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3 16:24: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統(tǒng)計學相關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街道辦學習吳大觀同志事跡感想心得
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之際,根據街道黨工委部署,8月14、15日社區(qū)黨支部召開了黨員大會,組織了黨員民主會、座談會。學習了吳大觀同志的先進事跡,我們感觸很深。吳大觀同志是我國著名的航空發(fā)動機專家,是我國航空動力事業(yè)的開拓者、奠基人。他一生愛國愛黨、品德高尚、無私奉獻、生活儉樸,他獻身事業(yè)、自強不息的崇高品質,吸引、感染、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學習吳大觀,就是要把吳大觀精神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學習他敬業(yè)、專業(yè)、精業(yè)的職業(yè)精神,并把這種精神轉化到做好本職工作,創(chuàng)造一流社區(qū)的實際行動中去。我們要用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吳大觀同志的敬業(yè)精神令人欽佩,他把68年的光陰傾注到了鐘愛的航空動力事業(yè)。學習吳大觀,就要學習他的這種忘我的敬業(yè)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向吳大觀那樣熱愛自己的崗位,盡心盡力地做好社區(qū)的各項工作,提升社區(qū)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要樹立“群眾的利益無小事”的理念,面對群眾的需求和困難,要在第一時間去協(xié)調、去解決,對于本社區(qū)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社區(qū)要做好正面工作,引導社區(qū)居民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安定民心,協(xié)調好各類矛盾,增進鄰里和諧,促進和諧社區(qū)創(chuàng)建,盡全力讓居民滿意,而且要讓居民自己來管理自己的事務,做到社區(qū)服務、居民監(jiān)督,讓群眾滿意的民心社區(qū)。
我們要學習吳大觀同志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奮發(fā)有為,不斷創(chuàng)新的銳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全社區(qū)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吳大觀同志的精神為動力,立足崗位、勤于學習,善于創(chuàng)造、甘于奉獻、爭創(chuàng)一流的社區(qū)。
當城鄉(xiāng)統(tǒng)籌改革方興未艾時,人們對于養(yǎng)兒防老的擔憂有所下降,但城鄉(xiāng)統(tǒng)籌并沒有消除對房價急劇上升的恐懼,于是,人們對養(yǎng)兒防老的擔憂突增。究竟怎樣解釋城鄉(xiāng)統(tǒng)籌、養(yǎng)兒防老和反按揭之間的因果關系,還找不到最好的解釋辦法和理論依據,次優(yōu)的選擇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部分原理,首先用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分析三者的關系,當新制度經濟學不能很好的解釋事物現(xiàn)象時,就足以說明新制度經濟學是不自恰的。
一、新制度經濟學原理的社會目標適用性縱覽
新制度經濟學是在與凡勃倫、康芒斯經濟學者研究的舊制度經濟學相比較而言的,從凡勃倫的制度分析――“本能”和“習慣”技術和禮儀“機器利用”和“企業(yè)經營”康芒斯的“集體行動”“交易”“法律調節(jié)”加爾布雷斯的“豐裕社會”、“新工業(yè)國”和“新社會主義”,再到科斯的“企業(yè)分析”“交易成本”“產權安排”威廉姆森的“組織縱向一體化”等,直至諾斯的“制度變遷”和近年來的“制度演化博弈”,這條發(fā)展路徑充分說明了新、老制度經濟學的血緣關系,二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總體上是一脈傳承的[1]。沿著新制度經濟學理論發(fā)展路徑中的社會目標(相對于經濟目標而言),以及這個社會目標中城鄉(xiāng)統(tǒng)籌價值、養(yǎng)兒防老因素和反按揭之間的關聯(lián)成分,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變遷和制度演化博弈中包含了大量的“制度因素”,其定義的“正式制度”是指各種憲法、法律、法規(guī)、規(guī)則以及經濟活動主體之間簽訂的契約等,必須由權威機構予以頒布實行,擁有國家強制力作后盾,一旦觸犯,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非正式制度”通常被指為在社會發(fā)展和歷史演進過程中自發(fā)形成的,不為人們主觀意志所轉移的文化傳統(tǒng)和行為規(guī)范,包括意識形態(tài)、道德觀念、風俗習慣、行為準則、自行強制的操作規(guī)則等,非正式制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及選擇偏好,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令人不得不隨眾和隨大流。新制度經濟學也許在這一點上吸收消化了著名哲學家和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的理論并加以發(fā)現(xiàn)” [2]。
20世紀80年代中期,諾斯等新制度經濟學家廣泛吸收了人類行為理論、社會學理論中最新發(fā)展的學科,結合產權理論、交易費用理論,創(chuàng)建了新制度經濟學理論的基石,形成制度分析的基本范疇和分析框架,這就是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吸收人類行為學、社會學的有關理論就大大超越了古典經濟學或新古典經濟學涵蓋的領域和對問題的分析力、解釋力,極大的拓展了經濟學對社會問題的解決力度和深度,當科斯本人及威廉姆森、張五常、德姆塞茨、阿爾欽、諾斯等經濟學家僅僅把目光集中于交易費用經濟學、產權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分析等所謂主流經濟學認可的研究領域時,新制度經濟學將如何解釋個體的逆向選擇問題?又怎樣解釋“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令人不得不隨眾和隨大流”的社會現(xiàn)實?我們認為新制度經濟學與古典經濟學等主流經濟學相比本質變化可以概括為:新制度經濟學研究的領域使社會目標取代經濟目標成為主旋律,實現(xiàn)由經濟目標主導向社會目標主導的回歸,當然社會目標中一定包含經濟目標,那么我們就要用新制度經濟學具體分析其社會目標中城鄉(xiāng)統(tǒng)籌、養(yǎng)兒防老和反按揭之間的血緣命脈,以此衡量新制度經濟學是否是自恰的。
二、新制度經濟學對城鄉(xiāng)統(tǒng)籌、養(yǎng)兒防老和反按揭的解釋
1.新制度經濟學對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闡釋
新制度經濟學的交易費用理論、產權理論、制度變遷理論,是從新古典正統(tǒng)理論那里繼承了市場、供求、邊際主義、生產要素等概念,是古典、新古典統(tǒng)經濟學的揚棄,當新制度經濟學分析市場的有限理性和制度變遷相結合的原理時,他們就注重了整個社會變遷的“和諧”過程,準確地說是“自然過程”,因為“自然過程”往往是“和諧的”(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新制度經濟學把經濟學引向了社會化的方向,指出制度和政府支持對市場運行的重要性足以解釋為什么城鄉(xiāng)統(tǒng)籌改革是在國家的推動下產生的“自上而下的”的經濟變革形式,這種變革符合法國學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連綿帶”概念,這個概念就是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核心所在,“經濟制度的組成和轉變只能在選擇政府的基礎上作解釋,現(xiàn)在制度的存在都是在局限條件下人們選擇的結果,……中國的整個產權制度結構就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盵3]
新制度經濟學在勉為其難地解釋了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政府作用和制度變遷的必然,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中國現(xiàn)實中“三農問題”、城鄉(xiāng)發(fā)展尋求突破的現(xiàn)實,但研究發(fā)現(xiàn),城鄉(xiāng)統(tǒng)籌不僅僅包含經濟目標,恰恰相反,是為了尋求整個中國社會城與鄉(xiāng)村和諧的社會目標,這個目標中包括經濟繁榮、政治文明、文化發(fā)達、精神富足的“四化社會”,四大直轄市統(tǒng)籌改革試驗的不同重點卻被一個城鄉(xiāng)統(tǒng)籌吸納了所有需要積極融合的要素。對此,新制度經濟學如何解釋城市反哺農村?如何解釋有差別、分階段、分層次性的城鄉(xiāng)和諧?又如何解釋農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非經濟、非理?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視角是大市場,甚至不自覺的以城市的市場為模板,企圖把農村拋除在新制度經濟學解釋的范疇之外。這不得不說這是新制度經濟學的一個缺憾。
2.養(yǎng)兒防老是新制度經濟學對社會問題解釋的盲區(qū)
新制度經濟學立足于西方社會,西方社會對于養(yǎng)兒防老的概念幾乎等于零,在中國社會中卻遠遠無法解釋其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角色(注意不是作用);從心理學角度講,老人的主觀幸福感與擁有的財富、金錢并不成正比,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生活之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卻往往得不到滿足,秉持“養(yǎng)兒防老”觀念的老人,一旦社會角色發(fā)生轉變,如退休、失去工作,就會有權利喪失的失落感,自卑感、孤獨感等負性情感隨之而來,他們會希望從兒女身上得到補償。“非正式制度”中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當然能夠涵蓋“養(yǎng)兒防老”這個習俗,然而“養(yǎng)兒防老”在很多場合、很多領域、很多過程、很多作用上都遠遠高于市場對社會的推動力,新制度經濟學的意識形態(tài)、道德觀念、風俗習慣、行為準則、自行強制的操作規(guī)則等只不過是為了其制度的決定性作用作鋪墊,并非是適時分析歷史現(xiàn)狀、社會現(xiàn)實的,只是理論本身的需要而已。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如一些新制度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奴隸制廢除,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認為奴隸制不符合人性,與‘天賦人權’相悖;受文化的自身影響,社會習慣自身發(fā)生的變化”[4]。中國社會的“養(yǎng)兒防老”屬于哪種社會價值目標?我們用制度經濟學自然無法斷定,“一方面,經濟學仍舊是非歷史的;另一方面,當涉及歷史、社會關系和現(xiàn)實的矛盾時,經濟學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不同的文化和政府為中心的解釋”[5]。養(yǎng)兒防老就是典型的歷史、社會關系和現(xiàn)實矛盾的交集節(jié)點,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任何正式制度、法律法規(guī)、市場經濟規(guī)律,這就是為什么新制度經濟學解釋“養(yǎng)兒防老”時總是蒼白無力,這也證明了新制度經濟學的不自恰。
3.新制度經濟學與反按揭誰解釋了誰
新制度經濟學與反按揭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經濟學家們又是怎樣求證的,它們之間的經濟學原理是什么?是交易費用原理的運用還是制度變遷的需要?是產權經濟學的使然還是非正式制度的推動?新制度經濟學怎樣給與解釋?“反按揭的內涵‘按揭’一詞,對今天的廣大消費者來講已不陌生,它是一項在消費者購買商品房等高檔消費品時,只要預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即可擁有該消費品,剩余款項由銀行支付,消費者在約定年限內按月向銀行歸還一定數額貨幣的貸款業(yè)務……,在約定的年限內,消費者仍享有該房的正常居住權,期滿后銀行擁有該商品房的所有產權,并進行處置,從中賺取利潤的一項特殊的信貸業(yè)務?!盵6]由此可見,反按揭的經濟學原理是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市場經濟原理的運用與拓展,當然新制度經濟學也能對此分析,但這不能說明示新制度經濟的本身理論結構的自恰性,倒是一種繼承性。這就無法證明新制度經濟學在解釋反按揭時是自恰的。如果交易費用是新制度經濟學的核心,那么反按揭難道比按揭的交易費用更高?金融機構反按揭的實際交易費用(耗費和盈利)并不比按揭的金融機構在交易費用方面有很大改善,那么為什么還要推行反按揭呢?中國的現(xiàn)狀是起源于、適應于西方社會的新制度經濟學能解釋的么?我們只能認為起碼在中國新制度經濟學解釋反按揭時也存在著不自恰。
總之,新制度經濟學分析城鄉(xiāng)統(tǒng)籌、養(yǎng)兒防老和反按揭時是不自恰的, “中國經濟學發(fā)展的現(xiàn)實迫切需要我們的經濟學家重新考察世界上一切有利于經濟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tǒng)達到功能最優(yōu)的理論,不僅在于資源配置方面,也在于生產關系方面?!?[7]
作者單位:重慶文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黃少安,張衛(wèi)國.新老制度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比較――從“本能、習慣”到“交易成本”[J].江海學刊,2006,6:53.
[2]劉學強.新制度經濟學的解釋力[J].特區(qū)經濟,2001,5:47.
[3]李重芬,徐元康.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方法與中國經濟研究[J].當代經濟研究,2001,7:43.
[4]王寅.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進展[J].南京經濟學院學報,1998,6:1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1-0066-03
“工程質量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理論課程,但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的影響,課程偏重概念、方法與工具知識的講解,實踐環(huán)節(jié)較少,學科教師個體知識結構單一,此外,傳統(tǒng)班級授課制中一個教師面對多個學生,而對學生個體的關注較少,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從而導致課程教學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學生對工程質量管理重要性的認知不足。因此,如何實現(xiàn)“工程質量管理”課程培養(yǎng)目標,促使學生會學、有興趣學、學會用,是本課程所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挑戰(zhàn)。
盡管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學、練習法、實習法、討論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融合了多種教學模式,如交互式教學法[1]、合作式教學法[2]、主體參與式教學法[3]、啟發(fā)式教學法[4]等等,增加了課堂教學中案例圖片、影音等表現(xiàn)形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加強了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得不夠充分,甚至出現(xiàn)“課堂上唯一的聲音來自教師”的現(xiàn)象。因此,找到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既使得學生能掌握理論知識不茫然,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提高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一個亟需研究的課題?;谝陨戏治觯ㄟ^系統(tǒng)分析、數據調查、經驗比較,本文提出“協(xié)同式任務導向”教學模式在工程質量管理課程的應用,以期在課堂上能出現(xiàn)“第二種聲音”。
一、協(xié)同式任務導向教學模式的概念及支撐環(huán)境體系
(一)協(xié)同式任務導向概念
美國隊協(xié)同教學研究較早,20世紀50年代中期,賓州州立大學通過實驗利用個人的專業(yè)知識來探討若干學科領域并共同擬定教學計劃,并通過閉路電視等教學媒體,對眾多學生進行教學,該實驗取得了較大的成功,為協(xié)同教學奠定了基礎。
“協(xié)同”寓意為“共同合作,協(xié)作”之義?!皡f(xié)同式任務導向”即是以課程具體教學內容為任務,根據授課對象的數目分成若干組,要求分組與任務相對應,在小組課前進行認真討論學習之后,在課堂中為其他學生及教師講解其任務完成的若干細節(jié)的新型教學模式[5]。其核心思想是教師與學生主體角色的對換,具體地,學生從課題選擇、信息搜集、課堂講解演示、討論、答疑等方面來完成實踐教學任務。教師則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記錄,并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和內容進行補充、評價和完善。這種教學模式實質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的角色模式。面對當代大學生智商較高,知識面較廣,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網絡技術知識較豐富,表現(xiàn)欲較強等特點,采用“協(xié)同式任務導向教學模式”既能解放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獨角戲”的角色,同時又能探索學生獨創(chuàng)潛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調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協(xié)同式任務導向構成及支撐環(huán)境體系
各市科技局,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各有關單位:
現(xiàn)將《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數學和應用研究”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發(fā)資〔2021〕131號)、《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信息光子技術”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發(fā)資〔2021〕133號)、《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新型顯示與戰(zhàn)略性電子材料”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發(fā)資〔2021〕137號)、《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農業(yè)生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huán)境適應性基礎研究”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發(fā)資〔2021〕140號)、《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病原學與防疫技術體系研究”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發(fā)資〔2021〕144號)轉發(fā)給你們,請按科技部《通知》要求抓緊做好相關重點專項項目的組織申報工作。
請各單位按照要求時間完成項目預申報書的網上填報,省科技廳組織對項目申報材料審核把關后,按時將推薦項目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tǒng)統(tǒng)一報送。
聯(lián)系人:
基礎研究與科技獎勵處 王積成 0551-62659625
高新技術處 劉王蓮 0551-62674421
農村科技處 許應媛 0551-62658791
社會發(fā)展科技處 秦 岷 0551-62678552
王孝文 0551-62678552
資源配置與管理處 張 蕾 0551-62615369
附件:1.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數學和應用研究”
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
2.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信息光子技術”
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
知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
3.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新型顯示與戰(zhàn)略
性電子材料”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
報指南的通知service.most.gov.cn/kjjh_t
ztg_all/#
4.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農業(yè)生物重要性
狀形成與環(huán)境適應性基礎研究”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
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
5. 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病原學與防疫技術體
系研究”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
知 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
【關鍵詞】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 氨甲環(huán)酸; 靜脈滴注
The Intravenous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Tranexamic Acid on Total Knee Replacement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PAN Yun-chun,LIU Lin-na,ZHANG Qi-li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2):001-006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ifferent dose of tranexamic acid on primary un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eri operative blood loss quantity and safety influence.Method:From September 2012 to January 2014,250 cases of primary un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tranexamic acid 10 mg/kg group,15 mg/kg group,20 mg/kg group and 30 mg/kg group,each group had 50 cases.Application of tranexamic acid of the four groups respectively at 30 min before tourniquet release the tranexamic acid in accordance with 10,15,20,30 mg/kg diluted in normal saline 100 mL by intravenous drip.Five groups began drainage in postoperative closed tube 2 h and drew tube postoperative 48 h.After 1,3,7 days hemoglobin content and hematocrit,most postoperative hemoglobin loss,total drainage volume and total blood loss,hidden blood loss,blood transfusion rate,postoperative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s occurred rat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f five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hemoglobin content and hematocrit of 1,3 and 7 d after operation among five groups were compar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0 mg/kg
group and 30 mg/kg group(P>0.05),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ther groups(P
對于應用氨甲環(huán)酸的安全性,已經有多項研究證實。Henry等[21]針對包含252項隨機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靜脈及局部應用氨甲環(huán)酸均未增加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及腎功能衰竭的風險。而Poeran等[22]一項大樣本回顧性隊列研究則涵蓋了美國510家醫(yī)院的872 416例關節(jié)置換患者,結果證實,圍手術期應用氨甲環(huán)酸并不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急性腎功能衰竭、腦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住院死亡率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本研究中五組患者術后均未發(fā)現(xiàn)有癥狀性深靜脈血栓形成、急性腎功能衰竭及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靜脈應用10、15、20、30 mg/kg氨甲環(huán)酸均能有效降低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圍手術期失血和輸血率,且并不增加圍手術期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從止血效果、輸血率及可能風險方面分析,20 mg/kg劑量為最佳劑量。
參考文獻
[1] Sabatini L,Atzori F.Topical intra-articular and intravenous tranexamic acid to reduce blood los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Ann Transl Med,2015,3(Suppl 1):3978-3981.
[2] Roy S P,Tanki U F,Dutta A,et al.Efficacy of intra-articular tranexamic acid in blood loss reduction following primary un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 plasty[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2,20(12):2494-2501.
[3] Kurtz S,Ong K,Lau E,et al.Projections of primary and revision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05 to 2030[J].J Bone Joint Surg Am,2007,89(4):780-785.
[4]何雨,牛云峰,閆偉,等.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引流管早期關閉對出血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0):14-15.
[5] Barwell J,Anderson G,Hassan A,et al.The effects of early tourniquet release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J].J Bone Joint Surg Br,1997,79(2):265-268.
[6] Sehat K R,Evans R,Newman J H.How much blood is really los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Correct blood loss management should take hidden loss into account[J].Knee,2000,7(3):151-155.
[7] Ponnusamy K E,Kim T J,Khanuja H S.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s in orthopaedic surgery[J].J Bone Joint Surg Am,2014,96(21):1836-1844.
[8]張喜龍.同期與分期雙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31):60-62.
[9] Ker K,Roberts I.Exploring redundant research into the effect of tranexamic acid on surgical bleeding:further analysis of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BMJ Open,2015,5(8):1-7.
[10] Hiippala S,Strid L,Wennerstrand M,et al.Tranexamic acid reduces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associated with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Br J Anaesth,1995,74(5):534-537.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9C-0121-02
推廣普通話是我國的既定國策。高職學生作為一線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掌握普通話,能用普通話進行交際、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推廣普通話工作在高職院校已大力開展起來,然而從歷年的考試成績來看,普通話水平測試成績不太理想。本文以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探討影響高職學生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個體因素,并探析提高高職學生普通話水平的策略。
一、高職學生普通話水平測試成績分析
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于2008年成功申報成立了語言文字委員會和普通話水平測試站,并于2010年完成了“機輔測試”系統(tǒng)平臺的硬件建設,從2010年起每年6月份組織一次普通話水平測試,至今已經成功組織了1349名學生參加普通話水平“機輔測試”,測試相關情況如表1、表2所示。
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高等級水平(一級甲等、一級乙等)的學生幾乎沒有,中等偏上等級(二級甲等)的學生也較少,不超過10%;低等級水平三級乙等的比例較少,但不入級學生的比例逐年增加;中等級水平(三級甲等、二級乙等)的學生最多,尤其是三級甲等級水平的學生占了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并且各等級平均分都不高。整體看來,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成績還不夠理想。
二、影響高職學生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個體因素
影響高職學生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因素很多,包括學校對普通話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培訓模式以及學生個人因素等。其中,學生的學習動機、態(tài)度、性格、心理、情感、學習策略等個人因素對他們的普通話測試成績和水平有重要影響。
(一)學習動機及態(tài)度因素。學生的普通話學習動機,表現(xiàn)為對普通話學習的強烈愿望和求知欲,它能夠影響學生學習的進程和學習效果。由于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是以選修的形式組織報名和培訓的,不計學分,也不像師范院校將學生的普通話水平等級與能否獲取學位掛鉤,因此,大部分學生學習普通話是迫于即將面臨畢業(yè)找工作的壓力才報名參加普通話培訓測試的,主要是以獲取普通話等級證書為目的。很多學生雖然報名參加了普通話培訓課的學習,但對待上課和培訓比較松散隨意,經常缺課,沒有長期的學習計劃,大多以考前突擊為主。還有的學生認為普通話天天都在說,沒什么可訓練的。這種思想嚴重影響到了他們普通話的學習進程。
(二)語言基礎及語音習慣因素。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95%的學生籍貫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各個縣市,且大部分來自農村,受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的語音面貌較差,在接受普通話學習、培訓、使用等方面的條件相對要比來自城市的學生差。廣西有13種語言,屬于漢藏語系,包括官話、粵方言、客家話、平話、湘方言、閩方言等,其中桂柳話、壯話及粵語涵蓋的人數最多,這些方言在語法、詞匯方面與普通話相差較大,且語調過于平緩,沒有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例如,壯話方言的學生在說普通話時普遍存在“夾壯”現(xiàn)象,送氣音一律說成不送氣音,塞擦音說成擦音;桂柳方言的學生突出表現(xiàn)在前后鼻音混淆,后鼻音靠前;而粵語方言的學生則在平翹舌及語調的學習上困難重重。長期以來,困擾三類方言區(qū)考生的難點音,成為他們普通話學習中的最大問題。
(三)性格及心理因素。有關資料顯示,個性的不同會對普通話學習產生不同的影響,通過測試發(fā)現(xiàn),性格開朗,自信心強,耐心細致的學生普通話成績好于那些性格內向、缺乏自信心的學生。性格開朗的外向型學生在普通話課堂上,回答問題和開口說話的欲望比較強烈,得到教師的指點也就比較多;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常常缺乏當眾開口說普通話的勇氣,普通話水平提高較慢。測試中還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還不錯,但由于測試時心理高度緊張,致使字詞讀音卡殼、朗讀中回讀,說話內容語無倫次,語感僵硬,甚至會出現(xiàn)沉默,無話可說,說話時間不足,導致測試成績不理想。這說明學生不但要有良好的語言基礎,還要有良好的性格及心理素質,才能順利通過測試并取得好成績。
(四)應試的準備及策略因素。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普通話測試站自2010年起采用了計算機輔助測試(以下簡稱機測),在機測運作過程中,考生對機測程序的熟悉程度以及應試技巧的掌握不僅是測試順利完成的保障,也是取得高分的關鍵。一些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本可以達到二級甲等以上,但測試結果往往只有三級甚至不入級。總結其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考生不清楚測試流程,不知道怎樣操作電腦,耽誤時間;二是對朗讀和說話題把握不準??忌谄胀ㄔ捤綔y試中失分最多的是朗讀和說話題。大多數學生沒有從頭至尾把40套作品通讀一遍,存在不認識的生僻字,導致出現(xiàn)多處回讀和卡殼。說話題考查的是學生在把思維的內部語言轉化為有聲的外部語言的過程中普通話的規(guī)范和流暢程度。該題滿分是40分,是占分值比例最高的部分,它對測試等級的影響極大。一些學生沒有預先對30個說話題在素材內容上作相關準備,導致在說話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延時開口,空缺時間較長,無效話語多、離題或3分鐘內同時說兩個話題等現(xiàn)象,還有的考生在測試時用背誦文本代替說話,甚至夾帶紙條或照讀手機上的文字等違背說話的要求,最終被測試員以零分處理。
三、對策
針對上文涉及的影響高職學生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個性因素,筆者認為可通過以下策略提高高職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一)端正學習動機,持之以恒。高職學生學習普通話不應僅為了獲取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還應是為了提高自身的普通話口語水平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在普通話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端正學習動機,變“實用動機”為“審美動機”。普通話就像一個人的容貌、服飾、才華,能說一口純正的普通話和寫一筆龍飛鳳舞的字一樣讓人敬仰。普通話學習不是臨時的,而是一個艱苦長期的過程,重在日常的堅持練習,不能存僥幸心理。尤其是深受方言鄉(xiāng)音影響的學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語音弊病,而突然要把這些弊病完全糾正過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糾正語音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屢教不改”的現(xiàn)象。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必須做好“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只要勤于練習,不斷積累和鞏固,語音的弊病就會慢慢地糾正過來。
(二)調整學習策略,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普通話的學習要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需要建立一種全新的聽說能力,一方面要花大力氣,下苦工夫,老老實實地學習,另一方面也應采用恰當的學習方法,做到“耳到”、“口到”、“心到”?!岸健笔且嗦牁藴实钠胀ㄔ挘涀∑胀ㄔ挼臉藴拾l(fā)音。一些學生在朗讀作品的練習過程中只是拿著課本照著文字念,不聽作品的示范朗讀,殊不知自己雖然讀得滾瓜爛熟,但讀的并不是標準的普通話讀音?!翱诘健笔且嗾f普通話,不僅在課堂上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普通話的應用,做到課上課下一個樣?!靶牡健笔且诰毩暤倪^程中多留意標準普通話的發(fā)音方式。我們身邊存在很多普通話說得特別好的人,他們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的新聞播音員。只要經常關注電視廣播新聞,留心他們的發(fā)音以及語音語調,進行模仿并跟隨朗讀,久而久之,就會培養(yǎng)出標準普通話的語感。
(三)克服心理障礙,適時自我調控。膽怯心理是口語表達中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因此,調整好心理狀態(tài),克服心理障礙,是學好普通話的關鍵。普通話水平測試不是一考定終身的考試,更不是對文化水平、道德水平和口才的檢測,它是單純檢測和評定應試人運用普通話的標準程度。高職學生應放下心理包袱,戰(zhàn)勝畏懼心理,大膽地開口訓練。如果在練習中過分顧及面子,不敢坦然面對自己的發(fā)音缺陷,一味地退避畏縮,其結果不僅使自己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而且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陰影,加重今后繼續(xù)學習的負擔。
(四)講究臨場準備技巧,輕松應考。要想確保普通話機測時能正常甚至超常發(fā)揮,考生需要提前熟悉機測考場以及機測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設想在電腦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狀況,提前想好應對的辦法。根據測試安排,每個考生在進入測試室前都要到候考室進行候考,在候考室里,考生會拿到準備測試的紙質試題,并有十分鐘的時間進行準備,這對考生來說是很重要的,要利用這個時間把握好朗讀和說話兩道題目,做到胸有成竹。首先,要把朗讀作品從頭至尾默讀一遍,在默讀時對作品中的難點音或比較拗口的字詞注音,同時把握作品的整體基調,處理好停連、語速、語調等朗讀技巧。其次,對給出的兩個說話題要加以選擇,選一個認為好說的話題,心中擬定說話的提綱,并圍繞提綱組織說話內容,想好怎么開頭,如何結尾。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在機測過程中因選題而浪費時間或因手忙腳亂而導致的頭腦空白、說無效話語的現(xiàn)象,同時在測試時要注意口語化,切不可背誦或朗讀準備好的稿子。
【參考文獻】
[1]張英沛.高職院校學生普通話水平的現(xiàn)狀與對策[J].內江科技,2012(6)
[2]李永玲.高職PSC輔導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5)
[3]安燕,張珺麗.高職院校學生普通話應用能力培養(yǎng)初探[J].學理論,2010(31)
[4]顧晶.淺談高職院校普通話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1)
[中圖分類號] R651.1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3-001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s of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and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on the platelet activation indicators and cerebral angiospasm status of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Eighty-nine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group(included 44 patients receiving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and the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group(included 45 patients receiving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on the platelet activation indicators and cerebral angiospasm status of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postoperative platelet activation indicators of both groups 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CD62p, CD63, GPⅡb/Ⅲa, PAgT), but the postoperative platelet activation indicator level of the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group (P
[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Cerebral vasospasm; Platelet activation
臨床上對重型顱腦損傷主要實施外科手術治療,在最短的時間內開顱減壓是該病的救治原則,目前臨床上開顱手術術式較多,如何選擇適宜的術式提高臨床療效及預后成為該病的研究重點之一[1]。本文對我院部分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分別實施小骨窗開顱與標準大骨瓣開顱手術,對比觀察其對血小板活化指標與腦血管痙攣狀態(tài)的影響,以評估其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安陽市中醫(yī)院神經外科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89例,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術前評估符合手術指征,排除手術禁忌證和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根據不同術式分為小骨窗組(小骨窗開顱術)與大骨瓣組(標準大骨瓣開顱術)。小骨窗組患者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齡19~61歲,平均(34.5±5.6)歲,入院GCS評分平均(5.08±1.16)分。大骨瓣組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齡20~63歲,平均(34.6±5.6)歲,入院GCS評分平均(5.09±1.16)分。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所有病例經臨床檢查均符合顱腦損傷診斷標準[2],具有偏癱、昏迷、失語等典型臨床表現(xiàn),伴有瞳孔放大,GCS評分3~8分,顱內壓升高超過3.43 kPa,CT等影像學檢查顯示有明確的顱內出血灶,血腫體積超過60 mL、中線結構移位超過5 mm;排除伴有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衰竭及其他主要器官嚴重受損或功能障礙患者,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或腦干損傷患者,合并其他部位嚴重外傷需同期急救處理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或血液性疾病患者,既往腦部腫瘤、嚴重高血壓及腦血管病變患者等?;颊呔敿毩私獗敬螌嶒瀮热?,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醫(yī)學倫理學要求。
1.3手術方法
小骨窗組患者實施小骨窗開顱手術治療,常規(guī)消毒、全麻后在患側的額顳頂做切口開顱,打開面積約為6.0 cm×5.0 cm的小骨窗,沿與骨緣相距1 cm處呈倒U形將硬腦膜剪開,如出現(xiàn)腦膨隆則需要在四角處繼續(xù)切開硬腦膜,將顱內損傷壞死的腦組織取出并徹底清除血腫,如有活動性出血點,則對其進行反復沖洗,止血后留置引流管,逐層關閉。大骨瓣組患者實施標準大骨瓣開顱手術治療,常規(guī)消毒、全麻后,在顴弓的上方做切口,沿著耳廓的上方延伸至同側的頂結節(jié),在到中線發(fā)際內結束;以常規(guī)標準大骨瓣鉆孔開顱,骨瓣掀起后仔細探測病灶位置,對損傷造成的壞死組織等取出并徹底清除血腫,反復沖洗活動性出血點直至止血,留置引流管,而后視硬膜張力及其下血腫狀況處理骨窗[3]。
1.4觀察指標
①治療后第7天末血小板活化指標水平:包括CD62p、CD63、GPⅡb/Ⅲa以及PAgT,采集患者靜脈血后使用全自動流式細胞儀檢測。②治療后第7天腦血管痙攣狀態(tài):使用經顱彩超儀進行檢測,通過大腦中動脈與頸內動脈顱外段的血流情況計算痙攣指數,其分級標準為:1級:痙攣只發(fā)生在局部血管,范圍低于50%;2級:痙攣只發(fā)生在局部血管,范圍超過50%;3級:痙攣呈廣泛性彌漫性[3]。
1.5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使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小板活化指標水平
兩組術后均不同程度提高了血小板活化指標水平(CD62p、CD63、GPⅡb/Ⅲa、PAgT),但大骨瓣組治療后血小板活化指標水平明顯低于小骨窗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腦血管痙攣狀態(tài)
術后大骨瓣組腦血管痙攣分級為1級3例,無2級和3級病例;小骨窗組腦血管痙攣分級為1級5例,2級4例,3級1例。大骨瓣組腦血管痙攣發(fā)生率6.67%(3/45)明顯低于小骨窗組22.73%(10/4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007,P=0.0320
3討論
顱腦損傷是臨床腦外科最為常見的多發(fā)性疾病之一,主要為患者腦部受到外界暴力沖擊所導致,打架、高空墜落、交通事故等均可導致顱腦損傷的發(fā)生,因此其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成為腦外科較為關注的重點[4]。尤其重型顱腦損傷,對患者腦組織損傷極大,病程發(fā)展十分迅速,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不可逆性腦損傷,對患者生命形成嚴重威脅,對患者的家庭乃至社會造成沉重負擔。因此通過對該病病理生理變化及疾病發(fā)展、轉歸過程的研究,不斷改進、完善其治療方法是臨床腦外科重點研究方向之一[5]。該病對于患者腦組織的損傷主要來自于傷后顱內壓快速且持續(xù)性上升,尤其重型顱腦損傷顱內壓上升速度較快,可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腦疝,嚴重干擾了腦內代償機制,因此保守治療效果十分有限且預后不佳,通常需要實施外科手術開顱減壓治療[6]。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通常會伴發(fā)凝血異常,進而導致其微循環(huán)出血障礙并引起凝血機制相關并發(fā)癥,因此作為影響凝血狀態(tài)主要因素之一的血小板活化指標在該病早期常出現(xiàn)上升[7];而腦血管痙攣主要由于顱腦損傷所引起血管受損,進而腦部血流出現(xiàn)異常并產生血性腦脊液,最終導致腦血管出現(xiàn)痙攣。隨著臨床外科對重型顱腦損傷治療術式的不斷發(fā)展完善,可供臨床治療選擇的術式已經不止一種[8]。小骨窗開顱術是其中的一種,以往認為小骨窗開顱減壓對患者損傷較小,腦組織暴露于空氣中范圍較小,對預后較為有利;但對于重型顱腦損傷通常顱內壓會出現(xiàn)惡性增高,使用小骨窗減壓效果有限,減壓后還會因腦膨出而出現(xiàn)腦組織嵌頓于骨窗上而形成二次損傷[8],影響患者的臨床療效與預后[5]。標準大骨瓣開顱術亦是臨床常用的顱腦損傷減壓開顱術,這種術式骨窗范圍較大且位置較低,能夠充分地將額葉前部、顳葉底部以及顳極予以暴露,具有良好的操作視野,對于壞死腦組織以及血腫的清除相對小骨窗更為徹底,同時對于顱內壓的緩解也更為顯著[9]。該術式對于腦部血流的改善效果優(yōu)于小骨窗手術,可以更為有效地提高血流動力學情況,進而促進血小板活化指標的恢復,也能夠減少因血流異常而引起的腦血管痙攣等并發(fā)癥[10]。同時,該術式由于減壓過于急驟,易導致腦組織快速復原過程中形成再灌注損傷[11],因此目前臨床上對該術式進行了改進,在剪開硬腦膜時并不直接按照設計面積剪開,而是先剪開小口,使硬膜下血腫緩慢釋放部分壓力,而后再做正常切開[12]。經本研究對不同術式的臨床觀察可知,大骨瓣組治療后血小板活化指標均低于小骨窗組,腦血管痙攣分級明顯低于小骨窗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標準大骨瓣開顱術治療,能有效降低血小板活化指標,改善腦血管痙攣,相比小骨窗開顱術具有更為理想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對手術方式和手術效果繼續(xù)探討。
[參考文獻]
[1] 李立國,趙強. 標準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度顱腦損傷繼發(fā)急性硬腦膜下血腫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3,36(8):68-70.
[2] 楊海貴,高永開,張永兵,等. 不同術式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標及腦血管痙攣狀態(tài)的影響[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3):13-15.
[3] 杜遠慶,姜長友,杜曼文,等. 小骨窗開顱術與常規(guī)皮瓣開顱術治療急性外傷性硬膜外血腫療效對比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3,15(9):53-54.
[4] 劉俊,劉獻志,翟廣,等. 小骨窗顯微鏡下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7):73-74.
[5] 劉見希. 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用于重型顱腦損傷治療的臨床分析[J]. 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2,35(11):48-49.
[6] 周振國,暢濤,柏魯寧,等. 血小板計數在急性顱腦損傷預后中的意義[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42(12):1625-1626.
[7] Chang Dai’ Jian Ming.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nd hypothermia therapy with low platelet prognosis[J]. Cheong International Medicine & Health Guidance, 2012, 18(15): 2239-2242.
[8] 劉少壯,郭兆剛,馬明. 56例顱腦損傷后凝血功能變化的研究[J].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2,7(3):233-235.
[9] 李輝騰. 重型顱腦損傷后凝血功能變化的研究[J]. 當代醫(yī)學,2011,17(23):4-5.
[10] Pineda JA,Leonard JR,Mazotas IG,et al. Effect of implementation of a paediatric neurocritical care programme on outcomes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Lancet Neurol,2013,12(1):45-52.
[11] 徐瑋,沈宏. 重型顱腦損傷后凝血功能變化的研究[J]. 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07,12(2):98-101.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5-0045-02
想要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型國家,就必須要有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且勇于挑戰(zhàn)的人才隊伍,尤其是科技不斷進步、時代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壯大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培養(yǎng)未來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搖籃,其教育方式必須要緊跟時代要求,力求教學創(chuàng)新,提升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按髮W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的推出,對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為了使其實施效益最大化,就必須要對該項目實行過程監(jiān)督和制度創(chuàng)新,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向做如下分析。
一、“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實施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在各大高校開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國家還出臺相關政策綱要以幫助這一項目的持續(xù)進行。然而,隨著該項目申報數量的遞增,也發(fā)現(xiàn)了諸多問題。具體來說:第一,項目經費存在挪用現(xiàn)象。就實際規(guī)定顯示,項目指導老師和學生嚴禁挪用項目經費,且有相應的項目費用報銷流程,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屢有指導老師、學生鉆經費管理漏洞,出現(xiàn)挪用項目經費的問題。例如,某校某老師通過偽造領導簽字挪用經費上百萬。第二,大學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獲批數有限,多數學生無法參與項目并得到相應鍛煉。每年各大高校申報的項目數量有限,獲批的數量也十分有限,從而使得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資金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往往能夠獲得這些資金的老師和學生只在少數,從而使得創(chuàng)新計劃成為了少數人的項目,僅對少數人有實際性的幫助。第三,項目獲批后因學生參與積極性不夠或指導教師指導不力,導致項目完成效果不佳。第四,項目實施過程中,缺乏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有效融合,缺乏合作創(chuàng)新力。目前我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主要走以學院為單位進行名額分配的形式,這就不利于大學生跨學科、跨領域參與合作創(chuàng)新活動,更無法形成相對較為完整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第五,高校缺乏對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研究方向的實質性指導。高校大學生在接觸這些項目之時往往由于缺乏經驗而無從下手,理論與實際操作更不能實現(xiàn)有效融合,從而使得部分項目完成效果不佳,甚至會因進展不順而停滯不前。第六,學術氛圍不足,缺乏相關獎懲機制。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的約束力不足,會直接導致師生學術交流氛圍不濃,甚至一些老師會認為是“費力不討好的事”,并不會盡心盡力地為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投入過多精力。
二、過程監(jiān)管與制度創(chuàng)新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的實施效益
由上述問題可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的實施需要過程監(jiān)管和制度創(chuàng)新,以實現(xiàn)項目實施規(guī)范化。第一,可以大幅提高學生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群體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往往無所適從,只有有關部門及高校加強過程監(jiān)管和制度創(chuàng)新,才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完成項目。第二,可以提高指導教師的指導方法和實踐能力。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是高校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進行課題自擬,或根據學校公布的創(chuàng)新課題自行選擇,并不斷地查閱國內外文獻資料進行反復實驗求證,而進行的學術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研究。由此可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實施主體為學生,老師的作用為指導協(xié)助,這樣就極容易出現(xiàn)老師懈怠、忽視或者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對此進行過程監(jiān)督和制度創(chuàng)新,可以督促老師幫助學生完成原定項目任務。第三,可以實現(xiàn)項目經費使用規(guī)范化和效益最大化。經費挪用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通過制度規(guī)范經費的使用范圍,通過監(jiān)管確保費用落實到位,才能實現(xiàn)項目實施效益的規(guī)范化、最大化。第四,可以使學生參與面最大化。實施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主要目的,是為了開拓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使其在創(chuàng)新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巧,加強對該項目的重視,在監(jiān)管和制度上予以規(guī)范,會使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該項目當中,從而使學生參與面不斷增大。第五,可以提高現(xiàn)有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多樣,使用的儀器設備較多,通過對教學資源的監(jiān)管和安排,可以實現(xiàn)全校項目設備資源的最大化共享,大幅提升現(xiàn)有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第六,可以減少開放實驗所需要的指導教師。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和有效監(jiān)管可以實現(xiàn)項目指導老師的合理化安排,以免浪費過多不必要的教師資源。
三、解決途徑
針對上述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1.以制度強化教師指導過程管理和項目負責學生的管理。要根據不同高校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工作管理制度,例如《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管理實施意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管理辦法》、《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考核成績評定管理辦法》或其他的項目執(zhí)行、教師職責劃分意見等,將學校內部的所有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用制度予以約束,使管理有章可循。除此之外,高校還要規(guī)范指導老師的管理職責,強調指導的可操作性、實踐性和主動性,堅持以學生創(chuàng)新性自學為主,并強化老師自身的教育指導服務意識。
2.制定相應的指導老師激勵機制。指導老師在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進行指導之時,也需要針對老師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以提高指導積極性。具體可以根據項目性質的不同設置:第一,指導成果可申報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第二,學生成果在省市級以上獲獎,其指導老師也要給予相應的獎勵;第三,將指導效果與年度優(yōu)秀教師稱號或獎金等掛鉤。
3.強化對項目經費用途與發(fā)票的審核。針對項目報銷程序方面,要強化審核力度,尤其是在報銷流程中涉及到經費用途、發(fā)票等,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報銷內容的市場消費水平等予以衡量對比、嚴格審核。
4.融入開放實驗形式,方便更多學生參與其中。開放實驗形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分析總結能力以及在實驗過程中的觀察力,采用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與開放式實驗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可以達到更好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教學效果,提高項目的實踐性,并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待此種教學方式成功以后也可以積極向全校各專業(yè)進行全面推廣。
5.加強項目績效考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往往容易忽視管理工作,對此,要建立一個從實施過程到實施結果均能得到客觀評價的項目績效考核體系,制定考核辦法,實施動態(tài)監(jiān)控、科學評價,并將考核結果與教師年終考核、學生評優(yōu)、獎學金評比等相結合,提高項目實施和研究的積極性。
總結:
總而言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實施效益最大化離不開過程監(jiān)管與制度創(chuàng)新,各大高校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注意項目考核制度、指導老師激勵機制、單據發(fā)票審核機制、開放實驗融入、績效考核機制等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龍春光,陳友良,艾楚君,等.基于開放性實驗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20).
[2]趙毅鑫,張韻一,董良.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2,(36).
[3]唐磊,廖承德,廖博妍.教學探索――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計劃項目實施[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1).
中國礦業(yè)大學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是中國礦業(yè)大學為擴大本科學生的知識面、開拓視野、推進文理滲透、理工結合、提高其綜合素質,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的一類課程,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將對中國礦業(yè)大學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開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一.中國礦業(yè)大學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課程開設的基本情況
中國礦業(yè)大學通識性素質教育x修課,按所屬學科分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人文社科類、藝術鑒賞類、科學技術類、經濟管理類、體育軍事類等六大類系列課程,按開課類型分為穩(wěn)定性全校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和機動性全校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全校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程分16學時、32學時兩種,其中,16學時課程計1.0學分,32學時課程計2.0學分。大學生在校期間必須至少取得10個全校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學分,所有學生至少選修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課程2學分。其中人文類各專業(yè)學生至少選修藝術鑒賞類、科學技術類課程各2學分;藝術類各專業(yè)學生至少選修人文社科類、科學技術類課程各2學分;理工類各專業(yè)學生至少選修人文社科類、藝術鑒賞類課程各2學分;經管類和體育類各專業(yè)學生至少選修人文社科類、藝術鑒賞類、科學技術類課程各2學分。
二.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課程開設的“顧客需求調查”嚴重不足,學生總體滿意度偏低
中國礦業(yè)大學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課程的選課對象是在校大學生,從更好地服務學生、優(yōu)化課程開設效果的角度出發(fā),在校大學生希望開設什么樣的課程、內容主要涉及哪些內容以及喜歡教師采用何種上課方式等等諸如此類的“顧客需求調查”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本人發(fā)現(xiàn),無論是穩(wěn)定性全校素質教育選修課還是機動性全校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其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由于教師的教學考核工作量不足而被迫開設,或者是教師本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自己能夠開設的講授課程,提出開課申請并經過校方形式上的審批之后即可接受學生的選課申請。如果教師申請開設課程的選課人數不低于30人即可開班上課,選課人數如果低于30人則該課程則無法正常開出。這種課程開設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沒有考慮到在校大學生對于課程開設的呼聲和訴求,主要是廣大申請開課老師的一種自娛自樂、自說自話的一廂情愿的行為,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往往不大理想,要么是選課人數不足而“胎死腹中”無法正常開課,要么是選課人數雖然不少但是出勤率很低,或是出于老師考勤的壓力被迫出勤但是對課程講授內容及方式提不起興趣最終受益寥寥、虛度時光。
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建議中國礦業(yè)大學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課程審批的相關主管部門,在每個學期都通過“問卷調查”、“學生訪談”等多種方式收集學生們對學校已經開設的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的每門開出課程的學生滿意度調查以便能夠存優(yōu)汰劣,同時收集學生們希望在今后希望學校能夠新開設的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課程的相關信息,并將該信息在學校相關信息平臺上予以,并制定出相關的激勵政策鼓勵老師開設這些新的課程以便更加具有針對性地服務于廣大同學,更好地幫助廣大在校學生成長、成才。
三. 通識性素質教育選修課課程學生選課及上課“冷”、“熱”兩級分化現(xiàn)象嚴重
【關鍵詞】 散血明目片; 視網膜靜脈閉塞; 眼底熒光素造影術; 隨機對照試驗
Background: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eliminating water, activating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could inhibit fundus hemorrhage on experiment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with high obvious effective rate, and improve symptom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ction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reducing plasma viscosity and nonperfusion area, and the form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Sanxue Mingmu Tablet) on fundus fluorescent angiograph of nonischem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Design, setting, participants and interventions: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c RVO 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pril 2005 to April 2009 were includ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r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syndrome, and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7 eyes of 17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by Sanxue Mingmu Table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18 eyes of 17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Xueshuantong Table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two months.
Main outcome measures: Fundus colour photography, and fundus fluorescent angiograph were detected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anxue Mingmu Table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Xueshuantong Tablet.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could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reduce the nonperfusion area, decrease the formation of angiogenesis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Conclusion: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is an effec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with high obvious effective rate in reducing nonperfusion area and avoiding venous occlusion and form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Keywords: Sanxue Mingmu Tablet; retinal vein occlusion; fundus fluorescence photograph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視網膜靜脈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是第二大致盲性視網膜血管?。?],可分為缺血型與非缺血型[2]。一般認為藥物治療缺血型RVO基本無效,現(xiàn)有藥物治療RVO臨床試驗研究主要針對非缺血型RVO進行。
對于非缺血型RVO,已有的西醫(yī)治療方法僅為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黃斑囊樣水腫等等,還有人證明應用抗凝劑治療不但不能提高視力,而且可能造成眼內進一步出血[35],手術治療的時機、適應證、有效性、安全性和并發(fā)癥等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完善[6]。因此,如何運用中醫(yī)獨特的優(yōu)勢,尋求一種防治RVO的有效方法,已成為中醫(yī)學者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觀察基于活血通脈、利水明目法研制的散血明目片對非缺血型RVO患者的療效及對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結果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1.1 研究對象 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在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眼科門診及病房就診的年齡在20~65歲,靜脈阻塞時間在12 h以上的非缺血型RVO患者。共34例(35只眼),男17例(17只眼),女17例(18只眼)。
1.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眼科學》[7]有關診斷標準。(1)視力輕中度下降;(2)眼底視網膜出血和水腫,但程度較輕;(3)無相對性傳入瞳孔缺陷;(4)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無或少量無灌注區(qū);視野:周邊正常,中心有或無相對暗點;視網膜電圖(electroretinogram, ERG):b波振幅正常,b/a值正?;蜉p度降低。中醫(yī)診斷標準及辨證分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的有關診斷標準及辨證分型,辨證分為氣滯血瘀證和肝陽上亢證。(1)氣滯血瘀證:視力急降,眼脹頭痛,胸脅脹悶,或情志抑郁,食少噯氣,或岔怒暴悖,煩躁失眠,或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舌邊尖紅,苔薄白,脈弦或澀。(2)肝陽上亢證:多有高血壓眼底動脈硬化,視物模糊,眩暈耳鳴,頭目脹痛,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紅苔薄黃或苔少,脈弦或弦細。
1.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RVO西醫(yī)診斷標準和氣滯血瘀、肝陽上亢證證候分型標準,年齡在20~65歲,靜脈阻塞時間在12 h以上均被納入觀察。
1.1.3 排除標準 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嚴重受損以及全身衰竭者,年齡≤18歲,或≥66歲,靜脈阻塞時間≤12 h均不納入觀察。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組方法 按就診順序將合格的研究對象34例(35只眼)RVO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散血明目片治療組17例(17只眼)和血栓通片對照組17例(18只眼)。
1.2.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所采用的常規(guī)中西醫(yī)基礎治療均相同,有全身其他疾病者,如高血壓、糖尿病者同時進行相關疾病的治療。西醫(yī)基礎治療: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瓶,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44025313)250 mL,靜脈滴注,連用7 d后停藥;同時配合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片,德國拜爾公司,批準文號為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50059 ),每次100 mg,每天晨起時頓服1次,連用14 d后停藥;口服維生素C(0.1 g/片,湖北華中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42020614),每次0.2 g,3次/d,連用14 d后停藥。中醫(yī)辨證治療:氣滯血瘀證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湯(桃仁10 g,紅花6 g,生地黃15 g,赤芍10 g,當歸12 g,川芎10 g,柴胡10 g,枳殼10 g,牛膝15 g,桔梗10 g,甘草6 g),肝陽上亢證患者予以天麻鉤藤飲(天麻10 g,鉤藤10 g,石決明10 g,梔子10 g,黃芩10 g,川牛膝15 g,益母草15 g,杜仲10 g,桑寄生10 g,夜交藤10 g,茯神10 g),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散血明目片治療組口服散血明目片(三七、酒大黃、蒲黃、豬苓、防已、地龍、白茅根、澤瀉、益母草等,按現(xiàn)代制劑制備工藝制成,0.3 g/片,每片相當于生藥量4.5 g,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劑科生產,生產批號為050208),8片/次,3次/d。血栓通片對照組口服血栓通片(主要成分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三七,25 mg/片,湖南湘雅制藥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Z43020992),2片/次,3次/d。兩組均于確診后第1天開始給藥,2個月為1個療程。
1.2.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1.2.3.1 視力 采用標準對數視力表檢查,有屈光不正者在自動計算機驗光儀電腦驗光基礎上,結合人工檢影插片,以獲得最佳矯正視力。每周記錄1次。
1.2.3.2 眼底 用直接眼底鏡檢查。觀察視網膜出血及水腫吸收情況。每周記錄1次。
1.2.3.3 眼底血管熒光造影 造影劑為熒光素鈉注射液0.2 g/mL,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45021477。記錄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阻塞部位、出血面積、無灌注區(qū)面積,以及有無新生血管、有無側枝循環(huán)建立和黃斑區(qū)變化。治療前和治療后每個月記錄1次。
1.2.3.4 療效評價標準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擬定療效評價標準。治愈:視力或矯正視力恢復至1.0以上,或恢復至發(fā)病前視力,眼底出血基本吸收,眼底血管造影靜脈基本正常。顯效:視力或矯正視力提高4行以上,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1/2~2/3),眼底血管熒光造影靜脈充盈時間有明顯改善,無并發(fā)癥。有效:視力或矯正視力提高2~3行,眼底出血部分吸收(1/3~1/2),眼底血管熒光造影靜脈充盈時間有所改善。無效:視力無變化或減退,視網膜出血未吸收或增多,眼底血管熒光造影靜脈充盈時間無改善,或出現(xiàn)黃斑囊樣變性、出血性青光眼等并發(fā)癥。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雙側檢驗,α=0.05為檢驗水準。計數資料用頻數和構成比描述,由于總病例數較少,各組療效比較采用Fisher精確概率法檢驗,方差不齊者進行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x±s描述,先進行正態(tài)分布及方差齊性檢驗,若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主要計量指標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 治療組17例(17只眼),男9例(9只眼),女8例(8只眼);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8.16±13.56)歲;平均病程(7.6±3.2)d;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10例(10只眼),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7例(7只眼);中醫(yī)辨證分型:氣滯血瘀證10例(10只眼),肝陽上亢證7例(7只眼);治療前視力0.3以下者10例(10只眼),0.3以上者7例(7只眼);17例(17只眼)中伴有高血壓12例(12只眼),伴有高血壓合并糖尿病3例(3只眼),伴有視盤玻璃疣1例(1只眼),伴有低血壓1例(1只眼)。
對照組17例(18只眼),男8例(8只眼),女9例(10只眼);年齡20~64歲,平均年齡(49.31±14.39)歲;平均病程(8.2±3.3)d;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10例(11只眼),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7例(7只眼);中醫(yī)辨證分型:氣滯血瘀證10例(11只眼),肝陽上亢證7例(7只眼);治療前視力在0.3以下者10例(10只眼),0.3以上者7例(8只眼);17例(18只眼)中伴有高血壓7例(8只眼),伴有糖尿病7例(7只眼),伴有高血壓合并糖尿病3例(3只眼),伴有低血壓1例(1只眼)。
兩組性別、年齡組成、病程、阻塞部位、中醫(yī)辨證分型、視力、發(fā)病危險因素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中途退出和失訪病例,受試者流程圖見圖1。
圖1 受試者流程圖(略)
Figure 1 Flow diagram of this randomized trial
2.2 兩組臨床療效 治療組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為94.1%(16/17),總顯效率(治愈率+顯效率)為70.6%(12/17)。對照組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為83.3%(15/18),總顯效率(治愈率+顯效率)為27.8%(5/18)。經Fisher精確概率法檢驗,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總顯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2.3 兩組治療前后視力 經秩和檢驗,治療組17例(17只眼)治療前后視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視力變化(略)
Table 1 Changes of visual acuity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2.4 治療過程中的眼底血管造影
2.4.1 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 治療組治療前后的平均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分別為(5.059±0.464)s和(3.765±0.473)s,對照組治療前后的平均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分別為(4.961±0.271)s和(4.517±0.428)s。以治療前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為協(xié)變量,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兩組治療后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4.2 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與視力的關系 將兩組治療前后視力按照公式logMAR視力=log(1/小數視力)換算成logMAR視力,匯總治療前后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結果,將70次眼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結果與70次logMAR視力結果進行直線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與logMAR視力之間存在顯著直線相關關系(r=0.772,P
表2 治療組和對照組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略)
Table 2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圖2 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與LogMAR視力的關系(略)
Figur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and logMAR
2.4.3 視網膜血管 治療組治療前有視網膜毛細血管無灌注區(qū)形成者9例(9只眼),無灌注范圍在10個視盤直徑(papilla disc, PD)以下6例(6只眼),10 PD以上3例(3只眼),其中合并有小動脈閉塞者7例(7只眼);追蹤觀察視力,除1例(1只眼)視力為0.6以外,其余8例(8只眼)均在0.3以下。治療組治療后無灌注區(qū)減少,仍有無灌注區(qū)者7例(7只眼),無灌注范圍均在10 PD以下,其中合并有小動脈閉塞者1例(1只眼);追蹤觀察視力,除1例(1只眼)0.3以下外,其余6例(6只眼)均在0.3以上;治療1個療程后有新生血管形成者5例(5只眼)。
對照組治療前有視網膜毛細血管無灌注區(qū)形成者10例(10只眼),無灌注范圍在10 PD以下7例(7只眼),10 PD以上3例(3只眼),其中合并小動脈閉塞者6例(6只眼);追蹤觀察視力,除2例(2只眼)0.5以外,其余8例(8只眼)均在0.3以下。對照組治療后無灌注區(qū)減少,仍有無灌注區(qū)者8例(8只眼),無灌注范圍在10 PD以下4例(4只眼),10 PD以上4例(4只眼),其中合并有小動脈閉塞者6例(6只眼);追蹤觀察視力,除3例(3只眼)0.3以上外,其余均在0.3以下;治療1個療程后均有新生血管形成。
治療組治療1個療程后有側支循環(huán)形成者11例(11只眼),其中AV間側支4例(4只眼),VV間側支與AV間側支并存者5例(5只眼),缺血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視盤側支形成者2例(2只眼),黃斑與阻塞支之間有引流小靜脈者7例(7只眼);對照組治療1個療程后有側支循環(huán)形成者6例(6只眼),其中AV間側支3例(3只眼),VV間側支與AV間側支并存者3例(3只眼),黃斑與阻塞支之間有引流小靜脈者3例(3只眼)。治療1個療程后,經Fisher精確概率法檢驗,治療組與對照組側枝循環(huán)形成比率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
3 討論
3.1 目前對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認識和研究現(xiàn)狀 RVO是眼科典型的血瘀證候,存在眼血液動力障礙、血液流變性異常、血小板聚集及全身微循環(huán)障礙等血瘀改變。本病的臨床特征就是視網膜的分支或中央靜脈阻塞后,使脈中血液運行受阻,溢于脈外,導致眼底出血。在本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都要活血,即使在其出血初期亦應以活血化瘀為主,必要時配合少許涼血止血藥,如白茅根、牡丹皮等[9]?;钛}利水明目法已成為治療本病行之有效的主要治則。正如唐容川在《血證論》所述:“血積既久,其水乃成”;“水病而累及血,瘀血化水”。《審視瑤函》謂:“物穢當洗,脂膏之釜,不經滌洗,焉能潔凈?!盧VO患者在臨床上除有出血表現(xiàn)外,由于血管阻塞,脈中津液和出血一起外滲,往往伴有視網膜的水腫、滲出,不少患者還伴有黃斑囊樣水腫。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時即可見到黃斑區(qū)強熒光。其病變過程中始終存在水血夾雜的病機,在病變的中后期又表現(xiàn)為水血互結,因而必須水血同治。因水與血在生理上同源,在病理上互累,因而治療上主張用活血通脈利水明目法以活其血,利其水,散其瘀,組方散血明目片。
前期的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活血藥與利水藥配合使用,可加快出血的吸收,從而促進病變的早日恢復。患者經活血通脈利水明目法治療后,其血液流變學指標明顯改善,這可以看出活血通脈利水明目法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的初步療效。同時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能促進玻璃體積血的吸收,改善眼底的狀況,改善全身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液黏滯性和聚集性,降低血小板的活化功能,減輕血管內皮細胞的受損等,從而全面改善患者的血瘀狀況,加速積血的清除,提高玻璃體積血患者的視功能[10, 11]。
3.2 活血通脈利水明目法治療非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療效分析
3.2.1 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 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可以反映視網膜微循環(huán)結構(血管管徑、血管完整性等因素)以及循環(huán)基礎(血流動力、血液黏稠度等因素)的共同影響,當發(fā)生循環(huán)阻滯或血管破裂現(xiàn)象時,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延長。白建偉等[12]研究表明,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患者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與追蹤觀察視力的關系均呈顯著負相關(P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后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均顯著降低,但治療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是視網膜靜脈阻塞的主要結局指標,而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又是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的主要參數。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對于視網膜靜脈阻塞的預后以及治療效果評價的意義,現(xiàn)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成為視網膜靜脈阻塞療效的重要指標。本研究采用視網膜循環(huán)時間作為主要指標,結果顯示活血通脈利水明目法對于視網膜靜脈阻塞有較好的療效。
3.2.2 視網膜血管變化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發(fā)現(xiàn)無灌注區(qū)、小動脈閉塞、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側枝循環(huán)建立。如果出現(xiàn)視網膜毛細血管的大面積閉塞,形成視網膜大片無灌注區(qū),可引起視網膜發(fā)生新生血管。視網膜新生血管的管壁結構不健全,因而產生血管壁的滲漏、出血以及伴隨新生血管而來的纖維組織的增殖,因此產生視網膜水腫、出血以及玻璃體內的纖維增殖條帶,以致進一步引起嚴重的玻璃體積血、牽引性視網膜脫離,最終引起病人完全失明,有時甚至發(fā)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3]。
視網膜血管閉塞和無灌注區(qū)形成對預后的預告價值早已被人們所關注,所以早期識別易產生新生血管的高危眼極為重要。本研究治療組治療后無灌注區(qū)形成由9例(9只眼)下降至7例(7只眼);對照組治療后無灌注區(qū)形成由10例(10只眼)下降至8例(8只眼)。國外已有學者[14]用計算機分析和處理熒光血管造影片圖像,將定量無灌注的范圍作為視網膜缺血性指標。缺血視網膜相當于10 PD,被認為是產生新生血管的低限值,且無灌注區(qū)的百分比與新生血管的發(fā)生率之間呈正相關,證明視網膜血管閉塞和無灌注區(qū)形成與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因果關系。本研究治療組治療后無灌注區(qū)面積均在10 PD之下,最終5例(5只眼)有新生血管形成;對照組治療后無灌注區(qū)形成的眼數雖然減少,但無灌注區(qū)面積均在10 PD之上者共4例(4只眼),最終8例(8只眼)有新生血管形成。視網膜小動脈閉塞是動脈灌注不足的一種表現(xiàn),反過來又進一步加重視網膜缺血,是影響視功能的又一重要原因。本研究治療組小動脈閉塞由7例(7只眼)下降至1例(1只眼),視力均在0.3以上;對照組小動脈閉塞治療前后均為6例(6只眼),視力均在0.3以下。
活血通脈利水明目法可縮小無灌注區(qū)面積,減少小動脈閉塞,從而減少視網膜新生血管的發(fā)生率,改善預后,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該治療方法可使閉塞的小動脈再通,能顯著改善視網膜缺血缺氧狀態(tài),挽救視網膜神經,改善視功能。
多數學者認為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對恢復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的視功能有重要意義[15]。治療組治療后有側支循環(huán)形成者11例(11只眼),AV間側支4例(4只眼),VV間側支與AV間側支并存者5例(5只眼);缺血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視盤側支形成者2例(2只眼);黃斑與阻塞支之間有引流小靜脈者7例(7只眼)。對照組治療后有側支循環(huán)形成者6例(6只眼),其中AV間側支3例(3只眼),VV間側支與AV間側支并存者3例(3只眼);黃斑與阻塞支之間有引流小靜脈的患者有3例(3只眼),而恰恰黃斑與阻塞靜脈之間有一支開放小靜脈的患者,視力均在0.6以上,此點說明黃斑區(qū)血管回流的及時有效調整和保護,是視力恢復的重要因素。
視功能的影響因素主要是黃斑區(qū)的視功能,黃斑區(qū)功能的恢復仍是視功能恢復的主要方面?;钛}利水明目法顯著提高患者有用視力的原因,可能與有效建立黃斑與阻塞靜脈之間的側枝循環(huán)有關。黃斑區(qū)側枝循環(huán)建立后,黃斑區(qū)缺血缺氧情況得到代償,保證了黃斑區(qū)所受損害降低,對視力的影響減小。
參考文獻
1 Liu JQ, Li FM.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9: 464468. Chinese.
劉家琦, 李鳳鳴. 實用眼科學.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99: 464468.
2 Zhang HR. Classification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Zhonghua Yan Ke Za Zhi. 1998; 34(3): 233234. Chinese.
張惠蓉. 視網膜靜脈阻塞分型探討. 中華眼科雜志. 1998; 34(3): 233234.
3 Liao HP, Wang L. Advances in therapy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Guo Ji Yan Ke Za Zhi. 2005; 5(3): 537542.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廖華萍, 王玲.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治療進展. 國際眼科雜志. 2005; 5(3): 537542.
4 Gass JDM. Stereoscopic atlas of macula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4th ed. St Louis, MO: Mosby. 1999.
5 Sanborn GE, Magargal L, Jaeger EA. Venous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retina.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 Inc. 1997.
6 Cheng HJ, Zhan YJ. A review on advance of research for treatment and mechanism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2003; 13(4): 23323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程慧君, 詹宇堅.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療效及機理研究進展. 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 2003; 13(4): 233236.
7 Zhao KX, Yang BZ. Ophthalmology. 7th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 202204. Chinese.
趙堪興, 楊倍增. 眼科學. 第7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 202204.
8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cational criteria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criteria of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8. Chinese.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4: 108.
9 Peng QH.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Lishui method in treatment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1994; 4(4): 206209. Chinese.
彭清華. 活血利水法為主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臨床研究. 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 1994; 4(4): 206209.
10 Zhang L, Peng QH, Li JC.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ffects of Sanxuemingmupian in the treatment of rabbits with vitreous hemorrhage.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2002; 12(2): 636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張琳, 彭清華, 李建超. 散血明目片治療玻璃體積血的實驗研究. 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 2002; 12(2): 6366.
11 Peng QH, Li JC. Effects of Sanxuemingmupian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6 (IL6) in vitreous hemorrhage of rabbits.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2002; 12(2): 848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彭清華, 李建超. 散血明目片對兔玻璃體積血白細胞介素6表達的影響. 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 2002; 12(2): 8486.
12 Bai JW, Hui YN, Zhang P.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in retinal vein occlusion. Di Si Jun Yi Da Xue Xue Bao. 2000; 21(4): 4951.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白建偉, 惠延年, 張鵬. 視網膜靜脈阻塞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及預后.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0; 21(4): 4951.
13 Yan M. Retinal vein occlusion an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Zhonghua Yan Di Bing Za Zhi. 2000; 16(3): 206. Chinese.
嚴密. 視網膜靜脈阻塞與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00; 16(3):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