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色婷婷综在合线亚洲,亚洲欧洲免费视频,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最新国产成人盗摄精品视频,日韩激情视频在线观看,97公开免费视频,成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淫片视频男直播,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

休閑農業(yè)概論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6-02 15:21: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休閑農業(yè)概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休閑農業(yè)概論論文

篇1

(一)專業(yè)口徑狹窄

傳統(tǒng)農學專業(yè)的學習對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麥、水稻,而北京郊區(qū)隨著城鎮(zhèn)建設的發(fā)展,三大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漸縮小,甚至生長期間需水量較大的水稻已經限制生產,小麥亦改為節(jié)水種植。有限的農用土地逐漸被籽種農業(yè)和設施農業(yè)的興起所占領,傳統(tǒng)農學專業(yè)人才應用的舞臺日漸縮小。

(二)專業(yè)課程老化

傳統(tǒng)農學專業(yè)的骨干課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和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和耕作學課程的學習目標是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面對北京都市型農業(yè)中農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生產的機械化、設備的現代化和農業(yè)功能的轉化,其學習內容與北京農業(yè)的發(fā)展方向漸行漸遠。

(三)實踐教學簡化

學校正向綜合大學轉變,原本在校內的農場、實驗田逐漸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實踐教學遠離教學區(qū),實驗課與理論課在不同場地進行,增大了實驗課的難度和成本,原來每天都要求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教學安排,在成本約束下,變成了一次,投入時間少,學生學農興趣很難形成。(四)動手能力弱化在教學改革“厚基礎”的大背景影響下,專業(yè)課時逐漸減少,相應的實踐學時也在減少,在規(guī)定的實踐教學時間內,很難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實踐技能。實驗課中以驗證性實驗居多,教師無法得到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情況的反饋,學生也以考試能過關的低標準要求自己,導致實驗設計能力差、獨立操作能力差。

二、專業(yè)方向與課程體系的改革

針對上述問題,按照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特點和專業(yè)教師的業(yè)務優(yōu)勢,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提出了“適合北京需求,培養(yǎng)都市型農業(yè)人才”的原則,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調整專業(yè)方向,構建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爭創(chuàng)特色專業(yè)。

(一)調整專業(yè)方向

農學專業(yè)的支撐學科以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主,作物遺傳育種學科是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碩士點之一,以農作物種質創(chuàng)新和新品種選育為特色,先后選育出6個小麥品種,6個玉米品種,4個小豆品種,2個大豆品種,師資力量在種子科學方面有優(yōu)勢。其次,根據北京農業(yè)的發(fā)展方向,籽種農業(yè)將成為北京農業(yè)的優(yōu)勢產業(yè)。因此,農學專業(yè)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時,將專業(yè)學習方向調整為“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2006年,又針對北京觀光休閑農業(yè)的發(fā)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專業(yè)領域,借助本院園藝學科和北京都市農業(yè)研究院(北京農學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增設了“觀光農業(yè)”的學習方向。至此,農學專業(yè)包括:“種子科學與工程”和“觀光農業(yè)”兩個學習方向,形成了培養(yǎng)北京都市型農業(yè)中籽種農業(yè)、觀光農業(yè)兩個核心產業(yè)所需人才的新型農學專業(yè),每年兩個專業(yè)方向各招收一個本科生班。農學專業(yè)的兩個專業(yè)方向直接針對北京都市型農業(yè)中籽種農業(yè)和觀光休閑農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特色鮮明。“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方向側重于培養(yǎng)北京籽種產業(yè)發(fā)展需要的,掌握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理論、技能;懂得國內外種子法規(guī)、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種子管理部門、種子加工與生產、種子營銷企業(yè)等領域和部門,從事新品種選育、種子繁殖生產、種子檢驗、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專業(yè)人才;“觀光農業(yè)”專業(yè)方向側重于培養(yǎng)掌握觀光休閑農業(yè)、設施農業(yè)等現代農業(yè)技術,在農業(yè)觀光園區(qū)、農業(yè)文化旅游產業(yè)、高科技現代農業(yè)園區(qū)等部門和領域,從事技術指導、規(guī)劃設計、項目策劃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

(二)構建新型專業(yè)課程體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農學專業(yè)課優(yōu)化整合及骨干課程體系的研究”教改項目的支持下,根據專業(yè)學習方向和培養(yǎng)方案改革課程體系,并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調整。經過反復修訂,形成了現在的專業(yè)課程體系?!胺N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方向的專業(yè)必修課包括:《植物育種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學》《種子法規(guī)》《種子經營與管理學》等,專業(yè)選修課程包括:《種子營銷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園藝學概論》《植物種質資源學》《國際貿易學》等。專業(yè)課程體系以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貯藏、質量檢驗、經營管理為主線,涉及種業(yè)產業(yè)化方方面面的知識;“觀光農業(yè)”專業(yè)方向的專業(yè)必修課為《農業(yè)生態(tài)學》《植物種質資源學》《觀光農業(yè)》《現代農業(yè)生產原理與技術》《都市農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都市型農業(yè)評價案例分析》等,專業(yè)選修課程包括:《新農村發(fā)展規(guī)劃》《現代設施農業(yè)》《有機農業(yè)》《籽種農業(yè)》《農業(yè)項目投資與評估》《城市園林與綠化》《觀賞植物裝飾與應用》等,形成了以觀光休閑園區(qū)、現代高科技園區(qū)建設、管理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面向北京農業(yè)生產需求,很多課程沒有現成教材,任課教師就邊學習、邊總結、邊教學。學生感到學的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用武之地,增強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專業(yè)方向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方向,每個學生都有專業(yè)特長。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篇2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3)08-0127-02

一、國內外高校體育類旅游等旅游類學科與別的學科結合起來的專業(yè)

在國外很多高校設置了與休閑旅游、農業(yè)旅游相關的院系和專業(yè)。如美國弗吉尼亞聯(lián)邦大學健康與人類行為學院的娛樂公園與旅游專業(y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娛樂和旅游系;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大學人類發(fā)展學部的人類運動?娛樂與行為學院;英國白金漢郡的休閑與旅游學部;英國的里茨?麥曲波里頓大學休閑與運動研究學院及臺灣部分高校的休閑農業(yè)等專業(yè)。在國內,開設了此類領域相關的專業(yè)有: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yè);長沙學院旅游與休閑專業(yè);天津體育學院社會體育與管理系的體育旅游方向;沈陽體育學院的體育旅游專業(yè);江西環(huán)境工程職業(yè)學院的森林生態(tài)旅游專業(yè),還有各類農業(yè)大學、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借助自己學校的學科優(yōu)勢開設的相關旅游專業(yè)等。

二、體育類學生學習體育類旅游專業(yè)的優(yōu)劣分析

對比別的高校,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在體育院校學習體育類旅游有來自學校的優(yōu)勢,又有來自自身的一些優(yōu)勢。綜合類體育院校的學科建設涵蓋體育運動開展、管理、體育人文、休閑、保健等學科,這些學科的建設對于體育院校的學生學習體育旅游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特別是學校新興項目,如戶外運動中的攀巖、皮劃艇、游泳與救生、潛水等特色項目的設施和師資,有利專業(yè)將旅游知識與體育運動知識結合得更緊密。而體育院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基礎與體魄,能更好地做好戶外旅游、戶外活動中的崗位職責。用人單位在戶外拓展的指導員、戶外徒步的領隊、戶外活動的組織等崗位都傾向于招聘具有體育特長、身體素質過硬的人才。

體育類院校學生相對別的高校學生來說存在不重視理論類課程和學科理論學習的現象,知識面相對狹窄。學生愿意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身體素質的鍛煉、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上,但卻忽視思維邏輯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由于體育活動的特點,學習體育類學生大多個性粗狂、不羈言行,在個人禮儀、儀表方面不夠重視。這些對注重溝通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個人體態(tài)儀容的旅游服務業(yè)來說是不小的缺點。

三、體育類旅游的課程構成體系

一是體育學、旅游學是體育旅游專業(yè)理論構建的基礎,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二是從培養(yǎng)角度來看,課程分為公共課、專業(yè)支持課、專業(yè)核心課、專業(yè)限(任)選修課、通識課等。所以體育類旅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體育類旅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

公共課、實踐技能課(包括入學教育、畢業(yè)論文、畢業(yè)實習等)按學校人才培養(yǎng)要求統(tǒng)一設置。

專業(yè)支持課的開始,應該包含體育類學科、旅游類學科和服務管理類學科的一些基礎課程,學習的學科知識分為3大塊。以廣西體育高等專科運動休閑服務與管理(戶外運動與旅游方向)為例,專業(yè)基礎課程中,體育類課程有: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身體素質鍛煉方法、運動損傷及處理;旅游類課程有:休閑與旅游學概論、地貌地理;服務管理類課程有:管理學、公共關系實務等。

專業(yè)核心課與專業(yè)支持課是承前啟后的關系,專業(yè)支持課為后面專業(yè)核心課的開設奠定基礎。以廣西體育高等??七\動休閑服務與管理(戶外運動與旅游方向)為例,專業(yè)核心課主要包含體育類課程和旅游類課程,至于要開設哪些課程需看學校專業(yè)設置方向和特色,專業(yè)核心課程中體育類課和旅游類課程要具體體現專業(yè)的特色。

專業(yè)任(限)選課應該設置成模塊,可以分為體育類課程的拓展模塊、旅游類課程的拓展模塊、管理類課程的拓展模塊、服務類課程的拓展模塊。學生應該從查漏補缺角度,或是以后就業(yè)的方向來選定選修的模塊。以廣西體育高等??七\動休閑服務與管理(戶外運動與旅游方向)為例,專業(yè)任(限)選修模塊中,體育模塊課程有:高爾夫、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體育保健等;旅游模塊課程有:中國旅游資源概況、酒店管理、旅游心理、導游實務等;服務管理模塊課程有:人力資源管理、溝通技巧、體育科研方法、企業(yè)文化概論等。

全校的通識課,則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別的需求來選擇的課程。

四、體育旅游專業(yè)主要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的開展

(一)體育類旅游課程的教學

體育類特色的專業(yè)核心課,除了通過實踐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外,還需重視理論的學習。理論學習的重視,不在于用多長的課時來教授學生理論知識,而在于教授學生如何把體育專業(yè)的學科知識理順,工作中把這些理論知識、運動技能傳給教授的對象,并使之易于接受。通過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角色扮演、讓學生輪流分組授課等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做中學的教學方法,加上制訂實踐教學完整的評價方法和老師的引導作用,將能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二)旅游類課程的實踐教學

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必須將旅游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設計成與學生學習方向貼近的項目和方案,在旅游教材的基礎上編撰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的講義。

旅游行業(yè)的工作性質決定高校教師不能到崗體驗相應的工作,導致教師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書本層面上。由于缺乏操作性、從業(yè)工作經驗,教師授課效果難免顯得單調和蒼白無力。所以每門課程應建立自己的教師隊伍,由校內教師和校外教師組成,校內教師擔任課程的負責人,每位成員擔任這門課程的一部分內容講授,這樣就可以適當引進部分行業(yè)人士來參與課程的教學而又不會與其工作產生沖突。

旅游類課程的實踐,往往存在簡單出游1-2次,就用完實踐教學的課時,教學效果不明顯。對于旅游類課程的實踐,外出實踐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實踐后做好總結工作。教師事先需實地踩點、設計好考察路線、戶外活動方案、對突發(fā)事件準備預案等。重視野外考察活動的“學習”效果,而淡化“旅游”效果。并在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設計、組織活動的能力。對于部分旅游學科需具備的技能,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模擬實訓這樣的方式來培養(yǎng),部分旅游行業(yè)操作的知識可以通過參觀的實踐方式來輔助學生學習和理解。

(三)服務管理類課程的實踐教學

體育學院的學生對服務管理相關的知識接觸較少,且服務管理類的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疏實踐的情況;或是重視實踐,但是考試中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還達不到標準,就業(yè)部門反饋學生服務、管理的意識和行為表現欠缺。所以服務管理類課程的實踐教學應通過適當地引薦部分行業(yè)人士來參與教學,通過觀看優(yōu)秀的授課視頻和經典的真實案例分析、參與和實訓教學相近的活動來實現。課程實踐教學可以與課程相關活動結合在一起開展,如演講與口才課程的實訓課可與學校舉辦的演講活動結合在一起;溝通技巧課的實踐教學可以和學生的下鄉(xiāng)活動、外出社會活動結合在一起。通過以上提到的實踐教學方法將能起到加強學生在服務管理類方面的技能的培養(yǎng)。

五、總結

體育類旅游專業(yè)教學需因材施教,所以做好學情分析非常重要。體育類旅游專業(yè)是一個將體育學科和旅游學科結合在一起的專業(yè),要實現兩者的緊密結合,需要老師對現有的教材進行篩選,設計自己的教學、實訓內容和項目,并改善課程的實踐教學。在選修課程設置上實行模塊設置,讓學生查漏補缺或是為以后的就業(yè)方向做好鋪墊。全校的通識課則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的課程。充分考慮以上各個方面的因素,體育類旅游專業(yè)培養(yǎng)才能讓學生適應社會的需要,從而使高校人才培養(yǎng)和就業(yè)市場需求高度匹配。

[參考文獻]

篇3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4-0096-03

在經濟新常態(tài)下,圍繞國家熱帶現代農業(yè)基地建設,海南吹響了農業(yè)綠色崛起的號角,將發(fā)揮得天獨厚的熱帶資源優(yōu)勢和21世紀海南絲綢之路戰(zhàn)略節(jié)點的區(qū)位優(yōu)勢,加速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代農業(yè)轉型,以熱帶特色為主動力推動現代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海南國際旅游島城市化建設和休閑旅游農業(yè)發(fā)展迅速,以花卉、果蔬、草坪等園藝產業(yè)已成為海南優(yōu)勢經濟產業(yè)。海南大學應用科技學院作為海南大學培養(yǎng)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核心基地,本著服務海南的旅游、熱帶、特區(qū)等特色,傳承辦學歷史悠久的原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和新海南大學的精神,秉承“海納百川,大道致遠”的校訓,根據海南園藝產業(yè)發(fā)展的新特點、企事業(yè)單位對園藝人才的新需求,基于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發(fā)展為目的的原則,對我院園藝專業(yè)師生進行相關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找出了現有教學體系的不足,對其提出合理化建議,進行了相關改進,以便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園藝人才,為海南園藝產業(yè)的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1 園藝專業(yè)定位與課程體系

園藝專業(yè)(草坪科學與工程方向)依托原“兩院”的傳統(tǒng)和精神,設立于2010年(開始招生),本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具備果、蔬、花、牧、林、草等植物栽培管理、園林綠化施工養(yǎng)護、花卉營銷與審美鑒賞等專業(yè)知識,基本技能和較強的崗位實踐能力,能在農林部門、農業(yè)開發(fā)區(qū)、風景區(qū)、高爾夫球場、運動場等部門從事園林植物栽培管理、綠化施工與養(yǎng)護、休閑農業(yè)、花藝環(huán)境設計、草坪生產與貿易、人工草地栽培、草坪建植與管理、高爾夫球場規(guī)劃設計管理和現代農業(yè)、農場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大園藝綜合性新型農業(yè)專才。開設課程涉及草業(yè)科學、果樹學、花卉學、蔬菜學、土壤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工程建造、國際園藝研究進展(專業(yè)英語)等。

2 現有課程體系存在的不足

2.1 課程種類過多,涉及范圍過廣 在調研過程中,學生提出現在所學的課程科目過多,涉及范圍太廣,分配到每門科目的教學課時數短,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本門課程進行全方面講解,只能找重點進行教授,這就使得學生無法對此課程經行全面了解,只能掌握重點甚至是略懂皮毛,造成了學生各種課程都有涉獵,但又都只通不精的普遍現象。這就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迷茫感,使其無法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詳細的知識系統(tǒng),只能夠有一個大體的知識框架,并且沒有一個核心領域可以做到學的精、記的牢,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的發(fā)展[1]。

2.2 實踐教學過程的相對缺乏 《植物學》《果樹學》《觀賞樹木學》《蔬菜學》《種子種苗學》等課程實踐課時數相對較短。目前所設課時數只能夠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個大體了解,例如樹木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學生普遍反映通過短暫的實踐課學習,只能泛泛了解樹木的名稱,但對于其他相關方面的了解較少。并且認識樹木過程也是一味的填鴨式教學,教師告訴學生一種植物的名稱,學生記一種,無法做到學生對不認識的樹木進行自行查閱學習,從而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定程度上打壓了W生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學生的探索能力。實踐教學內容有限,并且部分課程內容沒有及時更新,實踐過程不能根據當地教學條件及地域、季節(jié)的變化做出相應靈活的調整。同時,教學基地的建設及完善進程亟待加快,以便促進實踐教學的具體開展,推動教學進程,利于學生的不斷學習及發(fā)展。

2.3 課程內容的重復 目前一些設定課程的內容出現部分知識點重復現象,如《草坪保護學》《高爾夫球場草坪》《高爾夫球場環(huán)境保護概論》《草坪工程》課程對于草坪內容的講解出現部分重疊,導致學生一個知識點可能要重復學習多次,浪費時間、經歷及師資。

2.4 課程安排的開課學期不合理 學生反映某些課程的開課學期安排的不合理,尤其是大四學年的一些專業(yè)課程建議安排在大三學年進行學習。鑒于大三學年課程安排較為稀疏,所以很多學生在這一年里會產生迷茫感,雖然有較多的自我學習發(fā)展空間,但普遍出現學生無法較好把握,不能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從而虛度光陰的不良現象。而大四一年要開展畢業(yè)論文,進行相關文獻資料的查找,若還要進行其他課程的學習,則二者較難兼顧,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畢業(yè)論文設計中[2]。此外,由于本專業(yè)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為獲得較為精確的實驗數據,可靠的實驗結論,提高論文的質量,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籌備,所以不應再在其中增加其他課程的學習。

3 教學體系的改進思考

3.1 公共課程 公共課程是高等和中等專業(yè)學校各專業(yè)學生共同必修的課程??傮w上分為三大模塊:(1)社會科學公共基礎課,如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基本原理;(2)自然科學公共基礎課,如大學計算機基礎;(3)實踐環(huán)節(jié)公共基礎課,如課程設計。公共課雖然不一定與所學專業(yè)有直接的聯(lián)系,但它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全面性知識、開展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學校在公共課程的設置中應相應增加語言類課程,例如應增加大學語文課程。學生通過對于本門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其理解能力得以提升,有利于今后文獻資料的閱讀理解以及畢業(yè)論文的寫作,同時又可增加學生對漢語的深入學習,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公共基礎課程學習建議安排在大一、大二兩個學年,既可作為高中與大學的一個銜接,又可為學生接下來的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3.2 學科基礎課 學科基礎課是依據不同專業(yè)所設置的為專業(yè)必修課打基礎的課程,這一部分的開課時間建議安排在大一、大二兩個學年。學科基礎課的設置的目的是在公共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專業(yè)必修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學校在學科基礎課的設置中應相應減少高等數學的課時數,增加生物統(tǒng)計學的課時數。生物統(tǒng)計學是數學在農科方面的具體應用,與本專業(yè)息息相關,應用性更強,但目前所設置的課時數不足以滿足學生全面了解本門課程的相關知識的需求,不能將其與專業(yè)相對接,使本門課很好地應用到實踐中。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掌握較為全面的、牢固的知識,以至于陷入“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境地。其次,由于現代園藝不斷向信息化、技術化方向的發(fā)展,本專業(yè)需要大量具備一定計算機基礎的高科技型人才,因此這就體現了計算機課程設置的重要性[3]。除了目前所設置的Visual Basic語言程序設計,以及公共課程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設計這三門課之外,建議增加一門計算機在園藝專業(yè)上的應用的課程,使計算機與園藝專業(yè)有更好的對接,也使得課程的設置更加貼合實際,更加符合現代園藝相關用人單位的需求現狀。

3.3 專業(yè)必修課 專業(yè)必修課程是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的重要部分,是整個教學課程設置的重心部分,其課程設置的合理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質量。此部分課程的不足在上文中有所提及,即部分課程內容冗余,出現不同程度的知識點重復。建議把《草坪保護學》《草坪排灌水學》合二為一,將《高爾夫球場草坪》《高爾夫球場環(huán)境保護概論》《草坪工程》合為一門課程進行講解,先讓學生對課程內容形成一個總體的知識框架,再進行知識點的細化,這樣既可以避免知識點的重復,同時可將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個全面的知識體系,亦避免了時間、精力及師資的浪費。

3.4 專業(yè)選修課 專業(yè)選修課是培養(yǎng)學生對園藝不同方向興趣的課程,此課程建議設立在大二、大三兩個學年。涉及的方面包羅萬象,如關于園林設計、鮮切花栽培與管理、果蔬貯藏等??梢宰寣W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學習,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同時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利于今后的就業(yè)及創(chuàng)業(yè)。

3.5 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為了讓學生能夠做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應該增加實踐教學課程。植物學課程實習應分三步進行:首先,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校園參觀,認識校園植物。校園擁有上千種植物,是一個很好的植物學習場所,掌握校園植物的名稱及特點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專業(yè)技能。其次,學生應去植物園進行學習參觀,這是對知識點進行補充的過程。最后,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霸王嶺等地區(qū)的野外實習,既可進行知識點的復習概括,又可對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做到溫故知新。“三步走”的計劃將會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掌握植物學知識點,將理論與實踐進行良好的對接?!队^賞園藝綜合實習》課程的開展可放置于大三學年。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不同園藝工作園的參觀及考察[4]。學生在與基層人員的討論交流中了解現代園藝的發(fā)展情況、人員的需求狀況,同時了解如何更好地將所學所想付諸于實踐,為學生今后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5]。具體開展形式可采用“大組套小組”,分組分工的形式[6]。每個小組5~6人,專門負責實習內容的其中一項,進行組間的學習、討論、整理及總結,最后進行大組之間的成果分享討論。這樣,既可以調動每名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集思廣益,實現“1+1>2”的效果。

4 結語

以上對于教學體系改良的建議及意見是基于海南當地現代園藝的發(fā)展情況以及相關用人單位的需求狀況,并結合海南大學應用科技學院現有教學體系現狀進行調研及分析討論得出,以期能對現有園藝專業(yè)課程有一個進一步的優(yōu)化,為培養(yǎng)掌握牢固理論知識及很好的實踐能力的綜合性應用型高精尖人才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應根據海南當地教學條件及現代園藝專業(yè)企業(yè)用人需求,結合學生培養(yǎng)目標,總體上采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授課方式。理論課的教授以班級為單位,采取小班教學,使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而進行相應輔導,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夯實基礎,從而實現師生間良好的互動與溝通。實踐課的教授以組為單位,采用進入實踐基地及農場進行實踐學習的方法。授課方式為教師進行統(tǒng)一操作講解,班級成員以組為單位,首先進行組內的探討學習,然后進行各組間的討論及評比,讓學生在實踐、交流及競爭中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把握,以期培養(yǎng)更加適應當代園藝產業(yè)技術領域崗位需求,能夠掌握牢固理知識及很好的實踐能力的綜合性應用型高精尖人才;培養(yǎng)具有較強創(chuàng)業(yè)精神及能力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學生的學習及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麗霞,柴明良.高職園藝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及課程設置研究[J].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2(3):43-46.

[2]黃科,何,,等.湖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專業(yè)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中國園藝文摘,2012(9):173-174.

[3]楊芩,李性苑,劉倫沛,等.“實用技能型卓越園藝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4(12):196-198.

篇4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A020105 金融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01 

工商企業(yè)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03 會計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07 

市場營銷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20215 電子商務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礎   08094 倉儲學   03997 采購與供應管理   07802 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A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40101 學前教育

00383 學前教育學   00386 幼兒文學   A040103 

小學教育

00410 小學語文教學論

A040106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50102 

秘書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06032 電信業(yè)務與管理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學   A081208 

應用化學   02070 微生物學

02483 工業(yè)分析   02173 無機化學(二)   03475 環(huán)境化學   08220 

定量分析化學   A082207 

計算機信息管理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82214 

工程造價管理   00708 裝飾材料與構造

06958 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   06960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A100701 

護理學   02113 醫(yī)學心理學

02998 內科護理學(一)

C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學   00245 刑法學   C050114 

漢語言文學   00533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C050207 英語

00596 英語閱讀(二)

G020106 

金融   07250 投資學原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8390 金融風險控制與管理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G020204 

會計   00058 市場營銷學

07250 投資學原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00160 審計學   G080806 

建筑工程   02446 建筑設備   06568 房屋建筑概論   06001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02394 房屋建筑學   G081707 

鐵道與道路工程   06086 工程監(jiān)理

06287 結構設計原理(本)   02407 路基路面工程

05497 基礎工程

06528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   06523 線路工程(本)

07259 土力學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體力學

06527 土木工程施工組織及概預算

07258 結構設計原理(三)(專)   G082231 

工程造價管理   00708 

裝飾材料與構造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論   04624 

工程經濟學   04228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

06958 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6960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Z020140 

財稅與金融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01 

工商企業(yè)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05 

人力資源管理

00164 勞動經濟學   00166 企業(yè)勞動工資管理

Z020207 市場營銷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09 

旅游管理   00191 旅行社經營與管理   00193 飯店管理概論   00194 旅游法規(guī)   00190 

中國旅游地理   Z020211 

飯店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93 飯店管理概論   00194 旅游法規(guī)   00201 

飯店餐飲管理   Z020212 

企業(yè)財務管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Z020215 電子商務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礎   08094 倉儲學   03997 采購與供應管理   07802 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Z020242 會計電算化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60 

工程財務管理   07103 

現代企業(yè)管理法

00041 基礎會計學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5289 項目投資管理   Z020313 銷售管理

Z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學   00245 刑法學   Z030202 

社會工作與管理   00266 社會心理學(一)   00272 社會工作概論   00273 社會工作實務

Z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關系學   Z040101 學前教育

00383 學前教育學   00386 幼兒文學   Z040103 

小學教育

00410 小學語文教學論

Z050114 

漢語言文學   00533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Z050207 英語

00596 英語閱讀(二)

Z050220 

商貿英語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Z050442 

服裝設計與工程

00677 服裝材料

Z050444 

環(huán)境藝術設計   00673 素描(二)(人物線描為主)

00674 色彩   00688 

設計概論   Z050445 

動漫設計   00673 素描(二)(人物線描為主)

00674 色彩   04744 

網頁動畫設計   Z071601 

信息管理與服務

02115 信息管理基礎   02118 信息檢索   Z080704 

電子技術   02595 高頻電子線路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2340 線性電子電路   Z080725 

現代信息技術教育   03785 創(chuàng)意圖形設計   04342 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制作   05196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小教)   05918 數據庫原理與程序設計   Z080744 

數控技術應用   05787 數控編程   05789 數控機床操作   04068 機械制圖及AutoCad   02561 機械工程材料   Z080752 

電子信息工程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Z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06032 電信業(yè)務與管理

Z080786 

移動商務技術

Z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學   Z080802 

道路與橋梁工程   06279 道路工程制圖   04624 工程經濟學   02405 道路勘測設計   02411 道路施工與管理   Z081208 

應用化學   02070 微生物學   02173 無機化學(二)   03475 環(huán)境化學   08220 

定量分析化學   Z081305 

烹飪工藝   02528 烹飪營養(yǎng)學

02527 烹飪化學基礎   02525 

烹飪原料學   Z081306 

應用生物技術   02070 微生物學

02537 發(fā)酵工藝學   02533 普通生物學   02072 生物化學(一)   12521 

釀酒工藝學   Z081701 

交通運輸   05105 民航貨物運輸

04570 民用航空法   05106 

民航旅客運輸   Z081716 

鐵道與道路工程

06528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   07259 土力學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體力學

07258 結構設計原理(三)(專)   Z081717 

交通運輸管理   02571 鐵路站場

02575 貨物運輸組織

07267 道路運輸組織   02573 旅客運輸組織

07263 運輸企業(yè)管理   00365 交通工程

02569 運輸設備   02570 鐵路行車組織基礎

07266 道路運輸行政管理學   Z081725 

汽車維修與檢測   06921 汽車機械基礎   05875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   06904 

汽車保險與理賠   04442 

汽車概論   Z082207 

計算機信息管理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82214 

工程造價管理

06958 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   06960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Z082230 

建筑施工技術與管理

03894 

施工項目管理   03887 

建筑工程基礎   03891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和合同管理   Z100701 

護理學   02113 

醫(yī)學心理學

02998 

內科護理學(一)

Z100801 

藥學   03027 

植物化學

03026 

藥理學(二)   03034 

藥事管理學   Z100803 

中藥學   02972 

中醫(yī)基礎理論(一)   03037 藥用植物學   02974 

中藥學(一)   03040 

中藥鑒定學   B020104 

財稅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233 

稅法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106 

金融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110 國際貿易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045 企業(yè)經濟統(tǒng)計學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B020202 工商企業(yè)管理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204 會計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160 

審計學   B020208 市場營銷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99 中外民俗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97 旅游資源規(guī)劃與開發(fā)   00198 旅游企業(yè)投資與管理   00189 旅游與飯店會計

00200 客源國概況

06124 旅游文化學   B020216 電子商務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B020222 物業(yè)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5674 

物業(yè)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229 物流管理   07725 物流規(guī)劃   07114 現代物流學

07726 

物流經濟學   B020230 公共事業(yè)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yè)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261 

行政法學

B020232 勞動和社會保障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B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監(jiān)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B030302 行政管理學   01848 公務員制度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320 

領導科學   B040102 學前教育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399 學前游戲論

B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261 行政法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40112 小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B040302 

體育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0501 體育史   00495 體育保健學

00499 體育游戲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502 體育管理學   00497 

運動訓練學   B050104 秘書學

00261 行政法學   00320 領導科學   B050140 

對外漢語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840 日語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B050412 

環(huán)境藝術設計   05424 

現代設計史   04489 

室內裝飾材料

04026 

設計美學   B050418 數字媒體藝術   07219 

數字攝影技術   07227 

電腦動畫   07231 數字影視合成   09537 動態(tài)網站編程基礎   B070102 數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2009 抽象代數   02013 初等數論   B071602 信息管理與服務   02133 信息政策與法規(guī)   02134 信息系統(tǒng)設計與分析

09537 動態(tài)網站編程基礎   B080302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02213 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02204 

經濟管理   02207 電氣傳動與可編程控制器(PLC)

B080612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10053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   08182 

自動控制原理(一)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80702 計算機及應用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B080709 計算機網絡

04751 

計算機網絡安全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B080713 信息技術教育   01263 數據庫VisualFoxpro及學校應用   01265 Photoshop圖形處理

07227 電腦動畫   02115 

信息管理基礎   03137 

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   B080738 電子信息技術   07874 信息技術導論   06169 電子電路EDA技術   07871 

多媒體應用技術

B081209 應用化學   02483 工業(yè)分析   02066 有機化學(二)   02471 環(huán)境生態(tài)學   05082 波譜學   B081311 營養(yǎng)、食品與健康

05766 

新型食品概論

B082208 

計算機信息管理   02378 

信息資源管理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B082231 

工程造價管理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論   04624 

工程經濟學   04228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4231 建設工程合同(含FIDIC)條款   B082232 

汽車服務工程   08587 

汽車服務工程

10053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   04912 

汽車電子控制技術

06906 

汽車運行材料   02576 汽車構造   04946 汽車發(fā)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B090614 林業(yè)及園林高新技術與管理   02685 園林病蟲害防治   02831 林業(yè)企業(yè)經營化管理

06505 森林游憩概論   06509 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   06503 特種經濟植物生產技術   D030106 

法律   0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00226 知識產權法   00233 稅法

D050105 

漢語言文學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D050201 

英語   00840 日語

00600 高級英語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D050305 新聞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Y020106 金融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20110 

國際貿易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045 企業(yè)經濟統(tǒng)計學

Y020155 

文化產業(yè)   04140 知識產權概論   04125 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意與策劃

04139 

應用寫作(本)   Y020202 

工商企業(yè)管理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20204 

會計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160 

審計學   Y020208 

市場營銷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Y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99 中外民俗   00197 旅游資源規(guī)劃與開發(fā)   00198 旅游企業(yè)投資與管理   00189 

旅游與飯店會計

00200 客源國概況   Y020213 

企業(yè)財務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60 

審計學   Y020216 電子商務

08395 網絡金融與管理   08674 計算機網絡基礎

Y020218 

人力資源管理   06088 管理思想史   06093 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   06089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   00054 

管理學原理

00182 

公共關系學

06090 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   Y020221 

建筑經濟管理   02460 工程質量與進度控制   02204 經濟管理   01564 工程建設監(jiān)理概論

Y020222 

物業(yè)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5674 物業(yè)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20227 

資源經濟與管理   02560 資源經濟學   06726 

資源政策與法規(guī)   06728 資源信息管理   06734 

財政與稅收   Y020229 

物流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7725 物流規(guī)劃   07114 

現代物流學   07117 鐵路運輸組織學   07726 

物流經濟學   Y020230 

公共事業(yè)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yè)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Y020256 

項目管理   11880 項目組織與團隊管理   05061 

項目成本管理   05059 項目管理學   05060 

項目范圍管理   Y020261 

工程財務管理   06072 企業(yè)財務審計   05293 國際工程與建設項目管理

Y020263 

現代商務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00947 國際商務管理學

Y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監(jiān)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Y020302 酒店管理   08424 酒店管理   04929 旅游市場營銷   06126 旅游人力資源管理   06124 

旅游文化學   Y020314 銷售管理

Y030106 法律   0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00226 知識產權法   00233 稅法

Y030203 

社會工作與管理   00279 團體社會工作   00285 中國福利思想   00281 社區(qū)社會工作

00282 個案社會工作   00283 社會行政

00284 心理衛(wèi)生與心理咨詢   Y030302 

行政管理學   01848 公務員制度

00320 領導科學   Y030405 

偵查學   00382 刑事偵查學導論

08027 偵查措施與策略   08031 經濟犯罪偵查   08028 審訊學   08030 

犯罪偵查   Y040102 

學前教育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399 學前游戲論

Y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Y040112 小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Y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479 當代資本主義

Y040302 

體育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0501 體育史

09479 健身理論與方法   00495 體育保健學

00499 體育游戲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502 體育管理學

09480 學校拓展訓練   00497 

運動訓練學

09478 

休閑體育學   Y050105 

漢語言文學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567 馬列文論選讀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8 中 

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113 

漢語言文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140 

對外漢語   00840 日語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201 

英語   00840 日語

00600 高級英語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Y050206 英語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600 高級英語

Y050218 

商務英語

05959 外經貿應用文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Y050305 新聞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Y050310 

播音與主持   00504 藝術概論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311 

廣播電視編導   01181 電視節(jié)目導播   01183 電視文藝編導   01184 電視藝術片創(chuàng)作   01179 非線性編輯   Y050408 音樂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9471 舞蹈教學法   04805 聲樂教學法   Y050410 美術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Y050412 

環(huán)境藝術設計   05424 現代設計史   04489 室內裝飾材料

04026 設計美學   Y050418 

數字媒體藝術   07219 數字攝影技術   07227 電腦動畫   07231 數字影視合成   09537 動態(tài)網站編程基礎   Y050437 

藝術設計   05424 現代設計史   00709 室內設計   00755 廣告設計與創(chuàng)意   04026 

設計美學   Y050443 服裝設計與工程   03908 服裝材料學   01014 針織服裝設計

Y070102 數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2009 抽象代數   02013 初等數論   Y070405 

生物技術   06708 發(fā)酵工程與設備   02066 有機化學(二)   06648 生物技術概論   06705 生物工程下游技術   Y071602 

信息管理與服務   02133 信息政策與法規(guī)   02134 信息系統(tǒng)設計與分析

02140 信息咨詢   Y080105 石油工程   01135 油藏工程   06340 油氣開發(fā)地質

Y080302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02213 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02204 經濟管理   02207 電氣傳動與可編程控制器(PLC)

Y080338 

機電設備與管理   08300 機電設備管理   02204 經濟管理   02115 信息管理基礎   02561 

機械工程材料   Y080612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10053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   08182 自動控制原理(一)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Y080702 

計算機及應用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Y080705 

電子工程   02356 數字信號處理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2306 

自動控制理論(二)   Y080707 

通信工程   02356 數字信號處理

Y080709 

計算機網絡

04751 計算機網絡安全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Y080713 

信息技術教育   01263 數據庫VisualFoxpro及學校應用   01265 Photoshop圖形處理

03137 

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   Y080738 電子信息技術   07874 信息技術導論   06169 電子電路EDA技術   07871 多媒體應用技術

Y080789 

嵌入式技術

Y080806 

建筑工程   02446 建筑設備   06568 房屋建筑概論   06001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Y080809 

交通土建工程   06086 工程監(jiān)理   12376 基礎工程設計   02405 道路勘測設計   08274 

交通工程概論   Y080825 

土木工程

08459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   06001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Y081205 

化學工程與工藝   00714 現代儀器分析

05044 化學反應工程   02485 

化工熱力學   Y081209 應用化學   02483 工業(yè)分析   02066 有機化學(二)   02471 環(huán)境生態(tài)學   05082 波譜學   Y081311 

營養(yǎng)、食品與健康

05766 新型食品概論

Y081707 

鐵道與道路工程   06086 工程監(jiān)理

06287 結構設計原理(本)   02407 路基路面工程

05497 基礎工程   06523 線路工程(本)   06527 

土木工程施工組織及概預算   Y081715 

空中交通運輸   07710 簽派程序與方法   07702 現代飛機系統(tǒng)   07696 航線氣象   07700 

航行情報   Y081718 

交通運輸   02568 交通運輸經濟

05110 機場營運與管理

07112 交通運輸系統(tǒng)分析   07113 國際貨物運輸

07114 現代物流學

07295 運輸市場營銷學   05108 民航市場營銷

07117 鐵路運輸組織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05111 民航運輸生產組織

07301 交通工程學   Y081719 機場管理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81726 

汽車維修與檢測   01832 機械測試技術   04912 汽車電子控制技術   02576 汽車構造

03483 發(fā)動機原理   08518 汽車安全檢測技術   Y082208 

計算機信息管理   02378 信息資源管理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Y082225 

航空維修工程管理   05091 航空器適航管理   05094 電子飛行儀表系統(tǒng)   05093 飛機電氣系統(tǒng)   00054 管理學原理

07694 人的因素   Y082231 

工程造價管理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論

04228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4231 建設工程合同(含FIDIC)條款   Y082232 

汽車服務工程   08587 汽車服務工程

10053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   04912 汽車電子控制技術

06906 汽車運行材料   02576 汽車構造   04946 汽車發(fā)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Y090115 

園林

07427 園林生態(tài)學   06509 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   07435 園林工程學   Y090613 牧業(yè)高新技術與管理   06173 特種經濟動物養(yǎng)殖技術   08998 動物生產新技術與應用   06495 動物微生物   06497 動物營養(yǎng)學   Y090614 

林業(yè)及園林高新技術與管理   02685 園林病蟲害防治   02831 林業(yè)企業(yè)經營化管理

06505 森林游憩概論   06509 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   06503 特種經濟植物生產技術   Y090705 

農業(yè)高新技術與管理   07287 現代農業(yè)推廣理論   02679 種子學

07289 農業(yè)微生物應用技術   07286 農產品加工工藝學   02834 農產品市場與管理

06503 特種經濟植物生產技術   Y100311 

檢驗   01651 儀器分析、檢驗儀器原理及維護

Y100702 

護理學   02867 

衛(wèi)生統(tǒng)計學   03011 

兒科護理學(二)

03007 

急救護理學   Y100805 

藥學   05522 

有機化學(五)   01759 

藥物化學(二)   01761 

藥劑學(二)   01763 

藥事管理學(二)   Y100907 

生物制藥   06711 

生物制藥學   03748 

篇5

一、農村體育研究現況

(一)概念界定

相關農村體育的基本概念主要體現于對"農村"、"農村體育"、"農民"、"農民體育"及"村落體育"的認識上。

1.村落及村落體育概念的界定

村落是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最主要的自然聚落,具有社區(qū)的社會關系、秩序以及一定規(guī)模的社會生活群體。村落的邊緣清楚,由固定的農業(yè)人群長期聚居和生活所組成的空間和社會單元。

村落體育是指在村落環(huán)境中以村民為主體,以健康、娛樂、休閑等為目的而進行的非生產性的身體鍛煉活動,屬于社區(qū)活動概念,具有文化層次含義,包括各種現代體育活動和傳統(tǒng)體育活動。

2.農村、農民及農村體育的界定

農村是以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為基礎的居民聚居地,是農民生產生活的載體和主要場所。

農民,相對于城市居民,是一種身份的表征,是以農業(yè)為主要生計,以村莊為長期居住地的人群才能稱為真正的農民。

農村體育是以增強體質,豐富社會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為主要目的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在農村地理范圍內,以農村人口為參與主體所開展的各項體育活動,包括在農村地區(qū)的少數民族體育。

(二)農村體育組織研究

當前村落體育組織結構松散,缺乏穩(wěn)定性。有學者從自組織理論出發(fā),分析農村體育的歷史變革與農村體育組織演繹之間的關系,認為自組織演進是當前農村體育組織發(fā)展的必然路徑,在農村體育組織體系中,政府和體育職能部門應明確自身角色并合理定位。

(三)農村體育現狀研究

現狀研究主要涉及體育人口、農民體育意識和態(tài)度、體育價值觀念、健身場所、鍛煉時間及地點、活動內容等方面?,F狀反映出農村體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農村體育發(fā)展受城鄉(xiāng)二元體制制約,農村體育管理上存在以"城市體育"衡量農村體育的慣性思維,發(fā)展理念上與本土體育及鄉(xiāng)土實際的背離;地域范圍內農村體育發(fā)展不平衡;農村體育與經濟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農村體育組織不健全等。制約因素主要有社會、經濟、理念、文化等方面。

(四)關于農村體育對策的研究

在農村體育發(fā)展的對策上,眾多學者從不同角度給予了相應的建議。朱勇從村落體育的善本再造角度強調"原生態(tài)"價值取向對村落體育和農村體育的重要性,指出在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體育文化、保護、發(fā)掘傳統(tǒng)體育的同時,推動農村體育的多元和文化和諧發(fā)展。郭修金從小康社會的建設為視角,認為農村體育的發(fā)展戰(zhàn)略應向下進行轉移,縣城是農村體育的龍頭,鄉(xiāng)鎮(zhèn)是農村體育發(fā)展的紐帶,村落是農村體育的根基和落腳點,強化政府職能,注重政府的主導作用的合理發(fā)揮。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概念界定不清

由于社會的飛速變遷,對農村、農民、農村體育的界定存在模糊,給相關研究帶來瓶頸。由于關于農村體育理論研究的復雜性以及概念界定的必要性,在進行研究時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農村體育范圍進行界定。

(二)農村體育研究邊緣化

我國對體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競技體育,雖然近年來全面健身運動的興起促進了社會體育研究的進展,但從國家社科基金和體育總局軟科學理想資助情況看,農村體育只占3.67%。此外,對農村體育的研究容易站在現代體育的視角來審視,忽略了農村社會變遷發(fā)展的現實,與農村體育發(fā)展的現實漸行漸遠。

(三)研究對象不清

當前農村體育研究對象中的"農村"范圍過大,對所轄行政村即自然村落社區(qū)的體育活動缺乏應有的、足夠的重視,事實上,村落是地緣和血緣關系醇厚農村的主體,較多地存在著依靠農耕的完全意義上農民,傳統(tǒng)的農村體育項目也正是起源于村落以及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之中,而這些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亦可作為文化遺產進行挖掘和保護,并對與現代體育的結合和推廣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四)研究方法偏失

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共時性問卷調查法,雖然可以經濟、有效地獲得研究者所需的調查資料,但由于農村人口流動頻繁,村民文化程度較低,容易影響到問卷效度和信度,一個時點的共時性問卷調查不能反映出農村體育發(fā)展全貌。

三、結語

我國農村體育發(fā)展對農村體育研究提出了現實性的要求,但城市體育與農村體育兩者結合脫節(jié)。農村體育的研究應把握"農村"的實質,與當地的民俗、地貌特征、經濟發(fā)展、文化習慣、傳統(tǒng)體育等結合,不能追求公式化;應將歷時性和共時性的研究相結合;運用其它相關學科的理論,尤其是社會學理論來研究農村體育,站在社會變遷的角度來研究農村體育。

參考文獻:

何肇發(fā).社區(qū)概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羅湘林.村落體育研究.北京體育大學,2005.2005.羅湘林.對一個村落體育的考察與分析.體育科學,2006(4):86-95.

郭修金,虞重干.村落體育的主要特征與社會功能探析--山東臨沂沈泉莊的實地研究.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7,27(3):33-36.

韓明謨.農村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吳振華,田雨普.關于中國農村體育若干問題的斷想.體育文化導刊,2005,36(5):5-6.

盧元鎮(zhèn).社會體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盧元鎮(zhèn).社會體育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3.

陳安槐,陳萌生.體育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張紅堅,段黔冰.農村體育組織方式選擇與農村體育組織建設--基于自組織理論視角.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2):20-22.

韓軍,王斌,馬紅宇.我國農村體育發(fā)展思考.體育文化導刊, 2009(6): 16-20.

篇6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3-181-02

一、龍港新城的規(guī)劃思路

城市空間是城市經濟活動的載體,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城市空間規(guī)模和空間結構也發(fā)生變化,這些變化影響著城市發(fā)展的速度、質量、規(guī)模和城市要素的比例關系,也是關系到城市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城市各種關系的和諧穩(wěn)定運行。因此,對城市空間必須進行科學研究和合理布局。

龍港新城瀕臨蒼南東部沿海,是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qū)的核心區(qū),是蒼南縣實施“雙海雙區(qū)”戰(zhàn)略主陣地。新城西起時代大道,東至二期圍墾區(qū),南至崇家岙港區(qū),北至鰲江南岸,規(guī)劃總面積為106.8平方公里。

龍港新城功能定位為:以建設區(qū)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都市區(qū)為目標,培育科技、金融、高等和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意產業(yè)、港區(qū)經濟、休閑旅游服務等新型城市功能,增強制造、商貿、物流等傳統(tǒng)城市功能,建成浙江一流、溫州領先的生態(tài)工貿濱海城區(qū)。

龍港新城共有五個區(qū)塊:中央商務區(qū)、產業(yè)集聚區(qū)、港口經濟區(qū)、現代農業(yè)綜合區(qū)和新城拓展區(qū)。

1.中央商務區(qū)。規(guī)劃面積18.6平方公里,是今后鰲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具有行政、商務、金融、居住、會展、體育、文化等城市功能。

2.產業(yè)集聚區(qū)。規(guī)劃面積12.1平方公里,集中布置在圍墾區(qū)的南部,與港口經濟區(qū)相鄰。產業(yè)布局應有臨港產業(yè)、新興產業(yè)和高科技產業(yè),建設方式以蘇州、新加坡工業(yè)園為借鑒,注重文化教育和休閑娛樂的配套建設。產業(yè)集聚園建設將體現功能的復合,滿足生產、生活的需求,以筑巢引鳳、筑巢“留”鳳,促進產業(yè)轉型升級。

3.現代農業(yè)綜合區(qū)。規(guī)劃面積3平方公里,位于中央商務區(qū)和產業(yè)集聚區(qū)之間,以“高端化、產業(yè)化、現代化”為路徑,發(fā)展精品農業(yè)、都市旅游農業(yè)、生態(tài)農業(yè)和休閑觀光農業(yè),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區(qū)域影響力,與中心湖融為一體,構成龍港新城的“綠心”和“綠肺”,成為龍港新城的景觀休閑核心。

4.港口經濟區(qū)。規(guī)劃面積4平方公里,位于北嶺山東北部,琵琶山西南部,包括中心漁港、巴曹商港和崇家岙港區(qū)。港口經濟區(qū)以港口為依托,積極發(fā)展現代港口物流產業(yè),培育新型裝備制造業(yè);積極發(fā)展遠洋漁業(yè)、漁業(yè)深加工和集散地,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產業(yè)。其中,崇家岙港區(qū)泊位岸線總長2.5KM,可建成2~3萬噸的散貨和集裝箱泊位碼頭若干個。該港區(qū)經隧道、跨海橋梁,與龍港新城的世紀大道貫通,與產業(yè)集聚區(qū)連成一體,形成蒼南、平陽、泰順三縣唯一的出海港口。港口經濟區(qū)以高水準的“海洋文化”和“漁文化”為主題,融合人文歷史、港口景觀、親水綠地,集海洋文化、海鮮特色餐飲、旅游服務于一體,成為市民、游客、企業(yè)積極參與的“全天候”、“不夜城”式濱水公共活動中心。

5.龍港新城拓展區(qū)。規(guī)劃面積30平方公里,指現在圍墾區(qū)的東面,屬于二期圍墾區(qū),是今后龍港城市發(fā)展的備用地,目前正在編制圍墾規(guī)劃。該區(qū)塊將在北側按半島或全島形式圍成5~8平方公里的高級商務住宅區(qū),海水可在區(qū)域內穿過,將來成為游艇碼頭的高檔住宅區(qū)。在南側圍成20多平方公里的產業(yè)集聚區(qū),作為今后現代化產業(yè)和物流用地。

二、龍港新城的優(yōu)勢剖析

城市優(yōu)勢是城市得以形成的重要條件,城市獨特優(yōu)勢是城市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城市優(yōu)勢越多,城市經濟發(fā)展就越快;相反,城市劣勢的存在,則制約了城市的發(fā)展。

城市優(yōu)勢,包括區(qū)位優(yōu)勢、港口優(yōu)勢、交通優(yōu)勢、人口密集優(yōu)勢、產業(yè)集聚優(yōu)勢、資源能源優(yōu)勢、環(huán)境優(yōu)勢、生態(tài)優(yōu)勢,都是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1.區(qū)位優(yōu)勢。龍港新城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是溫州市與福州市之間的重要節(jié)點,是浙江省城鎮(zhèn)體系規(guī)劃中鰲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區(qū)。貫穿新城的甬臺溫高速復線和220省道與規(guī)劃中的龍麗溫高速有機串聯(lián)。再加上新城與溫州機場和臺灣基隆港的毗鄰關系,形成了突出的區(qū)位優(yōu)勢,擁有了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

2.港口優(yōu)勢。龍港新城擁有崇家岙、巴曹兩個港區(qū),是蒼南、平陽、泰順三縣的唯一萬噸級以上的出海通道,可建成2~3萬噸的散貨、集裝箱港區(qū)和客運碼頭。經過隧道、高架橋梁與龍港新城的世紀大道貫通,與產業(yè)集聚區(qū)連成一體,有利于龍港新區(qū)發(fā)展臨港產業(yè),發(fā)展城市物流業(yè)。

3.資源優(yōu)勢。江南海涂圍墾工程從2007年6月開工建設至2013年7月完工,歷時6年多,在省、市、縣各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參建各方的艱苦努力下,終于使滄海變成了桑田,為蒼南縣新增了4.34萬畝土地,極大地拓展了城市的發(fā)展空間,成為蒼南縣新一輪經濟發(fā)展的增長點,在蒼南縣水利建設史上寫上了光輝的一頁。2011年,在省重點圍墾工程建設考核中,被評為先進單位。圍區(qū)開始吹填建設龍港新城。

龍港新城一期圍墾區(qū)30平方公里,其中7000畝已經取得海域使用證,2.4萬畝已獲國家海洋局批準農業(yè)用海轉為建設用海。自2012年以來開始吹填,2013年可完成吹填,并同步進行軟基處理。經處理后每平方米土地承載力達到5~8噸,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同時二期圍墾區(qū)32平方公里已進入前期工作,預計2015年可開工圍墾,土地資源優(yōu)勢明顯。

4.能源優(yōu)勢。在建的華潤浙江蒼南發(fā)電廠位于巴曹港區(qū),建設規(guī)模為6×10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fā)電機組,總投資240億元,建成后將給龍港新城的發(fā)展提供可靠能源保障,同時電廠對新城連片集中供熱,提供清潔能源,生產成本大為降低。

5.環(huán)境優(yōu)勢。龍港新城擁有廣闊的發(fā)展腹地和產業(yè)、人口集聚基礎好,其周圍有錢庫、金鄉(xiāng)、宜山等工業(yè)重鎮(zhèn),人口達60萬,為龍港新城產業(yè)和人口集聚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同時作為鰲江流域中心城市核心區(qū),輻射平陽、泰順縣及福建省福鼎市,發(fā)展空間潛力巨大。

經濟優(yōu)勢是經濟發(fā)展的有利條件,經濟優(yōu)勢越突出,實現經濟發(fā)展的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諸多經濟優(yōu)勢中,區(qū)位優(yōu)勢是很重要的,龍港新城位居我國東南沿海的上海經濟區(qū)與海西經濟區(qū)的中部,受兩大經濟區(qū)的雙重輻射作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是我國經濟的發(fā)達地帶,特別是港口城市,集聚了大量資本、技術、信息、人才,而人才、資本、技術、機制正是經濟騰飛最重要的要素。

土地資源、能源和環(huán)境優(yōu)勢在發(fā)展經濟中同樣重要,有土地優(yōu)勢,能承接大項目、大工程,特別在經濟發(fā)達的沿海城鎮(zhèn),如能提供相對優(yōu)惠地價的土地,招商引資和招商引智都會取得豐碩成果,再加上充足的能源,優(yōu)良的環(huán)境,將是理想的投資發(fā)展濱海城市,前途無量!

參考文獻:

[1] 陳友華.城市規(guī)劃概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2] 董光器.城市總體規(guī)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3] 卡拉茲.城市規(guī)劃方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4] 張本.海南海洋漁業(yè)自然資源特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海南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文集(海南?2001)[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5] 張本.海南海洋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思考.海南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M].??冢汉D铣霭嫔纾?001

[6] 張本,李克.海南經濟特區(qū)定位南海開發(fā)基地的建議[j].今日海南,1998(7);17-18

篇7

一、新世紀 新形式 新體驗

隨著電腦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意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強調的是,網絡時代最大的變革不僅僅體現在傳統(tǒng)形式的改變,而更在于互聯(lián)網孕育了自己的藝術作品,例如門戶網站、網絡廣播、網絡電視、網絡動畫、電子郵件等,最典型代表是作為數字藝術形式之一的網絡游戲的開發(fā),網絡游戲簡稱“網游”,是必須依靠網絡技術,以游戲運營商服務器和用戶計算機為處理終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娛樂、休閑等目的的同時在線參與的游戲??梢哉f,網絡游戲的一出世,打破了傳統(tǒng)的游戲方式,給游戲注入了新的“生命”,人們就是通過這種新的娛樂形式,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從中得到新的體驗。最重要一點是網絡游戲吸引人之處并不是對現實生活的重復,而是以現實生活中發(fā)生過或未發(fā)生過的故事為題材,以生活中所產生的經驗為背景,打破現實生活中的限制,超越現實中的束縛,重新建立了一種新的時空關系、人際關系、交互關系。

一部游戲的問世,是游戲開發(fā)者和設計者對整個社會的認知,它將自己所看到、所體會到、所想到的世界通過想象力的加工反映到網絡游戲中,他們將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審美觀,將生動的畫面、逼真的音效、設置的關卡、故事情節(jié)、人與人和人與機的交互都完美的結合起來,構成一部代表現時代的文化作品。當然一部完整的網絡游戲也滲透著玩家的審美方式和價值觀念,游戲的情感表達、思想主題、情節(jié)故事能否符合玩家的心理需求也是游戲設計者考慮的內容。當一部網絡游戲與玩家達到已然的融入和超越的內在狀態(tài)時,新的審美體驗形式也同時出現。一種建立在電腦和網絡上的新的傳播藝術理念和表達靈感的形式產生,因此網絡游戲成為了一個新時代審美體驗的標志。

二、網絡游戲是一種新的審美活動

網絡游戲與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的審美活動有相同點和不同點,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網絡游戲與傳統(tǒng)作品有共同之處,從大的角度來論,他們都是表達情感的形式,通過形式去表達要宣揚的主題,宣泄自己的情感,不管是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作品,都是把情感、思想、價值觀、審美觀、世界觀等蘊藏在作品當中,然后讓人們通過看到、聽到、體驗產生各種不同的心理感受。與傳統(tǒng)作品審美活動的不同之處:首先,網絡游戲是建立在電腦和互聯(lián)網的技術之上,它的發(fā)展是受技術條件發(fā)展的制約。網絡游戲是數字藝術時代的產物,因此,與傳統(tǒng)作品的最大不同之點是互動性,傳統(tǒng)藝術作品是作者完成對象之后,通過作品把自己的情感傳達給人們,而后其所傳達的結果不能或者不能及時的反映給作者,人們只能被動的去接受它、欣賞它,單方面的實現傳播信息與情感。而網絡游戲不同,網游游戲能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實現玩家與機器、玩家與玩家、開發(fā)商與玩家之間的互動性,這種雙向的交互技術是科學技術的結晶,它蘊藏著極大的吸引力和號召力,這也是網絡游戲在短時期內飛速發(fā)展傳播普及并獲得年輕一代對它情有獨鐘的深層心理因素。其次,網絡游戲不可能像文學繪畫作品一樣,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屬于個人創(chuàng)作(偶爾是多數人合作完成的),而網游是包含多方面的藝術元素,它必須是集體的創(chuàng)作活動,這樣,最終的作品也是屬于集體勞動的結晶。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音樂,程序編輯,關卡,編導等各個部門是相互制約、相互協(xié)調完成的,最后完成的作品是各方面合力的結果。因此,往往呈現出比其他個體勞動創(chuàng)作的藝術更加復雜的現象。

三、網絡游戲是一種審美文化底蘊的體現

不同的時代體現出不同的藝術形式,造就出不同的文化產品。農業(yè)時代的主要藝術形式是繪畫和文學,工業(yè)時代出現了照相和電影,在如今在信息時代,通過電腦數字技術制作完成的網絡游戲,成為了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和一種特定的文化價值,它完善和豐富了藝術表現形式在視覺、聽覺和審美體驗的領域,形成了一種新的審美體驗方式,在人們原有的游戲娛樂基礎上沖破傳統(tǒng)形式的,在許多方面上,把現實中不存在的畫面成為可能。

雖然網絡游戲仍然不能被大家全盤接受與傳統(tǒng)藝術表現平起平坐,但一個新事物的產生必定經歷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和完善,才能從低級走向高級,這也是藝術實踐的正?,F象,因為藝術上的創(chuàng)造,必然帶來人們感覺方式和審美習慣的改變,人們需要時間去接受、欣賞、體驗它。一個事物的存在只要是合理的,即使在開始階段不被人們理解,但最終也將被接受,這是一種時代的使然,沒有哪一個時代不造就自己的藝術家。

四、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正確對待網絡游戲

由于在現實生活中受到重重地束縛,人們在滿足了物質保障的基礎上,希望尋求一種緩解精神壓力的途徑,于是,網絡游戲成為大多數人寄托的對象,人們置身其中親身參與,親身體驗,的確能將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壓力得到緩解,但這種體驗是需要適度控制的,需要人們把握一個“度”,如果過分依賴負面情緒在網絡游戲中宣泄,這就是人們經常所談及的“網絡成癮”,會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產生影響,嚴重了讓人們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成為一種精神鴉片,毒害我們的心智,這當然就更涉及不到“美”的存在。因此,我們要以嚴肅負責的態(tài)度正確對待網絡游戲,保持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用審美的角度體驗網絡游戲,讓這種新的媒體形式開啟美學體驗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

[1]宮承波主編:《新媒體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9月

[2]霍美辰《新媒體傳播環(huán)境中的新審美體驗論》

篇8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26

〔中圖分類號〕G2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2)02-0102-05

Study about Yearbook User and the Innovation

of Service in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Zhang Lili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growing bodies of literature were being digitized.It can find different yearbooks in paper periodicals,databases and the internet.In this paper,it studied the yearbook users in the reading room of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analyzed the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of yearbook users and try to find a new and efficient model of yearbook service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s of yearbook and achiev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library to digital library.

〔Key words〕library;user study;yearbook;the innovation of service

年鑒是系統(tǒng)匯輯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獻信息,逐年編纂連續(xù)出版的資料性工具書[1]。同時年鑒作為第一流的信息源[2],通過對大量原始信息、文獻進行篩選、整理、分析和加工,集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于一身,形成了集數據、情報、資料為一體的高密度多元信息載體,具有“資料權威、反映及時、連續(xù)出版、功能齊全”等特點[2]。讀者可通過年鑒查找學科發(fā)展的歷史大事、最新動態(tài)、最新進展和準確詳細的數字統(tǒng)計資料,還可以利用年鑒查找法規(guī)政策、當代人物生平和書刊論文線索等,尤其是由權威人士撰寫的綜述、述評等三次文獻,參考價值極高,是能夠滿足讀者多方面需求的全面而權威的文獻。圖書館是年鑒的主要用戶和收藏者,我國其他年鑒用戶目前也主要是通過圖書館來使用年鑒,圖書館既是年鑒最大的用戶,也是年鑒最重要的傳播媒介。因此,通過對國家圖書館年鑒閱覽室的讀者類型及特點進行研究,將讀者的需求及對年鑒編纂質量的評價信息反饋給年鑒編纂部門,探討圖書館年鑒閱覽室的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充當年鑒用戶與年鑒編纂部門互動的橋梁,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年鑒的適用性,使年鑒發(fā)揮其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國家圖書館中國年鑒閱覽室的讀者構成

國家圖書館中國年鑒閱覽室是國內收藏印刷本年鑒最全的特色閱覽室。接待來自國內外的各類型讀者。

1.1 中國年鑒閱覽室接待讀者數量和流通情況

從2006-2009年,閱覽室接待讀者數量相對穩(wěn)定。2008年受奧運會影響,讀者數量稍有減少,流通量卻有所增加,2009年年鑒閱覽室流通量比2008年增加了16.4%。從整體趨勢上看,讀者對年鑒的查閱需求不斷增加(圖1)。

1.2 中國年鑒閱覽室讀者年齡構成

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2006-2009年到中國年鑒閱覽室的讀者年齡分布基本一致,以年齡在35歲以下的讀者為主,約占85%,其中也不乏高齡讀者,最年長者85歲,多為退休教授或科研人員(圖2)。

圖2 2009年中國年鑒閱覽室讀者年齡構成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國家圖書館年鑒用戶研究及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探索Feb.,2012Vol.32 No.21.3 中國年鑒閱覽室讀者身份構成

以2009年為例,中國年鑒閱覽室讀者以在校學生為主,約占69.8%,本科生占19.8%,在讀碩士占38.8%,在讀博士占11.2%;教師和科研人員占10.3%;16.6%為一般工作人員,全年還接待外賓86人次(圖3)。

1.4 讀者來源

以2009年為例,本室最大的讀者群來自高校系統(tǒng),占到全部讀者人數的69.6%(其中在京高校168所,7 198人次,約占90.6%,大多集中在離國家圖書館比較近的高校;外地高校190所,705人次,占8.9%;有42人次來自國外31所高校);11.4%的讀者來自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門,19.4%來自各類公司、企業(yè)。

圖4 2009年中國年鑒閱覽室讀者來源

2 中國年鑒閱覽室讀者對年鑒的需求分析

2.1 2006-2009年按中圖分類的年鑒流通統(tǒng)計比較

通過調查發(fā)現,中國年鑒閱覽室中讀者查閱頻率最高的是C類,占總流通量的53%,其次是F類,占30.3%;G類,占4%;和Z類,占5.7%;D類(政治、法律),占1.67%;X類(環(huán)境),占1.3%。C類主要是國家、省、直轄市、地級城市的統(tǒng)計年鑒,如:中國統(tǒng)計年鑒,北京統(tǒng)計年鑒,浙江統(tǒng)計年鑒,蘇州統(tǒng)計年鑒等;F類是中央和地方的經濟類年鑒和經濟類統(tǒng)計年鑒,如:中國金融年鑒,中國汽車工業(yè)年鑒,中國海關統(tǒng)計年鑒,北京房地產年鑒等;G類主要查閱的是教育年鑒、教育統(tǒng)計年鑒、教育經費統(tǒng)計年鑒、科技統(tǒng)計年鑒、信息年鑒等;Z類主要是各省、市、縣的綜合性年鑒,尤其是縣一級統(tǒng)計年鑒出的很少,讀者查閱縣以下資料主要從市級統(tǒng)計年鑒和縣級綜合性年鑒中查閱。因此,讀者查閱的年鑒種類主要集中在“統(tǒng)計年鑒”,“經濟類年鑒”,“教育及綜合類”,“衛(wèi)生及環(huán)?!钡确矫妫▓D5)。

圖5 2006-2009年按中圖分類的年鑒流通統(tǒng)計

2.2 讀者查閱年鑒的目的及需求

筆者在2006年及2009年向到室讀者隨機發(fā)放調查問卷,分別就“讀者年齡”“學歷層次”、“職業(yè)”、“查閱數據的年限”、“查閱年鑒的目的”“內容需求”、“對我國目前現有的年鑒資源數據庫的利用情況”、“對年鑒資源載體形式的選擇”、“室藏年鑒的滿足率”、“室藏評價”、“應加強哪方面年鑒的入藏”、“國家圖書館年鑒室的服務方式應如何改進”等13項進行了調查,2次調查結果基本相同。其中49%的讀者為了課題需要,18%的讀者為了完成畢業(yè)論文,12%的讀者兼顧課題和論文;9%的讀者用于市場研究,5%的讀者用于決策分析,7%的讀者用于信息服務。由于高校教師一般都身兼教學與科研兩項任務,承擔國家和各大部委的研究課題越來越多,雖然在校學生占70%,但學生中有82%都是在幫導師查閱資料,搜集、整理各類統(tǒng)計數據,其中有部分學生跟導師做完課題,自己的論文也就提交了。有18%學生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畢業(yè)論文而查閱年鑒??蒲性核⒏鞔蟛课目蒲腥藛T和官員,也都是為完成國家或部委課題或決策分析、市場研究來本室查閱資料;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咨詢公司、顧問公司、投資公司、評估公司、文化傳播公司、外資企業(yè)、律師事務所等也都在做信息情報方面的工作,他們?yōu)槲袉挝皇占Y料,進行數據分析,為委托方投資決策提供依據,有的也申請國家或部委課題等(圖6)。

圖6 讀者查閱年鑒的目的

讀者對年鑒內容的需求集中在經濟指標,分行業(yè)的經濟指標,人口數據,農業(yè)數據,教育類數據和縣以下的統(tǒng)計數據(圖7)。很多讀者同時需要若干類型的數據。近幾年,隨著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推出,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完善農業(yè)補貼制度,農村醫(yī)療改革等等,相應的課題應運而生,讀者對縣級以下的詳細數據需求呈上升趨勢,已經不僅僅停留在人口、收入、耕地、消費性支出等項目上,比如需要類似農村沼氣用戶、沼氣池數量等一些非常細化的數據。讀者為了完成課題研究,需要大量的統(tǒng)計數據,尤其是需要很多回溯性數據。跟據統(tǒng)計結果,需要20年和20年以上數據的讀者達31%,需要10年和15年連續(xù)數據的讀者到37%(圖8),可見數據的連續(xù)性多么重要。此外,讀者對年鑒中各行業(yè)運行狀況、發(fā)展趨勢的分析等內容的需求,為進一步研究市場、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對環(huán)境治理,能源消耗等相關數據的需求逐漸上升,說明我國有關部門對環(huán)境治理,節(jié)能減排等問題也越來越重視。因此,年鑒編輯部門應該重視年鑒用戶的需求,適時提供科學、可靠、權威的、連續(xù)性的資料和數據,從而為各級政府部門、科研單位、生產運營部門等制定方針、政策、發(fā)展規(guī)劃、理論研究、投資決策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

3 讀者對年鑒資源認知度和評價

3.1 讀者對年鑒數據庫的認知度和評價

為了解中國年鑒閱覽室讀者對年鑒數據庫的使用情況,我們對同方(CNKI)的“《中國年鑒全文數據庫》”、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方正Apabi)、“中國資訊行搜數網”3個年鑒數據庫的利用情況進行調查(圖9、圖10)。由于本室讀者70%來自高校,高校系統(tǒng)購買同方(CNKI)《中國年鑒全文數據庫》使用權的較多,因此對讀者對同方(CNKI)的中文年鑒全文數據庫的認知度遠遠高于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方正阿帕比)和中國資訊行搜數網;在使用過3個數據庫的讀者中,對3個庫的評價和滿足率上相差不太大。對同方(CNKI)的中文年鑒全文數據庫的評價略高于方正阿帕比的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對中國資訊行搜數網的滿足率稍差一些。但回答問卷的讀者中73%都沒用過,最主要的原因是接觸不到該庫。而且查閱內容存在較大差異。筆者認為對這些數據庫的宣傳力度還遠遠不夠。

3.2 讀者對中國年鑒閱覽室藏書評價

通過讀者對中國年鑒閱覽室藏書的評價發(fā)現,有19%的讀者回答本室年鑒可以滿足其需求,56%的讀者認為基本能滿足需要,有25%的讀者回答能滿足一部分。對本室藏狀況感到滿意的為54%,基本滿意的為44%,不滿意的為0.45%。而目前不能讓讀者完全滿意的原因有五點:(1)讀者需求的差異性較大,雖然年鑒是具有知識密集、信息密集、時間密集的特點,但并非能滿足所有讀者需求;(2)數據缺乏連續(xù)性和可比性。地市一級年鑒的連續(xù)性有欠缺,缺乏縣一級統(tǒng)計數據;(3)行業(yè)數據細化不夠,(4)整個社會對環(huán)境保護及治理方面,能源方面數據提供的不夠全面;(5)有些年鑒出現數據錯誤或前后不一致,而且未作說明等。

3.3 中國年鑒閱覽室讀者閱讀習慣調查

通過對中國年鑒閱覽室讀者使用紙版和數據庫年鑒的調查發(fā)現,讀者中有18%的讀者選擇電子版或網絡版年鑒,33%的讀者選擇使用紙本年鑒,49%的讀者選擇兩者兼顧(圖11)。由此看出,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的發(fā)展,讀者對網絡版、電子版年鑒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它帶給讀者的是方便快捷,而且節(jié)省大量復印費用,并節(jié)約紙張。但是仍然有33%的讀者選擇紙本年鑒,49%的讀者選擇兩者兼顧。一方面有閱讀習慣的問題,另一方面紙本年鑒,比較直觀,翻檢容易,而且,有很多早期年鑒,和編輯單位內部發(fā)行的年鑒,還沒有被數據庫收錄,而本室收藏相對較全,查閱這部分年鑒的讀者依然要來我室查閱紙本年鑒。

3.4 讀者對年鑒入藏方面的建議以及讀者服務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1)年鑒新書更新太慢,有的年鑒出版1~2年了還未到館或到室。

(2)有些種類年鑒的連續(xù)性不能保障,主要是地市的統(tǒng)計年鑒,對讀者的課題論文的完成造成一定困難。紙版年鑒應保證省級、地方城市年鑒齊全,增加縣級統(tǒng)計年鑒的入藏,各種普查資料匯編也應齊備。應加強西部各省以及西部經濟、文化、資源、環(huán)境方面的年鑒的入藏,尤其是民族地區(qū)年鑒的入藏。

(3)簡化年鑒資源數據庫使用界面,使之更方便查閱。

(4)加強近些年國外重要發(fā)達國家和一些大的第三世界國家以及部分世界組織出版年鑒的收藏。

(5)加強行業(yè)性、專業(yè)性統(tǒng)計年鑒的入藏。讀者需求集中在歷年行業(yè)統(tǒng)計數據,尤其是細分行業(yè)的一些經濟指標;農村基礎設施、農產品物流、農業(yè)生產物資消耗或農業(yè)生產成本投入較細化的數據資料,與農業(yè)和農村生活相關的能源消耗數據、農村經濟,農林采礦等農業(yè)數據;能源,交通運輸,物流、港口、航運,制造業(yè)及工業(yè)統(tǒng)計數據;環(huán)保、排污數據;災害、事故、城鎮(zhèn)人均住房面積,互聯(lián)網用戶等方面的數據等,關于外資和社會保障方面的統(tǒng)計應細化。

(6)加強各地行業(yè)統(tǒng)計年鑒的入藏或編輯一些更細化的年鑒,如通商口岸類、軍隊、科技、能源、環(huán)境、市場、旅游、保險方面的統(tǒng)計年鑒等等,行業(yè)細分得越小越好。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許多新興行業(yè)產業(yè)開始萌芽和發(fā)展,如:休閑產業(yè)、體育產業(yè)、住房、餐飲業(yè)、服務業(yè)、娛樂業(yè)等,希望能加強這方面年鑒的出版和入藏。

(7)關于兒童統(tǒng)計資料太少,尤其是兒童圖書館方面的資料。

(8)希望能加強對臺、港、澳廣播、電影、電視年鑒以及亞洲國家廣播、電視、電影年鑒的入藏。

(9)有些年鑒中的統(tǒng)計數據前后出入很大,又沒有針對性地說明,年鑒編輯部門應該定期制作回溯性的數據匯總,以方便讀者利用。同時應加快年鑒編輯速度,使最新的年鑒能盡快投入使用。

4 國家圖書館年鑒閱覽室在網絡環(huán)境下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的探索目前我國年鑒資源早已不再局限于紙本年鑒,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信息社會,一般而言,單種年鑒形不成信息優(yōu)勢,整合成基于大規(guī)模資源數據庫的信息系統(tǒng)才會形成產業(yè),贏得市場。所以,中國年鑒必須走集團化、數字化、網絡化之路[3]。到目前為止,歸于信息產業(yè)的年鑒,已經出現了多載體形式。圖書館無疑將整合多載體形式的年鑒資源。為讀者提供服務。服務模式應該從提供實體型文獻為主向提供實體型文獻和數字化文獻與網絡資源并重的方向轉型;從一般性的文獻借閱服務向深層次、個性化服務推進;服務內容從提供單一形式資源向提供集成資源過度。服務手段以到館的、手工的文獻借閱服務與遠程的、網絡化的文獻信息和知識推送服務并舉。

4.1 整合館藏年鑒資源,拓展服務模式

從2009年7月開始,在中國年鑒閱覽室搭建了多載體形式的年鑒資源服務平臺:在提供3 137種,17 277冊紙本年鑒的閉架閱覽服務的同時,還在閱覽室放置1臺年鑒光盤檢索用機,2臺數字資源檢索用機(可以檢索國家圖書館購買的年鑒數據庫),同時本室還整合了各地省情網、市情網、統(tǒng)計局信息網站上的免費使用的年鑒網絡資源,并于2009年9月30日推出“互聯(lián)網上免費使用的綜合性年鑒資源網址導航”和“互聯(lián)網上免費使用的統(tǒng)計年鑒資源網址導航”手冊,并不斷跟蹤和更新。目前已經收集了200余種免費使用的網絡年鑒資源,這些年鑒全部來自政府網站,具有權威性,使到館讀者在一個固定空間內既可以查閱紙本年鑒,也可以瀏覽、下載“清華同方知網《中國年鑒全文數據庫》”、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制作“在線閱讀年鑒”以及“光盤版年鑒”,同時,還可以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瀏覽各地省情網,市情網,統(tǒng)計信息網上免費使用的綜合性年鑒和統(tǒng)計年鑒。

4.2 加強年鑒資源的宣傳與揭示

中國年鑒閱覽室從2006年6月份開始將每個月入藏的年鑒新書目錄以及新創(chuàng)刊年鑒的內容摘要掛在圖書館“新書推薦”欄目中,使讀者更方便快捷地獲得年鑒出版和入藏信息。今后將進一步加強網絡宣傳力度,還需要制作年鑒專題導航,鏈接政府網站上的年鑒欄目,為讀者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服務。除此之外,需在閱覽室內制作宣傳欄,將室藏書目提供給讀者,使讀者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室藏年鑒。

4.3 跟蹤年鑒網絡資源,及時更新室藏信息

網絡年鑒資源可以彌補館藏紙本年鑒的不足,如:南京統(tǒng)計局網站提供的《南京統(tǒng)計年鑒》從1949-2010年都可全文檢索,而我館紙本只入藏1994年、1997年、2000-2010年的年鑒;《威海統(tǒng)計年鑒》館藏只有1993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08年的,而威海統(tǒng)計信息網提供2000-2011年的統(tǒng)計年鑒全文檢索;《大慶年鑒》,本館只入藏了1988-2000年、2009年、2010年的,而在中國龍志――黑龍江省情信息網中可以檢索到從1988-2006年《大慶年鑒》的全文;尤其是可以從政府網站獲取一些縣級年鑒資料。對已經掌握的正在進行年鑒建檔的政府網站繼續(xù)跟蹤,以便及時獲取上傳信息。

4.4 加強館員培訓,提高年鑒檢索能力

中國年鑒閱覽室的工作人員是年鑒信息資源與用戶之間的中介橋梁,通過培訓可以更好的輔導讀者利用年鑒數字資源,及時反饋讀者需求信息,促進各類年鑒資源的使用。通過瀏覽檢索各級政府網站和中國年鑒網,及時獲取年鑒出版信息,進一步整合年鑒網絡資源,定期向采訪部門提供缺藏書目,向讀者宣傳室藏,推薦電子資源和網絡資源,擴大讀者對我國年鑒資源的認知度,實現傳統(tǒng)服務向現代化服務模式的轉型。

參考文獻

篇9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101(2014)05004203

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權智》中寫道“蕃軍遠來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請休憩士馬,少選決戰(zhàn)?!?休憩是古往今來人們都一直追求的一種自在的、舒適的精神狀態(tài)。而承載休憩行為的就是休憩用具,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不斷升級,原有的路邊座椅已經不能滿足各年齡段人們的需求。尤其是專門根據老年人行為心理需求所設計的適老化公共座椅,本文的研究希望為老年人的休憩需求得到合理的解決助一臂之力。

一、調研內容與方法

為了更加準確的掌握老年人休息行為模式和對公共休息座椅的使用狀況,主要是通過問卷調研的方法,制定一份問卷調查,目的在于量化分析老年人在使用公共休憩座椅時的時間、地點、方式、活動狀況、場所內的空間形態(tài)對人際關系的影響等進行歸納總結。

(一)老年人活動分析

調研的時間為11月10日,周末,天氣晴朗。從居住區(qū)、公園、街邊綠地三個景觀休憩場所,對老年人休憩情況進行觀察和紀錄,發(fā)放100份問卷調查,實際收回83份。通過問卷調查,反映出老年人的戶外活動主要在公園中人數最多,其次是居住區(qū),最后是街邊綠地。時間主要是分布在早上7:00-10:00,下午3:00-5:00,這兩個時間段的氣溫比較適合老年人鍛煉以及休閑。太陽落山后老年人活動越來越少?;顒拥念愋统缟铣烤毥∩戆ㄎ鑴?、太極等動態(tài)活動外,其余時間段主要選擇為在座椅上聊天、曬太陽、下棋、聽廣播、看景色等靜態(tài)活動。

(二)老年人空間行為特征

公共座椅的設置應該從公共空間、場所環(huán)境、使用者的行為心理需求出發(fā),使使用者能夠更好的的在公共空間中活動、休憩。所謂人性化的設計就是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huán)境下,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設計,來滿足使用者的視覺、聽覺、觸覺、感知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要求。老年人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特殊照顧的群體,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因此通過調研,將老年人的需求納入到設計中顯得尤為必要。老年人在空間行為中的特征體現在:

1.”人看人”。

調查發(fā)現,在公園中或是街邊綠地休憩區(qū),部分老年人選擇在公共座椅上進行靜態(tài)的活動,主要是觀看風景或是觀看其他人的行為。場所內,大部分老年人會選擇坐在亭子內或公園邊緣帶有靠背的休憩座椅上,少數的選擇坐在花壇邊緣或者自己攜帶座椅觀賞風景或其他人的活動。坐姿多以深坐為主,有少量淺坐,基本沒有席地而坐。

2. 相互交流。

在居住小區(qū)內的公共景觀區(qū),老年人多以相互交流互動的方式存在。以聊天為主,座椅選擇主要分布在公園內靠近中心的位置或者道路的邊界處,不妨礙其他人行動的位置上。交流區(qū)老人選擇圍坐在一起,便于交流。坐姿主要采用淺坐仰視,或者站立姿勢依靠在樹邊或欄桿邊的姿勢,便于交流。

3.寂靜獨想。

公園和居住小區(qū)內的景觀休憩區(qū),也有部分老人選擇采用深坐的休憩方式,滿足個人獨自思考、享受的心理。座椅一般分布在場所中凹陷或者樹木種植較多的私密性強的空間,不容易被其他人所打擾。

4.交通空間。

在公園、街邊綠地兩個景觀休憩場所,道路兩邊行走的空間邊緣,老年人通常會進行短暫的休憩行為。在行走疲勞的情況下,尋找可以恰當休憩的地方。這屬于短時休憩,主要是以淺坐為主,有時也發(fā)生倚靠行為。這時依靠物的高低決定了老年人依靠的部位。而休息座椅多設置為沒有靠背的座椅,分布在道路綠地的邊界處。

二、問卷統(tǒng)計分析

在回收的83份問卷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60~65歲占52%,65歲到70歲占36%, 70歲以上老人占12%。本次調查擬定的十個問題主要側重于老年人對休息座椅的滿意程度、使用狀況、活動體會等,分析統(tǒng)計后得到以下數據。

(一)座椅滿意程度

36%的老年人對已有座椅表示很滿意,18%的老年人認為使用較少,46%的老年人認為座椅的設置可以滿足更多需求,可以設計的更好。

(二)空間場所活動情況

在這一項調查中,78%的老年人來到戶外休憩的目的是放松心情,活動、見朋友、聊天;15%的老年人是沒有目的性的出來坐坐;7%的老年人是心情不好,不想呆在家里出來散心。這與觀察的結果一致,老年人多以2人以上的座落方式,獨座的較少。老年人喜歡坐在有趣的、舒適的、視野開闊的公共空間中,可以進行休憩、聊天、觀望等活動。

(三)空間尺度

空間尺度的大小,對老年人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為座椅間距設置提供依據。在調查中發(fā)現,11%的老人愿意兩個人座落的空間在0~0.5米。這一般屬于親密距離,是親人、密友之間的緊密行為。在這段距離中休憩的老人既有語言上的互動,比如親密耳語、私密話題等又能夠在肢體上進行互動,比如互相挽著手臂。這個空間適用于老年人在私密場合或者互相攙扶而座的環(huán)境中;30%的老人認為座落的距離在0.5~1米之間比較合適,這個距離適于老年人中的普通朋友或者密友,在這段距離中,老年人之間是直接面對面的,沒有其他物品,適合于下棋或交流的聚集空間,通??梢阅軌蚧ハ啾葎?,彼此沒有肢體接觸的范圍;36%老人認為座椅之間的距離應該設定在1~3.5米的距離,這樣能夠讓初次見面或短暫接觸的老年人之間更加自在,座椅之間擺放桌子或者其他植物進行隔離,相互之間可以大致看到對方的身體,在行為上較為正規(guī)端莊。23%的老人認為座椅之間的空間距離應該在3.5米以上,這樣能夠在大的環(huán)境中獨自享受自己的休憩習慣,陌生人之間彼此沒有干擾。

在調查中發(fā)現,老年人選擇0.5~1米、1~3.5米這兩個距離的最多。在這段距離中,老年人的視覺、嗅覺、聽覺等感覺器官恰當的發(fā)揮作用,符合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范圍,能夠使老年人處于舒適方便的休憩空間中。

三、適老化公共座椅設置要點

(一)活動區(qū)域周邊

老年人要保持身心健康,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進行適量的戶外活動,與人、空氣、陽關緊密接觸,因此在大型公園中都會設置有開敞的大空間,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在此類活動場所周邊布置公共座椅,要考慮到老年人喜好陽光的特性,所以座椅不要離樓北面太近,以免遮蔭曬不到太陽,同時也要考慮植物布置,避免夏天陽光過強。老年人在運動的過程中,座椅最好在老年人的視野范圍之內,為方便老年人運動時存放衣物提供便利。

(二)步行道周邊

步行道周邊座椅要保證視線通暢,有利于老年人增強安全感。每隔適當距離設置座椅,方便老人停留休息。設置的位置應退后于道路,避免行人行走和老年人休憩發(fā)生碰撞。盡量少的設置臺階,老年人上下不方便,從步行道過渡到休憩區(qū)時,盡量少的使用臺階,為增強領域感,可以使用不同材質、形式的鋪地,以增加老年人休憩的舒適性。

(三)小型交流場所中

閑聊、下棋等小型的社交活動,有益于老年人重新融入社會,豐富老年人的人際關系,在設計時注意日照、風向、道路等因素的影響,考慮到老年人的停留于交流。設置內向型座椅,方便下棋打牌??紤]座椅之間距離,方便坐輪椅的老年人通行使用。

(四)安靜休息區(qū)周邊

安靜休息區(qū)是老年人進行較為私密性的安靜活動。比如休息聊天曬太陽觀望等。座椅設置考慮到老年人喜歡觀望的特點,應放置在面向風景較好或者人流活動頻繁的地方,座椅后方設置擋風墻或者種植植物,以高過人為宜,達到心理安全的目的。

(五)材質與造型

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座椅,要考慮環(huán)保性,在使用過程中不能釋放出有毒氣體,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座椅穩(wěn)固性考慮到老年人經常需要扶著桌子輔助起坐,保持身體的平衡性,所以座椅設施要相應設置靠背和扶手,便于老年人疲勞時倚靠和起立撐扶,同時要采取加固處理,保持座椅穩(wěn)定;座椅周邊地面采取防滑鋪地,在使用中能夠產生足夠的摩擦力;造型顏色不能能夠使用過于鮮艷和花哨的圖案,防止引起老年人的眩暈感;邊角處理成圓角,防止磕碰受傷。

(六)視覺與心理

安全感,老年人在游憩空間中的滿足感,來自于他能夠了解所身在的環(huán)境,并且能夠掌控周圍環(huán)境的自身行為感受。老年人對于自我保護的需求比一般壯年人更強烈,這時出于人的自我保護意識的一種需求,特別是在公共的陌生環(huán)境中,老年人喜好坐在同一個位置

與相同的人交往,從而保證其空間領域性是屬于個人的。因此在設計座椅時可以分為兩類,向心性座椅和離心性座椅。向心性指的是老年人在聚集活動中,需要圍坐在一起,所以座椅設置要相對完整,圍合度較高,使其成為一個整體,滿足向心性的活動中心內容,使老年人愉悅的享受領域中的快樂;離心性的座椅擺放是在老年人需要獨自思考,或者相互之間不認識的狀況下產生的距離感,使老年人之間因距離和作為方向,而產生的安全舒適的感受。適用于獨自思考,觀看風景,觀看其他人活動的狀態(tài)。

2013年7月,修訂后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在全國付諸實施,對于老年人適宜生活的環(huán)境做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這對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參與社會活動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通過完善越來越多的適老化設施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質量,營造良好的社會生活空間。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 (GB 50180-93)[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2] 賁放. 養(yǎng)老機構康復景觀的設計研究 [D]. 北京 :清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標準 (GB/T50340-2003)[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城鎮(zhèn)老年人設施規(guī)劃規(guī)范 (GB50437-2007)[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5] 宋紅波. 呼和浩特市居住區(qū)園林環(huán)境與居民行為心理的關系研究 [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44-46.

[6] 吳巍,張智,陳燁.解讀城市公共空間中的環(huán)境與行為[J].城市建設,2010(05):221-222.

[7] 張紅雷.公共坐具與坐憩行為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32-34.

[8] 張明春,楊玲.淺析公共休憩設施的人本化設計[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0):185-186.

[9] 丁玉蘭.人機工程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10] 劉文娟.座椅產品設計方法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9(6):14-17.

篇10

中國農村的進步、發(fā)展、繁榮和穩(wěn)定,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興衰成敗,關系到我國在國際經濟競爭和政治較量中能否保持獨立自主的地位。體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極其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中華武術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獨特的功能和社會作用。

1中華武術的價值功能演變

中華武術作為與中華民族同生共長的中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它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交融在一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發(fā)展特點。武術在幾千年的產生、發(fā)展和形成的過程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和熱愛中國武術的外國人,它是中國社會所特有的產物。中國武術不但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而且還是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另外,在中國武術這種特殊的活動方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行為規(guī)范、審美觀念、心態(tài)模式、價值取向、人生觀和宇宙觀等。中華武術是在幾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和哺育中發(fā)展起來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具有強身健體、修身養(yǎng)性、藝術審美、陶冶情操、防身自衛(wèi)和休閑娛樂等價值功能。

武術的價值功能演變是因當時社會環(huán)境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的,武術的功能演變不可避免地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爸腥A武術是中華民族漫長歷史發(fā)展、演變的文化結晶。在其綿延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始終與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本質屬性和價值功能,并有別于其他社會現象,只是在中國歷史變遷發(fā)展的不同時期,武術為適應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需要或是突出它其中某一功能,或是擴展其外涵,或是淡化其某一作用,這就在客觀上要求我們在研究中,必須尊重武術與中國社會變遷、演化同步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將武術置身于歷史發(fā)展的長河,站在高度抽象、多維思考的角度,從動態(tài)上、從武術發(fā)展的趨勢上去把握它的本質所在,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概括出武術的全部。對過去的武術,對未來的武術的研究都必須如此?!?/p>

2民族傳統(tǒng)體育在農村開展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傳統(tǒng)體育在農村開展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民族傳統(tǒng)體育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來自于民間服務于民間,其獨特的價值和功能主要表現在其鮮明的文化特征上(即生產實用性、民族性、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娛樂性、文體交融性等)。傳承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倫理學的傳統(tǒng)體育文化,所顯示出的精神情感、生命的人文關懷,主要體現在靜態(tài)文化價值(滲透著社會歷史的精神產物)和動態(tài)文化價值(活躍在現實生活的一種文化現象,民間的傳承習俗)兩方面。意味深厚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在強身健體的同時追求人的形與神的高度統(tǒng)一,其別具一格的民族藝術、審美觀、民族情感著重于在姿態(tài)的意趣里塑造人,在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方面是其他體育項目所不能比擬的。

2.2新世紀農村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開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黨的后,我國農村實行了各種形式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農民經濟收入普遍提高,可供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增多,他們迫切要求改變“除了干活吃飯,無所事事”那種枯燥乏味的生活,對文體活動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有文化的新一代農民大軍在關注身體健康同時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觀念的深刻變化,使農民們迫切需要一種既健身娛心又培養(yǎng)人品的體育活動。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特點和功能很好地滿足人們這一需要,同時農村的這些變化,從物質基礎、時間保證、思想重視和活動陣地等方面,為廣泛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為農村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提供了可能性。

3農村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社會意義分析

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價值對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弘揚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國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村開展健康向上、內容多樣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不但能健身娛心、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而且有利于建立健康、合理的新型生活方式,創(chuàng)造文明、和諧的農村環(huán)境,從而推動我國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社會價值就是挖掘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功能,順應和滿足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既定規(guī)則,在政治、經濟、文化各項事務的具體過程中得以體現。

3.1政治

3.1.1促進農村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閑時間增多,健身意識不斷增強,農民對文體活動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果沒有一種合適的體育活動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他們很可能沉溺于酗酒、賭博,不但危害身體,也給農村的社會治安帶來隱患。在農村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活動,不但能健體娛心,而且能引導農村的社會風氣,民族傳統(tǒng)的功能和價值在此方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更重要的是通過參加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活動,農民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變化,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積極向上、嚴守法紀、互相幫助、相互尊重的新一代農民正在成長。近年來,隨著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的開展,農村社會治安情況有了很大變化,賭博、打架等現象少了,參加文體活動的多了,這說明在農村廣泛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對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3.1.2增強農民凝聚力。凝聚就是團結,凝聚力就是團結力。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以它特有的文化認同,無疑是一種密切民族關系,增強人們團結的凝聚劑。它的聚合、凝結功能主要產生于體育文化的精神層面。民族精神是從各民族的文化思想、民族傳統(tǒng)、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中升華出來的思想體系,是民族文化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在規(guī)定。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對培養(yǎng)農民的凝聚力是極為有效的,如舞龍、龍舟競渡、拔河等活動,多是以村寨鄉(xiāng)里為參賽單位,參賽者除了有強烈的個人競爭心理外,還都伴有集體榮譽感。在這類富有競賽性的活動中,集體內各成員相互配合和協(xié)作的狀態(tài)如何,往往是競賽成敗的關鍵。即使旁觀者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進入場景之中,這種將個人與集體融為一體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項目,對培養(yǎng)民族精神、增強農民凝聚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轉貼于

3.2經濟

3.2.1有利于農村生產力的發(fā)展。人是生產力構成要素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活躍的因素之一,因此農民素質的高低對于農村生產力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民由于長期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不注意鍛煉身體,加上生活水平較低,導致其身體素質普遍較差,疾病發(fā)病率高,這也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fā)展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加拿大著名體育專家奧帕茨指出:“身體健康的群體比身體不夠健康的群體較少受傷,工作效率更高。即使受傷也能夠更快地回到工作崗位。”生產勞動雖然也是四肢活動,但它是簡單動作的重復,如果得不到調劑,日積月累必然造成機體損傷或畸形,甚至影響或降低勞動效率。要樹立科學健身的新思想、新理念,糾正“勞動就是體育鍛煉”的錯誤觀念。通過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不但可以增強農民體質,而且可以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改善農民的精神面貌。有朝氣、有活力的新農民形象還有利于吸引外來客商前來投資興業(yè),因而在農村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可以保護和增強農村生產力的主要因素——勞動力,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利于農村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

3.2.2促進農村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農民余暇時間的增加以及農民健康意識的增強,體育消費在農民消費結構中所占的比重會不斷增加。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在農村的廣泛開展,可以擴大農村體育人口的數量,增強農民群眾的健身觀念,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這必將拉動農村體育消費,客觀上為整個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武術、氣功、竹竿舞等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都是老少皆宜,又極具健身功效的運動。農村具有廣闊的、天然的健身場所,各地區(qū)可根據附近地形優(yōu)勢,開發(fā)形式多樣的民族體育項目,吸引游客參與的同時,又能加快當地體育附屬設施的健全,加速農村體育產業(yè)更全面地發(fā)展。

3.3文化

3.3.1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一種群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活動。黨的農村政策使農村經濟蓬勃發(fā)展,富裕起來的農民對體育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迫切,廣大農民利用農閑季節(jié)、節(jié)假日、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有益的民族體育活動,如秧歌舞、太極拳等地方傳統(tǒng)健身項目。這既有利于增強體魄、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際關系,也有利于移風易俗,豐富農民社會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農民自身價值的實現,形成良好的農村社會風氣。

3.3.2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作為一種具有深刻歷史內涵和豐富活動內容的文化類型,在勞動教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等方面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保證了其社會文化價值的實現。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農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fā)展不協(xié)調,精神文明建設相對滯后,農民農閑時的娛樂活動主要是打撲克、玩麻將。我國農村地區(qū)相對城市來說,文化水平及文明程度較低,不少地方陳規(guī)陋習、封建流毒較深。在農村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對于摒棄陋規(guī)惡習、激發(fā)人們的上進心和競爭意識都具有獨特的作用。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一種從邏輯上脫離生產勞動的文化活動,它將精神的愉悅與充實作為其主要目標,農民參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對增進社會和諧、提升文明素質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中國武術,其注重懲惡揚善、己諾必誠、尊重師道、立身正直等武德,是一種典型的將道德和審美等作為其重要文化內涵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把廣大農民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中來,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對于凈化社會環(huán)境、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民族傳統(tǒng)體育有助于人們形成博愛的世界觀及自我的超越,提升社會道德水準。

4結語

民族傳統(tǒng)體育獨特的特點、功能和價值是其他體育項目所不可比擬的,在農村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既能滿足廣大農民的需求,又能促進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我國是一個農業(yè)人口占多數的國家,居住分散,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重點應放在鄉(xiāng)鎮(zhèn)。以鄉(xiāng)鎮(zhèn)為龍頭,村民委員會為基礎,農民體協(xié)為紐帶,形成有輻射力的組織網絡。以業(yè)余、自愿為原則,開展當地農民喜聞樂見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既健體娛心,防病治病,又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轉變了觀念,增強了開放意識和競爭意識。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有利于農村以“體”會友,以“體”會商,促進農村的經濟交流。在農村廣泛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有利于提高農業(yè)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有利于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農村的穩(wěn)定;有利于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對于移風易俗,引導農民形成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參考文獻

[1] 江百龍,陳青山.武術理論基礎[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2] 胡小明.民族體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 周偉良.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概論[M].北京:高級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