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2 03:01: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動物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國際動物學領域衍生出了大量的分支學科。隨著隊伍的擴大,它們紛紛成立自己的學會,并且在自己分會的基礎上開展活動,從而導致了動物學本身被逐漸“吃掉”。雖然動物學的專業(yè)學科如分類學、生理學、胚胎學等取得不少新成就,但這些成果在各分支學科間相互的交流和跨學科的應用嚴重不足。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干細胞科學、克隆技術、基因組學等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fā)展,再加上信息科學的應用,動物學的研究方法有了交叉融合的趨勢。一些動物學分支領域的學科方法可以運用到動物學的大多數(shù)領域。比如,在動物地理學方面,過去主要靠對動物種類和形態(tài)特征來確定,現(xiàn)在則可以從分子標記的角度加以研究。與此同時,由于人類活動影響及氣候異常的加劇,物種保護、生物災害控制、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等對動物學的需求日益增強。在此背景下,動物學界的有識之士希望重新振興動物學。
2000年,在停辦20余年后,第18屆國際動物學大會在雅典召開,恢復了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國際動物學大會活動。到2004年,第國際動物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時,大會宣布成立國際動物學會,大張旗鼓地推動國際動物學的發(fā)展。
職業(yè)的選擇:進入市場前應先了解自己的性向、興趣、學業(yè)成績等主觀條件,然后配合社會的客觀環(huán)境需要,了解自己可以選擇什么樣的職業(yè)。許多人貪圖一時輕松,放棄未來可能創(chuàng)造前景的挑戰(zhàn)。這方面大雁給人的啟示是寶貴的:大雁只有飛越千里,在冬天來臨之際飛到南方才能躲過嚴寒的困苦。如果僅在中途見到一個舒適棲息地就放棄自己目標,那么這種短視就可能斷送它的前程和生命。一個學生只以得60分為目標,他的成績不會很高;一名員工只以養(yǎng)家糊口為目標,他賺的錢也就那么多。這么說可能有點絕對,一般情況下奇跡不會發(fā)生。一個人之所以偉大,首先是目標的偉大。在使自己適應遠大目標而學習、實踐、行動的過程中,你就逐漸變得有超乎常人的知識、能力,胸懷也愈寬廣,最終贏得人們認可和尊重。從麥當勞創(chuàng)業(yè)史我們可以看出不管多么不起眼的小事,只要志向遠大,照樣可以成大事。
知識與技能的充實:具有多項專長的人在職場會很吃香。在學校應多多充實各種技能和知識。進入職場一定克服眼高手低挫折感,化壓力為動力。你看大象,雖然走得慢,卻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人會讓別人有安全感,也愿意將更多責任賦予你。職場專家研究表示工作基本分成五大類型。第一類是定型化工作。包括秘書、總務、校稿等。多是一些定式事物,需要耐心、仔細及情商高的人。第二類面對人的服務類工作。它需要行動力強、觀察力高、具柔韌性、敏感強等條件。第三類是營銷工作。需具備耐性、行動力強、向更高目標挑戰(zhàn)的勇氣和戰(zhàn)斗力,還需接受抱怨的傾聽能力。第四類非定型工作。常需動腦思考、創(chuàng)意。具備解決問題能力,和說服別人能力。第五類是創(chuàng)意型工作。需具備革新力,獨立自主、挑戰(zhàn)心等。萬事開頭難,了解自己適合什么類型工作,才跨出就業(yè)第一步。確立職業(yè)后應像大象一樣凡走過必留痕,不斷地增長技能和各方面經驗。不要隨便跳槽,經得起磨煉,耐得住寂寞。
堅忍信心:一時找不到工作不要氣餒。為繁衍后代,鮭魚世代歷盡艱難險阻,廢寢忘食連游幾千里,這是堅持二字最好詮釋。逆境只是給人生造成不利條件,但經人的主觀努力是可以改變的。沃爾瑪發(fā)家之道告訴我們堅持就是勝利。
人際關系:如何與同事共處?如何與上司相處?如果你知道海豚為什么那么善解人意,你就知道一半答案了。溝通仍是企業(yè)首要問題。一個人要想誰都說好是不可能的,在工作中與其他同事發(fā)生沖突是常見的事,不好相處同事也是正常,重要的是善于化解矛盾。
動腦筋:一味埋頭苦干已不是現(xiàn)代職場精神,時時保持富有洞察力而又不咄咄逼人的眼睛是新人必修課。目光銳利老鷹啟示你學會分辨是非,審查度勢。此外還要學猴子的機智應變,對外界刺激反映敏感。做事墨守成規(guī)是不行的,但具體打破那些規(guī)則卻不簡單,打破規(guī)則之前要三思。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a)-0107-02
動物學是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動物醫(yī)學、動物檢驗、動物實驗、動物營養(yǎng)、水產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新,作為21世紀的生物和農業(yè)科技人才,應當有扎實的動物學知識,應當對豐富多彩的動物界有全面認識,因此,對動物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體會,對動物學的課程特點、教學模式和教學現(xiàn)狀進行歸納分析,并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方面的改革提出一些展望。
1 動物學的課程特點
動物學是一門內容十分廣博的基礎學科,它研究動物的形態(tài)結構、分類、生命活動與環(huán)境的關系以及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1]?,F(xiàn)存的動物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史。動物學教學內容涉及10個門類,其中脊索動物門又涉及6個綱,動物學課程有內容多、概念多、名詞術語多、需要記憶的東西多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動物學在理論內容上的抽象和零散,沒有明顯的連續(xù)性,使學生們普遍感到動物學知識零散,沒有系統(tǒng)性,看似簡單又無從學起。
2 動物學的教學現(xiàn)狀
大多數(shù)學校多年來一直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將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大部分。動物學的課時數(shù)已縮短為32課時,導致上課的節(jié)奏較快,而且理論教學為大班上課,教學過程中干擾的因素多,學生容易開小差,學生聽課的效果不是很好。雖然現(xiàn)在使用多媒體上課,但還是“填鴨式”教學,教師上課往往是照本宣科,把重點放在制作和講解PPT上,忽略了其它教學方法的運用,而學生上課只是一味的記PPT課件的內容,導致當堂課內容難以消化和理解,教學效果差。
3 動物學教學的設想和展望
針對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和動物學的課程特點,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的設想和對未來教學的一些展望。
3.1 教學模式
采用小班上課。小班上課可以使教師更好的掌控課堂情況,包括上課學生的紀律,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有利于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由于可以及時得到教學的信息反饋,也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方法及進度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進。應將實驗教學獨立出去,單獨成為一門課,這樣便于對學生動物學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和考核。
3.2 教學手段方面
動物學是一門研究動物體生命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包括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中各類動物形態(tài)結構、功能及進化規(guī)律。此諸多信息單靠掛圖、粉筆和投影等傳統(tǒng)課堂授課方式較難形象講述。在教學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將多媒體運用到動物學教學中,因為多媒體教學可以變抽象教學為形象教學,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聲音、標本、模型和錄像等多種媒體組合的直觀教學手段,使許多深奧抽象、難以用語言表達或理解的文字信息變成形象直觀和通俗易懂的圖像信息,這非常適合動物學的課程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展現(xiàn)豐富多彩的動物界,精細的動物身體結構,奇妙的動物發(fā)育和生長過程以及奇特的動物行為,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運用PPT課件要注意避免將上課演變成機械的讀PPT課件。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提高了授課效果和教學效率,但我們也不能完全擯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對老師的板書技巧和各方面的素質均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建議年輕教師上課時還要適時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講課素質,而不是一味的照“PPT”宣科,甚至離開PPT課件就無法上課,這對年輕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將有很好的幫助。
3.3 教學方法方面
教學手段在不斷改革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也應該隨著教學手段的改革而改革,以順應現(xiàn)代動物學的發(fā)展。教師在認真準備教學內容和制作PPT課件的同時還必須借助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動物學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綜合素質。
運用比較法。比較法,就是對照不同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方面,以揭示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的思維方法,它是眾多科學思維的基礎[2]。在教學中使用比較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概括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3]。動物學各門動物的形態(tài)特征差異大,如果單獨記憶每門動物的特征,必將使學生覺得動物學知識零散,前后沒有聯(lián)系,無從下手,難于記憶。通過比較,讓學生了解各門動物內在聯(lián)系和區(qū)別,理解動物從簡單到復雜的進化。例如在講授低等無脊椎動物時,運用比較法比較出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原腔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的最顯著的不同是它們分別為單細胞動物、側生動物、兩胚層多細胞動物、無體腔的三胚層動物、假體腔的三胚層動物、真體腔的三胚層動物,可以歸納出中胚層和體腔是動物進化上的重要特征,且這兩個特征都是逐漸演化而來的。通過比較不同動物的特征,使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更加清晰,提高了教學效果。
運用舉例法。舉例法可以使動物學課堂充分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動物學教材是以典型動物作為代表來描述某一類動物的特征,而動物的門類眾多,千奇百怪,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課堂會枯燥無味。在講授某類動物基本特征時,運用舉例法會使動物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點燃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課堂效果。如在講授“亞種”這個概念時,舉例分布于中國的虎屬于兩個亞種:華南虎和東北虎,而且“華南虎”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國虎”,是我國特有的虎亞種,但是現(xiàn)在瀕臨滅絕的危險,“全莉”女士發(fā)起了拯救中國虎基金會,開始在南非草原馴養(yǎng)“中國虎”;國寶大熊貓現(xiàn)在已經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亞種―― 秦嶺亞種。在講授鳥類時,舉例明星動物“朱”,講述1986年在陜西洋縣發(fā)現(xiàn)了7只朱,這7只朱的后代到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到幾千只的經歷。通過舉例法,使得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利于學生記憶和理解,激發(fā)學生對動物學的興趣。筆者認為正是因為動物的門類眾多,舉例法在動物學的教學中是十分必須和必要的,通過舉例法進一步體現(xiàn)動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引入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采用各種教學啟發(fā)手段,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使他們通過積極的思維,主動地獲取知識和發(fā)展智能[4]。例如,在講述兩棲動物時,首先提出問題:“兩棲的意思什么?兩棲動物為什么不能完全脫離水環(huán)境?”帶著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然后提醒學生以“青蛙”為例,從青蛙的皮膚結構、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等方面考慮,學生就會按照教師的指點順理成章的總結出兩棲動物的特點。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大大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意識,有效增強了學生對相關知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一過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很起作用。
開展研究性教學。研究性教學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研究性教學在于極大地引起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研究性教學在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注意著力培養(yǎng)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把科學素養(yǎng)、科學思維、科學道德、評價能力、批判精神、合作精神、敬業(yè)精神、嚴謹作風結合到教學中去[5]。如講授鳥綱時,可以開展研究性教學。首先將學生分組尋找感興趣的問題,最終確定問題:(1)系統(tǒng)綜合鳥類適應飛翔的特征;(2)珍稀鳥類的現(xiàn)狀;(3)高校校園綠化對鳥類多樣性保護的貢獻展望。學生根據各組分配的選題,查找相關資料,組員之間互相協(xié)商,也可以和教師進行溝通,撰寫綜述文章(圖文并茂),最后制成PPT匯報。這樣既完成了鳥綱的教學任務,使學生了解鳥類的基本特征,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掌握新的知識,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訓練了學生的科學研究素質,為將來從事科學研究打基礎。同時強調了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與老師之間的協(xié)調溝通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從而做到“授之以漁”而不是僅僅“授之以魚”。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將動物學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是動物學教學的重大課題。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補充新的知識體系,不斷總結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除了制作PPT課件外,還需借助多種教學方法,才能切實提高動物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凌云,鄭光美,李兆華,等.普通動物學[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莫書蓉,劉英.談藥理學教學[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4):81-82.
接著攀巖。貓班的代表是小貓可可,狗班的代表是小狗旺旺,兔班的代表是小兔唐義。老鷹裁判吹一聲口哨三個運動員像壁虎一樣向上爬。這場比賽小貓可可勝。
然后是推鉛球運動。貓班的代表是小貓東東,狗班的代表仍然是小狗大力,兔班的代表是小兔莎莎。豬豬裁判每大吼一聲,它們輪流推出鉛球。大家非常用力地把重重的鉛球推得遠遠的.這場比賽小狗大力第一。
實驗課教學是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授知識是其一,現(xiàn)代實驗課教學更要求“從傳統(tǒng)的觀察性、操作性與分析性實驗轉移到設計性、系統(tǒng)性和研究性實驗,使實驗課教學成為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技能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課堂”。為此,我們在傳統(tǒng)實驗課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開拓和應用了幾項新的動物學實驗課教學方式。
(一)探究性實驗
探究性實驗以傳統(tǒng)實驗課教學方式為基礎,每次實驗時給學生布置探究性實驗內容。如實驗課本上鳥類的解剖實驗以雞、鴿為對象,我們則增加麻雀、鴨、鵝等為對比解剖對象;課本上哺乳動物解剖以兔子為模式動物,我們則增加草食類羊為對比動物。希望通過多種動物的解剖,加深學生對動物共性和差異的了解。實驗前即布置學生預先查找資料,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實驗課程的準備,啟發(fā)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性。實驗時則同時通過對對比動物的解剖、觀察和區(qū)異,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科學研究技能。
(二)開放性實驗
開放性實驗給予學生選擇學習的更大自由度,由學生自由組合,以組為單位,在各種動物學實驗中任選感興趣的內容,自己選擇實驗動物,并動手捕捉整理或從市場購買,但在學生選擇和安排實驗的開始至實驗完成,教師始終給予跟蹤指導。開放性實驗給予學生更多的發(fā)揮性和學習自主性,并使學生的綜合技能得到訓練。因此開放性實驗不僅訓練了學生如何選取動物,而且學生還必須了解如何獲取動物、對待動物和在實驗中處理動物,而這些資料都是課本上所沒有的。
(三)自選性實驗
自選性實驗或稱自主性實驗的實驗內容完全由學生自己選擇或設置,即學生自己選擇實驗內容,命名實驗題目,預定實驗要實現(xiàn)或達到的目的、目標,編制完成實驗的實驗指導包括實驗材料的來源、獲取方法,實驗需要的試劑藥品與器械工具,實驗操作程序和步驟,并最終完成實驗報告,寫出進行自選性實驗的體會和探索到的實驗研究結果。自選性實驗的自始至終過程,教師不參與,只提供有問則答的指導,同時對可能出現(xiàn)的實驗危險和技術錯誤進行糾正和干預。開設自選性實驗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綜合實驗技能,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思維、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舞臺。
二、實驗課教學改革措施
為了使改革的實驗課教學方式獲得期望的效果,教學方法上,我們也進行了積極地改進探索。一是改變“教師包辦”的實驗教學指導,在先期進行的幾個“傳統(tǒng)性實驗教學”前訓練學生自己為實驗寫“實驗指導書”,然后再與教師的實驗指導相對比,鍛煉學生概括資料、摘要重點、獲取文獻及綜合寫作的能力。同時,起草實驗指導書也使學生對實驗要進行的內容和可能的實驗結果有了預備了解。二是在實驗前引進試講,每次抽1-2名學生對自己起草的“實驗指導”進行試講,一方面鍛煉學生的演講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教師通過試講學生的演講,發(fā)現(xiàn)可能存在的問題、錯誤,進行提醒、指導或更正,同時,也使所有將參加實驗的學生通過“試講同學”的試講,發(fā)現(xiàn)自己對本次實驗存在的錯誤預設。三是實驗報告的完成,從進行“傳統(tǒng)實驗教學”的實驗開始,就布置學生完成一部分“不拘要求”的內容,到探究性實驗時,布置學生完成“兩種動物差異的描述”,到開放性和自選性實驗時,則要求學生自設問題,進行解析報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思維。
三、實驗課新教學方式的效果和教學改革的注意要點
通過對動物學實驗課教學方式的改革實踐,結果表明,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及思維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較好效果。學生在實踐中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科學思維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時因為要查資料、找材料、自我設計、自我動手,學生貫通和綜合運用知識的技能和社會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我們認為,實驗課教學方式的改革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開設學生自主性大的實驗課教學方式應考慮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實驗技能基礎
由于不同高校的學生基礎不同,特別是現(xiàn)在的高校招生分有明顯的A、B、C等級,因此,開放性實驗、自主性實驗的難度、比例都應以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實驗技能基礎為前提。尤其對于B類、C類高校,教師在提供自選性、開放性實驗的同時,還應正常設置較低難度的“傳統(tǒng)性、探究性實驗”供學生選擇,以保證不同專業(yè)知識程度的學生都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和實驗技能,“一個都不能少”也應是高校實行教育的宗旨。對專業(yè)知識程度較牢固的學生,則可多開設自主性、開放性實驗,多提供鍛煉它們科技素質和科學精神的環(huán)境。
(二)新實驗課教學方式的實行應逐漸推進
新教學方式的實施應從大學階段的一年級一四年級循序漸進。比如在招生屬于B類的朝陽師范高等??茖W校這樣的高校,對一年級學生開設開放性、自選性實驗,數(shù)量以不超過實驗課學時數(shù)的20%為宜,且以從第2學期開始為好;二年級階段可增加到實驗課學時數(shù)的1/31/2。越是低年級階段,越應該盡量以開設探究性實驗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為佳,適度開設自選性實驗,因為我國目前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大學的教育體制,都缺乏訓練學生進行自主命題的探索性研究實驗。三年級以上階段開設開放性、自選性實驗可增加到實驗課時數(shù)的50%或以上。
考試改革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試卷改革又是考試改革的重點。在以試卷作為主要方式的考試中,出好一張試卷尤為重要。筆者通過十多年對動物學試卷的改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下面以一張動物學試卷為例,從題型組成、試題類型、答題分析、評分標準等方面進行反思和探討。
1.題型組成
動物學試卷一方面要考核學生對動物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考核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往題型主要包括名詞解釋、填空、判斷、選擇、畫圖或填圖、簡答、論述等。題型比較好地體現(xiàn)了動物學所要考核的范圍和內容,但學生主要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復習動物學知識,因此我們對題型稍作調整。將名詞解釋改成名詞比較、畫圖或填圖在動物學實驗考核中完成,論述題改成必做題與選做題兩類。整張試卷客觀題比例40%~50%,主觀題比例50%~60%,各題分值為名詞比較題15分、填空題10分、選擇題10分、簡答題20分、必做題20分、選做題25分。選做題理論分值25分,具體按學生實際得分計算。答題數(shù)量按卷面規(guī)定,由于試題數(shù)量多,可供學生自由選擇。一般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所選題的分值較大,可能得高分,但總成績最高仍為一百分。大部分學生會選擇中等難度的主觀題,確保通過及格線。
2.試題類型
將名詞解釋改為名詞比較后,比較意義相似,容易混淆的名詞。如:真體腔和假體腔、皮肌細胞和皮肌囊、脊索和脊柱、卵胎生和胎生等。學生答題時只要列出三個兩者之間的相同點或不同點即可得滿分,這樣學生在考試前不再死記名詞概念,而更注重在歸納的基礎上,重點理解名詞概念的內涵及外延。
填空題和選擇題與以往一樣,側重對動物學基礎知識的考核。簡答題注重考核學生知識的遷移,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主要解釋日常生活中與動物有關的現(xiàn)象。如:簡述赤潮產生的原因及危害?如何理解江南地區(qū)常說的“九雌十雄”、“秋風響,蟹腳癢”?野外不小心被蛇咬傷后,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等?以此促進學生將動物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現(xiàn)象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關愛動物的高尚情感。
論述題分為必做題與選做題,必做題考核學生對動物學綜合知識的掌握與理解。需要通過歸納和總結,才能得出完整的答案,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礎知識。如:通過分析間日瘧原蟲,請你提出與之相關的五個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并作出解釋?列出三種在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產生的飛躍性結構及其在進化史上的意義?選做題難度有易有難,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注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如:論述脊椎動物神經系統(tǒng)的演化趨勢了解昆蟲的口器和觸角有何實際意義,對于如何防治害蟲有何建議?魚類的洄游分為幾種類型,洄游有何實際意義等?
3.評分標準
客觀題按以往參考答案評分,有分步得分的要求。主觀題不設具體的參考答案,只列出范圍,主要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名詞概念的比較,只要列出相同或不同點三個就可得滿分。論述題中對于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或建議,只要合理即給分,對有創(chuàng)意的提問或答案給以滿分,對不太成熟的想法,如有創(chuàng)新點也給予一定的鼓勵分。
4.答題分析
學生對客觀題如填空、選擇的答題準確率較高,主觀題的答題,歸納總結缺乏系統(tǒng)性。如在回答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tǒng)的演化趨勢時,比較多的學生只是單列各綱動物的神經系統(tǒng)特點,缺乏歸納之后的提煉。對于自問自答題,所提的問題相對簡單,雖然試卷中明確指出要提出有一定思考性的題目,但實際效果一般。在選做題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選做兩題難度較小的題目,難度較大的題目學生選做得較少,即使選做答題時考慮不全面,有創(chuàng)意的回答也不多。
在考試改革的同時,我們在教學中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嘗試,注重對學生綜合歸納能力的訓練。學期中實行段考,對于段考中的分析歸納題,考后師生進行分析討論,共同總結答題規(guī)律。并且在每章節(jié)課堂教學內容結束后,及時要求學生總結知識點,并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在畢博平臺上交流。課后還要求學生對動物學知識進行拓展和補充,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實際生活中的動物學問題,在網上共享。
5.考試方式
采用一頁開卷逐步過渡到半頁開卷的形式。一方面避免學生過多地死記硬背動物學知識,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對動物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提高歸納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6.改革效果
從學生層面,大部分學生認為題目靈活,貼近實際生活,部分題目對學生的歸納能力要求較高,擺脫了死記硬背的習慣。同時,學習方式也發(fā)生變化,平時更注重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也有學生認為缺乏適應的過程,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加大輔導力度。
從教師層面,由于試卷改變,教學方式發(fā)生明顯的變化,要創(chuàng)造施展教學個性、大膽進行教學改革的環(huán)境。
7.反思
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任何一項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而考試改革中試卷改革,一方面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另一方面從試題的信度、效度、難度、區(qū)分度等方面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師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并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尋找提高教學質量的最佳途徑。目前我們已經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如在動物學開篇部分,提出以下問題:什么是動物?動物與植物有什么區(qū)別?動物學學什么?怎樣學好動物學等?每個章節(jié)除教師提出問題外,還要求學生列出存在的疑惑和還想知道的問題。通過一年的動物學教學實踐,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試卷改革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考試改革將逐步完善,教學質量將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以此確保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盧祥云,韓曜平,勾影波,張燕萍.動物學課程考試改革實踐[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7,(12):57-79.
[2]盧祥云,張燕萍,顧志良.基于師范生能力培養(yǎng)的課程考核改革探索[J].高師理科學刊,2011,31(5):110.
[3]盧祥云,張燕萍,李軼群.關于一道動物學試題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9,(32):9-10.
[4]陳華.地方師范高校生物專業(yè)動物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35):49-50.
3.朱鹮分布與棲息地內農民的關系李欣海,馬志軍,丁長青,翟天慶,李典謨
4.大倉鼠種群遺傳多樣性的季節(jié)性變化汪永慶,張知彬,王玉山,徐來祥,王福生,曹小平
5.綿羊卵母細胞體外核成熟抑制及其對胚胎發(fā)育潛力的影響周紅林,馬峻,季維智
6.鈣離子和岡田酸對亞胺環(huán)己酮誘導小鼠卵子孤雌激活的影響佟超,范衡宇,陳大元,孫青原
7.體外重組的人促黃體素對小鼠早期胚胎發(fā)育的影響郭勇,夏國良,王海濱,謝輝蓉,雷蕾,卜淑敏
8.周期不同時期豬卵泡顆粒細胞凋亡的觀察劉忠華,馬所峰,岳奎忠,劉海蘭,陳清軒,譚景和
9.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質的抗缺氧效果與化學成分魏登邦,張寶琛
10.模擬微重力條件下大鼠肝細胞的三維培養(yǎng)及其功能艷,張守全,勞全林,高淑靜,傅偉龍
11.參環(huán)毛蚓神經組織的NSE、NF200、ED1、GFAP和NO細胞化學特性羅振國,趙越,韓慶國
12.東北虎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激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廖鳴娟,朱睦元,葉丹,張志和,張安居,沈富軍
13.棉鈴蟲幼蟲中腸類胰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常團結,陳蕾,路子顯,陳宛新,孟昆,朱禎
14.家兔肋胸膜淋巴孔的發(fā)現(xiàn)李燕園,李繼承
15.鋸緣青蟹嗅覺器官的保護性形態(tài)特征曾嶒,徐奇放,黃曉峰,陳雪芬,黃勃,李琦
16.關于使用樣線法估計種群密度RichardB.HARRIS,KennethP.BURNHAM
17.八種菊頭蝠回聲定位聲波頻率與體型的相關性馮江,陳敏,李振新,趙輝華,周江,張樹義
18.黃嘴白鷺的繁殖生物學尹祚華,雷富民
19.西方蜜蜂四個亞種酯酶同工酶型和蘋果酸脫氫酶Ⅱ同工酶基因型的遺傳差異童富淡,汪俏梅,劉艷荷
20.利用差減雜交分離具有進化保守性的表達的基因黃曉,郭一清,程漢華,周榮家
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信號途徑及其對脊椎動物生長和發(fā)育的調控作用:以斑馬魚為模式動物的新進展CunmingDUAN,JunDing,PeterJ.SCHLUETER,YunLi,JunbinZHANG,TriciaL.ROYER
2.配偶數(shù)增加對布氏田鼠社會行為的影響動物學報(英文版) 張建軍,張知彬
3.密度因素對布氏田鼠體重增長及免疫功能的影響李鳳華,王德華,鐘文勤
4.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羚牛的容納量宋延齡,黨高弟,李俊生,王學杰,曾治高,汪鐵軍,趙雷剛
5.東北地區(qū)黑線倉鼠的代謝產熱特征及其體溫調節(jié)柳勁松,王德華,孫儒泳
6.饑餓對于鱸肌肉、肝臟和血清主要生化組成的影響杜震宇,劉永堅,田麗霞,曹俊明,梁桂英,何建國
7.沙氏下(魚*)魚仔魚的攝食能力和營養(yǎng)代謝萬瑞景,蒙子寧,李顯森
8.恒河猴胚胎淺表型植入機理的探討秦力,柏素霞,唐爽,王雁玲
9.大鼠雄激素受體表達的增齡變化王曉云,張健,李健,段相林
10.p38MAPK在小鼠不同發(fā)育階段的表達和定位蔣爾鵬,張遠強,劉新平,張金山,趙潔
11.圈養(yǎng)大熊貓乳汁營養(yǎng)成分分析劉選珍,余建秋,李明喜,黃祥明,李光漢
12.白(既魚)豚MHC基因類DQB1座位第二外元的序列變異分析嚴潔,楊光,周開亞,魏輔文
13.草魚仔魚耳石的自然標記和生長輪的清晰度宋昭彬,常劍波,曹文宣
14.鐮游仆蟲腹面皮層細胞骨架的掃描電鏡觀察顧福康,鄒士法,李藝松,倪兵
15.書評
16.尼日利亞AkwaIbom洲Uyo市郊傳媒蚊蟲的繁殖和流行區(qū)的確定LawrencePatrickEsietUSIP,StephenIbangaEDEM
17.光周期對社鼠能量攝入的影響鄭榮泉,鮑毅新,周慧娣,柴君波,黃學強,鄭祥
18.豬原始生殖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李世杰,鄭瑞珍,岳奎忠,陳瑛,楊增明
19.β-EP和胃泌素在大鼠舌下腺的免疫組織化學定位吳靖芳,薛剛,任君旭,周濟遠
20.中國大鯢消化系統(tǒng)13種器官的蛋白水解酶種類和活性分析喬志剛,辛澤華,李吉學,沈國民,徐存拴
21.大鼠胰島內γ-干擾素樣免疫反應陽性物質的表達胡格,穆祥,陳樹林,歐陽五慶,李育良
22.家蠶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cDNA的克隆與測序唐云明,魯成,向仲懷,許禾聲
23.部分蜥蜴類牙齒特征補充李永項,薛祥煦,李曉晨,劉護軍
1.長期社群隔離使大倉鼠近交回避和親屬善待行為消失張健旭,王勇泉,劉捷,張知彬,劉定震
2.捕食風險對高原鼠兔行為的影響魏萬紅,曹伊凡,張堰銘,殷寶法,王金龍
3.扁顱蝠與褐扁顱蝠的集群結構張禮標,梁冰,周善義,盧立仁,張樹義
4.冷馴化條件下長爪沙鼠血清瘦素濃度的變化及其與能量收支和產熱的關系李興升,王德華,楊明
5.一種復方避孕藥物對三種野鼠的不育效果張知彬,廖力夫,王淑卿,曹小平,王福生,王誠,張健旭,宛新榮,鐘文勤
6.青藏高原白腰雪雀鳴聲結構的復雜性雷富民,王愛真,王鋼,尹祚華
7.北朱雀、燕雀和白腰朱頂雀的能量代謝特征和體溫調節(jié)柳勁松,王德華,王英,陳明煥,宋春光,孫儒泳
8.拉果錯鹵蟲的繁殖特征與成體形態(tài)特征周可新,許木啟,印象初
9.維生素C多聚磷酸酯對小鼠肝臟脂質過氧化物和抗氧化物酶的影響周顯青,李勝利,王曉輝,喬欣
10.膽囊收縮素卵黃抗體在大鼠十二指腸的吸收張曉萍,黃浩龍,朱祖康,陳杰,趙茹茜
11.抑制性頻譜整合對大棕蝠下丘神經元聲強敏感性的影響吳飛健,陳其才,PhilipH.S.JEN
12.草魚線粒體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化遺傳特性顏勤,羅琛
13.G0101C03-3和L0254H10-3基因在小鼠動情周期子宮中的差異表達李斐雪,談寅飛,王雁玲
14.BLyS受體TACI、BCMA與人IgG1Fc融合蛋白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的表達與鑒定田瑞陽,黃玉輝,陳悅,韓威,俞纓,劉惠,翁忠輝,楊勝利,龔毅
15.從ATPase8-6基因研究雜交多倍體魚線粒體母性遺傳郭新紅,劉少軍,劉筠
16.腐生型眼蟲Astasialonga兩種TIM同工酶cDNA的克隆和分析申望,文建凡,孫桂玲,董錦潤
17.惡性瘧原蟲abstrakt同源基因的克隆及DEAD盒家族蛋白的序列分析宋平,張競男,PawanMALHOTRA,NarendraTUTEJA,VirenderSinghCHAUHAN,李奎
18.中國石龍子成熟的超微結構張永普,胡健饒,計翔
19.乙烷基亞硝基脲誘變獲得兩例新的被毛突變小鼠茅慧華,吳寶金,薛,邵義祥,陳兵,李厚達
20.游仆蟲中心蛋白在大腸桿菌中的高效表達和多克隆抗體制備賀曉靜,豐九英,王偉,柴寶峰,楊斌盛,梁愛華
21.動物學報(英文版) 大熊貓和小熊貓糞便DNA提取的簡易方法張保衛(wèi),魏輔文,李明,呂曉平
22.食物類型對紅耳滑龜幼體攝食特殊熱動力作用的影響潘志崇,計翔,陸洪良
23.小鯢科線粒體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統(tǒng)發(fā)育李悅,吳敏,王秀玲
24.尕海孤雌生殖鹵蟲基因組的特異DN段曾輝,陳成彬,劉鳳岐,宋文芹,陳瑞陽
25.大鯢肝臟組織定向cDNA文庫的構建及鑒定楊芳,賀智敏,詹顯全,陳主初,嚴斌,黃宏科,李廷寶1.自由生活橙腹田鼠的社會組織和婚配制度LowellL.GETZ,BettyMcGUIRE,C.SueCARTER
2.普氏原羚的求偶行為游章強,蔣志剛,YOUZhang-Qiang,JIANGZhi-Gang
3.灌叢高度對嚙齒動物貯藏和擴散遼東櫟堅果的影響路紀琪,張知彬,LUJi-Qi,ZHANGZhi-Bin
4.種群外部及內部因子對東方田鼠巢區(qū)大小的效應楊月偉,劉季科,劉震,YANGYue-Wei,LIUJi-Ke,LIUZhen
5.水壩運行對山下水庫中蒼鷺的食物組成、采食區(qū)內種群數(shù)量及采食區(qū)域變化的影響RobertGWIAZDA
6.四種內外因素導致的中國石龍子運動表現(xiàn)的種群內變異林植華,計翔,LINZhi-Hua,JIXiang
7.繁殖盛期雄性普通東方小蛙的個體大小不影響成功率FrancisLEMCKERT
8.是否低估了本地熱帶蝴蝶區(qū)系成分的豐富度?樣帶觀察結果的剖析PeterB.HARDY,Roger.L.H.DENNIS2
9.溴氰菊酯對萼花臂尾輪蟲實驗種群動態(tài)的影響徐曉平,席貽龍,儲昭霞,陳芳,XUXiao-Ping,XIYi-Long,CHUZhao-Xia,CHENFang
10.雌性斑胸草雀發(fā)育和成體期發(fā)聲核團LMAN中神經元數(shù)量的高水平維持BarbaraE.NIXDORF-BERGEILER,ViolaVONBohlenUNDHALBACH
11.半胱胺對斷奶前后仔豬胃粘膜H+-K+-ATPase表達和活性的影響石志敏,韋習會,張磊,陳杰,趙茹茜,SHIZhi-Min,WEIXi-Hui,ZHANGLei,CHENJie,ZHAORu-Qian
12.特定方位的光柵識別學習不改變貓外膝體背核神經元的方位敏感性華田苗,梅斌,王海濤,劉再群,孫慶艷,HUATian-Miao,MEIBin,WANGHai-Tao,LIUZai-Qun,SUNQing-Yan
13.棉鈴蟲被中華卵索線蟲感染后血淋巴中還原糖、海藻糖和游離脂肪酸的變化王茂先,李揚,王國秀,WANGMao-Xian,LIYang,WANGGuo-Xiu
14.熱應激奶牛外周血淋巴細胞凋亡相關基因表達及血液學分析蔡亞非,杜娟,張利軍,李蓮,劉慶華,周磊,楊媛媛,王根林,CAIYa-Fei,DUJuan,ZHANGLi-Jun,LILian,LIUQing-Hua,ZHOULei,YANGYuan-Yuan,WANGGen-LinHtTp://
15.兩例新的稀毛小鼠突變基因的染色體定位茅慧華,邵義祥,吳寶金,薛,陳兵,李厚達,MAOHui-Hua,SHAOYi-Xiang,WUBao-Jin,XUEZheng-Feng,CHENBing,LIHou-Da
16.外源生長激素基因在藍太陽魚中的整合、表達和遺傳曹運長,李文笙,葉衛(wèi),林浩然,CAOYun-Chang,LIWen-Sheng,YEWei,LINHao-Ran
17.Contracaecumogmorhini復合種線粒體rrnL基因的多態(tài)性陳紅玲,林瑞慶,宋慧群,李國清,翁亞彪,朱興全,CHENHong-Ling,LINRui-Qin,SONGHui-Qun,LIGuo-Qing,WENGYa-Biao,ZHUXing-Quan
18.游仆蟲Rab家族成員Eorab1f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多克隆抗體制備智慧,柴寶峰,梁愛華,王偉,ZHIHui,CHAIBao-Feng,LIANGAi-Hua,WANGWei
19.幾種因素對牙鲆胚胎玻璃化冷凍保存的影響趙燕,陳松林,孔曉瑜,田永勝,ZHAOYan,CHENSong-Lin,KONGXiao-Yu,TIANYong-Sheng
20.家蠅防御素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純化與抗體制備王來城,王金星,趙小凡,蔡瑩,WANGLai-Cheng,WANGJin-Xing,ZHAOXiao-Fan,CAIYing
21.廣西扶綏白頭葉猴的欺騙信號李兆元,M.ElizabethROGERS,LIZhao-Yuan,M.ElizabethROGERS
22.澳洲塔斯馬尼亞霍巴特冬季馴化黃翅澳蜜鳥的代謝率L.P.E.KusumaYUNI,R.W.ROSE
23.真菌Batrachochytriumdendrobaidis是蛙類種群衰退的近因嗎?ShelleyBURGIN,C.B.SCHELL,CandidaBRIGGS
24.蛙卵:水蛭獨特的食物資源ShelleyBURGIN,C.B.SCHELL
25.從線粒體基因探討中國大頭蛙群的分類及其屬內地位張際峰,聶劉旺,彭巧玲,葛亞東,王洋,許競成,唐鑫生,ZHANGJi-Feng,NIELiu-Wang,PENGQiao-Ling,GEYa-Dong,WANGYang,XUJing-Cheng,TANGXin-Sheng
26.不同倍性魚的血細胞和DNA含量比較動物學報(英文版) 劉少軍,趙如榕,劉錦輝,孫遠東,張純,羅凱坤,劉筠,LIUShao-Jun,ZHAOYu-Rong,LIUJin-Hui,SUNYuan-Dong,ZHANGChun,LUOKai-Kun,LIUYun
1.秦嶺川金絲猴的母系投入與生殖性別偏倚齊曉光,李保國,李銀華,QIXiao-Guang,LIBao-Guo,LIYin-Hua
2.朱鹮的潛在繁殖地劉冬平,丁長青,楚國忠,LIUDong-Ping,DINGChang-Qing,CHUGuo-Zhong
3.孵化溫度對烏龜胚胎能量利用及礦物質代謝的影響鄭榮泉,杜衛(wèi)國,張永普,鮑毅新,ZHENGRong-Quan,DUWei-Guo,ZHANGYong-Pu,BAOYi-Xin
4.黃、東海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魚卵、仔稚幼魚種類組成與數(shù)量分布萬瑞景,孫珊,WANRui-Jing,SUNShan
5.溫州灣天河灘涂大型底棲動物群落分布與季節(jié)變化鮑毅新,葛寶明,鄭祥,程宏毅,BAOYi-Xin,GEBao-Ming,ZHENGXiang,CHENGHong-Yi
6.東海海樽類優(yōu)勢種的數(shù)量變化徐兆禮,林茂,張金標,XUZhao-Li,LINMao,ZHANGJin-Biao
7.膠州灣多毛類環(huán)節(jié)動物優(yōu)勢種的生態(tài)特點王金寶,李新正,王洪法,WANGJin-Bao,LIXin-Zheng,WANGHong-Fa
8.食物種類對萼花臂尾輪蟲種群增長率的影響M.L(U)RLING,W.BEEKMAN
9.小粉蟲各發(fā)育期的臨界熱極值和失水的研究ChristopheSALIN,DavidRENAULT,GuyVANNIER,PhilippeVERNON
10.基于細胞色素b的鶇亞科部分鳥類的系統(tǒng)進化潘巧娃,雷富民,楊淑娟,尹祚華,黃原,邰發(fā)道,AntonKRISTIN,PANQiao-Wa,LEIFu-Min,YANGShu-Juan,YINZuo-Hua,HUANGYuan,TAIFa-Dao,AntonKRISTIN
11.刺激家鴿中腦丘間復合體背內側核誘發(fā)叫聲與其自鳴聲的比較耿慧,李東風,蔣錦昌,GENGHui,LIDong-Feng,JIANGJin-Chang
12.紫紅鏈霉菌對釘螺酶組織化學的影響譚蘋,楊建明,肖瑞,張艷,TANPing,YANGJian-Ming,XIAORui-Fen,ZHANGYan
13.水螅AChE和NPY類似物的定位汪安泰,羅振國,張小云,WANGAn-Tai,LUOZhen-Guo,ZHANGXiao-Yun
14.TNF-α影響胰島素對原代培養(yǎng)大鼠脂肪細胞增殖及生脂基因的轉錄表達盧建雄,楊公社,陳粉粉,LUJian-Xiong,YANGGong-She,CHENFen-Fen
15.hsBLyS基因在中國倉鼠卵巢細胞中的表達及其在免疫小鼠中誘發(fā)的抗體反應吳海濤,吳玉蓉,胡云龍,刁振宇,金麗娜,李潔,張雙全,WUHai-Tao,WUYu-Rong,HUYun-Long,DIAOZhen-Yu,JINLi-Na,LIJie,ZHANGShuang-Quan
16.小鼠基因組中的微衛(wèi)星重復序列的數(shù)量、分布和密度童曉玲,代方銀,李斌,余泉友,夏慶友,魯成,TONGXiao-Ling,DAIFang-Yin,LIBin,YUQuan-You,XIAQing-You,LUCheng
17.六盤山地區(qū)石雞和大石雞間的漸滲雜交劉迺發(fā),文隴英,黃族豪,侯鵬,LIUNai-Fa,WENLong-Ying,HUANGZu-Hao,HOUPeng
18.中國部分地方雞種MHCB-G基因第二外顯子的遺傳多態(tài)性徐日福,李奎,陳國宏,強巴央宗,張玉波,林麗,樊斌,劉榜,XURi-Fu,LIKui,CHENGuo-Hong,QIANGBAYang-Zong,ZHANGYu-Bo,LINLi,F(xiàn)ANBin,LIUBang
19.三肽囊素對雞脾臟淋巴細胞增殖轉化、IL-2和IL-6分泌及其基因表達的影響陳黎龍,朱曉彤,艷,高萍,束剛,傅偉龍,CHENLi-Long,ZHUXiao-Tong,JIANGQing-Yan,GAOPing,SHUGang,F(xiàn)UWei-Long
20.凡納濱對蝦繁殖中不同親本對子代遺傳貢獻率的差異王鴻霞,吳長功,相建海,WANGHong-Xia,WUChang-Gong,XIANGJian-Hai
21.貓視神經年齡相關的形態(tài)學變化羅勛,華田苗,孫慶艷,梅斌,朱再滿,張,LUOXun,HUATian-Miao,SUNQing-Yan,MEIBin,ZHUZai-Man,ZHANGChang-Zheng
22.黃顙魚口須味蕾分布模式及味蛋白α-味導素的表達張根華,李紅濤,鄧少平,ZHANGGen-Hua,LIHong-Tao,DENGShao-Ping
23.三疣梭子蟹精卵相互作用的掃描電鏡觀察朱冬發(fā),王春琳,薛良義,余紅衛(wèi),ZHUDong-Fa,WANGChun-Lin,XUELiang-Yi,YUHong-Wei
24.動物學報(英文版) 黑色素羽毛裝飾反映了鳥類的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嗎?JuanMORENO,AndersP.M(φ)LLER
25.中華絨螯蟹蛻皮抑制激素基因的表達及抗體制備姚燕,周開亞,宋大祥,YAOYan,ZHOUKai-Ya,SONGDa-Xiang
26.云南大理人工松林中小獸群落與生態(tài)因子的關系門興元,郭憲國,ErdalN.YARDIM,董文鴿,錢體軍,MENXing-Yuan,GUOXian-Guo,ErdalN.YARDIM,DONGWen-Ge,QIANTi-Jun
孔雀身份證
愛好:喜歡在陽光下展開尾屏,炫耀美麗
招牌動作:“孔雀開屏”
鏡頭回放 洋洋家境富裕,但她總喜歡在同學面前炫耀,同學們很反感她。這天課間,她又賣弄了:“爸爸說,如果這次考得好,就獎勵我一款世界一流的名牌手機……”旁邊的小寒實在聽不下去了,說:“總念叨世界一流手機的人,往往會得到倒數(shù)的分數(shù)!”洋洋頓時面紅耳赤。中國
反光鏡“炫耀”是交際中的一把火,過分加大“火力”會“燒毀”自己。爸爸為洋洋提供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本應該成為催她上進的動力,她卻把這當作炫耀的資本,當然會自討沒趣啦!
啟示 放低姿態(tài),謙虛為人。
你敢惹我?看刺!
刺猬身份證
外貌:身上長滿棘刺,連尾巴都藏在里面
性格:誰惹我,就刺誰
反光鏡“刺猬人”一般都不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或批評,一旦別人觸犯了他們的想法,就立刻擺出“刺人”的姿態(tài)。上面右圖的同學盛氣凌人,還拿同學的成績說事,滿含譏諷。難怪他人緣差!
啟示 收起“棘刺”,寬容待人。
你讓我往東?我絕不往西!
毛毛蟲歷險記
科學實驗把毛毛蟲排成一個圓圈,在離它們幾厘米處放上排成圈狀的松針,它們會一個跟著一個不知疲倦地繞圈,周而復始,直到因饑餓而死?!炞C人法布爾
眾人評價:無主見/隨大溜
鏡頭回放 周末,李然約蘇蘇去新開的電子城玩,原本打算做作業(yè)的蘇蘇立刻放下了筆。從電子城回來,剛拿起筆,好朋友又打電話讓她上網“種菜”,蘇蘇又放下筆。玩夠了,時間也很晚了。網友說:“這么晚了還做作業(yè),對身體不好。”第二天,只有蘇蘇沒完成作業(yè),被老師批評了一頓。
反光鏡蘇蘇真像沒主見的毛毛蟲,盲目地跟著別人“往前走”,結果浪費了時間,耗費了精力,還挨了批評。
不要以為只有女人才缺乏安全感。如果你的男友愛吃醋,你應該感到慶幸,因為他不會像印度竹節(jié)蟲那樣,一旦搭上了某個雌性,就會一連10個星期黏在“她”的身上。
對愛忠誠是天生的
一夫一妻雖然是人類社會普遍的婚姻形式,但在自然界卻有個前提:一夫一妻制的物種雌雄體形大致相當,如果雄性體形較大且更具攻擊性,就往往會出現(xiàn)一夫多妻制,反之亦然。所以丈夫是否忠誠,并不是家教和管束的結果,而是你和他共同決定的。
“禮物定理”決定女星愛入豪門
之所以真性情的鞏俐、趙薇、小S,或者是工于心計的李嘉欣、大S以及大大小小的演藝圈女明星大多嫁給了富豪,同樣也是,“禮物定理”在起作用。即使她們
的事業(yè)再有成就,對于有能力送她們更好的禮物、更好的下半輩子生活的男人,不管是理智還是潛意識,都不會拒絕。
模特身材為何不受待見
在自然界中,許多雌性都長得比雄性偉岸,這不僅意味著健康更意味著將會多產。所以對于大部分直男,他們依然樂于欣賞也樂于擁抱和親吻肉感或沙漏體形的女人。
為何越越有男人前赴后繼
為什么我們的周圍總是有那些讓男人飛蛾撲火的女人?根據奧利維雅?賈德森的說法,在造愛中被母螳螂毫不留情吃掉的雄性可憐蟲,非但不會有痛苦,更會有巨大的并且急不可耐,可謂“牡丹花下死”的動物版。
不要埋怨女人嫌貧愛富
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冠軍是因為一條毛毛蟲,所以從此之后,大家都叫他超級跑步冠軍!
,
_/((
_.---. .”
`
.”
`
^ T=
/
.--”
|
/
)”-.
; ,
<__..-(
”-.)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