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5:04: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一上學期自我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日常生活上:通過7天軍訓生活和這半年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使我養(yǎng)成了獨立性現(xiàn)在我已經可以自己做飯,洗衣服,自己照顧自己了。
大家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很多剛剛上高一的學生學習數(shù)學時會談到他們的失落,初中數(shù)學成績一直很好,高一時卻總是分數(shù)不高,有時連及格也難以保證,因而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失去學習的信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我們很多同行也倍感疑惑,學生不適應高中數(shù)學的教學要求,數(shù)學成績出現(xiàn)嚴重滑坡的現(xiàn)象是普遍性的問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初、高中數(shù)學教學上的銜接問題。我從平時的教學中得到了一些啟發(fā),現(xiàn)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高一學生學習數(shù)學困難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初高中教材內容相比,初中數(shù)學教學內容少,教學要求較低,且課時較充足。因而課容量小,教學進度較慢。高中數(shù)學的內容更多、更深、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學期抽象概念及性質多,知識密集,理論性強,高中數(shù)學更多地注意論證的嚴密性、敘述的完整性及整體的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因此在高中教學中,要求教師利用好初中知識,由淺入深過渡到高中內容。
2.學習方法的原因。初中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練得多,練得熟,考試時,學生只要記準概念、公式及教師所講例題類型,對號入座就可取得好成績。因此,學生習慣了圍著教師轉,不善于獨立思考,不善于對規(guī)律的歸納總結。缺乏學習主動性,缺乏積極思維,缺乏自學能力,碰到問題完全寄希望于老師的講解,依賴性較強。學生學習能力的欠缺又在教師反復講解、多次演練下得已掩蓋。到了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問題,以落實三基培養(yǎng)能力。高中數(shù)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guī)律,掌握數(shù)學思想方法。然而,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xù)沿用初中學法,致使學習困難較多,連完成當天作業(yè)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3.學生心理的原因。我國現(xiàn)行學制的高一學生一般是十六、七歲,在生理上,正處在青春期向青春后期的過渡期,因而在心理上,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對高一新生來講,各方面都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等,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使有些學生產生了松口氣的想法,入學后緊迫感減弱了。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耳聞高中數(shù)學很難學。的確高中數(shù)學的抽象性特點增加了學習數(shù)學的難度,加之初中的教學方法又不注意知識的建構過程,因而很多學生缺乏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和恒心,學習興趣不能持久,無形中加快了數(shù)學成績的分化。
二、做好初、高中數(shù)學銜接教學的對策和建議
1.針對教材,加強學法指導。初高中數(shù)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函數(shù)概念、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等,到高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結論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應有意引導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復習和區(qū)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qū)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而探新的效果。對于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內容,教師要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習效率。
很多在初中數(shù)學成績很不錯的學生,升入高一以后,成績開始下滑,教師也感到學生成績較差,甚至有的班級平均分不及格,教師們很困惑,無從下手。針對這一現(xiàn)狀,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幾十年來的高中教學經驗,分析了成績較差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和策略。
一、高一學生數(shù)學成績低下的原因分析
高一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學習還偏向于直觀印象,但高中數(shù)學一開始就是集合等比較抽象的知識,而且高一學生接受的知識容量也顯著增加,知識的難度和廣度都大為增加,特別是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函數(shù)域的求法,高一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高一學生普遍反映能聽懂數(shù)學課,但是一做題就不行了,初中教師針對每一個題型都要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對于每個類型題的解題步驟及解題思路都要求學生記住、記死,而高一教師大部分剛教完高三畢業(yè)班,重視學生的思維和推理的訓練,初中和高中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導致高一學生不適應數(shù)學教學方法。而且,剛進入高一,數(shù)學難度就很大,難免有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沒有興趣。另外,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生活、學習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人際關系隨之變化,很多學生一時適應不了新的環(huán)境,產生了焦慮感,這也是數(shù)學成績普遍低下的原因之一。
二、教師要做好初、高中之間的銜接工作
在高一開學時,班主任及數(shù)學教師要通過診斷性測驗,摸清高一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掌握程度,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習慣??紤]到當前的高一學生生源素質較差,幾乎70%的初中畢業(yè)生要進入高一學習,普遍數(shù)學基礎較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一數(shù)學教師一開始要降低授課難度,教學進度也要慢下來,實行低重心教學,開始慢動,循序漸進,不激進,不著急,高一上學期安排考試難度不要太大,保證及格率在70%以上,優(yōu)秀率在40%以上。數(shù)學教師應該改革數(shù)學課堂教學方法,把學生放在課堂主人的位置上,注意觀察學生的反饋活動,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重點,要及時給予鞏固、強化,指導學生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能力吸收、鞏固,做到當堂懂。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課前預習到認真聽課,從及時鞏固到完成作業(yè),使學生逐漸適應高中數(shù)學教學,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三、幫助學生找出最合適的學習方法
學習有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邏輯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高中數(shù)學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具有抽象性、綜合性,既要多看書,又要多做題,還要多總結,沒有教師對學習方法的指導是不行的。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有計劃,課前要預習,上課時能夠跟著教師的思路聽課,既要領會吃透教師的講課內容,又能將講課的重點、難點弄懂弄透,學會做筆記,課下能夠及時鞏固所學內容,理清知識之間的關系。教師應組織專題講座,介紹高中數(shù)學的基本特點,讓學生對高中數(shù)學有個宏觀上的認識,針對班里數(shù)學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生,分層次給學生輔導學習方法,特別是對數(shù)學學習吃力的學生,既要給信心、給希望,更要給方法,如果高一都跟不上了,學生就會產生厭學情緒,造成輟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數(shù)學實際水平讓學生夯實基礎,把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好,同時給學生推薦數(shù)學課外書籍,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夯實知識點,練成知識線,編成知識網。
在每一個班級里,總會有幾個所謂的問題學生。對于他們,最簡單的肯定、贊揚往往比批評教育更能激起他們自我教育和奮發(fā)向上的動力,增強他們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從而促使他們改掉一些不良習慣,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現(xiàn)以A同學為例,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班主任該如何進行有效引導呢?
一、案例描述
從高一新生入學第一天起就比較關注A同學,原因很簡單,他是由爺爺、奶奶陪同注冊的。了解得知,原來A同學的父母在意大利做生意,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這類“隔代教育”的“洋留守”很容易在學習、生活甚至心理上出現(xiàn)問題。為了防患于未然,在開學初選拔班委時,特地讓具有薩克斯特長的A同學擔任文藝委員,希望他更快地融入班集體,多多與同學交流,更好地參與班級活動。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對A同學有了一些了解,該生智力條件并不差,課堂思維清晰、問題獨到,中考的成績也不差,處于中上水平。當然,他身上的“問題”也慢慢展露出來:
生活方面:懶散,我行我素,不遵守紀律;沒有什么要好的同學,班集體榮譽感不強。
學習方面:對學習缺乏興趣,沒有學習目標;作業(yè)不按時上交或抄襲作業(y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打瞌睡,考試成績不理想。
精神面貌方面:1.8m的個子,高高瘦瘦,耷拉著腦袋,一臉憂郁,幾乎沒有見過笑容,十分頹廢。
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老實說我并沒有太意外,我以為這是“洋留守”的標配。真正讓我意外的是,期中家長會的那個“紅包”事件。那天的家長會,A同學的奶奶一直留在最后一個才離開,然后神神秘秘地拿出一個紅包塞給我說:“我孫子要老師您多費心了,他爸爸媽媽不在家,老師你可以是他的“爸爸”,請老師多管教他?!闭f著說著,老人就流下了眼淚:“孩子越來越大了,我們在家和他都溝通不了,我們只能做的就是給他準備可口的飯菜,我一頓都準備十幾個菜給他,一吃完飯他就躲進房間。最近我看他脾氣越來越差,好像很不開心,人也沒有精氣神,是不是在學校里過得不好?。俊?/p>
班主任工作中,見到父母流淚并不少見,但見到老人流淚還是頭一次,老人的眼淚深深觸動我的心。我婉言謝絕老人的紅包,并向她保證我會盡我所能去幫助他。
二、案例分析
之前針對A同學沒有按時交作業(yè)的情況,跟他簡單地談過幾次話。雖然他都向我保證以后一定會按時上交作業(yè),但看得出來,他只是在敷衍我,或者說心里面并沒有完全認同。
期中考后,我讓班級里每個學生都總結本次考試的失利原因并定下期末目標。借著期中自我總結的契機,我找了一個晚自習的時間與他交談,這次的交談我故意關上了辦公室的門,為我們倆的談話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談話的目的是為了了解A同學目前出現(xiàn)的“問題”的背后原因。所以我預先設計好談話的主題,談話主要圍繞:
1.你初中是如何學習的?
2.周末是如何度過的?
3.與家人如何相處?
經過一個小時的談話,我找到了一些原因:
(一)心理原因
A同學在初中的時候,學習也這樣,不是很上心,得過且過。初中的知識相對簡單,到了初三的最后幾個月,他稍微花點工夫,很順利地考上高中。初中的“逆襲”經驗,讓他對高中的學習也抱有幻想,認為自己到高考的時候再努力一把,也一定可以考上理想大學。
(二)家庭原因
由于父母長年不在溫州,沒有人督促他的學習生活。家里的爺爺奶奶在學習方面根本對他提不了任何要求,跟爺爺奶奶的交流僅限于吃飯問題上。在家里大小事都是他說了算,幾點睡覺,幾點起床,爺爺奶奶都插不上話,缺乏父母對他在學業(yè)上的引導、鼓勵和激勵。
(三)交友的需求
生活中缺少父母對他的關愛,也沒有情感的傾訴渠道,所以沉迷于網絡游戲。據他自己說,周末都是在家通宵玩游戲,作業(yè)都是返校的下午開始做,能做多少做多少。對于為什么要通宵玩游戲,他的回答讓我驚訝,網絡上的游戲玩家是他的初中好友,好朋友叫他玩游戲,不好意思拒絕。他也知道在家要做作業(yè),但是一回到家,好友一叫他,就控制不住自己。
談話過程中我注意到,當我提到他遠在國外的父母時,他眼眶開始濕潤。我便開始以“讓愛我們的人幸?!睘橹黝}對他進行情感攻勢,三個要點:
1.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2.老人家的唯一心愿是孫子開心成長。
3.遠在國外的父母,人在國外,心卻一直牽掛你。
最后他哭了,我順勢向他提出三個要求:
1.老人家養(yǎng)育你十分辛苦,周末多陪陪爺爺奶奶。
2.每門學科按時上交作業(yè),逐步提高成績。
3.多與班級同學們溝通交流,健康地悠閑娛樂。
三、積極影響
雖然那次的談話最后以他淚流滿面結束,但我知道片刻的感動是不足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的,所以要有后續(xù)的跟進工作:
(一)文藝委員全面主持藝術節(jié)工作
原本讓他當文藝委員是讓他能夠積極參與班級管理與班級活動,但是他表現(xiàn)出來對班級漠不關心,集體榮譽感不強,甚至半個學期過去了,他連一些同學的名字都還沒叫出來。所以這次藝術節(jié)的工作是個契機,我讓他全面負責報名動員、排練監(jiān)督、比賽安排的工作。目的是讓他與班級同學熟悉起來,作為主要負責人自然而然會有班級榮譽感。當然,我知道他一個人是完成不了這個任務的,所以我給他配了副手,與其說副手,其實是讓這位副手“暗地里”幫他開展工作,讓A同學在明面做負責人。
(二)強制報名參加樂器獨奏――薩克斯表演
文藝委員是開學初就定好的,他負責工作自然也推脫不了。但是對于參賽,他強烈拒絕。原來他是個愛面子的男生,薩克斯自從小學后就沒有練習,實在拿不出手。在我軟磨硬泡下,他還是參加了獨奏比賽,他就這樣落入我的“計劃”之中。這個“計劃”是我參加班主任培訓時從名班主任鄭小俠老師那里學來的。“計劃”如下:比賽當天組織一大批班級學生,特別是相貌姣好的女生來到比賽現(xiàn)場。在比賽現(xiàn)場,給他吶喊助威。然后喊我寫好的口號:“某某同學,某同學。你真帥。某某同學,某同學。你是我們班的驕傲。為我們班爭光?!?/p>
目的是讓他感受到同學們的肯定,讓他知道為班級贏得榮譽是這么令人驕傲的事。那天我看他笑得特別開心。
(三)學科老師及時表揚和鼓勵他的學業(yè)進步,增強自信心。
該生經常會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并不是不會做,而是偷懶,沒花時間去做。只要他認真花工夫去學,自然成績就會提高。與任課老師溝通后,請老師們及時表揚和鼓勵他的學業(yè)進步,目的是讓他知道不僅僅運動會、藝術節(jié)可以贏得掌聲,學業(yè)上的進步更可以獲得同學和老師的贊賞。
四、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