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 16:19:0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女性心理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71-0005-02
在當今社會中,女性是擁有較強購買力的消費群體,把握女性的消費心理,并借助廣告的影響,尤其是廣告中女性形象對女性消費者的心理誘導作用,不斷提高女性消費者的購買力,以激活和促進整個消費市場的發(fā)展,對我國整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1 女性消費心理分析
1.1感性消費
大多數(shù)女性在消費中具有一種沖動意識,尤其在琳瑯滿目的消費品面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盲目購進大量并不急需或者可有可無的物品。在市場營銷中,針對女性消費者,可充分利用這種性別化消費特點,通過運用恰如其分的語言形式,以情動人,打動女性消費者,并激發(fā)她們的購買欲,較好地實現(xiàn)商品的促銷,并實現(xiàn)銷售額的提升。尤其對女性服飾及女性化妝品等,大多數(shù)女性往往在進行這兩方面的消費時,更加感性,很多女性會僅因衣服的款式比較新穎、色彩搭配比較時尚,或者整體風格比較得體、比較具有品味等,便毫不猶豫進行購買。在女性化妝品上,我國女性由于更青睞天然植物成分的化妝品,因而,往往在導購的“循循善誘”下,很容易產(chǎn)生消費欲望,對導購推薦的天然植物成分的化妝品迅速進行購買。以上兩種情況均體現(xiàn)和說明了女性在消費中具有很強的感性色彩。
1.2講究實用性
部分已婚女性在購買物品時,往往還會考慮物品整體的實用價值,對于形式美觀但缺乏實用性的物品,往往會慎重權衡。尤其是女性在購買一些生活日用品時,往往會從物品的質(zhì)量、功用以及使用時限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并通過與其他同類物品進行反復比較后,才最終決定確定是否購買。對一些樣式新穎,但使用價值不高的物品,她們一般會將其排除在購買范圍之外。以購買衣架為例,雖然物品小、價格低,但女性消費者也一般不會盲目選購顏色漂亮、樣式好看的衣架,而是通過將所有的衣架進行認真比較,最終選定自認為最物美價廉的一款。
1.3注重個性色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下的女性消費者較之前的女性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有了很大差別,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女性消費者,在購買物品時,往往對物品的款式特別講究,對于一些新穎的、有特色的物品會尤為青睞,尤其是衣飾。當下很多女性還有閱讀“時尚女性雜志”的習慣,對于流行的服裝款式、流行的服裝色彩,都比較留意,這使她們在消費時,往往比較挑剔,對于陳舊的衣服款式,往往不會考慮購買,而對當下流行的,尤其是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飾,一般優(yōu)先考慮,這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追求時尚的心理,以及表達個性特點的強烈愿望。
1.4盲從和攀比心理
鑒于女性的性別特點,很多女性喜歡相互之間品評各種物品,對物品從整體到細節(jié)會一一進行評價,這一習慣對國內(nèi)外的女性消費者而言,是基本相同的。通過品評,篩選出一些她們共同認為有價值、值得購買的物品,然后每個個體女性會拋卻個人最初的消費想法,而盡力購進這些物品,這實際上也基于女性的一種攀比心理,很多女性對于其他女性擁有的東西,往往會不自覺產(chǎn)生一種購買欲,尤其是對于能體現(xiàn)自身品味以及審美眼光的物品,有時甚至不惜血本進行購買。另外,女性在購買物品時,還往往存在一定的盲從心理,往往認為大多數(shù)人選購的物品更值得購買,在這種趨同心理下,往往會盲目選購同類物品,無形中擴大了自己的消費需求。
2 廣告對女性消費心理的影響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女性在進行消費時,受到更多因素的影響,尤其以各種媒體形式大量存在的廣告,對女性的消費觀念和消費心理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2.1廣告塑造和改變著女性的消費觀和審美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B849 文獻標識: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0)08-0066-03
一、求助者基本情況
小米,女,19歲,大二學生。意識清楚,思維正常,因高考失利情緒低落,自制力完整,能明確表述自己的想法,性格穩(wěn)定,愿意聽取客觀意見。由老師介紹進而主動求助。
無明顯軀體癥狀,只是近一段時間表現(xiàn)失眠、焦慮、頭疼,注意力不集中。社會交往正常。
二、主訴
高考的嚴重失利導致對自己能力和記憶力的懷疑。一直無法接收這個現(xiàn)實,大腦始終被失敗的經(jīng)歷充斥著,無法集中注意,進而產(chǎn)生焦慮,感覺經(jīng)常頭疼,經(jīng)常失眠。
三、個人陳述
求助者從小一直學習成績很好,在學習上沒有遇到過挫折,一只都是受人矚目的好學生。從小學到中學的各種獎狀,占據(jù)了家里的整整一面墻,她是父母的自豪,老師的驕傲。上高中以后,大家都認為她考重點大學沒問題。自己也認為已經(jīng)考上了重點高中,就等于一只腳邁進了重點大學了,于是高中三年學習很刻苦也很努力。
但是就在高考的關鍵時刻,自己因為感冒,頭疼,沒有發(fā)揮好,最終成績只能達到三本的分數(shù)線。
她擔心再復讀一年成績會更差,所以上了一所一般大學??墒强荚囀Ю氖虑橐恢睋]之不去,總在想,考這么差對不起父母和老師,是不是自己腦子不行了,學習能力沒有了,記憶力下降了。越想越頭痛,根本學不進去,晚上還失眠,根本無法正常學習?,F(xiàn)在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心里感到十分迷惘,情緒波動也很大。沒有辦法,自我感覺無法調(diào)整好狀態(tài)。醫(yī)院診斷為失眠癥,正在服藥。自己翻閱了些書籍資料覺得像青春期綜合癥,與心理因素有關,于是在老師的介紹下主動前來求助。
四、咨詢師的觀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情緒低落,談及自己的能力以及父母老師的期望時不停的哭泣。意識狀態(tài)良好,表達完整。無明顯軀體癥狀,無泛化現(xiàn)象,無退縮行為,睡眠不好。
老師和同學都說她是一個很聰明的同學,而且學習認真努力,和大家關系都不錯。只是有完美主義傾向,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平時生活學習有明確的計劃和目標,計劃不能順利完成時情緒低落,不停自責。
五、心理測驗結果
(一)癥狀自評量表(SCL-90)。用輪廓圖的分析方法結果顯示:強迫、焦慮、抑郁指數(shù)相對較高。其中強迫因子2.45分,人際關系因子2.52分,這兩項指標高于SCL-90正常成人因子常模(強迫因子1.62±0.58,人際關系因子1.65±0.61)。超過正常范圍,最顯著的是分值高,其次是人際關系因子分值較高。
(二)焦慮自評(SAS)量表:標準分為45分(常模標準分為50分)。
(三)抑郁自評(SDS)量表:標準分58分(常模標準分為53分)。
六、評估與診斷
(一)診斷:
借助心理測驗結果,并通過求助者陳述、觀察和調(diào)查了解,求助者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情緒低落、有強迫觀念、緊張焦慮、自卑、適應不良。
根據(jù)求助者的癥狀,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二)診斷結果:
一般心理問題,適應不良,有強迫觀念。
(三)診斷依據(jù):
1.根據(jù)病與非病原則,該求助者智、情、意協(xié)調(diào)一致,個性穩(wěn)定,主客觀世界統(tǒng)一,自制力完整,主動求醫(yī),并且沒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可以排除精神病。該求助者病程的基本表現(xiàn),(如頭疼、失眠等)沒有影響邏輯思維,對社會功能沒有造成嚴重損害,內(nèi)容尚未泛化。
2.求助者不由自主地在意識中反復呈現(xiàn)失敗的經(jīng)歷,另外加上歸因錯誤,使自己感到無法擺脫十分苦惱。這負荷強迫觀念當中的強迫回憶的界定。但是心理問題并不嚴重,表現(xiàn)出強迫觀念、頭疼,失眠等問題的時間也只有兩個月左右,可以排除神經(jīng)癥和嚴重心理問題。
3.社會調(diào)查顯示求助者的社會功能正常。
4.由此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四)鑒別診斷:
1.與精神病相鑒別:根據(jù)病與非病的三原則,該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yī)的行為,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與焦慮性神經(jīng)癥鑒別:焦慮癥以焦慮為核心癥狀。焦慮沒有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nèi)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而本求助者卻是對特定的歷史事件的緊張和焦慮狀態(tài),因此排除焦慮癥。
3.與強迫性神經(jīng)癥鑒別:強迫癥是對來自自身的某種思想、觀念或行為不克制地去想、去做。但根據(jù)CCMD-2-R的診斷標準,強迫癥診斷需要有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方可診斷。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個月。該求助者的問題暫不能定為強迫癥。
七、病因分析
(一)生物性原因:求助者女性,19歲屬于青春期,自我意識不穩(wěn)定,是各類心理問題的多發(fā)年齡。
(二)社會性因素: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學習上沒有遇到過挫折,自己及別人的期望都很高,抗挫折能力較弱。
(三)強迫觀念的存在以及認知歸因錯誤:有完美主義傾向。被高考失利這件事所困擾。又將自己的失利歸為內(nèi)部穩(wěn)定的因素:能力。導致對自己失去信心。
八、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jù)以上的評估和診斷,經(jīng)雙方共同商定,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一)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向求助者解釋認知療法,并幫助求助者改變不正確的認知觀念,與此同時緩解求助者的焦慮和自卑等不良的情緒。
(二)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協(xié)助求助者提高耐挫力,使求助者盡快走出高考失利的陰影。學會用積極的認知方式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接受現(xiàn)實,努力改善心情,學習放松技術,減輕壓力,改善緊張焦慮狀態(tài)。
九、咨詢對象分析和方案的制定
求助者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中學時期的學業(yè)的成功給了她很大的自信,周圍人的贊賞更是讓她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同時也不允許自己失敗。然而,高考的不如意對她打擊很大,她想不通自己怎么會失敗,于是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的大腦,四處求醫(yī)。主要問題是她認為自己腦子有問題,不適合再學習;同時習慣于接受別人贊賞的她害怕受到別人的笑話,可是內(nèi)心對學業(yè)成功的渴望使她有繼續(xù)努力的念頭。
經(jīng)過與求助者協(xié)商,決定以求助者為中心,進行個體心理輔導。
首先,通過個體心理咨詢,引導求助者順其自然,清楚認識自己所處的心理環(huán)境,接納一個可以失敗的自我,并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自我的信心;引導她認識到是自己不合理的歸因方式導致了她的情緒低落。
其次,運用認知領悟療法,幫助求助者克服情緒低落的心境狀態(tài),接受現(xiàn)實,接納自我,通過回憶以前自己的成績來重新確立自信心;改變消極的認知方式,逐漸學會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遇到的挫折。
再次,學會在強迫觀念出現(xiàn)時運用一些自我放松技術。
十、咨詢過程
咨詢階段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一)咨詢關系建立和診斷階段
介紹心理咨詢的性質(zhì)和限制及咨詢過程中有關事項與規(guī)則,了解小米的基本情況、成長經(jīng)歷,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
做相關的心理測驗,再此基礎上做進一步的訪談和調(diào)查,然后確定主要問題,作出評估和診斷。
(二)個體心理輔導階段
與小米商定咨詢目標后,采用森田療法和認知-行為訓練予以輔導。具體過程是:
1.認知改變
(1)回憶過去自己的優(yōu)秀,重新確立自信,并樹立克服心理問題的信心。
(2)識別不合理觀念,記情緒困擾日記。
(3)幫助宋小米認識到,高考遇挫便有徹底失敗的觀念是不合理的,失利只是暫時的,學會從失利中總結經(jīng)驗。另外自己的歸因方向是錯誤的,幫助她客觀分析當時的情境,學會進行正確恰當?shù)臍w因方。
2.行為訓練
(1)系統(tǒng)脫敏。在認知領悟的同時,建議小米堅持寫心情日記分析自己強迫觀念的合理性。逐步擺脫不合理的強迫觀念的困擾。
(3)歸因。解釋歸因理論的原理,并在此基礎上訓練積極正面的的歸因方法。淡化完美主義傾向,糾正對學業(yè)過高的期望.
(2)放松技術。當強迫觀念出現(xiàn)時,采用深呼吸、計數(shù)等自我放松的方法。
3.以第三次咨詢過程為例,以下是咨詢記錄節(jié)選:
T(咨詢師):你是一個失敗者?我們理性思考一下你如何更合理地評價自己?
S(小米):我以前很成功的,家長和老師都喜歡我,一直都在夸我。以前我還是很不錯的。
T:很好,那么現(xiàn)在?
S:我應該是一個可愛的、善良的人,除了記憶力不好,學習不好。
T:很好,記住你是一個可愛的、善良的人。那么你是不是一個聰明的人呢?
S:嗯……
T:如果滿分10分,那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種說法?
S:5分吧。
T:好,我們一起來尋找新的支點并把它寫下來好嗎?
S:(思考一陣)上次系里的演講比賽我很緊張,我覺得大家都在笑話我,可是結果還不錯,我得了三等獎;大一第二學期英語四級考試,我一點信心都沒有,但很幸運地我通過了;目前為止,我沒有掛過課……可是,我腦子不好使,記憶力不好,睡眠不好,上課老走神。
T:好,寫下來的想法中有些反面證據(jù),但是每個人都有弱點或缺點,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就一無是處,你同意嗎?
S:同意。
T:那么以后的時間里我們經(jīng)常會為正確積極的觀念尋找現(xiàn)實依據(jù),來戰(zhàn)勝不合理的信念,你也可以試著用這種方法完成咨詢作業(yè)好不好?
S:好吧。
十一、評估
咨詢時間確定為每周一次,面對面咨詢?nèi)坦?次,求助者積極配合。到第5次咨詢結束后,求助者取得了很大進步,已經(jīng)對高考失利的事情能夠釋懷,做出正確的歸因了。而且,做事不再追求完美,而能夠客觀分析情境給自己確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8周以后,求助者自述情緒狀態(tài)明顯改善,睡眠逐漸恢復正常,頭痛等不適感明顯減輕,強迫觀念出現(xiàn)次數(shù)很少。不合理的觀念不再影響正常的學習及生活,求助者反應咨詢效果良好。
經(jīng)過兩個月的隨訪,鞏固效果良好,求助者已經(jīng)建立了一種建設性的適應機制來適應現(xiàn)在的生活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明宏.心理健康輔導基礎理論(修訂版)[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2]科瑞.心理咨詢和治療的理論及實踐[M].石林等譯.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15-01
未婚先孕患者妊娠出現(xiàn)早孕反應和身體的變化,害怕被人知道,要面對社會的輿論和家庭的反對以及對人工流產(chǎn)手術的恐懼都成為心理負擔,引起自卑、抑郁的心理,從而影響病人的生活。未婚先孕是人生的一個重大應激事件,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大影響,而患者希望得到人們的支持和幫助,以使患者安全的度過這一應激期。
1 心理分析
1.1 知識缺乏。大多數(shù)未婚先孕患者都缺乏性知識和避孕知識,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有些甚至是未成年少女。因此術中往往不能很好的配合,容易在手術的過程中出現(xiàn)翻身、易動等情況,影響手術的進行。
1.2 恐懼、害怕。未婚先孕者受孕多為非意愿性妊娠,心情較為焦慮、恐懼,加之親人和朋友的不理解,害怕手術過程中疼痛難忍,或得不到醫(yī)務工作者的同情、關心、受到歧視等。而大醫(yī)院醫(yī)療就診手術頻繁、擔心自己的手術得不到重視,以及害怕在醫(yī)療機構就診時遇到熟人而不敢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做常規(guī)檢查治療及手術,有的甚至找一些江湖醫(yī)生就診,這樣使部分患者出現(xiàn)一些嚴重的并發(fā)癥,造成心理障礙。
1.3 顧慮、擔心。手術是否對身體有影響?術后是否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是否會對再次懷孕有影響?男朋友會不會拋棄自己?手術對以后的再次懷孕是否有影響?手術費用是否過高?種種顧慮都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負擔,而又不敢向醫(yī)生咨詢,導致情緒低落。
2 心理護理措施
2.1 環(huán)境。整個就診過程保證環(huán)境舒適、安靜、整潔,空氣清新??梢赃m當?shù)牟シ乓恍┹p音樂,緩解病人的壓力和緊張。診區(qū)應該標示清晰、明確,確保病人能夠準確識別方向,減少病人煩躁的心理產(chǎn)生。護理人員應當熱情、友好、主動,告知病人手術時的注意事項,使病人做好心理準備,消除對未知事情的緊張和陌生感。
2.2 情感。良好的護患關系的產(chǎn)生是心理護理能成功的關鍵。因此與病人接觸時,應以穩(wěn)重端莊的儀表,熱情的態(tài)度,輕巧的動作,親切的笑容,熟練的技術給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之產(chǎn)生信任感。多與病人溝通,講她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分散她們的注意力。術前講解可能有的不適感以及如何配合操作順利進行,動作輕柔,盡量快速完成,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苦。
2.3 行動。加強對病人的宣教,盡可能多的為未婚患者講解避孕知識以及發(fā)生意外后的緊急補救措施。建立宣傳欄,發(fā)放宣傳冊,使她們了解避孕的重要性以及人流對身體的損害。其中以未成年人作為重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宣傳、引導,使之正確認識人流的傷害,防范意外的再次發(fā)生。
伴隨近年來社會生活觀念的變化,未婚越來越常見,不規(guī)律無防護的使未婚意外妊娠者比例不斷增加,甚至未成年人也屢見不鮮[1]。而未成年人沒有產(chǎn)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婚前不以為然,從而導致意外的發(fā)生。正確的心理護理有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有利于麻醉和手術后的恢復,特別對于流產(chǎn)孕婦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倔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2]。
(1)追求時髦:不分年齡,不分層次,無論是青年,還是中老年女性,有錢人還是沒多少錢的人,她們希望把自己打扮美麗的心情和愿望是統(tǒng)一的,并且想以此展示自己的女性魅力.盡管她們具有不同的消費心理,但是她們在購買某種商品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這種商品能否展現(xiàn)自己最美的那一面,能否給自己的形象加分,使自己顯得更加年輕和富有魅力;
(2)追求美觀:即女性消費者對商品外觀形態(tài)非常注重,將外觀與質(zhì)量、價格當成同樣重要的因素來看待,因此在挑選商品時,她們會非常注重商品的色彩、式樣;
(3)購物時易感情沖動:女性具有比較強烈的情感特征,這種心理特征表現(xiàn)在商品消費中,主要是用情感支配購買動機和購買行為;
(4)喜歡炫耀,自尊心強:許多女性消費者,喜歡以自己所使用的商品品牌和昂貴的價格來進行攀比,除了增加對基本物質(zhì)的心理滿足需要之外,還有可能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及其家庭地位,以此來區(qū)別與大眾不同的地方,從而達到炫耀自己的效果.在這種心理的驅(qū)使下,她們會追求高檔產(chǎn)品,而不注重商品的實用性,只要能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她們就會樂意購買.
1.1女性感性的消費心理
經(jīng)驗表明,在為人處世以及社會評價方面,相較于男性而言,女性一般都較為感性而非理性.在消費心理和購物的行為習慣上,也是如此.眾所周知,愛美是女性的天性之一.她們較喜愛美的事物,且無時不希望自己的外貌相較于他人更加美麗出眾,從而更加確立自己的自信.她們在購買商品時,也往往有別于男性的購買取向,往往側重于商品的外觀包裝,即更加注重和強調(diào)商品的外觀效果.對于同樣用途、價格、質(zhì)量的商品,總是更多地選擇包裝較美、質(zhì)量較高的.再者,隨著職業(yè)女性的教育程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工作能力以及經(jīng)濟收入的不斷提高,在日常消費支出上,也隨之具有更為自主的支配權.購物時,除了滿足自己的時尚意識外,往往也顯示出其對生活品位的感性追求.而這不難從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發(fā)現(xiàn),女性的消費行為更多地表現(xiàn)為:追求商品外觀的色彩、造型和與眾不同的時尚美感.女性消費者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對商品外在美感事物反應較為敏感,常常以自己的購物眼光、喜好來分析和評價商品.她們總是覺得自己購買的商品是最好、最有質(zhì)感的.此外,無處不在的電視、網(wǎng)絡的廣告宣傳,更容易影響女性消費者的感性、沖動購物行為.近來,在自我意識、品牌效力與追星心理的驅(qū)使下,現(xiàn)代女性消費者在消費方面,更突顯出對于名牌的崇拜心里,從而用來顯示自我,表現(xiàn)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社會身份和與眾不同的品位.
1.2女性注重購物服務細致性的消費心理
女性品牌消費不僅僅是物質(zhì)性、功能性的消費需要,同時,也與她們的情感滿足相關聯(lián).女性消費者特別注重購物服務的細致性.因此,具有較高服務理念的企業(yè),也能有效抓住現(xiàn)代女性的購物滿足心理.可以發(fā)現(xiàn),當下女性消費者,愈來愈注重產(chǎn)品的形象和由此延伸的服務價值.在企業(yè)的廣告宣傳中,經(jīng)常會充分借助產(chǎn)品的內(nèi)涵來體現(xiàn)目標顧客的心情、美感、檔次、身份、地位、情調(diào)、氣氛等.同時,也能善于營造和諧細致的環(huán)境,來吸引女性顧客.廣大企業(yè)在為女性消費者服務的過程中,還十分注重女性消費者的心理變化和喜好,講究語言交流的藝術性.在銷售過程中,非常重視藝術性和規(guī)范性,以良好周到的服務,吸引女性的購買行為.以尊重女性消費者的自尊心,滿意的服務,贊美女性消費者的選擇,來極大地促進銷售推廣活動,并贏得女性消費者心理滿足感和日后的忠誠性.通過對品牌商品的消費使女性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這種附加價值,也成為了女性購物的重要動因.這也正如學者姚金武在其《當代女性消費的新特征與女性市場營銷策略》一文中提到的,現(xiàn)代女性比較青睞商品的象征意義,并經(jīng)常會追求購物所帶來的心理情感滿足.
1.3女性熱衷體驗式的消費心理
知名暢銷書《體驗經(jīng)濟》中寫到,有別于企業(yè)提供的商品,它更強調(diào)銷售過程中,特別注重消費者的體驗,就像服務曾經(jīng)從商品中分離出來那樣.而在體驗經(jīng)濟時代中,女性消費者需要的不僅僅是商品,而是一種感覺、體驗與體驗后的回憶.而企業(yè)為了讓消費者留下美好的購物回憶,滿足追新求奇的女性消費者樂于體驗各種新鮮事物的消費心理,它也不再是僅僅提供商品,而是更為注重提供一種加入感情力量的營銷體驗.樂于體驗、嘗試的女性消費心理,往往使其成為企業(yè)新產(chǎn)品的體驗者和帶動者.
2企業(yè)制定營銷策略充分考量女性的消費心理
在現(xiàn)代社會,女性消費心理也隨著時代環(huán)境、流行文化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同時,也由于女性的個性化、價值觀的變化,現(xiàn)代女性的自主意識增強,她們的消費心理也出現(xiàn)了以下新的動向:
(1)變身動向:現(xiàn)代女性希望生活多樣化和嘗試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且能經(jīng)歷各種體驗.具體表現(xiàn)在女性日常生活的服飾、發(fā)型和裝飾方面的多樣化;
(2)挑戰(zhàn)動向:女性消費者希望自己能親身體驗并嘗試挑戰(zhàn)某些標新立異的商品和事物;
(3)自立動向:現(xiàn)代女性希望在經(jīng)濟和精神方面都能自立,希望脫離傳統(tǒng),按自己的心意生活;
(4)便利動向:女性消費者希望采購的便利性.由于職業(yè)女性往往要兼顧工作與家庭生活,所以,在進行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用品時,更加注重便利性.這也就是現(xiàn)代女性為什么一般喜歡到超級市場、大型購物中心等場所購物.這不僅僅因為那里的產(chǎn)品較為可靠,還是因為那里能使她們一次性方便快捷地完成多種消費;
(5)愉快動向:女性消費者希望過得快樂,希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種動向以女性大學生和獨身女性最為顯著.她們的消費傾向為“流行、休閑、文化”,可以看出都是要享受現(xiàn)在的時間.她們希望在結婚這個轉(zhuǎn)折點到來以前,能夠盡情享受,并且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此,為了能夠較有說服力地來支持本文以上的觀點,這里特別選取屈臣氏企業(yè)為例,此案例能夠較好地說明,如何運用女性消費心理來成功地確立企業(yè)的營銷策略.屈臣氏,第一家以“個人護理”概念經(jīng)營的門店,是亞洲地區(qū)最具規(guī)模的保健及美容產(chǎn)品零售連鎖店,1989年進軍中國內(nèi)地市場,至今在國內(nèi)線下零售實體店已經(jīng)達到1000家,覆蓋超過100個城市.屈臣氏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準確把握女性消費者心理,并能及時地滿足其所需.屈臣氏緊緊地抓住女性的消費心理,運用以下的幾個方面對產(chǎn)品進行宣傳和銷售:
(1)追求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它將這個當下強調(diào)的健康理念,用貼心細致的服務方法,傳遞給每一位顧客;
(2)感性消費心理:它運用“買一送一”或者打折的方式等,誘使女性顧客的“沖動性”消費心理;
(3)多樣化的商品需求:它提供了較為齊全較為有名的品牌商品,滿足了不同需求的女性消費者群體,并特以商品親身體驗的銷售方式,提高了其銷售量;
(4)方便快捷的消費需求:它給女性消費群體帶來了便利;
(5)尊重女性的自我心理:它提供給女性更多的自我選擇的空間,加上適當、得體的服務,博得女性消費者心理的莫大滿足.屈臣氏巧妙的運用女性的心里,在中西方兩國的女性具有截然不同的消費觀念:發(fā)現(xiàn)中國女性會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逛街購物,并且平均在每個店面里逗留20分鐘,而在習慣于高效的生活方式的歐洲人來說,僅僅只需要5分鐘.這樣的差異,讓屈臣氏最終將消費群體鎖定在18至40歲的女性,特別是18歲-35歲的時尚女性.她們富有挑戰(zhàn)精神,比較注重個性,喜歡體驗優(yōu)質(zhì)新奇的產(chǎn)品,同時她們也是女性中收入水平增長迅速的群體,卻因平常時間緊張,懶于奔波在各大超市之間,一心追求舒適的購物環(huán)境,恰巧以上這些消費者特征都與屈臣氏的商品定位不謀而合.屈臣氏的營銷理念,簡言之即為“VAS”:“V”是Visibility(透視性);“S”是Shoppability(易購性);“A”是Authority(權威性).屈臣氏牢牢地把握住了女性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用真誠的心與女性消費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同時有效地宣傳自己的產(chǎn)品,提高自己的服務,贏得更多的穩(wěn)定客戶.可以這樣說,屈臣氏正是準確地把握了女性消費者心理的最新動向,才制定出符合消費者群體的營銷策略,從而帶動屈臣氏的經(jīng)濟效率和利潤增長.
2.1以“女性消費心理動向”為調(diào)研對象,從而來確定其市場定位
“女性消費心理動向”分為以下幾點:
(1)女性的變身動向.希望生活多樣化,希望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希望改變身份,經(jīng)歷各種體驗;
(2)女性的挑戰(zhàn)動向.希望冒險,希望向某些事物挑戰(zhàn),希望自己能親自體驗;
(3)女性的自立動向.希望經(jīng)濟和精神方面都能自立;
(4)女性的即時動向.希望省時,方便;
(5)女性的愉快動向.希望過得快樂,希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上述有關心理動向的分析,詳細闡述了當?shù)嘏宰钚碌男睦砘顒蛹捌渥呦?若能掌握以上五點,并堅持以“女性為本”的理念,即以女性的各種需求為本,再根據(jù)女性消費者的職業(yè)、年齡、收入情況,確定目標顧客群,就能進行較為準確的市場定位.從而,也能對不同女性消費群體的需求特征進行分析,尋找尚未滿足的需求,為自己的產(chǎn)品準確定位,來迎合現(xiàn)代女性的消費心理和需求.
2.2不斷創(chuàng)新營銷手段
“創(chuàng)新”顧名思義是以新思維、新發(fā)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包含三層意思:第一,更新;第二,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chuàng)新”主要是用于營銷方法的更新性,創(chuàng)造性.首先,靈活巧妙的運用促銷策略作為創(chuàng)新營銷手段之一,制定出迎合女性情緒化心理變動的多種形式促銷活動,將廣告﹑公共關系和銷售促進等方法融入到各項活動之中.促銷的方式又分為兩類:人員促銷和非人員促銷.人員促銷主要適合于消費者數(shù)量少﹑比較集中的情況;非人員促銷適合于消費者數(shù)量多,比較分散的情況.通常,企業(yè)在促銷活動中將人員和非人員促銷結合作用,以此來保證促銷預算的最合理化,而打折、贈送試用品、則是最常見的促銷手段.一般企業(yè)喜歡推出以關愛女性為主題的節(jié)日促銷,以這些方式賦予產(chǎn)品以感情,贏得女性信賴.其次,運用女性消費者的心理特點,靈活運用價格心理策略.先就價格策略的概念談起,給所有買者規(guī)定一個價格是一個比較近代的觀念,但在這最近的十年,在買者選擇行為中非價格因素已經(jīng)相對的變的更加重要了,但是價格仍是決定公司市場份額和盈利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對一般日常生活用品采取低價策略,即企業(yè)有針對性的對市場進行調(diào)查,產(chǎn)品價格取市場最低價,才能讓女性消費者在貨比三家時,選中本企業(yè)的產(chǎn)品.而對新產(chǎn)品、兒童消費品、化妝品、女性品牌服裝、保健品、金銀珠寶首飾等采用高價策略,利用“一分錢,一分貨”的價格心理準則,使其感到所購產(chǎn)品物有所值.
2.3體貼入微的情感導入方式
情感導入式營銷手段對女性消費者由其有效,感情方面相對敏感的女性,一旦接收到來自商家的正能量,便采用激勵的方式刺激消費者購買.女性消費者,并不會被單純的廣告所打動,而是需要一種被關心、被理解、被個性化服務的體驗.并且產(chǎn)品中所蘊含的氣氛﹑情感﹑趣味和理解則是其競爭關鍵所在.例如:各大公司的化妝品擺臺,則需明亮的光線﹑優(yōu)雅的展廳和唯美的音樂旋律融為一體,將此產(chǎn)品的美淋淋盡致的呈現(xiàn)在了顧客的面前.這一簡單的事例,足以表明商家要在經(jīng)營中引入情感方式,才能夠迎合廣大女性消費者心理,激發(fā)女性的好感,使她們產(chǎn)生美的聯(lián)想,從而使其慷慨解囊.
2.4營造溫馨和諧的服務與環(huán)境
女性的消費行為其實是在視覺,感覺和聽覺的體驗當中產(chǎn)生的,第一,對于企業(yè)來說,特別要注重經(jīng)營方式和服務藝術,這將會對產(chǎn)品銷售額的提高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第二,產(chǎn)品的銷售環(huán)境要符合女性消費者心理,尊重女性的自尊心,贊美女性的選擇,同時博得消費者的心理滿足感.企業(yè)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購物場所.明朗與強烈的櫥窗陳列、食品誘人氣味、化妝品的芬芳香味、陶瓷品的清脆聲響,以及優(yōu)美的音樂、明亮的燈光、整潔高雅的環(huán)境,這些條件的組合傳遞給顧客一種強大的吸引力,使女性消費者產(chǎn)生先入為主的好感,誘發(fā)其積極的情感,從而產(chǎn)生購買欲望,最終進行購買.最后,企業(yè)營銷策略離不開廣告媒介的宣傳,而廣告策略是企業(yè)營銷策略成功的關鍵所在.針對女性消費的廣告媒介的選擇和利用,要具有針對女性消費特點,才能達到營銷廣告的效果.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女性消費心理與企業(yè)營銷策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正確的把握住心理的變化,才能制定出符合企業(yè)要求的營銷策略,同時才能有助于提高產(chǎn)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
1.1 簡要案情
2015年8月10日,某區(qū)刑偵大隊接到××鎮(zhèn)派出所電話報稱:“該鎮(zhèn)A村X組的村民李某報案稱其兄長李××(43歲)出門幾天,今天在樹林中被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死了?!?/p>
1.2 現(xiàn)場勘驗
現(xiàn)場位于西至A村、東至B村的一條村間公路邊上,該公路中間為灰白泥沙路面,兩側有草叢帶,路南側為菜地和樹林,路北側為樹林。該路北側樹林有一缺口,缺口內(nèi)地面為雜草及枯葉,自該缺口沿公路向西145米為李××居所。死者位于樹林缺口處內(nèi)地面上,頭朝西南方向、腳朝東北方向,距公路路基150米,上半身呈仰臥位,下半身呈左側臥位。
1.3 尸體檢驗
衣著檢驗:死者上身穿深色長袖T恤(第二顆紐扣脫落粘附在皮膚上),T恤雙上臂前側及胸腹部見黏附有灰白色泥土。死者下身穿藍色牛仔褲,拉鏈完好、呈敞開狀態(tài)。牛仔褲右側臀部外側、褲襠部前側及雙褲管前側均見黏附有灰白色泥土。雙腳穿休閑鞋,雙側鞋底及鞋邊緣均見灰白色泥土,在牛仔褲右側口袋內(nèi)檢見一部黑色手機及黑色錢包一個。
尸表檢驗:尸斑呈近櫻紅色,尸僵已緩解,右前額部見一長3.5 厘米挫裂創(chuàng),創(chuàng)緣較整齊,創(chuàng)角上銳下鈍,未見明顯組織間橋,兩側創(chuàng)緣伴有明顯挫傷帶,創(chuàng)腔深達顱骨,左顳頂部見3.0cm×4.0cm頭皮挫擦傷,枕部見5.0cm×5.5cm范圍散在性頭皮挫擦傷。雙側眼眶布滿蛆蟲,左側眼球結膜見點狀出血斑,角膜重度渾濁,右側角膜輕度渾濁,瞳孔隱約可見,直徑為0.6cm。左下頜部及頸前區(qū)見散在性、凌亂且不規(guī)則性表皮挫擦傷。
解剖檢驗:死者右前額部頭皮下見5.0cm×6.5cm類長方形血腫伴出血,顱骨未見明顯骨折,頂枕部蛛網(wǎng)膜下腔少量出血;頸部淺層及深層肌肉出血,左側舌骨大角骨折;心臟表面見點片狀出血斑;胃內(nèi)容物為乳糜狀,量約250克。其余臟器未見明顯異常。死者胃內(nèi)容及心血毒化檢驗,未檢出常規(guī)毒物及酒精成分。
2 分 析
2.1 死因及性質(zhì)
死者右前額部損傷未致顱骨骨折,顱腦損傷不嚴重;頸部損傷特征符合掐扼所致,頸部淺、深層肌肉出血,舌骨骨折,具備機械性窒息損傷基礎;球結膜、心臟見點狀出血斑,指甲發(fā)紺,血液暗紅色流動性,尸斑近櫻紅色,具備窒息死亡尸體特征表現(xiàn)。綜合分析,死者顱腦損傷非致命性損傷,死亡原因系機械性窒息,系他殺。
2.2 過程及方式
死者體表腔隙部位布滿蛆蟲,基本可排除烈性毒物中毒可能;胃內(nèi)容物排除常規(guī)毒物中毒可能、生前非酒醉狀態(tài);衣著完整,生前處非睡眠狀態(tài)。死者頭部、頸部分別受外力作用后,窒息死亡,其額、顳頂及后枕均有損傷,有明顯生活反應,不符合窒息死亡后再次遭受外力打擊作用所致。分析死者系神清狀態(tài)下,顳枕、額部依次遭受暴力,進入昏迷或限制行為能力狀態(tài),后遭掐頸,窒息死亡;一人可以完成。死者衣褲上的泥土集中在雙手、鞋部、雙膝部及雙大腿前、胸腹部前側,而身后干凈,而死者下頜部、頸部的掐扼損傷符合死者仰臥狀態(tài)形成,說明其遭受頭部打擊與遭受掐頸非處同一位置,前者在路面,后者在樹林。
2.3 嫌疑人刻畫
死者青壯年,體格強壯,遭受打擊時意識清醒,無明顯抵抗傷,顱內(nèi)損傷不重,說明其被襲擊可能性大且頭部所受外力不大;死者下頜部及頸部損傷多而凌亂,胸腹前有挫擦傷且衣服上有泥印,說明兇手曾騎跨死者掐頸,或曾對死者胸腹部踩踢。上述動作反映兇手“心狠而手不辣”,力量較弱,決心不大,多余動作繁多,存在泄憤行為及心理,作案手段較“猥瑣”、不“大氣”,符合女性殺人特征。
2.4 偵破情況
案件偵破后,嫌疑人為死者妻子,體質(zhì)弱,長期積怨對其丈夫生殺意,尾隨死者趁其路邊方便時用木棒從后面打擊死者第一棒,死者準備反抗,轉(zhuǎn)身后又被打擊一棒,死者反抗能力減弱,前傾倒地,后被嫌疑人拖到現(xiàn)場,跪在死者身上,雙手卡頸10余分鐘后離開。
3 討 論
女性殺人在各類兇殺案件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是由于女性體力小,為了實現(xiàn)殺人的結果,一般都有一定時間的預謀。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性格和在社會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殺人的動機以家庭矛盾和情殺多見,侵害對象也多以家庭成員或者以感情對象為主。本案動機即為家庭矛盾激化。[2]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3-0508-02
Psychoanalysis and mental intervention of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patients
GUAN Lin-yao,LIU Chang-song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1)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ole of mental intervention method in treatment for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Method In this study,all patients obtained excellent result in body and mind by adopting appropriate preoperative、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Result 12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were all satisfied with postoperative result and could have a pleasant social life. Conclusion Psychologic status of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was analyzed completely,by which,we can enable them to get involve in society with excellent result.
Key words: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Psychoanalysis; mental intervention
個體的正確性別必須在染色體、外生殖器、生殖道、性腺四方面表現(xiàn)一致,如這四個方面出現(xiàn)矛盾時,即為兩性畸形[1]。女性假兩性畸形,染色體核型為46,XX,X染色質(zhì)陽性,性腺為卵巢,但外生殖器有不同程度的男性化表現(xiàn)。此類患者多為21-羥化酶、11β-羥化酶等酶缺陷引起的先天性腎上腺皮質(zhì)增生,也可繼發(fā)于多囊卵巢等其他疾病,臨床特征通常表現(xiàn)為粗大似短小的或伴融合、全身多毛、高血壓等[2-3]。我院自2007年8月~2011 年5月共收治12例女性假兩性畸形患者,并為其進行了手術治療,現(xiàn)將手術前后心理分析及相應心理干預措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研究共12例女性假兩性畸形患者,初次就診平均年齡17歲,所有患者均有外生殖器男性化的異常表現(xiàn)如粗大,尿道開口異常,無陰道或陰道短小,融合形似陰囊樣結構。其中8例以水電解質(zhì)紊亂為突出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嘔吐、消瘦、脫水,血氣分析和電解質(zhì)分析示高鉀血癥11例,12例患者外皮膚、乳暈均有明顯色素沉著。所有患者均按社會性別行手術整形,除4例患者入院前曾行手術誤將肥大的當做完全切除外,其余患者術中均行保留頭的成形術聯(lián)合陰股溝皮瓣法陰道再造術,術后隨訪2~3年,外生殖器形態(tài)滿意,再造感覺良好。
2 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預
2.1女性假兩性畸形患者的心理特點:①不厭倦自己當前的社會性別: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女性患者很早就表現(xiàn)出某些男性的生理特征,如多毛、身材健壯等。會畸形表現(xiàn)為肥大的,如小般大小,所以家長往往從小按照男性來撫養(yǎng)患兒直至青春期,最終多以無月經(jīng)來潮而就診,而此時患者已經(jīng)以異性的身份生活了十幾年,在穿著、飲食等方面已經(jīng)完全融入社會生活,并不討厭自己的社會性別[4-6];②不愿公開病情:當現(xiàn)代醫(yī)學診斷女性假兩性畸形的患者為“雙性人”時,她們會變得非常茫然,并產(chǎn)生焦慮心理。有的甚至根本無法接受事實,認為醫(yī)師診斷錯誤,因為她們不知道如何去向周圍的人解釋,不知道往后的生活、工作,甚至感情生活該如何進行下去。所以,患者往往具有保守此秘密的強烈愿望;③對手術治療的恐懼心理:有部分女性假兩性畸形的患者早期在其他醫(yī)院誤診而行切除術,故再次入院后對手術治療的期望值很低,以致拒絕再次手術[7-9];④手術目的不一,社會性別轉(zhuǎn)換困難:本研究共12例女性假兩性畸形的患者,8例入院確診后同意行整形手術變成一個完整的女性,而另4例患者由于之前一直以男性身份生活、交友,故最初強烈拒絕手術變成女性,仍要堅持以男性的身份繼續(xù)生活。
2.2 術前心理干預:①針對患者不同職業(yè)、文化程度、經(jīng)濟狀況采取個性化的措施,如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病情,告之染色體檢查是最科學、最權威的生理性別的檢測方法,使之慢慢接受女性性別的事實。同時向其解釋說明兩性畸形產(chǎn)生的病因、病情演變,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其次,還可從認知角度啟發(fā)患者重新認識自我,指出生殖器畸形并非個人過錯而是先天疾患,并經(jīng)手術、激素治療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通過以上措施使患者逐漸配合醫(yī)務人員的檢查和治療[10];②醫(yī)護人員要時刻做到保護患者的隱私,在檢查時注意保持診室內(nèi)的安靜,避免無關人員的查體。最好給其設立單間病房,堅決制止其他外來人員探視。床頭卡和住院一覽表中的診斷名稱一律用英文縮寫,避免引起他人的好奇心和歧視,從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醫(yī)護人員詢問病史或談論病情時回避他人,以維護患者的自尊,交談中態(tài)度誠懇,談話內(nèi)容保密,以消除患者的顧慮;③幫助患者樹立手術治療的信心,通過列舉以前成功手術的案例,消除其緊張、焦慮的心情,使對手術充滿信心;④通過各種手段促使患者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相統(tǒng)一,通過反復細致的溝通使患者及家屬清楚,盡管有部分女性假兩性畸形的患者生育能力差,但如果子宮發(fā)育良好的病例完全可以通過再造陰道達到結婚生子的目的,使這些患者能過正常人的生活。本研究中,最初強烈拒絕手術的4例患者經(jīng)過醫(yī)護人員耐心的心理疏導,最終均同意接受手術治療[11]。
2.3術后心理分析及干預:當患者手術成功后,生理角色轉(zhuǎn)換已經(jīng)完成,但此時患者出現(xiàn)了社會性別與生理性別不相匹配的矛盾,在心理上極易造成嚴重的角色沖突,本組12例女性假兩性畸形患者中10例從小以男性身份長大,術后均不同程度的出現(xiàn)了不能適應角色轉(zhuǎn)變的表現(xiàn),如脾氣暴躁、不愿著女性裝扮、更有甚者強烈要求仍作為男性生活。面對患者術后出現(xiàn)的心理性別角色沖突的種種表現(xiàn),醫(yī)師應采取相應心理干預措施,可以在術前做好家屬的解釋工作,使他們甚至周圍的親屬朋友都能為患者出院后的生活、工作安排等相關事宜做好準備工作,比如在患者出院后盡量避免不利角色轉(zhuǎn)換的詢問和舉動,如條件允許可搬遷、轉(zhuǎn)學或更換工作,改變原有的生存、社交、學習環(huán)境,重新建立人際交往圈,從而幫助患者順利完成角色轉(zhuǎn)換,更快的融入新的生活環(huán)境[12]。
3 討論
由于女性假兩性畸形的疾病特點,患者前來就醫(yī)的年齡以青春期和青年期兩個年齡段居多,該年齡段是人生觀價值觀、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青春期發(fā)展障礙,會產(chǎn)生自我統(tǒng)一的危機,導致角色紊亂而青年期發(fā)展障礙,會產(chǎn)生與同齡人、社會及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孤獨感,此類患者由于生理上的先天疾患,使得心理矛盾尤為突出,如果不及時糾正患者的非正常心態(tài),即使生理上的疾患解除了,也無法讓他們適應和回歸社會生活。因此,筆者認為全面掌握此類患者的心身狀況,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才能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同時幫助他們順利重返社會。本研究中12例女性假兩性畸形患者,通過采取恰當?shù)男g前、術后心理分析及相應的干預措施,使整形手術效果滿意的同時,還達到了讓患者身心合一的治療目的。
[參考文獻]
[1]Zhang Jingde, Xing X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rmaphroditism experience with 25 cases[J]. Ann Plast Surg,2009,63: 543-551.
[2]Joshi RR, Rao S, Desai M. Etiology and clinical profile of ambiguous genitaliaan overview of 10 years experience[J]. Indian Pediatr, 2006,43:974-979.
[3]Nimkarn S, Likitmaskul S, Sangacharoenkit P, et al. Ambiguous genitalia: an overview of 22 years experience and the diagnostic approach in the Pediatric Department, Siriraj Hospital[J]. J Med Assoc Thai,2002,85(suppl 2):S496-S505.
[4]Li L, Xing X. Gonadal m alignant changes of true hermaphroditism: one case report[J]. Chin J Aesthetic Med,2004,13:326-327.
[5]Gollu G, Yildiz R V, Bingol-Kologlu M, et al. Ambiguous genitalia: an overview of 17 years' experience[J]. J Pediatr Surg,2007,42:840-844.
[6]Nihoul-Fekete C. Does surgical genitoplasty affect gender identity in the intersex infant[J]. Horm Res,2005,64(suppl2):23-26.
[7]Hughes IA, Houk C, Ahmed SF,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management of intersex disorders[J]. Arch Dis Child,2006,91:554-563.
[8]薛峻嶺,尚紅梅.假兩性畸形手術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理學雜志,2006,21(2):10-11.
[9]Sharma S,Gupta DK.Gender assignment and hormonal treatment for disorders of sexual differentiation[J].Pediatr Surg Int,2008,24(10):1131-1135.
[10]遲 強,王養(yǎng)民,周逢海.女性假兩性畸形的診斷和治療[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9,24(6):418-420.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3-156-01
1 臨床資料
我院2009.12-2010.12門診婦產(chǎn)科接診未婚先孕人流患者中隨機抽取60例,年齡16-31歲,停經(jīng)38-69天,初次妊娠42例,2-3次者17例,4次者1例。經(jīng)臨床診斷符合早孕標準,B超確診為宮內(nèi)妊娠后決定人工流產(chǎn),符合人流指證。
2 心理狀態(tài)分析
未婚先孕在家庭、社會中難以得到充分的支持,社會心理因素較復雜,更易導致心理障礙,加之缺乏對流產(chǎn)過程的全面了解,對手術本身的安全性、今后的生活有無限的憂慮,又不敢向他人傾訴以求得幫助,甚至千方百計隱瞞病情。未婚先孕人工流產(chǎn)女性很大程度改變女性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使她對周圍的人與事異常敏感,反應強烈,情緒易波動,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2.1 恐懼和緊張心理 由于未婚先孕的女性,多數(shù)為初次懷孕和進行人工流產(chǎn),到婦科門診可能是第一次,她們對醫(yī)院的環(huán)境,手術過程處于陌生狀態(tài),注意力高度集中,擔心得不到醫(yī)護人員的理解和同情,怕受到歧視,怕碰到熟人,而處于恐懼、緊張和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擔心術后影響以后生活和前途而消極悲觀。
2.2 羞愧和焦慮 未婚先孕女性未得到社會認同,就診時往往躲躲閃閃不愿意暴露真實姓名、年齡、住址和工作單位。檢查時十分害羞、怕痛,擔心造成不孕,渴望手術安全和可靠。
2.3 孤獨和不安全感 由于人工流產(chǎn)手術過程需要嚴格無菌操作,患者面對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周圍是陌生的儀器,離開親人的陪伴,感到孤獨和無助。
2.4 痛苦和悲觀 未婚先孕女性忍受著身體的不適和情感的創(chuàng)傷,加劇了心理刺激,表現(xiàn)出痛苦和精神不振。
3 護理措施
3.1 提高青年人性道德水平,結合我國國情,學習了解青春期性知識。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參與,使此項工作社會化、家庭化[2]。應該針對年輕一代普遍比上一育成熟早,而結婚晚的特點加強青春期性知識教育和未婚青年生殖健康宣教工作,使他們獲得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識,認識到未婚先孕終止妊娠的嚴重后果及其并發(fā)癥,預防和減少未婚同居和未婚先孕,充分保護婦女身心健康。
3.2 環(huán)境支持 消除緊張和陌生感,保持手術室環(huán)境安靜,舒適、整潔,空氣清新??刹シ挪∪讼矚g的音樂,與病人交談,講病人熟悉的人和事,來減輕她們的緊張心理。做好病人的基礎護理,使病人了解手術的整個過程及手術中可能遇見的問題,告訴病人手術后的注意事項,使病人心理做好準備。讓病人感覺親切,消除了緊張心理和陌生感。
3.3 情感支持 產(chǎn)生信任感和親切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取得心理護理成功的關鍵。對焦慮者主要采用真誠的語言與之交談,通過詢問病史,啟發(fā)病人從內(nèi)心深處講述自己的顧慮和心理需要及期望;通過交代手術過程和手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以及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使病人對醫(yī)護人員產(chǎn)生信任感,對手術產(chǎn)生安全感,通過說明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只要身心放松,積極配合就可能避免一切不適或意外,使病人從心理和精神上得到徹底放松,從而緩解術前焦慮[1];對抑郁者應以科學的態(tài)度,真誠的愛心,用真摯友好的言語給予一定的心理開導,使她們正確對待戀愛、婚姻、家庭和社會的關系,穩(wěn)定羞愧不安的情緒,克服自卑心理,以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現(xiàn)實,主動接受手術[1]。技術操作熟練認真,產(chǎn)生信任感。術前講解可能有的不適感覺以及如何配合操作順利進行。動作輕柔,盡量快速完成,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苦。
3.4 精神支持 加強宣教,避免意外發(fā)生。在臨床過程中,對未婚婦女進行科學的整體護理,給她們講解常用的避孕方法,以及發(fā)生意外后的緊急補救措施。使她們了解避孕的重要性及人工流產(chǎn)手術對她們生理和心理上的損害。把未婚妊娠婦女作為重點對象,有針對性進行心理咨詢和避孕指導,從而降低未婚妊娠的發(fā)生率[3]。
未婚妊娠及其導致的人工流產(chǎn)給未婚女青年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其程度超過婚后人工流產(chǎn))[4],未婚人工流產(chǎn)者的這些心理反應直接影響人工流產(chǎn)病人對手術的體驗和人流綜合癥的發(fā)生率,間接影響術后軀體的恢復過程。故許多國際組織認為人工流產(chǎn)是損害青少年生殖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已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衛(wèi)生問題。針對未婚妊娠人工流產(chǎn)女性的心理特點,通過護理干預消除或減輕未婚妊娠女性的心理負擔,提高護理質(zhì)量,降低未婚意外妊娠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程金蓮,梁執(zhí)群.心理干預在人工流產(chǎn)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5,19(3):385-387.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在普通人群中發(fā)病率約為0.4%,發(fā)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可引起心力衰竭、腦卒中等嚴重并發(fā)癥。經(jīng)導管射頻消融目前已成為房顫的主要治療方法[1],但因手術有創(chuàng)傷性,存在一定風險,且費用較高,患者術前可存在不同程度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尤其以女性患者為著。研究報道,永久性房顫患者血栓前狀態(tài)的護理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身心舒適度和生存質(zhì)量[2]。女性房顫的患者也普遍存在明顯的焦慮情緒[3-5], 然而關于女性房顫行房顫射頻消融術患者的臨床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卻鮮有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入組標準 ①女性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②首次住院行房顫射頻消融術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②嚴重心臟瓣膜疾病,③計劃進行其他疾病外科手術,④主要臟器的嚴重疾患,如腫瘤、嚴重的肝臟、腎臟、肺、內(nèi)分泌、神經(jīng)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⑤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
1.2分組及研究設計 將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女性房顫患者隨機分為2 組,對照組與干預組各5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行心理護理。護理前后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分。
1.3干預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日常的生活、飲食、心理等常規(guī)護理,也包括治療的相關性指導及健康教育。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行心理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疏導:以親切的語言與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告之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并根據(jù)其心理狀態(tài)特點制定相應的心理疏導措施。②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宣傳疾病知識,指出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患者及家屬對疾病康復不益的生活行為方式。③睡眠護理:保持病房的安靜及病床的舒適度,引導患者睡前做深呼吸,放輕柔舒緩的音樂。
1.4觀察指標 SAS標準分≥50分認為有焦慮癥狀,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連續(xù)變量先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Kolmogorov-Smirnov檢驗),如符合正態(tài)分布,則以均數(shù)±標準差(x±s)描述,組間差異假設檢驗用獨立樣本Student t檢驗,如連續(xù)變量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則以中位數(shù)及四分位間距描述,組間差異的假設檢驗用Mann-Whitney U檢驗。分類變量以百分數(shù)描述,組間差異假設檢驗進行卡方檢驗。所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均使用SPSS 22.0軟件完成,P
2結果
2.1總體情況 100例患者行房顫射頻消融術后,僅1例于住院期間再次發(fā)作房顫,行藥物治療。兩組臨床資料見表1,兩組的年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及射血分數(shù)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表1中可見干預前高達7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但經(jīng)過心理護理的干預下,干預組僅50%的患者仍有焦慮癥狀,而對照組不明顯;但是心理護理前后兩組間無差異。
2.2從表2可見干預組與對照組護理前,兩組間焦慮SAS評分相似(P=0.74),經(jīng)心理護理干預后,兩組SAS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兩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干預組護理前后的SAS評分變化明顯高于對照組(P
3討論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證候之一,其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氣短、胸悶、乏力,易造成患者情緒的變化,因而安全、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措施,可提高生存質(zhì)量,改善預后[5]。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房顫患者心理壓力較大,消極情緒及抑郁情緒較嚴重,對病情及預后了解不充分,擔心并發(fā)癥及后遺癥,部分患者對護理效果持懷疑態(tài)度,常常表現(xiàn)為焦慮,尤其以女性患者為著。如果護理人員用熱情的服務、親切的態(tài)度以及熟練的技術來安撫患者,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充分了解患者心理變化和情緒變化,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和緊張感,能改善患者焦慮狀態(tài),利于患者康復。
焦慮自評量表SAS是一種分析患者主觀癥狀的相當簡便的臨床工具,適用于具有焦慮癥狀的成年人,具有廣泛的應用性。臨床心理護理是根據(jù)心理學的理論,在護理過程中通過改善患者的心理行為和精神狀態(tài),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促進預后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有利于增強患者的求生欲及治療信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下積極配合治療,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重要的意義[6]。本研究中女性房顫行射頻消融術患者,有術前焦慮情緒占70%以上,明顯高于正常人群比例,提示焦慮情緒廣泛存在,進行心理干預很有必要。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和睡眠護理的臨床心理護理干預組女性房顫患者的SAS焦慮評分從術前的58(46~68)變?yōu)樾g后的50(44~60),變化為5(4~7),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女性房顫患者的SAS焦慮評分從術前的58(47~69)變?yōu)樾g后的56(45~61),變化為2.5(1~4),提示無論是對照組護理還是干預組護理均能改善女性房顫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而臨床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更顯著,極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提高預后。因平均住院天數(shù)約為3 d,SAS焦慮評分雖有所改善,但改變相對較少(干預組5分:對照組2.5分);若經(jīng)過長時間的臨床心理護理,可能SAS評分變化更顯著,大大提高女性房顫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總而言之,針對女性房顫行射頻消融術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結合臨床心理護理,可獲得良好療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有效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Haissaguerre M,Sanders P,Hocinim M.Catheter ablation of longlasting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critical stnlctures for termination[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05,16:1125-1137.
[2]吳麗娥.永久性房顫患者血栓前狀態(tài)的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1):121-122.
[3]李芬.冠心病患者擇期介入治療前后焦慮抑郁的心理干預[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21(4):358-60.
【中圖分類號】R【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8517(2009)16-0001-0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孕癥的發(fā)生率逐年上升。目前不孕癥發(fā)生率在生育年齡婦女中占8~17%[1],我們與不孕(育)癥患者的接觸中,發(fā)現(xiàn)造成不孕(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環(huán)境因素、自身疾病原因,但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的就是自身心理因素[2]。有資料顯示,82.7%~86.5%的不孕癥患者有孤獨感、憤怒感、負罪感和失落感等負面情緒,其中31.7%~33.3%的患者上述情緒反應特別強烈[3]。
1不孕癥患者的心理問題
我們通過在就診過程中與患者夫婦交談,獲得有關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信息,了解到心理因素在不孕癥中的作用是復雜的,幾乎所有的不孕癥患者均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經(jīng)綜合判斷分析,不孕癥患者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
1.1內(nèi)疚和無價值感中國婦女傳統(tǒng)意識較重,“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傳統(tǒng)思想根深蒂固,認為沒有孩子的家庭即為不完整家庭,為不能傳宗接代深感內(nèi)疚,自身價值感降低。
1.2焦慮感不孕患者每一次治療后,都在焦急的盼望與等待中生活。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狀態(tài)下的生活,一些夫妻感情受到影響,生活上出現(xiàn)障礙。
1.3恐懼感部分不孕的夫婦怕見醫(yī)生,怕檢查,見到醫(yī)生就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這種心態(tài)往往造成內(nèi)分泌紊亂、失調(diào),直接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
1.4孤獨感在人們對女性的母親形象期望普遍較高的社會中,不孕患者自我及社會評價可能會損害其自尊心。情感不敢外露,產(chǎn)生逃避心理,孤獨感增強。
1.5抑郁感在我國受科學文化及倫理背景的影響,往往把不孕原因歸罪于女方,在廣大的農(nóng)村尤其嚴重。造就女方心理上的壓抑,憂郁、悲傷。
1.6失望感或絕望感在漫長求醫(yī)過程中,不斷遭遇挫折和失敗,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和勇氣,對一切都不相信甚至絕望。
1.7懷疑感不孕患者懷疑醫(yī)生的診斷及檢查結果的可靠性,到處亂求醫(yī),對治療沒有正確的認識。
1.8無知感社會正面宣傳力度不夠,很多人缺乏必要的科學知識,導致不應有的后果。
2不孕癥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心理干預
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不孕癥患者對診斷、檢查、治療、身體和心理機能等的信息均十分需要[4]。我們根據(jù)患者的社會角色和心理特征、共感性采用定期授課、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和個別心理指導,為不孕夫婦提供心理護理及心理干預。
2.1建立相互信賴的護患關系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是達到良好治療效果的先決條件。多與患者交流,及時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動,給予精神安慰,使患者能正確對待生活,解除緊張情緒。
2.2創(chuàng)建放松舒適的環(huán)境讓夫婦雙方心平氣和地與醫(yī)護人員進行交談和探討有關問題。正確面對不孕,具備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2.3提供合適的輔助生殖技術信息護理人員應了解和掌握輔助生殖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適應證、禁忌證、治療手術所需時間、花費等等信息,根據(jù)病人疾病的病因、身體狀況等,幫助病人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減少不必要的花費和等待時間。
2.4提供適當?shù)陌l(fā)泄機會一般可采用與不孕病人直接面談,并應用心理疏導的方法,讓他們談論對不孕的想法、感受及悲哀,使他們有機會發(fā)泄,并能理順自己的情緒。
2.5創(chuàng)造減輕壓力的機會針對病人的緊張、敏感情緒,護士應通過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從客觀上消除致病的心理社會因素。建議采取外出旅游、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等手段放松緊張的情緒,部分病人在緊張情緒緩解后可以自然受孕。
2.6重視家屬配合工作不孕癥患者不僅需要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關心和鼓勵,要取得患者親人、朋友、同事的支持和關心,也有利于患者調(diào)整和適應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有利于受孕的心理環(huán)境。
2.7加強相關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制作不孕健康教育處方及宣傳冊,宣傳不孕癥的基本知識、受孕的過程、不孕癥檢查和治療的流程,使病人對治療有比較清楚的感性認識,正確對待不孕癥,利于配合治療。
2.8不同文化層次患者不同對待尤其是農(nóng)村文化水平較低患者,語言通俗易懂,容易接受。幫助他們消除傳統(tǒng)思想觀念,正確面對不孕。
2.9保護患者的自尊心為患者保守秘密,在診治過程中,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使患者單獨與醫(yī)護人員交談,涉及個人隱私時,應請他人回避。同情理解患者,關心體貼患者,消除患者的敏感和自卑感。
消費行為是指消費者為獲得、使用、處置消費品所采取的各種行動以及先于行動的相應決策過程。女大學生所受教育的經(jīng)歷和所處的校園環(huán)境,使得她們成為社會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產(chǎn)生了與其他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具有比較特殊的消費心理,外觀為不同的消費行為。
一、 女大學生的消費構成及消費特征
1.消費構成
(1)飲食消費。飲食消費是女大學生主要的消費。據(jù)調(diào)查表明, 女生的飲食消費水平普遍低于男生, 零食消費水平則遠高于男生。大部分女生選擇在學生食堂就餐,她們到校外吃飯的原因一般有兩種: 一是不滿校內(nèi)食堂的飯菜, 二是請客吃飯。但不管出于哪種原因, 她們都會選擇那些適合自己口味且比較劃算的餐廳就餐。
(2)學習消費。學習消費主要是書報費、學習用品費、考證費和電腦消費等。近年“考證熱”在各個大學校園里悄然興起。女大學生由于性別在就業(yè)中不占優(yōu)勢,因而更加重視參加各種考試,如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技能證書考試、出國考試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等。相應的報名費、資料費、培訓費也自然不菲。不少女大學生省吃儉用,甘心對考證進行高額投資, 以增加職場競爭中的籌碼。
(3)休閑娛樂消費。女大學生閑暇生活中, 經(jīng)常做的事情就是上網(wǎng)、讀消遣雜志、讀文學作品、書法音樂繪畫、旅游等, 女大學生張揚個性,崇尚自我,注重學習的同時,也注重發(fā)展情趣,享受生活。
(4)人際交往消費。人際交往消費在大學生活中是比較普遍的, 這種消費常見于同學之間, 與老師之間的人際交往消費則不多。女大學生在交往中注重禮尚往來,雖然每次投入金錢數(shù)額不會太大,但卻注重經(jīng)常性,注重感情投資。
(5)服飾消費。許多女大學生都比較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特別是高年級的女生, 她們在自我形象包裝方面, 不少人追求的是時尚、品牌與品位。大凡是廣告中宣傳的名牌服飾、休閑鞋、時尚背包,都可能是她們討論和購買的對象。
(6)戀愛消費。大學校園戀愛被視為一項不談婚姻的愛情,大學生的戀愛心態(tài)也有多種,或是為彌補感情的空白,或是為選擇伴侶取經(jīng),或是感情的真實流露。女大學生對戀愛方面的投入相對要少于男生,這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和對男女的社會責任定位有關系。
(7)美容消費。愛美是人的天性,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女大學生們在美容消費中表現(xiàn)得強烈且突出。不少女生平時在護膚、化妝、服飾上非常舍得消費, 盡力去嘗試新潮?,F(xiàn)在很多女大學生認為“扮靚自己”不僅是流行,更多的是對生命、生存的新理解。
2.女大學生的消費特征
(1)個性化與從眾并存。隨著改革開放,人們開始以個人的興趣愛好、審美觀、生活情趣來選擇商品和勞務,女大學生作為青春向上的一個特殊消費群體,更希望具有鮮明個性的生活方式,展現(xiàn)個性,表現(xiàn)自我,因此,逐漸形成了女大學生追求個性、時尚,突出自我的消費心理。這是女大學生的主觀努力方向,但是時尚代表流行,也代表了大眾。女大學生在將個人的消費向時尚看齊的同時,也就是希望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反映在消費行為上就是向別人看齊,追求大眾化的商品。這樣,女大學生在消費行為中表現(xiàn)出盡顯個性,卻又趨向一致的消費特點。比如:發(fā)型上卷發(fā)的流行,服飾上長靴短裙的搭配等。
(2)攀比與炫耀同在。女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虛榮心,因而在其消費行為中,表現(xiàn)出更多的攀比和炫耀心理。在攀比心理的支配下,女大學生更多地考慮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周圍人買什么、用什么,我也要買什么、用什么。而在炫耀心理的支配下,女大學生不僅注重購買商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而且更注重購買商品中所蘊含的象征意義,以期顯示自身的獨特性、優(yōu)越性,其目的是要建立自信心,喚起個人優(yōu)越感,肯定自我和表現(xiàn)自我。
(3)群體內(nèi)部消費具有趨同性。群體具有整合性,女大學生容易受到群體的約束和感化,尤其易受凝聚性強的群體影響,她們敏感,好交流,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并容易形成一致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我們通過一個宿舍的消費行為可以看出群體整合性在女大學生消費行為中的作用。如:在戀愛消費中,若一個宿舍的女生大部分都送給男友禮物,則個別人會趨同其他人,也將有禮物送出。相反,宿舍中大部分女生更多的是接受男友的禮物,那么,其他人則認為自己也必須要收到禮物。
二、 女大學生消費現(xiàn)狀的影響因素分析
1.家庭影響
父母對子女消費觀念及消費習慣的影響大于其他人的影響。父母的行為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對孩子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對女大學生購買行為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家庭成員作為參照群體會對其購買行為產(chǎn)生影響;二是家庭在女大學生的社會化成長過程中,會對其價值觀及行為準則產(chǎn)生影響;三是現(xiàn)實的家庭環(huán)境,如家庭成員結構、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等會對女大學生的購買行為產(chǎn)生影響。
2.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所謂社會環(huán)境,簡單地說,就是同生活主體發(fā)生聯(lián)系的外部世界。具體包括人口環(huán)境、社會群體環(huán)境、經(jīng)濟環(huán)境、政治法律環(huán)境、科技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等。社會環(huán)境對女大學生的影響更為深入,內(nèi)容也更為廣泛。
3.女大學生自身因素
女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既有蓬勃、向上的文化特征,又有展現(xiàn)自我、崇尚時尚的心理特征,同時也是一個沒有獨立經(jīng)濟能力的依賴群體。女大學生這一群體的獨特性,必然影響其消費行為。
4.同伴群體的影響
兒童更多的受到父母的影響,而青春期以后的孩子,越來越多的受到同伴群體的影響。女大學生進入學校以后,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其獨立性較差,依賴心理較重,必然受到其同伴群體的影響。
三、女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社會心理學分析
1.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由低到高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上述五種基本需要是逐級上升的,當較低級的需要滿足以后,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就成了驅(qū)動行為的動力。由于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較發(fā)達,人們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健康問題都已經(jīng)得到基本解決,當代女大學生也開始追求更高的實現(xiàn)目標。因而,為了受到別人的關注,引起旁人的重視和尊重,女大學生的消費傾向于更高水平,更加多元化。例如:衣服不再緊緊是御寒避體,還要追求漂亮、時尚、名牌等。
2.從眾心理
從眾是由于真實的或想象的群體壓力而導致行為或態(tài)度的變化。從眾是個體在群體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轉(zhuǎn)變原有的態(tài)度,采取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行為。所謂的“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從眾的最好寫照,它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處于相同時代中的女大學生,她們在各方面包括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很容易傾向一致。同時由于她們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較差、自信心較差、而自尊心又強,所以更容易發(fā)生從眾行為。女大學生在外界的壓力下,無論是表面的順從還是內(nèi)心的接收,都會使其消費意識、消費觀念、消費行為發(fā)生轉(zhuǎn)變,很可能會不顧及自身的條件,而盲目的順從他人的消費習慣,如和其他女生去商場購買名牌產(chǎn)品,一起做美容、美發(fā)。我們可以看到,在校園里,雖然女大學生努力彰顯個性,但其服飾、發(fā)型等又有著明顯的共性。
3.群體偏見
群體偏見主要表現(xiàn)在認識與情感上,群體在認識上的偏見稱為群體思維,在情感上的偏見稱為群體偏好。群體偏見與群體內(nèi)聚力有關。群體偏見對女大學生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小群體中,尤其是內(nèi)聚力強的小群體中。比如關系團結的宿舍或班級。群體思維影響下的消費心理是指在在內(nèi)聚性的群體中,群體成員為達到一致意見而過分配合群體動機,以至于使自己的消費觀點或行為受到抑制。女大學生由于處于生理相對成熟而心理又不甚成熟的特殊時期,受其歸屬心理的影響,為了實現(xiàn)小群體的一致,個體間往往會形成一致的消費行為。如去購買一些高品位的書籍,以彰顯自身作為大學生不同于其他消費群體的特征。受到群體偏見的影響,女大學生還趨向于形成相同的消費觀念,比如對待各種消費的態(tài)度等。
參考文獻:
[1]趙富才:論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及其社會心理特點[J].聊陳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104-108
[2]韓璐:當代大學生畸形消費的社會心理學分析[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542-544
[3]張平:女大學生美容消費的心理分析及其引導[J].消費經(jīng)濟,2005,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