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8 03:13: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心理學考試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靜電場:概念、規(guī)律特別多,注意理解及各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電荷守恒定律,庫侖定律
1.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
2.庫侖定律:
條件:真空中、點電荷;靜電力常量k=9×109Nm2/C2
三個自由點電荷的平衡問題:“三點共線,兩同夾異,兩大夾小”
中間電荷量較小且靠近兩邊中電量較小的;
常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熟記,特別是孤立正、負電荷,等量同種、異種電荷連線上及中垂線上的場強分布,電場線的特點及作用.
3.力的特性(E):只要有電荷存在周圍就存在電場
,電場中某位置場強:
(定義式)(真空點電荷)
(勻強電場E、d共線)
4.兩點間的電勢差:U、UAB:(有無下標的區(qū)別)
靜電力做功U是(電能其它形式的能)
電動勢E是(其它形式的能電能)
=-UBA=-(UB-UA)與零勢點選取無關)
電場力功W=qu=qEd=F電SE
(與路徑無關)
5.某點電勢描述電場能的特性:(相對零勢點而言)
理解電場線概念、特點;常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要求熟記,
特別是等量同種、異種電荷連線上及中垂線上的場強特點和規(guī)律
6.等勢面(線)的特點,處于靜電平衡導體是個等勢體,其表面是個等勢面,導體外表面附近的電場線垂直于導體表面(距導體遠近不同的等勢面的特點?),導體內部合場強為零,導體內部沒有凈電荷,凈電荷只分布于導體外表面;表面曲率大的地方等勢面越密,E越大,稱為尖端放電。應用:靜電感應,靜電屏蔽
7.電場概念題思路:電場力的方向電場力做功電勢能的變化(這些問題是電學基礎)
8.電容器的兩種情況分析
始終與電源相連U不變;當d增C減Q=CU減E=U/d減
僅變s時,E不變。
充電后斷電源q不變:當d增c減u=q/c增E=u/d=不變,僅變d時,E不變;
9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qU=mv2;側移y=,偏角tgф=
①
加速
②偏轉(類平拋)平行E方向:L=vot
豎直:
tg=(θ為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
速度:Vx=V0
Vy
=at
(為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
位移:Sx=
V0
t
Sy
=
(為位移與水平方向的夾角)
③圓周運動
④在周期性變化電場作用下的運動
結論:
①不論帶電粒子的m、q如何,在同一電場中由靜止加速后,再進入同一偏轉電場,它們飛出時的側移和偏轉角是相同的(即它們的運動軌跡相同)
②出場速度的反向延長線跟入射速度相交于O點,粒子好象從中心點射出一樣
(即)
證:
(的含義?)
二、恒定電流:
I=(定義)
I=nesv(微觀)
I=
R=(定義)
電阻定律:R=(決定)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U=IR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
=
路端電壓:
U
=
e
-I
r=
IR
輸出功率:
=
Iε-Ir
=
電源熱功率:
電源效率:
=
=
電功:
W=QU=UIt=I2Rt=U2t/R
電功率P==W/t
=UI=U2/R=I2R
電熱:Q=I2Rt
對于純電阻電路:
W=IUt=
P=IU
=
對于非純電阻電路:
W=IUt
>
P=IU>
E=I(R+r)=u外+u內=u外+Ir
P電源=uIt=
+E其它
P電源=IE=I
U
+I2Rt
單位:J
ev=1.9×10-19J
度=kwh=3.6×106J
1u=931.5Mev
電路中串并聯(lián)的特點和規(guī)律應相當熟悉
1、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見下表):
串聯(lián)電路
并聯(lián)電路
兩個基本特點
電壓
U=U1+U2+U3+……
U=U1=U2=U3=……
電流
I=I1=I2=I3=……
I=I1+I2+I3+……
三個重要性質
電阻
R=R1+R2+R3+……
1/R=1/R1+1/R2+1/R3+……
R=
電壓
U/R=U1/R1=U2/R2=U3/R3=……=I
IR=I1R1=I2R2=I3R3=……=U
功率
P/R=P1/R1=P2/R2=P3/R3=……=I2
PR=P1R1=P2R2=P3R3=……=U2
2、記住結論:①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小于任何一條支路的電阻;②當電路中的任何一個電阻的阻值增大時,電路的總電阻增大,反之則減小。
3、電路簡化原則和方法
①原則:a、無電流的支路除去;b、電勢相等的各點合并;c、理想導線可任意長短;d、理想電流表電阻為零,理想電壓表電阻為無窮大;e、電壓穩(wěn)定時電容器可認為斷路
②方法:a、電流分支法:先將各節(jié)點用字母標上,判定各支路元件的電流方向(若無電流可假設在總電路兩端加上電壓后判定),按電流流向,自左向右將各元件,結點,分支逐一畫出,加工整理即可;b、等勢點排列法:標出節(jié)點字母,判斷出各結點電勢的高低(電路無電壓時可先假設在總電路兩端加上電壓),將各節(jié)點按電勢高低自左向右排列,再將各節(jié)點間的支路畫出,然后加工整理即可。注意以上兩種方法應結合使用。
4、滑動變阻器的幾種連接方式
a、限流連接:如圖,變阻器與負載元件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為U,此時負載Rx的電壓調節(jié)范圍紅為,其中Rp起分壓作用,一般稱為限流電阻,滑線變阻器的連接稱為限流連接。
b
、分壓連接:如圖,變阻器一部分與負載并聯(lián),當滑片滑動時,兩部分電阻絲的長度發(fā)生變化,對應電阻也發(fā)生變化,根據(jù)串聯(lián)電阻的分壓原理,其中UAP=
,當滑片P自A端向B端滑動時,負載上的電壓范圍為0~U,顯然比限流時調節(jié)范圍大,R起分壓作用,滑動變阻器稱為分壓器,此連接方式為分壓連接。
一般說來,當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范圍比用電器的電阻小得多時,做分壓器使用好;反之做限流器使用好。
5、含電容器的電路:分析此問題的關鍵是找出穩(wěn)定后,電容器兩端的電壓。
6、電路故障分析:電路不能正常工作,就是發(fā)生了故障,要求掌握斷路、短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路端電壓隨電流的變化圖線中注意坐標原點是否都從零開始
電路動態(tài)變化分析(高考的熱點)各燈、表的變化情況
1程序法:局部變化R總I總先討論電路中不變部分(如:r)最后討論變化部分
局部變化再討論其它
2直觀法:
①任一個R增必引起通過該電阻的電流減小,其兩端電壓UR增加.(本身電流、電壓)
②任一個R增必引起與之并聯(lián)支路電流I并增加;
與之串聯(lián)支路電壓U串減?。ǚQ串反并同法)
當R=r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為Pmax=E2/4r而效率只有50%,
路端電壓跟負載的關系
(1)路端電壓:外電路的電勢降落,也就是外電路兩端的電壓,通常叫做路端電壓。
(2)路端電壓跟負載的關系
當外電阻增大時,電流減小,路端電壓增大;當外電阻減小時,電流增大,路端電壓減小。
U
U
r=0
I
O
E
U內=I1r
U=I1R
定性分析:RI(=)IrU(=E-Ir)
RI(=)IrU(=E-Ir)
∞
特例:
外電路斷路:RIIrU=E。
外電路短路:RI(=)Ir(=E)U=0。
圖象描述:路端電壓U與電流I的關系圖象是一條向下傾斜的直線。U—I圖象如圖所示。
直線與縱軸的交點表示電源的電動勢E,直線的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電源的內阻。
閉合電路中的功率
(1)閉合電路中的能量轉化qE=qU外+qU內
在某段時間內,電能提供的電能等于內、外電路消耗的電能的總和。
電源的電動勢又可理解為在電源內部移送1C電量時,電源提供的電能。
(2)閉合電路中的功率:EI=U外I+U內I
EI=I2R+I2r
說明電源提供的電能只有一部分消耗在外電路上,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另一部分消耗在內阻上,轉化為內能。
(3)電源提供的電功率:又稱之為電源的總功率。P=EI=
RP,R∞時,P=0。
RP,R0時,Pm=。
(4)外電路消耗的電功率:又稱之為電源的輸出功率。P=U外I
定性分析:I=
U外=E-Ir=
從這兩個式子可知,R很大或R很小時,電源的輸出功率均不是最大。
P
R
O
U
I
O
R1
r
R2
R=r
E
E/r
E/2r
E/2
定量分析:P外=U外I==(當R=r時,電源的輸出功率為最大,P外max=)
圖象表述:
從P-R圖象中可知,當電源的輸出功率小于最大輸出功率時,對應有兩個外電阻R1、R2時電源的輸出功率相等??梢宰C明,R1、R2和r必須滿足:r=。
(5)內電路消耗的電功率:是指電源內電阻發(fā)熱的功率。
P內=U內I=
RP內,RP內。
(6)電源的效率:電源的輸出功率與總功率的比值。η==
當外電阻R越大時,電源的效率越高。當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時,η=50%。
電學實驗
---測電動勢和內阻
(1)直接法:外電路斷開時,用電壓表測得的電壓U為電動勢E
;U=E
(2)通用方法:AV法測要考慮表本身的電阻,有內外接法;
①單一組數(shù)據(jù)計算,誤差較大
②應該測出多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圖法處理數(shù)據(jù),(u,I)值列表,在u--I圖中描點,最后由u--I圖線求出較精確的E和r。
(3)特殊方法
(一)即計算法:畫出各種電路圖
(一個電流表和兩個定值電阻)
(一個電流表及一個電壓表和一個滑動變阻器)
(一個電壓表和兩個定值電阻)
(二)測電源電動勢ε和內阻r有甲、乙兩種接法,如圖
甲法中所測得ε和r都比真實值小,ε/r測=ε測/r真;
乙法中,ε測=ε真,且r測=
r+rA。
(三)電源電動勢ε也可用兩阻值不同的電壓表A、B測定,單獨使用A表時,讀數(shù)是UA,單獨使用B表時,讀數(shù)是UB,用A、B兩表測量時,讀數(shù)是U,則ε=UAUB/(UA-U)。
電阻的測量
AV法測:要考慮表本身的電阻,有內外接法;多組(u,I)值,列表由u--I圖線求。怎樣用作圖法處理數(shù)據(jù)
歐姆表測:測量原理
兩表筆短接后,調節(jié)Ro使電表指針滿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測電阻Rx后通過電表的電流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與Rx對應,因此可指示被測電阻大小
G
R2
S2
R1
S1
R1
S
V
R2
使用方法:機械調零、選擇量程(大到小)、歐姆調零、測量讀數(shù)時注意擋位(即倍率)、撥off擋。
注意:測量電阻時,要與原電路斷開,選擇量程使指針在中央附近,每次換擋要重新短接歐姆調零。
電橋法測:
半偏法測表電阻:
斷s2,調R1使表滿偏;
閉s2,調R2使表半偏.則R表=R2;
一、測量電路(
內、外接法
)
記憶決調
“內”字里面有一個“大”字
類型
電路圖
R測與R真比較
條件
計算比較法
己知Rv、RA及Rx大致值時
內
A
V
R大
R測==RX+RA
>
RX
適于測大電阻
Rx
>
外
A
V
R小
R測=
適于測小電阻
RX
當Rv、RA及Rx末知時,采用實驗判斷法:
動端與a接時(I1;u1)
,I有較大變化(即)說明v有較大電流通過,采用內接法
動端與c接時(I2;u2)
,u有較大變化(即)說明A有較強的分壓作用,采用內接法
測量電路(
內、外接法
)選擇方法有(三)
①Rx與
Rv、RA粗略比較
②
計算比較法
Rx
與
比較
③當Rv、RA及Rx末知時,采用實驗判斷法:
二、供電電路(
限流式、調壓式
)
電路圖
電壓變化范圍
電流變化范圍
優(yōu)勢
選擇方法
限流
~E
~
電路簡單
附加功耗小
Rx比較小、R滑
比較大,
R滑全>n倍的Rx
通電前調到最大
調壓
0~E
0~
電壓變化范圍大
要求電壓
從0開始變化
Rx比較大、R滑
比較小
R滑全>Rx/2
通電前調到最小
以“供電電路”來控制“測量電路”:采用以小控大的原則
電路由測量電路和供電電路兩部分組成,其組合以減小誤差,調整處理數(shù)據(jù)兩方便
R滑唯一:比較R滑與Rx
控制電路
Rx
Rx
限流方式
分壓接法
R滑≈Rx兩種均可,從節(jié)能角度選限流
R滑不唯一:實難要求確定控制電路R滑
實難要求:①負載兩端電壓變化范圍大。
②負載兩端電壓要求從0開始變化。
③電表量程較小而電源電動勢較大。
有以上3種要求都采用調壓供電。
無特殊要求都采用限流供電
三、選實驗試材(儀表)和電路,
按題設實驗要求組裝電路,畫出電路圖,能把實物接成實驗電路,精心按排操作步驟,過程中需要測?物理量,結果表達式中各符號的含義.
(1)選量程的原則:測u
I,指針超過1/2,
測電阻刻度應在中心附近.
(2)方法:
先畫電路圖,各元件的連接方式(先串再并的連線順序)
明確表的量程,畫線連接各元件,鉛筆先畫,查實無誤后,用鋼筆填,
先畫主電路,正極開始按順序以單線連接方式將主電路元件依次串聯(lián),后把并聯(lián)無件并上.
(3)注意事項:表的量程選對,正負極不能接錯;導線應接在接線柱上,且不能分叉;不能用鉛筆畫
用伏安法測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測量電路用外接法,供電電路用調壓供電。
(4)實物圖連線技術
無論是分壓接法還是限流接法都應該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即:先接好主電路(供電電路).
對限流電路,只需用筆畫線當作導線,從電源正極開始,把電源、電鍵、滑動變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聯(lián)起來即可(注意電表的正負接線柱和量程,滑動變阻器應調到阻值最大處)。
對分壓電路,應該先把電源、電鍵和滑動變阻器的全部電阻絲三部分用導線連接起來,然后在滑動變阻器電阻絲兩端之中任選一個接頭,比較該接頭和滑動觸頭兩點的電勢高低,根據(jù)伏安法部分電表正負接線柱的情況,將伏安法部分接入該兩點間。
實物連線的總思路
分壓(滑動變阻器的下兩個接線柱一定連在電源和電鍵的兩端)
畫出電路圖連滑動變阻器
限流(一般連上一接線柱和下一接線柱)
(兩種情況合上電鍵前都要注意滑片的正確位
電表的正負接線柱
連接總回路:
總開關一定接在干路中
導線不能交叉
微安表改裝成各種表:關健在于原理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內阻、滿偏電流、滿偏電壓。
采用半偏法先測出表的內阻;最后要對改裝表進行較對。
(1)改為V表:串聯(lián)電阻分壓原理
(n為量程的擴大倍數(shù))
(2)改為A表:串聯(lián)電阻分流原理
(n為量程的擴大倍數(shù))
(3)改為歐姆表的原理
兩表筆短接后,調節(jié)Ro使電表指針滿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測電阻Rx后通過電表的電流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與Rx對應,因此可指示被測電阻大小
四、磁場
基本特性,來源,
方向(小磁針靜止時極的指向,磁感線的切線方向,外部(NS)內部(SN)組成閉合曲線
要熟悉五種典型磁場的磁感線空間分布(正確分析解答問題的關?。?/p>
腦中要有各種磁源產生的磁感線的立體空間分布觀念;會從不同的角度看、畫、識
各種磁感線分布圖
能夠將磁感線分布的立體、空間圖轉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圖(正視、符視、側視、剖視圖)
安培右手定則:電產生磁
安培分子電流假說,磁產生的實質(磁現(xiàn)象電本質)奧斯特和羅蘭實驗
安培左手定則(與力有關)
磁通量概念一定要指明“是哪一個面積的、方向如何”且是雙向標量
F安=B
I
L
f洛=q
B
v
建立電流的微觀圖景(物理模型)
從安培力F=ILBsinθ和I=neSv推出f=qvBsinθ。
典型的比值定義
(E=
E=k)
(B=
B=k
)
(u=)
(
R=
R=)
(C=
C=)
磁感強度B:由這些公式寫出B單位,單位公式
B=
;
B=
;
E=BLv
B=
;
B=k(直導體)
;B=NI(螺線管)
qBv
=
m
R
=
B
=
;
電學中的三個力:F電=q
E
=q
F安=B
I
L
f洛=
q
B
v
注意:①、BL時,f洛最大,f洛=
q
B
v
(f
、B
、v三者方向兩兩垂直且力f方向時刻與速度v垂直)導致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
②、B
||
v時,f洛=0
做勻速直線運動。
③、B與v成夾角時,(帶電粒子沿一般方向射入磁場),
可把v分解為(垂直B分量v,此方向勻速圓周運動;平行B分量v||
,此方向勻速直線運動。)
合運動為等距螺旋線運動。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圓周運動(關健是畫出運動軌跡圖,畫圖應規(guī)范)。
規(guī)律:
(不能直接用)
1、找圓心:①(圓心的確定)因f洛一定指向圓心,f洛v任意兩個f洛方向的指向交點為圓心;
②任意一弦的中垂線一定過圓心;
③兩速度方向夾角的角平分線一定過圓心。
2、求半徑(兩個方面):①物理規(guī)律
②由軌跡圖得出幾何關系方程
(
解題時應突出這兩條方程
)
幾何關系:速度的偏向角=偏轉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
相對的弦切角相等,相鄰弦切角互補
由軌跡畫及幾何關系式列出:關于半徑的幾何關系式去求。
3、求粒子的運動時間:偏向角(圓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即=2
×T
4、圓周運動有關的對稱規(guī)律:特別注意在文字中隱含著的臨界條件
一、前言
林崇德等人經過大量研究,認為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fā)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在結構上應包括以下成分:教師的職業(yè)理想、知識水平、教育觀念和教學監(jiān)控能力[1]。其中,教師的知識可分為3個方面:教師的本體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教師的條件性知識是教育學與心理學知識,是目前廣大教師所普遍缺乏的,但它是教師成功教學的重要保障。
教師在接受職前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學習的課程之一就是心理學。師范院校開設心理學課程,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我素質和作為未來教師的教書育人素質,而具備這些素質的標志,不是對有關心理學知識能夠倒背如流,而是能夠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心理學知識。正如赫伯特·西蒙所說,“求知(knowing)”的意義已從能夠記憶與復述信息轉向能夠發(fā)現(xiàn)和使用信息[2]。
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在心理學學習過程中,必須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理論聯(lián)系實際,為將來的實際應用而不只是為通過考試來學習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思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從心理學視角審視問題。這就要求教育者從教材、學習方式、教學模式等諸方面進行全盤考慮,而其中可操作性較強的措施之一,就是學習評價的改革。
學習評價主要有兩種方式: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教育教學中早期使用的方式主要是總結性評價,其功能是甄別、選拔、導向、監(jiān)督、控制和激發(fā)動機。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以提供反饋為主要功能的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轉變評價方式的研究與實踐比比皆是[3]—[5]。但在師范院校的公共心理學課程評價方式上,許多地方仍然固守以總結性評價為主的老路。
二、目前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學習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評價功能缺失。目前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學習評價方式,一般是以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合成。平時成績一般所占的比例較小,包括考勤和平時作業(yè)兩部分,只要考勤過關、基本完成分量并不大的作業(yè)就可獲得不錯的分數(shù),這種做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提供反饋和激發(fā)學習動機的作用,但作用不很大。作為評價主要方式的期末考試,則以考查學生對心理學基本知識的掌握為主,學生只要努力記憶即可過關。因此,大量師范生對待心理學課程的方式是:平時混混考勤、抄抄作業(yè),考前突擊背誦,考后全部忘光。
所以,目前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學習評價方式還是以總結性評價為主,在促進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主動積極地學習應用心理學知識等目標的達到方面還存在欠缺,也不能提供及時的反饋信息以幫助學生和教師改進學習和教學。
2.評價方式單調。目前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學習評價方式以紙筆測驗、閉卷考試為主。這種方式只利于考查學生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水平,不利于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水平;只適用于總結性評價,不適用于形成性評價,評價方式較單調。
3.評價內容簡單。目前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大部分作業(yè)和考試題目可簡單地應用教材中提供的概念、原理和案例完成,這種狀況使得學生以為只要熟讀課本便可學好心理學,客觀上助長了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方式,也無從得知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方面的情況。
三、公共心理學課程學習評價改革的思路
1.加強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通過診斷教育方案或計劃,以及教育過程與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為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提供反饋信息,以提高實踐中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的質量的評價[6]。自1967年斯克里文首次提出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概念以來,形成性評價日益受到教育理論和實踐領域的重視。一般認為,形成性評價有助于直接地、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于調動教育者進行教育改革的積極性,可以彌補總結性評價在提供反饋功能方面的不足。如果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反饋,學生和教師都不知道學得如何、教學效果怎樣,就只能按照教學計劃走過場。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應重視形成性評價方法的使用。
2.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為目的。學習的目標應該是理解和應用知識。死記硬背的知識是僵化的、無用的知識。因此,學習評價應促使學生努力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應用知識,實際上就是學習遷移。要想促進學習遷移,必須讓學生知道在什么時候、什么條件下使用哪些知識,而且要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在實際應用中是有作用的。
一、思想認識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間,能認真學習學院開設的《人格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咨詢心理學》、《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等課程,對各種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有了較系統(tǒng)的了解和把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了解到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尊重、關愛全體學生;通過對人格心理學理論和咨詢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明白了只懂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合格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養(yǎng)樂觀上進的心態(tài)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二、業(yè)務知識方面:三年的函授學習,實質上面授只有三個月左右。時間雖短,但本人覺得受益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學習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學》和《現(xiàn)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之后,本人覺得自己的理論水平提升了許多。平時,本人會不由自主地把所學的理論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和教育實踐中,效果都是相當不錯的。工作之余,自學考試的文憑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終點,而是我們走向新生活,尋求更高發(fā)展的新的起點。我們應該以自考文憑為新的起點,向更高的知識境界繼續(xù)攀登,并以此作為回報社會的資本和依據(jù),為維護公平與正義做出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和貢獻!
通過這幾年認真學習自考課程,我開始更加關心時事政治,對黨和國家的理論、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領會,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了個人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
幾年的自學考試經歷,使我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讓我逐漸學會了該如何面對新知識進行自學,然后對其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運用?在邊工作邊學習中,我合理安排空閑時間,認真研讀教材,然后整理有關要點、重點做好筆記;最后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我想這些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將會使我受益終生。
我真的很感激自學考試,它是改變我一生命運的考試!它帶給我最大啟示是:只要努力必有回報,只要付出必有成就。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8-0130-02
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公布的《心理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近些年心理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雖然數(shù)量在不斷增多,但仍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應重視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提高畢業(yè)生的解決問題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對于基礎研究型人才,只有靈活掌握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論才能得出較為科學的研究成果;對于應用型人才,只有善于運用這一工具才能將心理學與實際更好地結合,提高應用技能??梢姟缎睦韺W研究方法》課程在心理學的人才培養(yǎng)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心理學研究方法具有比較復雜龐大的內容結構體系,因此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難度較大且教學效果不顯著。該課程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具體現(xiàn)狀如下。
1.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在開設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的學校中,大多數(shù)學校沒有樹立明確的教學指導思想,致使教師不能高效地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學生。由于指導思想不明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清楚要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學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此課程不能得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教學指導思想不夠明確也是教學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學內容自身特點不夠突出?!缎睦韺W研究方法》課程是本科生的必修課,內容包括心理學研究方法發(fā)展史、研究的設計與評價、測量理論和方法、數(shù)據(jù)分析和結果報告等。事實上,該課程是對實驗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和心理統(tǒng)計學課程的系統(tǒng)性學習,從而使學生掌握心理學科學研究的完整過程。由于其包含科目眾多,所以在教學中沒有突出自身的學科特點。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最應突出的特點就是實踐性,應該在結合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
3.教學方法及形式枯燥單一。在課堂上,教師大多數(shù)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課堂多數(shù)時間在講解知識點以完成教學目標,沒有給學生太多自主討論學習與實踐的時間,這樣的教學很難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學生沒有認識到該門課程的重要性與趣味性,教學效果不太明顯,所以我們需要進行教學方法及形式的改革,這樣才能在有限的課時內,讓學生有興趣的接受更廣泛的知識。
4.考試評價體系不能達到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心理學研究基本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科研素質是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目標,但目前該課程的考試評價體系并不能達到這個目的。此門課程大多是以期末考試及平時成績?yōu)橹饕u價,考前背誦,考試過后就忘記,沒有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與理論是學生期末考試的現(xiàn)狀。平時成績多為出勤率或課堂考試,這樣的考試評價體系并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學生應該在實踐中學習研究方法,參與研究,并通過實踐更好的理解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繼而提高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考試評價體系中應提高實踐所占的比例。
二、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根據(jù)《心理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需結合未來社會現(xiàn)實的需求,注重實用性,掌握實際能力和技能的人才進行綜合培養(yǎng)。因此,我們應有針對性的從課程設置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入手,對心理學學科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具體措施如下。
1.明確課程特點,加強實踐教學。《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具有高度綜合的特點,其內容涵蓋了心理學的許多學科,但是我們要突出其學科本身的特點,使其合而不同。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可以從選題、實驗、分析來獨立完成實驗,對學生的初步心理科學的研究技能與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實踐中理解知識,熟記知識點,并在實際操作中積累研究經驗,是此門課程的獨特之處,故應結合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的主要內容,突出學科實踐性特點進行高效教學。
2.樹立教學理念,培養(yǎng)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科研能力是社會與時代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這個時代是需要創(chuàng)新的,樹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的教學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學研究方法是學生日后做研究且具有指導意義的課程,所以此門課程的教學十分重要,故應明確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的教學理念,更加明確地、有目標地、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使學生形成科研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
3.制定更佳的考核評價體系。在以往的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中實踐所占的比例較小,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作為該課程較為重要的部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考核。我們要打破以往的書面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科學考察學習效果并綜合考查學生表現(xiàn)。如在總成績中,平時成績可占20%,書面考試占30%,實際操作占50%。平時成績主要是課堂提問、課堂作業(yè)及課堂討論等。書面考試主要考查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實際操作需包含實驗設計、實驗實施、研究報告等,并且要注意考察學生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樣的評價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時不只是局限于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使其科學研究能力有所提高。
4.教學方法及形式上的改革。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方式相比,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習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重理論,輕實踐”的現(xiàn)象,具體實踐改革措施如下。
(1)教師使用趣味性的授課方式。當下課堂的教學氛圍過于枯燥,加上單調的講授式教學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此門課程的積極性,導致授課效果不明顯?,F(xiàn)在課堂多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應該運用靈活有趣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學習。比如教師講授知識點時采用幽默式語言,可以針對一定的知識點讓學生現(xiàn)場模擬,現(xiàn)場表演,多給學生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知識點,等等。
(2)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學習小組,同學們一起探討文獻并進行匯報,結合教學內容開展項目研究。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各組選代表進行開題報告演講,然后小組成員一起進行試驗研究、收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最后形成報告,各個組員需明確分工,并在小組討論中進行必要的記錄和總結。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使學生更加了解心理學研究的具體流程及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
(3)體驗真實的科研項目。教師可以結合所講內容以及教學經驗將學生分組,帶領同學們體驗學院內教師或教授的真實研究項目,或者讓小組學生自主選擇研究項目,使學生在真實的研究中實踐,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通過體驗真實科研項目的方式進行強化使學生加深對課堂所學內容的理解與熟記,這樣一方面保證了學生掌握與理解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得到了實踐的機會,將知識學以致用,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三、結語
心理學研究方法是學生日后做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工具,有利于培養(yǎng)科研人才來適應我國社會對實踐型人才的需要。要想使該課程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應以《心理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為依據(jù),對本課程進行合理的改革:一方面要突出該課程的內容,樹立明確的教學理念,制定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另一方面,還需要通過教學方法及形式的變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要的實踐創(chuàng)新型人才。唯有進行改革才能提高課程的授課效果,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受益于此課程。
二、實驗心理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實踐
(一)課程內容的優(yōu)化
優(yōu)化課程結構的關鍵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優(yōu)點,以教學大綱為藍本,重新建立一個適合學生特點、體現(xiàn)教學特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課程新體系??偨Y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以夯實基本理論、凸顯考研重點,強化實踐教學理念為基礎,構建了實驗心理學的課程教學新體系。1.夯實基本理論,凸顯考研重點。我們根據(jù)“實驗心理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課時的變化和全國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要求,及時增加、補充新內容,適當刪減一些舊內容,為學生進入其他高等院校接受進一步專業(yè)學習服務。教學中,教師應在對本學科有著深刻的理解基礎上將本學科的原理及理論深入淺出地講授清楚,使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本學科的基本內容。為了使教學直觀形象,在教學中提倡多媒體教學,通過講解和演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深化理性認識。2.強化實踐教學,因地制宜更新實驗教學內容,滿足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第一,精選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通過課堂精講,重點圍繞演示性、驗證性實驗的操作程序和原理解釋,選做一些必要的經典實驗項目,通過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學會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規(guī)范的實驗報告來訓練學生扎實的基本功,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實驗態(tài)度和品質。第二,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要求學生根據(jù)學過實驗心理學原理,結合在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獨立操作實驗而得出結論。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依托大學生科研立項等課外科研活動,也可以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而進行實驗,還可以遵循興趣驅動、自主實驗的原則,由學生自愿成立項目研究小組,自主設計實驗和完成實驗,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目前,地方高校實驗心理學師資力量薄弱、心理學實驗室投資小、實驗教學內容陳舊、實驗儀器設備等條件有限、尖端技術含量低,沒有充分體現(xiàn)計算機及信息網(wǎng)絡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在實驗內容上,綜合型、設計型實驗偏少,能夠反映學科前沿領域研究成果的實驗幾乎沒有。實驗程序和材料都是現(xiàn)成的,學生只要能夠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完成實驗任務,由于這些限制,學生認為心理學實驗非常簡單,而不會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不利于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地方高校心理學實驗室應定位于挖掘內部潛力,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文獻資源以及實驗室設備與技術資源,為學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學習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條件。同時心理學實驗室建設應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量力而行,避免不切實際地盲目追求高目標。
(二)范例教學法在實驗心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1.范例的選擇和范例教學法的實施。德國教育家瓦根舍因首創(chuàng)的范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一組特定的知識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基礎的、本質的實例(或范例),通過這些實例內容的講授,使學生掌握同一類知識的規(guī)律,舉一反三,獲得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胺独钡幕拘詮娬{教學應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基礎性強調教學應以學生的實際經驗為基礎,使之建立新的認知結構;范例性要求教學內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使學生能以點帶面、觸類旁通地掌握知識。實驗心理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具有“范例”的基本特點。我們通過在《心理科學》、《心理學探新》、《心理學》(人大復印資料)、《心理與行為研究》雜志精心選取范例,這些期刊應用實驗法進行的研究較多,內容涵蓋基礎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工業(yè)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各學科領域。具體包括變量選取、被試分配、實驗控制等,教師可就不同類型的實驗設計進行原理的詳細講解,使用范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組織指導的實施模式有兩種,新授課:范例呈現(xiàn)剖析“個”“個”的特征類的特性規(guī)律認識。復習課:創(chuàng)設情境類的特征范例呈現(xiàn)、分析學科知識結構學科知識運用。在此過程中注意新授課和復習課的模式差異。在進行范例教學前,教師要進行教學分析,根據(jù)教學目標選擇設計適合的范例,對范例的代表性、啟發(fā)性等綜合進行考慮。2.范例教學法的延伸。在課外充分利用教育信息資源,指導學生閱讀專業(yè)期刊上心理實驗報告,討論分析實驗設計,從中學習較高水平實驗設計的思路及解決問題的策略,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要求學生各種實驗設計的特點、分配被試的方法、實驗控制模式,我們圍繞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6-8項實驗報告研讀和1項實驗設計的作業(yè)。學生在完成研究報告研讀和設計實驗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渠道(除了圖書館期刊外,主要通過各種文獻數(shù)據(jù)庫資源獲?。┎殚單墨I,并對文獻進行研讀和綜述。同時,我們在實驗設計中要求學生按規(guī)范制作實驗材料、控制實驗過程、分析實驗結果、撰寫實驗(研究)報告,使學生使用實驗法進行心理學研究的能力得到較好的訓練和提升。3.范例的評價與改進。使用課后效果調查表對學生進行調查,結合學生考試成績和學生評教,對范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進一步改進、精選各部分范例,對范例的契合性進行評價,總結得失,尋找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能力的方法。4.范例教學法的實施困難。如何把掌握知識的基礎性與系統(tǒng)性較好地結合起來,是范例教學法面臨的一大問題。范例教學法要求教師既要能分析教材,又要能掌握教法;既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又要成為他們的好助手。實際上,這一切對大多數(shù)教師來說,都是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的。比如怎樣選擇代表學科本質因素和基礎因素的“范例”,如何保證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自然形成,教學方法的改革如果沒有考慮到教師現(xiàn)有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勢必不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師因素也是教育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
(三)課程評價的改革目標
一、提高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制定的科學化水平
1、影響心理學科發(fā)展的內部和外部因素
從內部來說,心理學由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組成,兼具自然科學屬性與社會科學屬性;從外部來說,心理學并不是一個孤立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科,相反,心理學的誕生、發(fā)展都與生理學、物理學、哲學、醫(yī)學、經濟學、數(shù)學、計算機學等相關學科聯(lián)系緊密,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是理論扎實、技能過硬、知識結構完善、具備多學科綜合能力。因此,綜合科學技術領域發(fā)展成果及趨勢、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等因素,結合各高校實際情況,就心理學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工作制定動態(tài)修訂機制,將人才培養(yǎng)工作納入心理學科整體發(fā)展中考慮。
2、心理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制定遵循的原則
首先要堅持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人文精神,指導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編制工作。其次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經常性、廣泛性地征求各類各層次學校、醫(yī)療機構、企事業(yè)單位、城市街道社區(qū)、農村貧苦地區(qū)等社會各階層、各行業(yè),對心理學人才在規(guī)模、層次、領域、結構等方面的需求,以需求為導向確立心理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方式,正確處理人才培養(yǎng)定位問題。最后要統(tǒng)籌發(fā)揮好學科建設同人才培養(yǎng)之間相互促進的積極作用,堅持學科建設以人才培養(yǎng)為首要任務,引導和鼓勵學科研究成果優(yōu)先向人才培養(yǎng)領域轉化應用,向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方面集中。
二、提升教師實踐示范能力與改進教學方式
1、教師實踐示范能力提升方面―以“雙師型”教師成長為例
心理學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在師資,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是核心。當前,師資隊伍缺乏社會實踐工作經歷,導致人才培養(yǎng)示范性不強是個主要問題。高等院校心理學任課教師及科研人員學歷層次高、理論知識淵博、科學研究能力強,成為培養(yǎng)心理學人才的保障條件。但從實際情況看,教學科研人員絕大多數(shù)在進入學校以前的主要工作經歷是學校學習、教學科研,心理學社會實踐工作經歷匱乏,對中小學校學生管理、醫(yī)療衛(wèi)生臨床、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生產安全部門等的實際情況不了解,沒有體驗,無法將理論與社會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必將導致理論能力強,實踐技能薄弱的困境,造成教學空洞,不能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這是心理學師資隊伍建設需重點加強的環(huán)節(jié)。
高校應加快研制出教師實踐能力培養(yǎng)和培訓的中長期規(guī)劃,并納入教師隊伍建設的整體規(guī)劃之中。[3]探索“雙師型”教師人才培養(yǎng)機制,促進教師實踐能力和教學示范能力提升?!靶F舐?lián)合,產學研結合”將成為“雙師型”教師人才培養(yǎng)實現(xiàn)途徑之一。[4]發(fā)揮高等學校在科研等方面的優(yōu)勢,同高等、中等職業(yè)院校在職業(yè)化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教學技術、教學裝備、實踐基地的特色有機對接,開展互派互學、掛職教學等多形式的合作交流,促進共同發(fā)展,推動高等院校心理學教師隊伍“雙師型”人才團隊建設。鼓勵高等院校心理學教師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服務社會公益性活動,深入中小學校、醫(yī)療衛(wèi)生、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等企事業(yè)單位一線,了解社會對心理學知識的需求與需要,掌握困擾人們心理健康的各方面因素,運用豐富的知識體系和科學研究成果,制定適用于中國本土的咨詢方法與促進方案,在服務群眾心理健康的同時,探尋和總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總結經驗與方法,反哺高等學校心理學教育教學。
2、教學方式改進方面―以教材使用為例
在心理學人才培養(yǎng)中,教科書的功能與作用具有不可代替性??茖W研究成果的充分吸收、國外經驗有選擇的借鑒、經典理論知識與實驗方法的應用等成為教課書編寫的主要內容和依據(jù),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心理學教科書體系,反映了心理學科發(fā)展取得的成就。但在教師、學生教材與教輔資料的選用、征訂與教學處理上還有待規(guī)范。
首先,面對心理學系列教材門類繁多的現(xiàn)狀,教師用書與學生用書的選擇上可以有所區(qū)別,專業(yè)課的教師用書也可以不止一本。學生教材的選用要適時以圖書市場的資源變化及課程培養(yǎng)目標、教學大綱為依據(jù),經過學校院系教研組同仁共同認定。鼓勵教師編著、選用內容貼近我國社會現(xiàn)實,能指導學生學習實踐的教材,已有研究反映出公共心理學的課程內容體系單一陳舊,缺乏實用性和針對性。比如能力這一章,教材中就用了大篇幅的版面介紹了各種能力的理論與能力的測量方法,卻只字未提和學生息息相關的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不難看出目前心理學課程內容嚴重缺乏其應有的實用價值。[5]
其次,要本著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學的原則規(guī)范征訂管理體制,避免教材征訂配發(fā)工作滯后于教學工作、頻繁更換教材版本,而出現(xiàn)的實用性不強、教材與教學大綱不匹配等結果。教材屬于生產資料范疇,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理論知識消化、實驗原理融化、社會實踐升華、達到教材服務于教學、傳遞知識、指導實踐、增強能力的基本作用,改變傳統(tǒng)教學情境中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考試完全依賴教材的現(xiàn)象。
最后,應該把電子教科書的便利性、豐富性、非線性等基本特征和紙質教科書不具有的優(yōu)勢以恰當?shù)姆绞揭虢虒W活動中,提升教育教學信息化、便利化水平。[6]因此,在教材教輔資料的處理上,鼓勵教師應用現(xiàn)代教育教學技術、設備、學術資源改進教學,如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解決學習者缺乏學習動機、學習主動性嚴重不足而影響教學質量的現(xiàn)實問題。[7]教師參閱國外優(yōu)秀教材,獲取其附帶的數(shù)字化、立體化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包括優(yōu)秀課件、教學建議、經典案例探究、視頻庫、習題庫,相關專業(yè)軟件等,用于教學互動元素、能力提升等環(huán)節(jié);同時要防止過度依靠信息技術,忽視紙質教科書在教育教學當中的核心作用。
三、創(chuàng)新學生考試考核評價體系
1、考試綜合評價體系
通行的心理學考試組織形式和方式暴露出的弊端是考試形式單一且范圍狹窄、考試內容局限于教材且重理論知識、考試時間過于集中且學生學習壓力大、考試作弊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試卷分析與考試結果反饋力度不夠等。[8]但課程考試是檢驗學習成效的可靠方式之一,認知心理學關于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不是簡單的接受刺激,做出反應的過程,而應重視學習者自身的建構和知識的重組。因此,要采取課堂討論、課后作業(yè)、學期作業(yè)、課程論文、課程實踐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反映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實踐技能熟練程度、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化、個人與團隊素質等綜合能力。本著“人人都有特長、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觀,對每一位學生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以此,建立“靈活多樣、區(qū)別對待、全面發(fā)展”的考試綜合評價體系。
2、實踐考核評價體系
心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科學,實踐教學體系是應用型心理學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分為三方面基礎能力、專業(yè)能力和綜合能力等三個層次和方面。[9]應充分運用三維實踐模式打造五個“會”的心理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10]任何一門應用性基礎研究都離不開實踐的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將人才培養(yǎng)的理論知識、技能技術同對應的科學實驗、社會實踐結合,是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有效方式,是增強學科發(fā)展水平的驅動因子。鼓勵學生經常性地關注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市場從業(yè)準入條件、社會用人需求及就業(yè)方向等經濟社會發(fā)展進程,增強理論與現(xiàn)實社會的對接意識。強化學生科研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涉獵人類學、生物學、醫(yī)學、計算機學等領域知識,追蹤心理學科研究最新動態(tài)和前沿成果,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畢業(yè)論文設計。通過畢業(yè)論文設計環(huán)節(jié),檢驗學生在綜合知識應用、研究方法選擇、科研能力激發(fā)、就業(yè)能力鍛煉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完善主要以考試或校內活動績效為主的評優(yōu)選先、考核人才的機械化機制,適當將社會對人才的選拔認定標準納入學校學生考核系統(tǒng),如:獲取心理咨詢師、人力資源管理師等國家從業(yè)資格等級,見習企業(yè)(單位)對見習期的鑒定結果。以此,建立“理論+現(xiàn)實、實踐+創(chuàng)新、畢業(yè)+就業(yè)”的實踐考核評價體系。
四、創(chuàng)新心理學人才質量的培養(yǎng)機制
目前,心理學研究呈現(xiàn)出橫向同關聯(lián)學科融合、縱向不斷衍生拓展的態(tài)勢,更加注重對微觀心理機制的探討,對人性價值潛能的關懷。心理學科學研究要加強基礎性研究同教育、醫(yī)療、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應用研究相結合,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實驗室和科創(chuàng)孵化機構(企業(yè)),將人才培養(yǎng)的課堂放在實驗室,把社會實踐與需要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教科書。
《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3〕40號)明確提出“發(fā)展多樣化健康服務。加快發(fā)展心理健康服務,培育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的心理咨詢、輔導機構?!庇纱丝梢?,心理學科社會化應用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融入到經濟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納入到居民身心健康范疇。在人才培養(yǎng)機制方面,應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思想認識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間,能認真學習學院開設的《人格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咨詢心理學》、《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等課程,對各種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有了較系統(tǒng)的了解和把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了解到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尊重、關愛全體學生;通過對人格心理學理論和咨詢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明白了只懂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合格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養(yǎng)樂觀上進的心態(tài)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二、業(yè)務知識方面:三年的函授學習,實質上面授只有三個月左右。時間雖短,但本人覺得受益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學習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學》和《現(xiàn)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之后,本人覺得自己的理論水平提升了許多。平時,本人會不由自主地把所學的理論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和教育實踐中,效果都是相當不錯的。工作之余,
自學考試的文憑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終點,而是我們走向新生活,尋求更高發(fā)展的新的起點。我們應該以自考文憑為新的起點,向更高的知識境界繼續(xù)攀登,并以此作為回報社會的資本和依據(jù),為維護公平與正義做出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和貢獻!
通過這幾年認真學習自考課程,我開始更加關心時事政治,對黨和國家的理論、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領會,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了個人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
幾年的自學考試經歷,使我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讓我逐漸學會了該如何面對新知識進行自學,然后對其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運用?在邊工作邊學習中,我合理安排空閑時間,認真研讀教材,然后整理有關要點、重點做好筆記;最后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我想這些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將會使我受益終生。
我真的很感激自學考試,它是改變我一生命運的考試!它帶給我最大啟示是:只要努力必有回報,只要付出必有成就。
第二,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在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所學原理應用于實踐當中,這就是一種極好的復習方法。如在學習“思維”一章后,筆者出示了這樣一個案例:王老師教數(shù)學多年,認為學生只有多做習題才能掌握知識要點,因此安排了大量的習題讓學生們練習,學校為了了解學生們的知識掌握情況,出了很多變型試題給幾個班的學生,但得到的結果是,王老師所教班的學生考試成績還不如練習較少班的學生。依據(jù)本節(jié)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討論指出為什么王老師的學生數(shù)學考試成績差?學生在對這一案例進行分析時,進一步復習了“思維定勢”。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利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自然會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第三,在案例教學中,要求學生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際問題當中。對于師范生而言,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就是為了將來能夠勝任教師的工作,而不是只學習心理學知識。利用案例教學法有利于讓學生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問題的解決當中,這不但可以使學生學習到知識原理,而且也掌握了實踐應用。如學習“注意”一節(jié)后,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案例:?為了上好一節(jié)課,余老師設計了很多直觀教具,主要有實物、圖片、模型等。在開始講課后,余老師把帶來的這些東西擺在桌子上或掛在黑板上,他認為這一節(jié)課一定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但卻事與愿違。學生分析這一案例,得出了在實際教學中無意注意也會發(fā)揮很大的作用這一結論。因此,學生意識到心理學對自己將來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從而會加強學習。
2. 案例教學法在心理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第一,可以充分研究教材當中的案例??梢岳枚嗝襟w選擇實用性案例對教材當中的案例形成有力的補充,鼓勵學生平時注意收集遇到的各種案例。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案例時要選擇那些人們普遍關心、具有代表性意義、難易適度的案例。
第二,鼓勵學生自己查找案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人到社會當中,利用調查和參觀等方式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此掌握大量的真實案例。在應用案例時要考慮到所學內容,可以利用當前流行的電教措施引人,當然教師也可以直接講解,也可以讓事先準備好的學生幫助引人,可以應用各種各樣的引人措施。在引入案例以后,還需進一步做好后續(xù)工作,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及時間安排等。
1.問題提出
公共課心理學是師范院校的必修課程,直接關系到學生教育理論素養(yǎng)、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和專業(yè)教學技能的訓練。但目前,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傳統(tǒng)的心理學教學效果很差,教師不愿意上學生不愿意學。進行心理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那么,藝術類學生的心理學學習狀況如何,有什么特殊的學習需要等問題值得調查,這將為公共心理學教學改革提供客觀依據(jù)。
2.研究過程
2.1訪談對象的選定。
從邢臺學院06、07美術系、音樂系師范學生中隨機選取20名同學作為訪談對象,其中大二學生10名,大三學生10名;美術系學生10名,音樂系學生10名。
2.2研究方法。
訪談法。
2.3研究步驟。
2.3.1準備階段
擬定訪談提綱,內容涉及: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結果、教師印象等。
2.3.2實施階段
個別訪談。通過訪談,獲取藝術類學生學習心理學情況的原始資料。
2.3.3整理階段
對原始資料加以整理總結,進行定性分析。
3.結論
3.1藝術類學生對心理學課程本身不感興趣。課堂之外很少關注心理學知識。
3.2藝術類學生重專業(yè)課,輕文化課。對心理學課程學習很不重視。
3.3藝術類學生反映教材內容枯燥乏味,所學的內容與自己的專業(yè)學習沒有聯(lián)系,對于該學科的學習目的也并不明確。他們平常關注的是帶有趣味的心理測試、游戲等。他們希望將藝術專業(yè)學習的相關知識穿插到心理學教學過程中。
3.4藝術類學生普遍反對單調的講授式教學,更傾向于多種形式結合的教學方式。
3.5藝術類學生追求考試簡單化,期望教師注重平時學習的過程,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
3.6大多數(shù)的藝術類學生認為心理學課的任教教師還比較認真。
4.討論
4.1藝術類學生學習的特點。
調查發(fā)現(xiàn),藝術類學生追求獨特與個性,創(chuàng)造性強卻自由散漫,無視紀律,學習的隨意性強等。同時藝術類專業(yè)教學是單元制,沒有固定教材。這些決定了他們普遍關注專業(yè)課,而忽視公共課程的學習。
從心理學教材、教學、教師看,在很多方面沒有考慮到這個特殊群體的學習需求。教學理論性太強,和專業(yè)聯(lián)系很少,方法又單一,加上自身文化底子薄,學生當然聽不進去。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少,造成教師只管講,學生不怎么聽。
4.2對心理學課程價值的看法的個體差異。
調查發(fā)現(xiàn),藝術類學生對心理學價值的看法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一些學生認為心理學的學習對自己完全沒用,而另一些學生則認為通過心理學的學習可以給自己帶來益處。如美術系一名大二的學生表示,心理學的學習使他作畫時心態(tài)更平靜。音樂系一女生也認為通過心理學的學習她增強了唱歌的勇氣與自信心。但更多的學生則持消極的態(tài)度,認為心理學對于學習、生活都沒有幫助。
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在于,大部分藝術類的學生對心理學知識淺嘗輒止,一知半解,不重視心理學課程的學習。
5.建議
5.1對藝術類學生的心理學教學,要精選教材和教師。
一方面,心理學教材應避免選用純理論的學術性教材。另一方面,任課教師要有一定的藝術知識,要開朗、熱情、寬容,有溝通能力。
5.2轉變對藝術類學生的偏見,滿足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特殊需要。
教師要從心里接受藝術類學生,尊重他們,愛護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一改以往“發(fā)愁給藝術類學生上課”的舊觀念。同時對講課內容要篩選、精選,盡可能與藝術專業(yè)學習相聯(lián)系,盡量貼近藝術類學生的學習需要,關注實踐性和示范性。
5.3靈活運用各種授課方式。
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的制作上追求圖、文、聲、像結合;可采用課堂討論開啟藝術類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可組織學生觀看基礎教育中藝術類課堂教學錄像;可設置教學、生活案例讓學生分析,尋求解決應對方案,在實際活動中傳遞心理學知識。
5.4課程評價應側重過程性評價。
(大慶職業(yè)學院,大慶 213022)
(Daqing Vocational College,Daqing 213022,China)
摘要: 《消費心理學》消費者行為學是市場營銷專業(yè)的主干專業(yè)課,是培養(yǎng)市場營銷專業(yè)學生實踐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課程,是一門具有綜合性、應用性、發(fā)展性的特點的學科。根據(jù)職業(yè)教育知識、能力、素質教學目標的要求,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優(yōu)化教學內容,構建科學的課程結構,推進學科專業(yè)建設。但在現(xiàn)階段該課程往往存在教材內容不適用、教學模式與方法陳舊、考核標準不科學等問題,導致教學中出現(xiàn)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等現(xiàn)象。因此對這一課程進一步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教學內容體系、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三個方面,對消費者行為學課程改革進行探討,以期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Abstract: Consumer psychology is main course of marketing specialty, is to develop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ability of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is the discipline with comprehensive, applied and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aching go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the main task of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is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build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structure, promot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However,at this stage,the course often exist in some issues, namely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are not suitable, th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are obsolete, and assessment standards is not scientific, which leads to the phenomenon in teaching that students are lack of learning initia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unable to combine. Therefore, reforming this course is imperative. This paper,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s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discussed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consumer behavior,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of studying,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using knowledge.
關鍵詞: 消費心理學 課程改革 案例教學 項目教學 考核方式
Key words: consumer psychology;curriculum reform;case teaching;project teaching;assessment methods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32-0257-02
0引言
《消費心理學》是研究消費者購買行為心理現(xiàn)象產生、發(fā)展、變化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它是建立在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信息科學、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廣告學等學科基礎之上,是一門具有綜合性、應用性、發(fā)展性的特點的學科,研究消費心理,對于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于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對于學生,使其在校專業(yè)課的學習、心理素質的提高、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正確引導消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從目前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來看,的確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理論教學和實際應用嚴重脫節(jié),不能真正使學生學以致用,所以對這一課程進行進一步改革勢在必行。
1消費心理學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主要還是采用傳統(tǒng)授課教學方法,老師講課的方法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師在教學中雖然也引進國內外先進案例,但在傳統(tǒng)的重原理輕實踐的教學方法影響下,一個“案例”實際上只起到一個“例子”的作用;案例沒有發(fā)揮真正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結構很難培養(yǎng)出頭腦靈活、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必須進行改革。另外,由于學生普遍缺乏普通心理學知識,《消費心理學》又涉及到心理學很多基本理論,內容較抽象,學生很難看懂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傳統(tǒng)教學方法也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2 采用的教材缺乏系統(tǒng)性和應用性消費心理學課程教材大多以普通心理學和市場營銷學為基礎,同時也結合其它學科理論,但沒有能夠很好的把各部分整合起來,沒有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材從整體上大多數(shù)還是偏重理論,另外,教材編寫模式上缺乏創(chuàng)新,不利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
1.3 采用的考核方式單一以往我們檢驗《消費心理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就是閉卷考試??荚嚨膬热堇碚搯栴}、原理問題占大多數(shù)。這種純理論的考試,讓許多學生認為平時不用學,考試時背背就能拿好成績,考完了所學的知識也就忘的幾乎所剩無幾了,于是便造成了學知識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根本談不上提高學生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其他技能。這種考試方式需要改革。
2改革教學的思考
2.1 改革教學內容,采用基于模塊的任務引領式教學職業(yè)院校消費心理學的教學,應圍繞著市場營銷專業(yè)崗位技能體系結構確定所需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不求體系化,只求知識的應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理論知識是為崗位技能培養(yǎng)服務的,只要做到“必須、夠用”則可。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將教材內容按管理流程設計成六大模塊,其中“消費者的一般心理過程分析”和“消費者的個性心理分析”模塊屬于“基礎模塊”,“社會因素與消費心理分析”和“商品因素與消費心理分析”和“網(wǎng)絡營銷中的消費心理分析”模塊屬于“應用模塊”,“營銷服務與消費心理”模塊屬于“提高模塊”?!盎A模塊”是消費心理學的最基本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心理學最基本的知識;“應用模塊”與實踐聯(lián)系最為密切,是消費心理學的核心模塊,主要介紹在營銷過程中各種因素對消費者心理的影響;“提高模塊”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靈活選擇的部分,主要介紹了營銷溝通的技巧、怎樣處理影響服務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引人了現(xiàn)今與消費心理學相關的最新知識和方法。
2.2 改革教學方式,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為達到一定教學目的而選擇的具體、實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常感到“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如何實現(xiàn)“貴在得法”呢?通過多年教學實踐和摸索,我們在消費心理學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授課的同時,還嘗試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教學,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下面就幾種我們采用的教學方法和大家做一個交流和探討。
2.2.1 案例分析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具體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從中學習相應的知識點,針對解決問題和決策的行為環(huán)境形成職業(yè)行為能力的一種方法。《消費心理學》以普通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研究在市場營銷活動中消費者所特有的各種心理現(xiàn)象的,這些心理現(xiàn)象是在購買行為中產生的,是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以特殊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一般心理規(guī)律。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是消費者,消費心理學就是研究每天發(fā)生在他們身邊或他們身上的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基于這一的特點引用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消費情景和消費行為作為案例,采用先由學生獨立分析,再以書面作業(yè)完成的方式進行教學;還可采用先分小組討論,后到課堂上全班討論這種集中形式授課。教師的任務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分析思路和對學生們的分析進行歸納、總結。比如在消費者滿意度與忠誠度體驗這一節(jié)中我們讓學生討論最近兩年的日本本田和豐田汽車召回事件,分析召回事件對企業(yè)和消費者的影響,讓學生分析QQ和奇虎360之間的沖突對消費者購后心理的影響。學生反應熱烈,分析積極。從而拉近學生與消費心理學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對消費心理學這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2.2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定的消費情景,讓學生扮演各種可能的消費角色,處理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消費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體驗,達到加深對專業(yè)理論知識的理解并能靈活運用的目的。還可以由一組人表演,其他學生針對該組人員的表現(xiàn)進行分析,這樣的情景再現(xiàn)會更真實、具體,從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表達的能力。比如關于商場折扣、營銷人員推介技巧、服務過程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情景角色扮演方法讓學生有的模擬營業(yè)員角色,有的模擬顧客,來加深對消費者行為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2.2.3 分組討論法二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就是要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而競爭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發(fā)揮潛能的最好辦法。因此,利用分組教學的辦法把一個班級自由組合分組,這樣可以讓每位同學都有上臺表述觀點的機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很有幫助。同時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積極進取精神。
2.2.4 項目教學法在傳統(tǒng)的《消費心理學》教學中,采用 “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勢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難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而“項目化教學”是一種適合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以實際項目為實踐教學對象,將知識點融入項目中,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加以引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老套路,以完成“項目”作為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項目活動設計偏重于操作和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一個典型項目為依托,將項目分解成一個個任務案例進行剖析,通過模仿,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它對學生職業(yè)能力的提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3 改革考核模式,注重過程評價以往消費心理學教學結果的考核,只注重概念、原理的掌握,記憶內容偏多。導致學生理論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不會用學過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消費現(xiàn)象和消費行為。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改變了以往單純以期末理論考試評判學生的做法,增加學生平時課堂討論和實踐作業(yè)的考核比例,注重過程評價。課程成績評定按百分制核算,可分為20%案例分析報告、30%課堂表現(xiàn)或小組討論和50%課程內容考試三大模塊,這一考核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學生平時不學、期末考試前死記硬背應付考試,考完就把知識全部忘掉的應試型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全程投入學習,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參考文獻:
[1]林紅.“模塊式任務先導”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踐,廣西教育,2009.18.
[2]葉福華.試論案例教學在《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的應用.職業(yè)教育研究[J].2006.2.
[3]于顯輝,徐長冬.消費者行為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北方經貿,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