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色婷婷综在合线亚洲,亚洲欧洲免费视频,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最新国产成人盗摄精品视频,日韩激情视频在线观看,97公开免费视频,成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淫片视频男直播,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

一般過去時的結(jié)構(gòu)模板(10篇)

時間:2023-03-02 15:07: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一般過去時的結(jié)構(gòu),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般過去時的結(jié)構(gòu)

篇1

例句:She often came to help us in those days.

2、否定形式:①was/were+not;②在行為動詞前加didn't,同時還原行為動詞。

例句:I didn't know you like coffee.

3、一般過去時的基本用法:表示過去確定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動作或狀態(tài)常與過去時間狀語如yesterday(昨天),two days ago(兩天前),last year(去年),the other day(前幾天),once upon a time(過去曾經(jīng)),just now(剛才),in the old days(過去的日子里)等連用:

My parents got married in1960.我父母于1960年結(jié)婚。

4、表示過去連續(xù)發(fā)生的動作。

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沒有表示過去的時間狀語,而通過上下文來表示:

Where did you grow up? 你是在哪兒長大的?

篇2

一、序言

英語動詞的時態(tài)問題在英語語法當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范疇,同時也是語言學家和語法學家所研究的最古老的話題之一。 從20世紀中葉開始,國內(nèi)外出版了大量關(guān)于時態(tài)的理論作品,比如: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Quirk, et al 1972), The Use of Tenses in English(Millington-Ward, 1966),Meaning and the English Verb (Leech, 1975), 《新編英語語法》(章振邦1981年) 等。在這些經(jīng)典語言學理論中,時態(tài)被認為是一個用來表達時間的實體。盡管語法學家們在時態(tài)的分類上有很大的分歧,但是在時態(tài)的本質(zhì)上都能達成共識:時態(tài)作為動詞的一個語法特征,可以用來表示時間,而且時態(tài)和時間之間有一對一的對應關(guān)系。他們認為,現(xiàn)在時就是用來表示現(xiàn)在的時間,過去時就是用來表示過去的時間。但是,這種觀點是經(jīng)不起一些語言現(xiàn)象的推敲的。在許多情況下,時態(tài)并不能用來區(qū)分時間段,比如,一般過去時除了可以表示過去還可以表示現(xiàn)在,而傳統(tǒng)語法學家把這些不能用來區(qū)分時間的用法歸結(jié)為特殊用法。無疑,這種歸類給語法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認知語言中的原型理論,為研究晦澀的語言現(xiàn)象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詞匯語義學中引起了極大的關(guān)注。本文試圖從原型理論的角度來探討一般過去時的用法。既然一般過去時有不同的用法,也就是說同意形式可以表達不同的含義,那么它就可以被看成是一個一詞多義的范疇。而范疇必須具有原型效應,范疇中的所有成員必須具有家族相似性,也就是說,范疇中的一些成員是典型的,同時一些成員是非典型的。以上所有的問題都將會在本文中討論,所得到的詮釋將會打破傳統(tǒng)語法的局限性,同時也會給英語語法教學帶來新的啟示。

二、原型理論的核心內(nèi)容

Taylor 認為對術(shù)語“原型”的理解有多種方式。我們可以將其解釋為一個范疇的幾個特例。這樣,一個特定的人造物品可以被認為是范疇的原型。這是范疇的原型觀,我們可以選擇把原型理解為實體的一個特殊種類,能夠展示一系列范疇特性的杯子作為[杯子]范疇的原型。依據(jù)這種觀點,我們可以說某個特定的實體并不是原型,而是原型的一個范例。我們還可以把原型想象成一個更加抽象的概念,即,原型是一個范疇的概念中心,它可能關(guān)系不到任何一個特定的實例或下位范疇。這是范疇的抽象觀。

綜合Rosch,Lakeoff,Taylor的論述,原型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概括如下:

1.范疇內(nèi)部的各個成員聯(lián)系在一起,并非滿足充分必要條件?!凹易逑嗨菩浴币馕吨懂犞兴械某蓡T都由一個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網(wǎng)絡聯(lián)系在一起。如[鳥]中成員具有的特性包括:有羽、生蛋、會飛、短尾、體型小、重量輕,等等,知更鳥完全滿足這些特征,鴕鳥、企鵝雖然沒有會飛、體型小等特征,但它們?nèi)匀皇荹鳥]的范疇成員,并具備了鳥類的其他特征,如,有羽、生蛋等。范疇成員之間的家族相似性使范疇內(nèi)部構(gòu)成一個范疇連續(xù)體。

2.范疇的邊界具有模糊性,相鄰范疇互相重疊、滲透。色彩范疇中紅色容易被識別,但如果讓人們指出紫紅是屬于紫色范疇還是紅色范疇時,答案就會因人而異。原因就在于每個范疇的邊界是模糊的、連續(xù)的,紫紅處于紅色和紫色的交叉處。

3.范疇原型與該范疇成員共有的特性最多,與相鄰范疇的成員共有的特征最少;范疇邊緣成員與該范疇成員相似的特征較少,而與其他范疇的成員的共性更多( Ungerer & Schmid 2001: 29 )。也就是說,不同范疇的原型之間差異性最大。

4.范疇成員依據(jù)具有該范疇所有特性的多寡,具有不同的典型性,因此范疇成員之間并不平等。原型是范疇內(nèi)最典型的成員,其他成員有的典型性顯著,有的則處于范疇的邊緣位置。

5.范疇呈放射性結(jié)構(gòu),原型位于范疇結(jié)構(gòu)的中心位置;多數(shù)范疇呈現(xiàn)的不是單一中心結(jié)構(gòu),即某些范疇通常具有多個原型,原型之間通過家族相似性獲得聯(lián)系。

三、原型理論視角下的一般過去時

前面已提及,一般過去時是用來表示所發(fā)生事件和時間參照點在時間上或空間上的真實時間距離或主觀距離。主觀和客觀這兩種用法,享有同一特征――都是用來表示意義上的距離。正是這種共性才使一般過去時的不同用法相互聯(lián)系。在一般過去時這一范疇中,最典型的用法就是用一般過去時表示事件所發(fā)生的時間和時間參照點之間的時間距離,而非典型性用法就是用一般過去時表示主觀距離(非真實時間距離)。

篇3

教師常說的語法錯誤,很多時候就是指學生所用的時態(tài)錯誤。如果把英語教學比作一幢大廈,則時態(tài)是大梁,沒有時態(tài)這棟大廈就塌了,由此可見時態(tài)在英語的重要性。在英語句子中的各個成分,只有動詞會隨著時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學習時態(tài)的關(guān)注點就在動詞上。初中英語要學習時態(tài):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現(xiàn)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一般將來時、過去將來時、現(xiàn)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學生短時間學習如此多的時態(tài),搞混是必然發(fā)生的事。但必須要給學生每個時態(tài)的定義介紹清楚,讓學生知道這些時態(tài)分別是在什么時候才能使用。另外我們還可以把經(jīng)常搞混的時態(tài)進行對比教學,這樣能幫助學生區(qū)分及解惑。

一、英語幾種動詞時態(tài)的介紹

一個人的行為是傳遞信息的方法,而動詞是信息傳遞的工具,在使用時要注意動詞的時態(tài)變化。時態(tài)即為某人在某時刻或某階段所發(fā)生的動作的某種狀態(tài),由于動詞時態(tài)有八種,教師在進行動詞教學時,很有必要介紹清楚每種時態(tài)的定義以及何時使用。由于文章篇幅的限制,筆者在此就列舉三種時態(tài)供其他教師同仁參考。

1.一般現(xiàn)在時

一般現(xiàn)在時:指經(jīng)常、反復發(fā)生的動作或行為及現(xiàn)在的某種狀況,時間狀語是它的標志。一般現(xiàn)在時的時間狀語包括: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every week(day/month/year…),once a week,on Sundays等等。

①基本結(jié)構(gòu):主語+be動詞(is/are/am);主語+動詞原形(-s或-es)。②否定形式: am/is/are+not;此時態(tài)的謂語動詞若為行為動詞,則在其前加don’t,如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shù),則用doesn’t,通常還原行為動詞。③特殊用法:當句子陳述客觀事實或真理時,也有用一般現(xiàn)在時。

2.一般過去時

一般過去時:過去某個時間里發(fā)生的動作或狀態(tài);過去習慣性、經(jīng)常性的動作、行為。如果句子中出現(xiàn)時間狀語如:ago,yesterday,the day before yesterday,last week(year,night,month…),in 1989,just now,at the age of 5,one day,long long ago,once upon a time,etc則動詞用一般過去時。

①基本結(jié)構(gòu):be動詞;行為動詞。②否定形式:was/were+not;在行為動詞前加didn’t,同時還原行為動詞。③特殊用法:always, often,usually,sometimes等用于過去時表示過去常發(fā)生的事情。

3.現(xiàn)在完成時

現(xiàn)在完成時:過去發(fā)生或已經(jīng)完成的動作對現(xiàn)在造成的影響或結(jié)果,或從過去已經(jīng)開始,持續(xù)到現(xiàn)在的動作或狀態(tài)。如果看到時間狀語比如:recently,lately,since…for…,in the past few years,etc,則知道該句子要用現(xiàn)在完成時。

①基本結(jié)構(gòu):have/has + done?②否定形式:have/has + not +done③特殊用法:It is+一段時間+since從句。

二、一般過去時和現(xiàn)在完成時的比較

很多學生做題時,經(jīng)常會糾結(jié)該用一般過去時還是現(xiàn)在完成時呢?因為這兩者都是說過去的事情,但現(xiàn)在完成時注意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強調(diào)事情與現(xiàn)在保持的某種密切關(guān)系(如現(xiàn)在的結(jié)果、影響,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等);而一般過去時則只表示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與現(xiàn)在沒有任何聯(lián)系。例:

He has bought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現(xiàn)在完成時)

He bought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一般過去時)

在第一個例句中,中文意思是:他在過去買了一本英漢字典,現(xiàn)在他還擁有這本字典。而第2個例句中,只是講他過去買了一本英漢字典,但現(xiàn)在他是否還擁有這本字典是不知道的,并沒有強調(diào)。

另外一個區(qū)分這兩種時態(tài)的方法就是根據(jù)句子中的時間狀語來判斷。常與一般過去時連用的時間狀語有:yesterday, the other day,just now, 時間+ago,last+時間,in+年等等。常與現(xiàn)在完成時連用的時間狀語有:so far, up to (till, until)now,lately,since+過去時間等。當然也有部分時間狀語即和一般過去時連用也和現(xiàn)在完成時連用,如:for+時間,this+時間,ever,never, before,just, recently,already。

三、一般過去時和過去完成時

一般過去時和過去完成時也是學生最常搞混的兩種時態(tài)。一般過去時表示過去某個特定時間發(fā)生,并且一下子就完成了的動作(即:非持續(xù)性動作),或過去習慣性的動作。過去完成時則表示在過去某一時刻或動作以前完成了的動作,即“過去的過去。例:

They finished reading five English story books last year.

How many houses had they built in their city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在例句1中,“閱讀”這個動作已經(jīng)在“去年”這個過去時間內(nèi)完成了,則用一般過去時。例句2中“去年年底”這個時間已經(jīng)表示過去的時間,而“建房屋”這一動作是在“去年年底”之前就發(fā)生的,即過去的過去,符號過去完成時的定義,因此例句2用過去完成時。要注意的是如果句子中有很明確的過去時間狀語,比如:yesterday, last week/year,in2015,3 years ago等,則用一般過去時,而不用過去完成時。

以上所述的有關(guān)動詞時態(tài)的教學雖不完整,還是有一定的教學參考價值。希望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注重動詞時態(tài)的教學,并以最詳細最能讓學生接受理解的方法,盡量減少學生對時態(tài)知識的疑惑,打扎實英語基本功。

【參考文獻】

[1]羅洪敏.試論初中英語動詞時態(tài)教學.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59):120

篇4

一、引言

在目前的認知語言學研究中,原型問題己成為眾人關(guān)注的焦點。而國內(nèi)外早己涉及到了語義、句法、語用及詞典釋義等等方面。結(jié)構(gòu)主義的代表喬姆斯基以及功能派的典型代表韓禮德,他們都是對英語的過去時態(tài)從用法或者結(jié)構(gòu)上作過多闡釋,但是對于過去時態(tài)的用法的形成原因則無能為力。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原型理論的角度探析英語過去時態(tài)的各用法,并發(fā)現(xiàn)過去時態(tài)的形成和詞匯的形成一樣,都是基于原型的。

二、研究的理論基礎

原型范疇理論(prototype theory)是認知語言學們提出的重要觀點。最早是見于亞里士多德時的經(jīng)典理論,該理論僅僅是基于先驗的猜想(prior speculation)。到了 20 世紀 50 年代,維特根斯坦通過對 game的研究,論述了范疇邊界的不確定性,中心與邊緣的區(qū)別以及隸屬度,提出了著名的家屬相似性理論。到了70年代,羅施(Rosch) 對焦點色的心理背景進行了探索,證明焦點色是源于前語言的認知(pre-linguistic cognition),焦點色在感知和記憶中是突顯的,比其他顏色辨認的更準確,學習和回憶的最快。決定范疇內(nèi)涵的屬性及數(shù)目是不確定的;范疇成員之間具有互相重疊的屬性組合,即所有成員享有部分共同屬性,形成家族相似形;成員之間的地位不是平等的,是具有中心成員和邊緣成員之分。

三、英語過去時態(tài)的認知范疇分析

傳統(tǒng)語法學家對于英語時態(tài)用法的分析,基本都是規(guī)定性的、所以選擇更是唯一性的。而用原型范疇理論分析過去時態(tài)則強調(diào)了在時態(tài)范疇中,其用法具有中心與邊緣、重要與次要之分,其界限具有模糊性,在同一時態(tài)范疇中,其選擇并非唯一的,只是其認知參照點不同而己。

范疇化是以原型成員為中心,通過家屬相似性原則不斷向外擴展和延伸的,當然英語的過去時態(tài)的范疇化過程也具有這種延展性,它是以一般過去式為中心和原型,以過去進行和過去完成時為邊緣成員向外擴展,形成時態(tài)的意義鏈,最終構(gòu)成一個時態(tài)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

下面來根據(jù)原型范疇理論來具體解析英語一般過去時的用法:

1.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原型用法:一般過去時(did +其余成分)用來表述某個事件是發(fā)生在說話的時間之前的,或者某種狀態(tài)存在于說話的時間之前。也就是說,過去時的基本意義是指稱性的,其參照點當然是說話人的這一刻。其實,換句話說這種指稱性就是過去時的原型意義,即它的中心意義,也可以說是這一范疇的中心成員。

(1)We went to Beijing last year.

(2) There was a happy party in my home yesterday.

但是,過去時也會有非指稱意義,比如在描述歷史事件時,那些事件是彼此互為參照的,而不是以我們描述這些歷史事件時的具體時間為參照的。由此展開,過去時還可用于各種文體的敘述中,例如在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就純屬想象了,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也就無從談起它們是發(fā)生在寫作的時間之前還是之后了,因此通常小說中基本的時態(tài)是過去時。

2.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非原型用法:然而英語中的過去時態(tài)還有另外兩個與過去時態(tài)看似毫不相干的重要意義,一個表示虛擬性(見例句(1)-(4),而另一個則表示和緩語氣(見例句(5)-(8)),因為它們與過去時具有很少的共同特性,因而由此成為“英語一般過去時”范疇的邊緣成員,其成員地位明顯不如前者。

(1)If I were you,I would take an umbrella.

(2)If I knew the telephone number,I would tell you.

(3)It he were to come here,he would tell us about it.

(4)If he were free,he would help us.

(5)Could you lend me your pen?

(6)Would you mind my opening the door?

(7)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

(8) She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help her.

從以上過去時的所有用法中,可以看出英語過去時態(tài)范疇中,中心與邊緣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也可以看出該范疇中,各個成員間確實具有家屬相似性。在英語的過去時態(tài)中,表示發(fā)生在說話時刻之前的一般過去時是過去時的原型范疇;于是構(gòu)成了過去時的基本等級范疇,享有中心的位置和地位。然而,過去時態(tài)卻又是更高的上位等級――時態(tài)的成員;同樣,過去時態(tài)又有更細的更具體的下位范疇,它可以更進一步地切分為過去進行時、過去完成時、一般過去時和過去將來時,各個范疇與范疇之間的劃分是模糊的,所以過去時態(tài)的選擇也并不一定是唯一的。

四、結(jié)論

目前認知語言學的諸多理論都已經(jīng)被廣泛用來解釋語言現(xiàn)象,可見用原型范疇理論來解析英語的過去時態(tài),是對傳統(tǒng)語法的極大挑戰(zhàn),它也用事實證明了它的理據(jù)性。這不僅解決了語言學習者對語言現(xiàn)象的困惑,也給學習者提供了一條清晰的道路。但是不得不承認用原型范疇理論來研究過去時態(tài)還會有很大提升空間,還有待更多的外語愛好者以及研究者對此作進一步的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篇5

單詞拼寫題是考察學生“基礎加能力”的一道高考題,而動詞則是考察的重點。對動詞“基礎”的考察是指考察動詞的記憶和對動詞過去式、過去分詞、現(xiàn)在分詞變化規(guī)則的掌握;對動詞“能力”考察是指考察通過對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的分析而確定其在一個句子里的正確形式的能力。一個實意動詞在一個句子里不作謂語就是作非謂語,而高考單詞拼寫對動詞的考察也主要體現(xiàn)在作謂語、非謂語兩方面,因此我們可以從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入手來做此題。

一.謂語如果確定該題考察動詞,首先分析該詞是否在句子中作謂語(或謂語的一部分),如果是,下一步就需要確定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方法如下:

(一)尋找時間狀語,確定時態(tài)

1.Fiftyyearsago,ChairmanMao————(宣布)thefounding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1999NMET)

2.Thetwofriends————(分享)allthattheyhadwhentheywerestudyingabroad.(2005全國卷二)

分析:題1中時間狀語fiftyyearsago確定該句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announced.題2中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用了過去時態(tài)weresthdying,而主句、從句謂語又同時發(fā)生,因此主句為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shared。

(二)如果沒有時間狀語,則通過并列連詞and,but,or或從屬連詞because,so等來確定時態(tài)

3.Theygotlostinthedesertand————(挨餓)todeath.(2006陜西)

4.Therainc————fordays,sowecouldnotgoouttoplay.(2005浙江)

分析:題3中and連接兩個并列的謂語動詞,時態(tài)應一致,前一個謂語動got用了一般過去時態(tài),因此后一個謂語動詞也應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starved。題4中主句時態(tài)應和so引導的結(jié)果狀語從句謂語could時態(tài)一致,因而答案為一般過去時態(tài)continued。

(三)時間狀語、并列連詞、從屬連詞都沒有的,具體分析

5.Thesebooksb————toSarah-----Imustgivethembacktoher.(2008全國統(tǒng)一浙江)

6.Iamveryhungry-----I——(錯過)lunch.(2006全國卷二云南)

7.I’mpleasedthathegladly——(接受)ourinvitation.(1997NMET)

分析:題5依據(jù)Imustgivethembacktoher,書歸Sarah是目前的事實,謂語該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且主語thesebooks為復數(shù),因此謂語動詞為belong.題6中現(xiàn)在餓是因為過去沒吃午飯,因此謂語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missed.題7中現(xiàn)在高興是因為他已接受邀請,而接受邀請發(fā)生在過去,則謂語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accepted.

(四)作謂語動詞一部分時,注意時態(tài)和語態(tài)

8.Lisa,Ididn’t————(認出)you----you’vehadyourhaircut!(2008全國卷二)

9.Canyou————(想象)standingupthereandgivingaspeech?(2006全國卷二云南)

10.Theymanagedto————(測量)thedepthoftheriverintheend.

11.TheideastartedinStandlakeandhas————(傳開)throughoutthecountry.(2008全國統(tǒng)一陜西)

12.ThestorywasfirstwritteninEnglishandlater————(翻譯)intoChinese.(2008全國卷二)

分析:8、9、10三題考察的動詞均在句子中作謂語的一部分,且分別位于didn’t,can,to的后面,因此都應用原形,答案分別為recognise,imagine,measure.11題“傳開”在句子中作謂語一部分,且前面有助動詞has,夠成現(xiàn)在完成時,因而答案為spread.12題中and連接兩個并列的謂語,前一個是waswritten,后一個則省略了was,因而“翻譯”應為過去分詞translated。

二.非謂語經(jīng)過分析,如果考察的動詞在句子中不作謂語,則只能作非謂語,下一步則要判斷其具體形式(主要是doing,done兩種形式)

(一)熟記固定搭配短語和句式

13.Thevillagechildrenliketogo————(游泳)inthenearbyriver.(2008全國卷二)

14.Wehadgreatdifficultyin———(呼吸),fortheairwasthin.(2006陜西)

15.Thankyoufor————(提供)tohelp,butIcanmanageitmyself.(2001全國統(tǒng)一)

16.I’veneverseenaShakespeare’splay————(表演。(2000春季高考).

分析:13,14,15,16題中分別含有固定搭配godoing,havedifficultyindoing,thank……fordoing,seesb/sthdone,因此答案分別為swimming,breathing,offering,performed。

(二)分析句子成分,確定非謂語具體形式

17.Theboyspokeinaverylowvoice————(承認)hehadbrokentheglass.(2000春季高考)

18.Twohundred————(被盜的)bicycleswerereturnedtotheirownerslastmonth.(2001全國統(tǒng)一)

分析:17題句子謂語是spoke,“承認”在句中作狀語,句子主語boy為“承認”的邏輯主語,因此用主動形式答案為admitting.

篇6

單詞拼寫題是考察學生“基礎加能力”的一道高考題,而動詞則是考察的重點。對動詞“基礎”的考察是指考察動詞的記憶和對動詞過去式、過去分詞、現(xiàn)在分詞變化規(guī)則的掌握;對動詞“能力”考察是指考察通過對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的分析而確定其在一個句子里的正確形式的能力。一個實意動詞在一個句子里不作謂語就是作非謂語,而高考單詞拼寫對動詞的考察也主要體現(xiàn)在作謂語、非謂語兩方面,因此我們可以從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入手來做此題。

一.謂語如果確定該題考察動詞,首先分析該詞是否在句子中作謂語(或謂語的一部分),如果是,下一步就需要確定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方法如下:

(一)尋找時間狀語,確定時態(tài)

1.Fiftyyearsago,ChairmanMao————(宣布)thefounding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1999NMET)

2.Thetwofriends————(分享)allthattheyhadwhentheywerestudyingabroad.(2005全國卷二)

分析:題1中時間狀語fiftyyearsago確定該句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announced.題2中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用了過去時態(tài)weresthdying,而主句、從句謂語又同時發(fā)生,因此主句為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shared。

(二)如果沒有時間狀語,則通過并列連詞and,but,or或從屬連詞because,so等來確定時態(tài)

3.Theygotlostinthedesertand————(挨餓)todeath.(2006陜西)

4.Therainc————fordays,sowecouldnotgoouttoplay.(2005浙江)

分析:題3中and連接兩個并列的謂語動詞,時態(tài)應一致,前一個謂語動got用了一般過去時態(tài),因此后一個謂語動詞也應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starved。題4中主句時態(tài)應和so引導的結(jié)果狀語從句謂語could時態(tài)一致,因而答案為一般過去時態(tài)continued。

(三)時間狀語、并列連詞、從屬連詞都沒有的,具體分析

5.Thesebooksb————toSarah-----Imustgivethembacktoher.(2008全國統(tǒng)一浙江)

6.Iamveryhungry-----I——(錯過)lunch.(2006全國卷二云南)

7.I’mpleasedthathegladly——(接受)ourinvitation.(1997NMET)

分析:題5依據(jù)Imustgivethembacktoher,書歸Sarah是目前的事實,謂語該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且主語thesebooks為復數(shù),因此謂語動詞為belong.題6中現(xiàn)在餓是因為過去沒吃午飯,因此謂語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missed.題7中現(xiàn)在高興是因為他已接受邀請,而接受邀請發(fā)生在過去,則謂語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accepted.

(四)作謂語動詞一部分時,注意時態(tài)和語態(tài)

8.Lisa,Ididn’t————(認出)you----you’vehadyourhaircut!(2008全國卷二)

9.Canyou————(想象)standingupthereandgivingaspeech?(2006全國卷二云南)

10.Theymanagedto————(測量)thedepthoftheriverintheend.

11.TheideastartedinStandlakeandhas————(傳開)throughoutthecountry.(2008全國統(tǒng)一陜西)

12.ThestorywasfirstwritteninEnglishandlater————(翻譯)intoChinese.(2008全國卷二)

分析:8、9、10三題考察的動詞均在句子中作謂語的一部分,且分別位于didn’t,can,to的后面,因此都應用原形,答案分別為recognise,imagine,measure.11題“傳開”在句子中作謂語一部分,且前面有助動詞has,夠成現(xiàn)在完成時,因而答案為spread.12題中and連接兩個并列的謂語,前一個是waswritten,后一個則省略了was,因而“翻譯”應為過去分詞translated。

二.非謂語經(jīng)過分析,如果考察的動詞在句子中不作謂語,則只能作非謂語,下一步則要判斷其具體形式(主要是doing,done兩種形式)

(一)熟記固定搭配短語和句式

13.Thevillagechildrenliketogo————(游泳)inthenearbyriver.(2008全國卷二)

14.Wehadgreatdifficultyin———(呼吸),fortheairwasthin.(2006陜西)

15.Thankyoufor————(提供)tohelp,butIcanmanageitmyself.(2001全國統(tǒng)一)

16.I’veneverseenaShakespeare’splay————(表演。(2000春季高考).

分析:13,14,15,16題中分別含有固定搭配godoing,havedifficultyindoing,thank……fordoing,seesb/sthdone,因此答案分別為swimming,breathing,offering,performed。

(二)分析句子成分,確定非謂語具體形式

17.Theboyspokeinaverylowvoice————(承認)hehadbrokentheglass.(2000春季高考)

18.Twohundred————(被盜的)bicycleswerereturnedtotheirownerslastmonth.(2001全國統(tǒng)一)

分析:17題句子謂語是spoke,“承認”在句中作狀語,句子主語boy為“承認”的邏輯主語,因此用主動形式答案為admitting.

篇7

單詞拼寫題是考察學生“基礎加能力”的一道高考題,而動詞則是考察的重點。對動詞“基礎”的考察是指考察動詞的記憶和對動詞過去式、過去分詞、現(xiàn)在分詞變化規(guī)則的掌握;對動詞“能力”考察是指考察通過對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的分析而確定其在一個句子里的正確形式的能力。一個實意動詞在一個句子里不作謂語就是作非謂語,而高考單詞拼寫對動詞的考察也主要體現(xiàn)在作謂語、非謂語兩方面,因此我們可以從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入手來做此題。

一.謂語 如果確定該題考察動詞,首先分析該詞是否在句子中作謂語(或謂語的一部分),如果是,下一步就需要確定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方法如下:

(一)尋找時間狀語,確定時態(tài)

1. Fifty years ago,Chairman Mao————(宣布)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99 NMET)

2. The two friends————(分享) all that they had when they were studying abroad.(2005全國卷二)

分析:題1中時間狀語fifty years ago 確定該句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announced.題2中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用了過去時態(tài)were sthdying,而主句、從句謂語又同時發(fā)生,因此主句為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shared。

(二)如果沒有時間狀語,則通過并列連詞and,but,or或從屬連詞 because,so等來確定時態(tài)

3. They got lost in the desert and ————(挨餓) to death.(2006陜西)

4. The rain c————for days,so we could not go out to play.(2005浙江)

分析:題3中and連接兩個并列的謂語動詞,時態(tài)應一致,前一個謂語動got用了一般過去時態(tài),因此后一個謂語動詞也應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starved。題4中主句時態(tài)應和so引導的結(jié)果狀語從句謂語could時態(tài)一致,因而答案為一般過去時態(tài)continued。

(三)時間狀語、并列連詞、從屬連詞都沒有的,具體分析

5.These books b————to Sarah-----I must give them back to her.(2008全國統(tǒng)一浙江)

6 .I am very hungry -----I——(錯過) lunch.(2006全國卷二云南)

7 .I’m pleased that he gladly ——(接受)our invitation.(1997NMET)

分析:題5依據(jù)I must give them back to her,書歸Sarah是目前的事實,謂語該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且主語these books 為復數(shù),因此謂語動詞為belong.題6中現(xiàn)在餓是因為過去沒吃午飯,因此謂語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 missed.題7中現(xiàn)在高興是因為他已接受邀請,而接受邀請發(fā)生在過去,則謂語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accepted.

(四)作謂語動詞一部分時,注意時態(tài)和語態(tài)

8. Lisa, I didn’t————(認出) you----you’ve had your hair cut ! (2008全國卷二)

9. Can you————(想象) standing up there and giving a speech? (2006全國卷二云南)

10. They managed to————(測量) the depth of the river in the end.

11. The idea started in Standlake and has————(傳開) throughout the country.(2008全國統(tǒng)一陜西)

12. The story was first written in English and later————(翻譯) into Chinese.(2008全國卷二)

分析:8、9、10三題考察的動詞均在句子中作謂語的一部分,且分別位于didn’t,can,to的后面,因此都應用原形,答案分別為recognise,imagine,measure.11題“傳開”在句子中作謂語一部分,且前面有助動詞has,夠成現(xiàn)在完成時,因而答案為spread.12題中and連接兩個并列的謂語,前一個是was written,后一個則省略了was,因而“翻譯”應為過去分詞translated。

二.非謂語 經(jīng)過分析,如果考察的動詞在句子中不作謂語,則只能作非謂語,下一步則要判斷其具體形式(主要是doing, done兩種形式)

(一)熟記固定搭配短語和句式

13 .The village children like to go ————(游泳) in the nearby river.(2008全國卷二)

14 .We had great difficulty in———(呼吸),for the air was thin.(2006陜西)

15 .Thank you for————(提供) to help, but I can manage it myself.(2001全國統(tǒng)一)

16. I’ve never seen a Shakespeare’s play————(表演。(2000春季高考).

分析:13,14,15,16題中分別含有固定搭配go doing, have difficulty in doing,thank……for doing, see sb/sth done,因此答案分別為swimming,breathing,offering,performed。

(二)分析句子成分,確定非謂語具體形式

篇8

單詞拼寫題是考察學生“基礎加能力”的一道高考題,而動詞則是考察的重點。對動詞“基礎”的考察是指考察動詞的記憶和對動詞過去式、過去分詞、現(xiàn)在分詞變化規(guī)則的掌握;對動詞“能力”考察是指考察通過對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的分析而確定其在一個句子里的正確形式的能力。一個實意動詞在一個句子里不作謂語就是作非謂語,而高考單詞拼寫對動詞的考察也主要體現(xiàn)在作謂語、非謂語兩方面,因此我們可以從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入手來做此題。

一.謂語 如果確定該題考察動詞,首先分析該詞是否在句子中作謂語(或謂語的一部分),如果是,下一步就需要確定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方法如下:

(一)尋找時間狀語,確定時態(tài)

1. Fifty years ago,Chairman Mao————(宣布)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99 NMET)

2. The two friends————(分享) all that they had when they were studying abroad.(2005全國卷二)

分析:題1中時間狀語fifty years ago 確定該句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announced.題2中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用了過去時態(tài)were sthdying,而主句、從句謂語又同時發(fā)生,因此主句為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shared。

(二)如果沒有時間狀語,則通過并列連詞and,but,or或從屬連詞 because,so等來確定時態(tài)

3. They got lost in the desert and ————(挨餓) to death.(2006陜西)

4. The rain c————for days,so we could not go out to play.(2005浙江)

分析:題3中and連接兩個并列的謂語動詞,時態(tài)應一致,前一個謂語動got用了一般過去時態(tài),因此后一個謂語動詞也應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starved。題4中主句時態(tài)應和so引導的結(jié)果狀語從句謂語could時態(tài)一致,因而答案為一般過去時態(tài)continued。

(三)時間狀語、并列連詞、從屬連詞都沒有的,具體分析

5.These books b————to Sarah-----I must give them back to her.(2008全國統(tǒng)一浙江)

6 .I am very hungry -----I——(錯過) lunch.(2006全國卷二云南)

7 .I’m pleased that he gladly ——(接受)our invitation.(1997NMET)

分析:題5依據(jù)I must give them back to her,書歸Sarah是目前的事實,謂語該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且主語these books 為復數(shù),因此謂語動詞為belong.題6中現(xiàn)在餓是因為過去沒吃午飯,因此謂語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 missed.題7中現(xiàn)在高興是因為他已接受邀請,而接受邀請發(fā)生在過去,則謂語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答案為accepted.

(四)作謂語動詞一部分時,注意時態(tài)和語態(tài)

8. Lisa, I didn’t————(認出) you----you’ve had your hair cut ! (2008全國卷二)

9. Can you————(想象) standing up there and giving a speech? (2006全國卷二云南)

10. They managed to————(測量) the depth of the river in the end.

11. The idea started in Standlake and has————(傳開) throughout the country.(2008全國統(tǒng)一陜西)

12. The story was first written in English and later————(翻譯) into Chinese.(2008全國卷二)

分析:8、9、10三題考察的動詞均在句子中作謂語的一部分,且分別位于didn’t,can,to的后面,因此都應用原形,答案分別為recognise,imagine,measure.11題“傳開”在句子中作謂語一部分,且前面有助動詞has,夠成現(xiàn)在完成時,因而答案為spread.12題中and連接兩個并列的謂語,前一個是was written,后一個則省略了was,因而“翻譯”應為過去分詞translated。

二.非謂語 經(jīng)過分析,如果考察的動詞在句子中不作謂語,則只能作非謂語,下一步則要判斷其具體形式(主要是doing, done兩種形式)

(一)熟記固定搭配短語和句式

13 .The village children like to go ————(游泳) in the nearby river.(2008全國卷二)

14 .We had great difficulty in———(呼吸),for the air was thin.(2006陜西)

15 .Thank you for————(提供) to help, but I can manage it myself.(2001全國統(tǒng)一)

16. I’ve never seen a Shakespeare’s play————(表演。(2000春季高考).

分析:13,14,15,16題中分別含有固定搭配go doing, have difficulty in doing,thank……for doing, see sb/sth done,因此答案分別為swimming,breathing,offering,performed。

(二)分析句子成分,確定非謂語具體形式

篇9

1 從“概念、結(jié)構(gòu)、標志”三個方面把握動詞時態(tài)

“概念、結(jié)構(gòu)、標志”三個方面是學習一種時態(tài)所必須把握的,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共同表述一個完整的時態(tài)含義?!案拍睢鼻宄卣f明了一種時態(tài)的用法。對于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全面、準確,表述嚴密,如對于一般現(xiàn)在時的用法,不能只表述為“表示經(jīng)常性或習?”

下面列舉兩種時態(tài)進行說明。

1.1 一般現(xiàn)在時

1.1.1 概念:一般現(xiàn)在時的基本用法有四種。(1)表示現(xiàn)在的狀況,如Mr. Green has two children. (2)表示主語所具備的性格或能力,如Ann enjoys listening to the radio. Miss White speaks Chinese very well. (3)表示經(jīng)常性、習慣性或反復出現(xiàn)的動作或狀態(tài),如I usually rest on Sundays. Mr. Brown always gets up early. LiLei goes to see Uncle Wang once a month. (4)表示客觀事實和普遍真理,如It never snows in Australia in December.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1.1.2 結(jié)構(gòu):一般現(xiàn)在時的結(jié)構(gòu)在一般情況下用動詞原形,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時,謂語動詞也要相應變成單數(shù)形式,其否定式、疑問式要加助動詞do或does。例如:Miss Gao teaches us English. Does your mother work in a factory?

1.1.3 標志:一般現(xiàn)在時常與下列表示頻率的副詞或短語連用: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seldom, never, twice a week, on Sundays等。

1.2 現(xiàn)在完成時

1.2.1 概念:基本用法有兩種。(1)表示過去發(fā)生的動作對現(xiàn)在造成的影響或結(jié)果。(2)表示從過去已經(jīng)開始,持續(xù)到現(xiàn)在的動作或狀態(tài),常與表示一段時間的狀語連用。

1.2.2 結(jié)構(gòu):助動詞have(has)+動詞的過去分詞。

1.2.3 標志:用法:(1)常與下列詞語連用:already, yet, just, ever, never, before, recently等;用法;(2)常與“since+時間點”或“for+時間段”所構(gòu)成的表示一段時間的狀語連用,也可與包括“現(xiàn)在”在內(nèi)的表示一段時間的狀語連用,如this morning, these days等。

其他幾種時態(tài)不再一一列舉。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我們從上述三個方面去把握動詞時態(tài),學生就會逐漸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做到有章可循,主動地學習,從而變以教師為主體的講語法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語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要善于進行各種時態(tài)的用法比較

學習了幾種時態(tài)以后,就容易出現(xiàn)混淆、錯用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將一些時態(tài)加以比較,以便能夠更好地把握其本質(zhì)。其實,動詞時態(tài)的比較也是以“概念、結(jié)構(gòu)、標志”三元為依據(jù)比較的。試看下面幾種時態(tài)的比較。

2.1 一般過去時與現(xiàn)在完成時的用法比較

2.1.1 一般過去時只單純表示過去的動作或狀態(tài),和現(xiàn)在不發(fā)生聯(lián)系,它可以和確定的表示過去的時間狀語連用;而現(xiàn)在完成時既涉及過去又聯(lián)系現(xiàn)在,但它強調(diào)的是現(xiàn)在的情況,所以它不能和確定的表示過去的時間狀語連用。試比較:I have posted the letter(說明現(xiàn)在信不在這里)。I posted the letter yesterday(只說明昨天寄信這一事實)。

2.1.2 有些時間狀語(標志),如this morning, tonight等,既可用于一般過去時,也可用于現(xiàn)在完成時,但所表示的意義有所不同。用于現(xiàn)在完成時的表示“現(xiàn)在”在內(nèi),而用于一般過去時則與“現(xiàn)在”無關(guān)。例如:I have read the book this May(講話時仍是五月)。I read the book this May(講話時五月已過)。

2.2 一般過去時與過去完成時的用法比較

2.2.1 一般過去時表示過去某時間發(fā)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tài);而過去完成時則表示在過去某一時間或動作之前已完成的動作或狀態(tài),其標志是“過去的過去”。當強調(diào)過去某一動作發(fā)生在過去另一動作之前時,常用此時態(tài)。例如:The film had already begun when I reached the theatre.

2.2.2 一般過去時與過去完成時都可以和確定的表示過去的時間狀語連用,但側(cè)重點有所不同。試比較:They had done the work at five o’clock. They did the work at five o’clock.第一句說明工作在五點鐘已完成,并未說明是什么時候完成的;第二句說明工作是在五點鐘做的。

2.2.3 在帶有before或after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的復合句中,由于主、從句動作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已非常明確,所以可用一般過去時代替過去完成時,如The train had left before I got to the station.也可以說:The train left before I got to the station.

3 注意時態(tài)與時間不一致的特殊情況

如前所述,判斷時態(tài)要從“標志”(時間狀語)著眼,這是一般規(guī)律。但有些情況下,時態(tài)與時間(標志)并不一致,在教學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做到靈活使用,可視之為“特殊標志”。

(1)一些表示來往動作的動詞(動向動詞)常用進行時表示將來時,常見的這類動詞有arrive, come, go, leave, set off, start等、例如:The Browns are leaving for Paris next month.

(2)一般現(xiàn)在時有時可以表示預定的近期將發(fā)生的動作或狀態(tài),也可用來表示說話時正在進行的動作。例如:Are you free tomorrow? The train starts at 7:50 in the evening. Here comes the bus! There goes the bell!

(3)一般過去時可以表示目前非真實的情況或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即虛擬語氣)。例如:I wish I could fly to the moon by spaceship. It’s high time you went home. 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with him.

(4)在含有狀語從句的復合句中,當主句是將來時態(tài)或是祈使句時,狀語從句應用一般現(xiàn)在時或現(xiàn)在完成時代替一般將來時,用一般過去時代替過去將來時。例如:I will go to town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He said he would come to see us if he had time. Please tell him about it as soon as he comes back. Are you going to play with us when you have finished your homework?

(5)在含有賓語從句的復合句中,主從句動詞時態(tài)有如下不一致情況。

1)當賓語從句表示科學真理、客觀事實、格言或其他不受時間影響、限制的客觀存在的事物時,如:Long ago people didn’t know that the earth moves round the sun. She told hers on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2)當賓語從句用來解釋、表達科技內(nèi)容時,如: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attraction of the earth for all bodies is called gravity.

篇10

It has rained a great deal since you left.

你走之后下了好多次雨。

WehaveresidedinShanghaisincewe parted.

自從分手以來,我們一直住在上海。

They have seen each other often since they met.

他們自從相識后經(jīng)常見面。

I have not been to Beijing since I came to study there in 1987.

自從1987年到北京學習之后,我就再沒去過那里。

從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非延續(xù)性動詞的一般過去時都表示動作的“完成”,這就肯定了since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的意義,從而使從句的形式與內(nèi)容統(tǒng)一起來。

二、since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的謂語動詞是延續(xù)性動詞且為一般過去時,從句的形式與內(nèi)容是對立的,從句的意義是“自從不……以來”。例如:

1.She has changed much since I taught her.

2.I haven’t been well since I stayed in Shenyang.

3.Things have become even more difficult since I had the bike.

4.We haven’t heard from John since he worked there.

從以上例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當主句的謂語動詞用現(xiàn)在完成時表示現(xiàn)在的情況時,從句中的謂語動詞(延續(xù)性動詞的一般過去時)所表示的動作或狀態(tài)已成為過去,現(xiàn)在不再“持續(xù)”。這就形成了since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的形式與內(nèi)容的對立,即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義。因此,以上各句應譯為:

1.自從我不教她以來,她變化很大。

2.自從離開(不住在)沈陽以來,我身體一直不大好。

3.自從我丟了(沒有了)那輛自行車以后,情況就更糟了。

4.自從約翰不在那里工作以后,我們再也沒有收到他的來信。

再如:

We have not seen each other since we were boys together.

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以后,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面。

He has written to me frequently since I was ill.

自從我病愈(不再生?。┮詠?,他常常給我寫信。

由于“it is + 時間段 + since + 從句”結(jié)構(gòu)與“It has been + 時間段 + since + 從句”結(jié)構(gòu)用法相同,所以,在“it is + 時間段 + since + 從句”結(jié)構(gòu)中,如果從句的謂語動詞是延續(xù)性動詞且為一般過去時,那么,從句的形式與內(nèi)容仍然是對立的。例如:

It is a week since he was in hospital.

他出院(不住院)已有一星期了。

“How long is it since you slept?” the general asked.

“你有多久沒有睡覺了?”將軍問道。

It is two years since he smoked.

他戒煙(不抽煙)有兩年了。

三、在下列情況下,雖然since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的謂語動詞仍由延續(xù)性動詞充當,但從句的形式與內(nèi)容是統(tǒng)一的。

(一)謂語動詞雖是延續(xù)性動詞但為現(xiàn)在完成時。例如:

He has studied English since we have lived here.

自從我們住在這里以后,他就學起英語來了。

She has made much progress since she has been a teacher.

當了老師以后,她的進步可大呢。

I’ve had hardly any appetite since I’ve been here.

我自從到這里以來,幾乎沒有一點兒食欲了。

(二)since 與ever 連用,從句的謂語動詞是延續(xù)性動詞且為一般過去時。例如:

She has given me a lot of help ever since she worked in our 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