獲取途徑關系的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5,21(6):445-448.

篇7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197-01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和生活習慣的逐漸改善,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由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人們生活方式聯(lián)系密切,所以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而健康教育就是要通過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防止和減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風險。本文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56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34 例男性,平均年齡為68歲;22例女性,平均年齡為65歲。

1.2 方法 了解研究對象掌握糖尿病知識的情況和以往生活方式,并從飲食、運動、作息、心理等方面制定了教育計劃,采用個體化的方法告訴患者要終身接受健康教育,并根據(jù)病情合理調整具體方式。

2 社區(qū)健康教育方式

2.1 糖尿病基礎知識教育 這些患者都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但是很少了解糖尿病知識,所以應針對不同的患者采取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用通俗的語言向其講解糖尿病的定義、癥狀、常見的并發(fā)癥、危害及預防等的重要性,并告知其降糖藥物的分類和服用的注意事項,使其可以對自身的病情進行初步判斷,達到更好的控制病情的目的,同時還應該讓糖尿病患者閱讀相關書籍及知識講義,觀看相關知識錄像,提供宣傳糖尿病基本知識的資料,并演示胰島素筆和血糖儀的使用方法。耐心細致的對待年長患者,使患者家屬同時也對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并對其個體差異進行適當?shù)恼{整。

2.2 飲食指導 飲食指導作為糖尿病患者治療的重點,是糖尿病得以控制的必要措施。糖尿病患者既要通過飲食治療對其血糖進行控制,還要保障其日常工作生活中正常的營養(yǎng)需求,因此飲食治療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認為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只要按時服藥對飲食上并沒有太多的估顧忌,特別是家屬有這樣的想法的較多,認為偶爾吃一頓好的不礙事。針對這些不正確的態(tài)度,我們應該在教育中和患者一起制定食譜,采取多種形式幫助病人和家屬認識到控制飲食的重要作用,使病人和家屬自覺的配合飲食治療,通過飲食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2.3 運動治療 運動治療作為糖尿病的基礎治療,適當?shù)倪\動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改善和控制,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所以應該讓患者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作用,并根據(jù)個人愛好,廣泛的開展書法、畫畫、氣功、太極、慢走、跳舞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總之應以適量,個體化和經(jīng)常性為原則,要按照個體化從輕到重的原則,運動期間應該對血糖進行密切的監(jiān)測,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調整運動方式。

2.4 調整作息時間 規(guī)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也是治療糖尿病的一項重要的措施,所有患者中29例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的患者,大多數(shù)是不用上班的退休職工,睡覺沒有時間限制,還可能因下棋等休閑項目導致坐的時間較長,并且還常熬夜,所以我們應該這對這些情況進行正確的誘導,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對自己的生活和休息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

2.5 心理疏導 因為糖尿病患者沒有充分認識到終身治療的作用,導致出現(xiàn)一些不良心態(tài):(1)焦慮和恐懼心理,對糖尿病的長期性和引起的并發(fā)癥產(chǎn)生焦慮和恐懼的心理,過分關注病情,形成了較重的思想負擔;(2)輕視和無所謂心理,許多老年糖尿病患者認?樗曄?大了,因此對治療滿不在乎,不重視病情;(3)消極悲觀的情緒,治療一段時間后,因為病情不穩(wěn)定,可能會出現(xiàn)情緒波動,對治療失去信心。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應該和病人加強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從不同的角度關心病人,使其對醫(yī)務人員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其逐漸消除對糖尿病的錯誤認識,增強其治療的信心。

3 結果

通過近一年來對56例糖尿病患者的隨訪,其生活方式改善的情況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知,經(jīng)過健康教育之后,各項指標都得到顯著改善(P

篇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matern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mode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 Methods All 385 pregnant women had been chos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of 19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191 cases, of which 24 cases exit off observation group, 27 cases exit off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170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164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stages of maternal health education,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The evaluation of health knowledge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number of prenatal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plete check-rate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Key words] Mode of delivery; Pregnancy outcomes; Health education; Prenatal care

剖宮產(chǎn)作為一種陰道分娩替代方式,降低了部分不宜陰道分娩產(chǎn)婦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婦及胎兒的風險,提高了我國母嬰安全[1]。但近年來由于對生育知識的缺乏、追求自身感受的舒適度和其他社會因素,產(chǎn)婦愈來愈多主動選擇剖宮產(chǎn),我國剖宮產(chǎn)率逐年升高已遠高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要求并居高不下,成為影響母嬰健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2]。因此,孕產(chǎn)期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視,不僅有助于普及科學的生育知識,使產(chǎn)婦及家屬能正確看待分娩方式的選擇,并可以提高孕產(chǎn)期產(chǎn)婦保健意識,積極參加產(chǎn)檢及疾病篩查,降低妊娠期并發(fā)癥、不良妊娠結局及出生缺陷的發(fā)生,提高人口素質。而在數(shù)月的妊娠期如何對孕婦進行健康教育和管理是實踐理論的關鍵,本研究對2013年4月~2014年3月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產(chǎn)科收治及分娩的初產(chǎn)婦進行孕產(chǎn)期健康教育及管理,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3月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產(chǎn)科建檔孕產(chǎn)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確診宮內孕的初次產(chǎn)檢的初產(chǎn)婦;年齡≥18歲適齡女性;計劃在本院分娩。排除標準:多胎妊娠;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內科疾病;嚴重妊娠合并癥;精神疾病史或其他嚴重影響妊娠的疾病。退出標準:中途失訪、未在本院分娩等脫落病例。符合標準385例,隨機分為觀察組194例和對照組191例,其中觀察組24例脫落退出,對照組27例脫落退出,最終納入研究觀察組170例,對照組164例。兩組孕產(chǎn)婦的年齡、戶籍、文化程度、職業(y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健康教育方法

觀察組孕產(chǎn)期間定期進行健康教育:(1)孕早期即孕12周前,發(fā)放由產(chǎn)科??漆t(yī)生及專家編制的孕產(chǎn)期保健知識手冊和孕婦聯(lián)系卡,每位孕婦至少參加1次課堂教育進行面對面孕早期健康教育講解,包括①惡心、嘔吐、食欲減退、乏力等癥狀認知,做好生理轉變的應對;②產(chǎn)檢及胎兒相關疾病的篩查的重要性;③孕產(chǎn)期心理健康教育,讓孕婦了解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學會調節(jié)方法;④流產(chǎn)征兆及預防;⑤營養(yǎng)指導,個人衛(wèi)生、運動、休息的注意事項及乳房護理。(2)孕中期13~27周,每位孕婦每月至少參加2次課堂教育,采用幻燈、視頻、演示等方式進行健康宣講,包括①分娩方式的選擇及對母嬰健康的影響,重點強調陰道分娩優(yōu)勢,闡明剖宮產(chǎn)適應證;②臨床癥狀;③心理教育;④并發(fā)癥預防及生活指導;20周以后將孕婦配偶納入健康宣教,配偶至少參加2次宣教了解孕產(chǎn)期孕婦心理、身體變化及護理措施。(3)孕晚期28周以后,①重點進行分娩過程模擬,包括陰道分娩和剖宮產(chǎn)不同產(chǎn)程的癥狀及處置方式;②產(chǎn)后泌乳、哺乳、乳房護理;③嬰兒護理及科學喂養(yǎng)。在健康教育過程中孕婦及家屬可通過電話、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與主治醫(yī)生、護士進行咨詢,護士提前提示孕婦按時進行產(chǎn)前檢查。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門診檢查、健康教育及臨床護理支持。兩組在孕32周以后進行健康知識水平的評價,采用自擬評價表,共50題,每題2分,滿分100分,得分越高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越高。

1.3觀察指標

收集孕婦人口學資料,觀察孕婦產(chǎn)前健康知識水平、產(chǎn)檢次數(shù)和完整產(chǎn)檢率、分娩方式以及剖宮產(chǎn)原因、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早產(chǎn)、過期妊娠、胎盤早剝、胎兒宮內窘迫、產(chǎn)后出血量、泌乳時間、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數(shù)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P

2結果

2.1兩組產(chǎn)前健康知識及產(chǎn)前檢查分析

觀察組健康知識評價分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產(chǎn)檢次數(shù)顯著多于對照組,完成全部產(chǎn)檢計劃率(完整產(chǎn)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篇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52

Abstract objective:explore The effect to the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by practice health education with patien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Method:Select 96 cases diagnosed as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as an object of study,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the order of hospitalization,48each group,2groups patients were receiving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regular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families simultaneous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Respectively,2group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with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by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t the first 15days after admission,Comparing the hospitalized days,And inquire for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fter 4weeks discharged by telephone.Resul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in the number of passing the knowledg at The first 15 days.for hospital day,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shorter,also for the hypertension controlling.conclusion: enforce health education to refractory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imultaneous,thepatients and The families may know more of the disease,Improve the level of care and coordination level for family members,Improve patient symptoms,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enhanc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family member;refractory hypertension;health education

難治性高血壓(RH)是指對高血壓患者實施調整生活方式以及應用至少三種足量降壓藥物尚未達標時,稱為難治性高血壓[1]。難治性高血壓一經(jīng)確診,往往需要終身治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經(jīng)濟負擔。觀察發(fā)現(xiàn),在堅持長期改善生活方式和持續(xù)藥物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病人嚴格自我管理,更需要家人的配合與支持。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同時,對家屬也同步實施健康宣教,取得一定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擇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科就診的患者96例,且所有患者符合難治性高血壓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兩組,單數(shù)48例為對照組,雙數(shù)48例為實驗組。兩組在例數(shù)、性別、年齡、入院評估時對難治性高血壓知識了解方面,均無顯著差異。實驗組還選擇了與患者長期一起生活的配偶、子女、兄妹等有婚姻或血緣關系以及保姆等主要照顧者4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方法:兩組入院時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并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對患者心理行為因素方面和掌握高血壓疾病知識方面進行評估。住院期間調查者依據(jù)擬定的健康教育計劃,實施對照組的健康教育;而對實驗組及家屬則同步實施健康教育。住院第15天,再次對患者高血壓知識掌握程度及心理行為改善情況進行調查。

調查內容:病人入院后由調查者與被調查者進行交談,講解問卷中的各項內容及填表要求。對文化程度低的家屬,調查者根據(jù)其回答代填,在45分鐘內完成并當場回收。內容:①對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測試,共計有50題。②涉及高血壓病因、典型癥狀、病程進展、并發(fā)癥、飲食運動療法的注意事項、改善不良心理行為因素的重要性、降壓藥物的用法及副作用、聯(lián)合用藥必要性、自我監(jiān)測血壓的方法、血壓正常范圍的判斷等,問卷滿分為100分,60分為及格。③出院時調查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其中80分以上為滿意。④根據(jù)患者不同血壓控制情況,在出院前使患者血壓平均值

健康教育措施:①初步評估:評估患者心理行為特點和對疾病認識及生活態(tài)度,了解家屬對患者的關心程度等。②加強疾病知識宣教:向患者及家屬宣教難治性高血壓病因、治療和并發(fā)癥預防等相關知識,提高家屬對高血壓的認識程度。③生活指導:改變家屬及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告知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等飲食,宜清淡、少量多餐、戒煙酒、多攝入含鉀豐富的食物等,要適當鍛煉,控制體重對血壓的重要性。堅持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注意觀察藥物的副作用,定期監(jiān)測血壓和來院復查,并作好記錄。④心理指導:人的心理情緒和行為習慣對高血壓控制有重要意義,故應熱情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解除其思想顧慮,主動介紹醫(y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及先進醫(yī)療設備,盡量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保持全身放松和心境平和。要安排與恢復期患者進行交談,使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有利于血壓控制。⑤社會支持:鼓勵家屬、親友、同事經(jīng)常探視,給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心和愛以及自身存在的價值,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還要建立健康檔案,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定期舉行健康教育講座,請病人現(xiàn)身說法或利用治療護理間隙給病人及家屬講解。

統(tǒng)計學方法: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組間比較用t檢驗。

篇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aquaculture industry female practitioners in Yangjiang City. Methods 329 cases of female staffs of a large aquatic product company in Yangjiang City in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the method of stratified sampling. According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respon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of 160 cases were given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169 cases were given medical staffs and community joint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knowledge of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AIDS, treatment and medical expen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orrect answer rates of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ommunity outpatient rate increased, and third grade class A hospital outpatient rate reduc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medical expens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level and regulate behavior of female staff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Female; Aquaculture industry; Knowledge; Behavior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統(tǒng)及其功能和過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包括軀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的健康狀態(tài),而不僅僅指沒有生殖系統(tǒng)的疾病或虛弱,具有一定的社會性,關系到責任問題、人權問題,更增加了復雜性、重要性和前瞻性[1]。生殖健康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生殖健康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有良好的生育與性生活能力;二是性生活安全,不使自己及患性??;三是是主動獲得適當?shù)谋=》铡S绊懮辰】档脑驑O其復雜,包括家庭、經(jīng)濟、情感、健康狀況等。陽江市(以下簡稱“我市”)屬于沿海地級市,水產(chǎn)資源豐富,水產(chǎn)從業(yè)人員明顯多于其他行業(yè)從業(yè)人員,而從事水產(chǎn)行業(yè)的大多是30~45歲的育齡婦女,該年齡段女性性活動相對活躍,而女性工作人員的不安全性性行為已成為我市性病流行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因此,為促進該人群改變高危行為,減少性病艾滋病的傳播,本研究于2014年9月對我市某大型水產(chǎn)公司從業(yè)女性169名進行性與生育方面的聯(lián)合健康教育干預,旨在觀察其對水產(chǎn)行業(yè)從業(yè)女性性與生育健康狀況的影響,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對陽江閘坡某大型水產(chǎn)公司從業(yè)女性329名進行調查。研究對象均現(xiàn)從事水產(chǎn)行業(yè)工作且自愿接受調查,排除有嚴重內科及婦科疾病者。根據(jù)健康教育方法不同將調查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160名采用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方法,實驗組169名采用醫(yī)護人員和社區(qū)聯(lián)合健康教育干預。兩組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沿用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方法。實驗組采用醫(yī)護人員和社區(qū)聯(lián)合健康教育干預。根據(jù)育齡期婦女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制訂實施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組建了由1名主管護師負責的健康教育小組,邀請1名婦產(chǎn)科主治醫(yī)師直接進入社區(qū)醫(yī)院,集體講解各種避孕措施的適應證、禁忌證、優(yōu)缺點、副作用及避孕方式的正確選擇;人工流產(chǎn)的基礎知識;艾滋病的預防等,現(xiàn)場互動解疑,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觀看多媒體影片。采用個別指導及集體解疑相結合的多樣化形式,指導正確健康的衛(wèi)生習慣及方式。期間免費培訓社區(qū)醫(yī)院護士來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qū)婦幼保健院進科學習,提高護士健康教育知識水平,時間持續(xù)為1年。

1.3 調查方法

采用查閱資料自行制訂的《性與生育健康知識問卷》進行調查,經(jīng)專家檢驗論證。由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的調查員對女性工作人員進行一對一訪談式的問卷調查。兩組均于健康教育干預前后,采用同一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各種節(jié)育方法及人工流產(chǎn)基礎知識的知曉情況、避孕方式的正確選擇情況、避孕成功和節(jié)育效果自我滿意情況等。調查三甲醫(yī)院就診、社區(qū)醫(yī)院就診、年人均費用情況。艾滋病知識調查參考國際通用的艾滋病知識(8項)[2]問卷,評定標準分為是、否、不清楚和未作答。本次問卷調查對象329名,深入訪談18名,回收有效調查表329份,有效率為10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性與生育健康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實驗組健康教育干預后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行為明顯優(yōu)于同組干預前和對照組干預后,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 0.05)。

2.2 兩組艾滋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調查顯示,“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艾滋病的傳播”和“與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吸毒會得艾滋病”兩個問題回答正確率較高,而“蚊子叮咬不會傳播HIV”、“與HIV感染者或患者吃飯不會得艾滋病”兩個問題回答正確率較低。干預后實驗組艾滋病8項知識的回答正確率明顯高于同組干預前和對照組干預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3。

2.3 兩組就診情況比較

干預后實驗組社區(qū)醫(yī)院就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三甲醫(yī)院就診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4 兩組醫(yī)藥費用比較

實驗組干預前年人均醫(yī)療費為(72.4±15.3)元,干預后年人均醫(yī)療費為(55.0±10.0)元;對照組干預前年人均醫(yī)療費為(70.1±16.0)元,干預后年人均醫(yī)療費為(68.0±9.2)元;干預前兩組年人均醫(yī)療費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健康教育干預后實驗組醫(yī)藥費用較干預前和對照組干預后減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 0.05)。

3 討論

生育健康是目前世界人口與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國內外已經(jīng)開始重視生育健康問題。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shù)大、地域廣等原因,人群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質等差別很大。陽江市水產(chǎn)行業(yè)從業(yè)人員人口流動性大、較分散,生殖健康方面的宣傳活動缺乏集中性,工作難度大,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3-4]。本研究結果顯示,陽江市水產(chǎn)行業(yè)從業(yè)女性的生殖健康知識及行為較差,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知識掌握及行為,但仍需做很多努力。第一,加強對于相關知識的宣傳,并加重對于未婚女性和男性的宣傳力度,使其了解計劃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識,并鼓勵平等互助的兩性關系的建立[5-7]。第二,建立完善的流動人口登記制度,對人口的實時流動情況有系統(tǒng)全面的了解,并針對流動人口的結構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的權益保障方面做出最適當調整。第三,加強各區(qū)域之間的聯(lián)動,對于一些經(jīng)濟條件落后的地區(qū),給予一定的經(jīng)濟援助,使當?shù)亓鲃計D女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權益得到應有的保障[8]。健康教育貫穿于計劃生育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是提高育齡婦女自我保健水平的有效途徑。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包括單位經(jīng)常舉辦健康講座、定期體檢、設立健康專欄板報等,使女性樹立良好的自我保健觀念,形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