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色婷婷综在合线亚洲,亚洲欧洲免费视频,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最新国产成人盗摄精品视频,日韩激情视频在线观看,97公开免费视频,成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淫片视频男直播,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

財務報告模板(10篇)

時間:2023-03-08 15:41: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財務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篇1

本公司委托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總所對2017年度的財務報告進行了審計,主要財務情況如下:

一、歆華租賃主要財務指標及資產、負債明細

表一 主要財務指標                          單位:萬元

行次

科目

2017年

2016年

2017比較2016

一、資產類

1

總資產 合計

137257.37

138118.53

-861.16

1.1

貨幣資金

17224.27

5400.69

11823.58

1.2

其他應收款

9124.36

9696.56

-572.2

1.3

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資產

1865

8208.09

-6343.09

1.4

長期應收款

108973.83

114771.56

-5797.73

1.5

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

69.92

42.63

27.29

二、負債類

2

總負債 合計

108238.83

112616.8

-4377.97

2.1

應付職工薪酬

255.98

300.53

-44.55

2.2

應交稅費

1093.36

1923.47

-830.11

2.3

其他應付款

1924.49

4712.79

-2788.3

2.4

長期借款

104965

105680

-715

三、權益類

3

所有者權益 合計

29018.53

25501.73

3516.8

3.1

實收資本

18442.5

18442.5

3.2

盈余公積

1057.6

705.92

351.68

3.3

未分配利潤

9518.43

6353.31

3165.12

四、損益類

5

營業(yè)收入

27127.95

32140.98

-5013.03

6

營業(yè)成本

22208.2

14317.26

7890.94

7

稅金及附加

48.4

37.28

11.12

8

管理費用

809.17

783.37

25.8

9

財務費用

-273.71

-125.47

-148.24

10

資產減值損失

736.64

9716

-8979.36

11

投資收益

265.86

70.31

195.55

12

營業(yè)外收入

1080.76

111.27

969.49

13

營業(yè)外支出

14

所得稅費用

1422.82

1944.89

-522.07

15

凈利潤

3516.8

5649.23

-2132.43

二、歆華租賃經營情況

表二 各指標完成情況   單位:萬元

指標名稱

2017年實際

2017年預算

實際較預算增(-減)

 

 

 

新增業(yè)務規(guī)模

218751.39

330000

-111248.61

其中:資金業(yè)務

10000

-10000

      通道業(yè)務

217560

300000

-82440

      汽車業(yè)務

1191.39

20000

-18808.61

主營業(yè)務收入

27127.95

16472.77

10655.18

主營業(yè)務成本

22208.2

12999.04

9209.16

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48.4

14.59

33.81

管理費用

809.17

958.88

-149.71

財務費用

-273.71

-273.71

利潤總額

4939.62

2500

2439.62

所得稅

1422.82

625

797.82

凈利潤

3516.8

1875.19

篇2

財務報告,是以日常會計核算資料為主要依據(jù),總括反映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或時點的經營活動情況及財務狀況的書面報告文件。財務報告體系由財務報表、財務報表附注和其它財務報告三部分組成。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xiàn)金流量表。通過這三大報表可以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經營業(yè)績、現(xiàn)金流量以及其它相關信息。財務報表附注是為了幫助理解財務報表的內容,而對報表的有關項目等所做的解釋。主要包括財務報表項目注釋;基本會計假設;企業(yè)采用的主要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及其變更;關聯(lián)方關系及其交易;或有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分部信息;其它重要信息和重大事項。其它財務報告包括輔助資料和財務報告的其它手段,是指企業(yè)對報告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總結的書面文字報告,它是財務報表的說明性文件,在我國主要指財務情況說明書。內容包括本年度實現(xiàn)的利潤、資金使用情況、稅金繳納情況、重大事件和其它需要說明的事項。

企業(yè)編制財務報告有利于加強其內部管理和改善外部經濟決策環(huán)境,以便更好地發(fā)揮會計職能。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是有關政府部門、潛在投資者、債權人等信息使用者賴以評價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xiàn)金流量,以及投資和融資決策的直接依據(jù),也是企業(yè)各利益相關者分配財富、簽訂與執(zhí)行諸多經濟合同的重要依據(jù)。它能解除企業(yè)經營者的受托責任,幫助國家有關部門實現(xiàn)其經濟與社會目標,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二、現(xiàn)行財務報告的缺陷

(一)現(xiàn)行財務報告在披露內容上存在局限性。首先,現(xiàn)行財務報告只反映經濟業(yè)務的結果,不反映經濟活動對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在利用自然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其社會責任方面披露較少,這不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要。其次,現(xiàn)行財務報告僅將重心放在硬性資產上,而對一些前瞻性、不確定性的信息,則通過一些根深蒂固的原則,如歷史成本原則、可靠性原則等將其排斥在財務報告之外,而在知識經濟時代,這類信息卻是最重要的信息。例如,按照現(xiàn)行會計準則,企業(yè)只允許對在購買與合并時形成的商譽予以計量報告,而對那些在企業(yè)所擁有或控制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綜合作用下所獲得的,超過正常報酬率而形成的自創(chuàng)商譽,不能在現(xiàn)行財務報告中予以計量反映,從而使得不少公司的潛在價值被嚴重低估。再次,現(xiàn)行財務報告只披露貨幣信息,忽略非貨幣信息。信息時代,勞動者付出的主要是智力勞動,產品或勞務的價值中知識含量占相當大的比重,知識資本成為取得成功的關鍵。而現(xiàn)行財務報告反映的經營事項必須以貨幣計量為基礎,而對于一些重要的非貨幣計量的事項,如企業(yè)的人力資源和知識產權、職工智力等軟資產無法在財務報告體系中得到充分揭示。這勢必造成企業(yè)市場價值和其賬面價值的巨大背離。

(二)現(xiàn)行財務報告在披露范圍上的局限性。首先,現(xiàn)行財務報告只重視本部信息,而很少將分部信息納入詳細披露的范圍。當今世界,跨國公司在經濟發(fā)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總分公司、母子公司之間的關系變得日漸普及。合并報表雖能反映企業(yè)集團的總體情況,但由于分公司地處世界各方、行業(yè)各不相同,其投資環(huán)境、投資風險、發(fā)展前景有很大差別,合并數(shù)據(jù)并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提供按行業(yè)、地區(qū)等的分部信息將成為人們在擴大年報的信息披露范圍方面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其次,從時間范圍上看,現(xiàn)行財務報告只強調披露過去,不注重預測未來。在經濟環(huán)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人們已不可能直接用過去的財務報告去推論企業(yè)未來,這就導致財務報告的相關性降低。再次,現(xiàn)行財務報告只重視披露表內信息,不重視披露表外信息。隨著經濟環(huán)境的復雜化,表外信息在整個財務報告系統(tǒng)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對使用者正確理解報表數(shù)據(jù)和判斷報表質量有著重要意義。目前我國企業(yè)不太重視表外信息,披露也不夠充分,不利于信息使用者透徹全面理解企業(yè)經營活動狀況。

(三)現(xiàn)行財務報告模式單一。其報告模式受標準化的禁錮,確保了可比性卻喪失了靈活性。隨著企業(yè)組織形式的網絡化和金融創(chuàng)新化,以歷史成本作為會計計量的惟一屬性不能將衍生金融工具、虛擬公司、未來信息、物價變動等項目納入現(xiàn)行財務報告體系中來。而且在報送時間上不夠及時,主要是定期報告,無法適應經濟狀況變動越來越劇烈的趨勢,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三、現(xiàn)行財務報告改革的方法

篇3

一、現(xiàn)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

由資產負債表、收益表(或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或現(xiàn)金流量表)構成的現(xiàn)行財務報告三表體系,雖能基本滿足使用者對企業(yè)真實、公允披露會計信息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現(xiàn)行財務報告體系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發(fā)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現(xiàn)行財務報告將報告重心放在硬性資產上,而對一些前瞻性信息、不確定性信息以及有關企業(yè)無形資產的信息則不能準確反映,從而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進行預測的需要。由于在財務報告中無法得到這些重要信息,投資者不得不轉而尋求其他信息渠道,從而增加了信息搜尋成本和信息風險,進而影響到社會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

聯(lián)機實時報告系統(tǒng)(OLRT)和企業(yè)的網絡化,為財務報告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提供了便利條件。但這一便利條件并沒有被利用,會計依舊是個封閉的系統(tǒng)。

此外,由于現(xiàn)行財務報表反映的經營事項必須以貨幣計量為基礎,因而使一些非貨幣計量的經濟事項,如人力資源狀況和各種軟資產(如知識產權、職工智力等)無法在財務報告體系中得到充分揭示。而在現(xiàn)代市場經濟中,勞動者付出的主要是智力勞動,在產品或勞務的價值構成中,知識含量占相當大的比重,知識資本已成為取得成功的關鍵。

(二)現(xiàn)行財務報告體系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對風險信息和不確定性信息披露的要求

在傳統(tǒng)工業(yè)經濟下,信息用戶注重的是財務信息。而在市場經濟下,信息用戶不僅要獲取財務信息,還要獲取非財務信息;不僅要獲取定量信息,還要獲取定性信息;不僅要獲取確定的信息,還要獲取不確定的信息;不僅要獲取歷史信息,還要獲取預測信息;不僅要獲取企業(yè)整體信息,還要獲取分部信息。同時,用戶對信息的質量要求更強調信息的相關性、一致性與及時性。

現(xiàn)代企業(yè)經營中存在著許多風險,如參與其他行業(yè)經營而導致的風險、所從事行業(yè)的產業(yè)結構發(fā)生變化而導致的市場風險以及企業(yè)在交易過程中選用不同金融工具所形成的交易風險。財務報告應當從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出發(fā),充分披露這些風險信息。但按現(xiàn)行財務報告體系的指標內涵及其計量原則,是無法充分揭示企業(yè)面臨的末來風險和各種不確定性信息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隨著衍生金融工具的普遍采用,企業(yè)經營中存在著更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而現(xiàn)行財務報告由于受傳統(tǒng)會計理論的制約,既不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的機會與風險及其以未來期間合約履行為立足點的特性,也不能解決衍生金融工具的確認、計量及報告等問題。

二、對現(xiàn)行財務報告進行改進的原則

(一)充分提示(披露)原則

現(xiàn)行財務報告應擴大揭示范圍,力求做到充分提示。不僅要披露財務信息、定量信息、確定性信息和企業(yè)整體信息,而且要盡可能地多披露非財務信息、定性信息、不確定信息和企業(yè)分部信息,使信息使用者能對企業(yè)生產經營狀況有個全面、透徹的了解,并據(jù)此作出正確決策。

首先,應重視對衍生金融工具所產生的收益和風險信息的披露。衍生金融工具可能會引起企業(yè)未來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的劇烈變動,如不對這些信息加以披露,就有可能導致財務報告使用者在投資和信貸決策方面發(fā)生失誤。

其次,應注重對人力資源信息的披露。在新的經濟環(huán)境下,仍把信息披露重點放在實物資產上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實物性資產價值量的大小與企業(yè)創(chuàng)造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能力之間的相關性在減弱。在現(xiàn)行財務報告制度下,投資于人力資源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額有多大,一律作為當期費用,這樣處理使人力資產價值被大大低估,而費用則大幅度提高,從而引起財務報告數(shù)據(jù)的失真。因此,應把人力資源信息的披露問題作為會計學科的一個重要課題來研究。

再次,要重視對企業(yè)無形資產的揭示。披露這部分資產價值的信息及其未來獲利能力的信息,將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對企業(yè)整體價值的評價。在知識經濟中,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日益成為企業(yè)未來現(xiàn)金流量與企業(yè)市場價值的關鍵所在,財務報告應提供更多的關于企業(yè)無形資產的財務信息,突出無形資產的重要性。

最后,要對非財務信息進行披露。非財務信息一般包括:(1)企業(yè)經營業(yè)績信息,如市場份額、用戶滿意程度、新產品開發(fā)與服務等;(2)企業(yè)管理當局的分析評價;(3)有關股東和主要管理人員的信息;(4)背景信息,包括企業(yè)經營業(yè)務、資產范圍與內容、主要競爭對手、企業(yè)發(fā)展目標等;(5)企業(yè)消耗自然資源的情況。對這些非財務信息進行披露,將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對企業(yè)的綜合分析評價及對企業(yè)前景的判斷。

(二)實時報告原則

現(xiàn)行財務報告是根據(jù)持續(xù)經營和會計分期假設,按年、月進行編制的。這種報告在經濟生活較為穩(wěn)定的情況下,對決策者是有用的,據(jù)此他們可以大致準確地預測企業(yè)下一年甚至以后幾年的財務狀況。但在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企業(yè)經營活動不確定性增強的經濟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期大大縮短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計算機網絡的應用,企業(yè)將有可能根據(jù)經濟業(yè)務的發(fā)展情況對財務信息進行實時計量。因此,應在保留現(xiàn)行定期報告模式的同時,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供實時報告,隨時產生不同期間的會計報表,使企業(yè)外部人員適時得到企業(yè)動態(tài)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

(三)前瞻預測原則

在堅持真實揭示歷史信息的基礎上,應增加有關企業(yè)未來經濟活動所面臨機遇和風險的前瞻性信息。這些信息主要包括:(1)前瞻性信息,即企業(yè)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以及管理部門的計劃等;(2)背景信息,即有關企業(yè)經營業(yè)務、資產范圍與內容、主要競爭對手以及企業(yè)發(fā)展目標等信息。

前瞻性信息的披露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可以用文字或數(shù)據(jù)在報表附注、招股說明書等處加以說明。三、改進現(xiàn)行財務報告體系的構想

(一)編制社會責任報告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受到公眾的極大關注。企業(yè)經營成功與否,不僅有賴于其財務狀況的優(yōu)劣和盈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企業(yè)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投資者在關注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盈利水平的同時,還應重視企業(yè)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編制社會責任報告有很多好處。一是在貨幣資本的支配力逐漸減弱,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的貢獻比例日趨增長的今天,編制社會責任報告可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二是貨幣資本的支配者公布企業(yè)對社會的貢獻額以及貢獻額的分配情況,將有利于社會對企業(yè)的監(jiān)督。三是公布企業(yè)對社會的真實貢獻額及其分配狀況,對協(xié)調勞資雙方、各種資本供應者、企業(yè)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有積極的作用。四是了解企業(yè)對社會的真實貢獻,將有利于國家科學地制訂宏觀決策,以促進經濟的發(fā)展。

對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規(guī)定,披露的要求和內容也不相同。但有關社會責任最主要的方面包括: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公益事業(yè)、職工就業(yè)和培訓、職工勞動保護和休養(yǎng)、資源環(huán)境的保護以及城市的改造和開發(fā)等。

我國企業(yè)在實務中可以通過其他財務報告或以單獨的社會責任報告形式對外披露。增值表是目前世界上比較完善的社會責任報告方式,我國應抓緊研究增值表編制方法,出臺相關準則,盡早將增值表納入我國財務報告體系之中。

(二)編制預測

財務報告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和完善,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都急需了解企業(yè)未來的經營發(fā)展狀況,要求得到有關企業(yè)未來的預測信息,尤其是財務預測信息。根據(jù)前瞻預測原則,管理當局應根據(jù)經營環(huán)境的變化情況,對企業(yè)未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xiàn)金流動作出預測。但投資者僅根據(jù)現(xiàn)行財務報表中的歷史信息已不足以預測企業(yè)的未來,也不可能簡單地用反映企業(yè)過去經營成果的財務報告去推論企業(yè)的未來。同時,由于報表使用者在自身的經驗、技術和對企業(yè)的了解程度上存在不足,致使其無法對企業(yè)的未來情況作出合理的預計。

在現(xiàn)實中,財務預測信息即使不公開,也會通過非正式渠道傳播,為少數(shù)投資者利用,并可能由于誤傳而誤導使用者。因此,企業(yè)有必要按照規(guī)范的要求披露財務預測信息。目前,我國只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說明書和上市公告中公布盈利預測信息。雖然這些預測信息缺乏可靠的保證,但它畢竟能克服歷史信息的不足,增強用戶決策與評價的相關性,所以理應成為信息披露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預測信息的提供也應當注意成本與效益,并加強規(guī)范和監(jiān)督,提高其規(guī)范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一般可采用上年、本年和下年三欄結構來編制預測資產負債表、預測損益表和預測現(xiàn)金流量表,來披露有關的預測信息。

從披露的內容上講,最佳的披露形式是完整的預測財務報告,但實際中編制準確、完整的預測財務報告難度很大,可行性差。許多國家也僅是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預測數(shù)據(jù)。筆者認為,編制完整的預測財務報告不但在技術上存在困難,更重要的是沒有使用價值。因為不同的人從自身利益角度去考察同一家公司,必然會因其對收益和風險的態(tài)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論。既然如此,企業(yè)就沒有必要編制全面的預測財務報告,只是應在表外盡可能詳細地披露與預測企業(yè)未來價值相關的一些信息,如企業(yè)投資、產品市場占有率、材料成本升降、新產品開發(fā)等方面的信息,為財務報告使用者預測企業(yè)未來價值趨勢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務。

(三)編制全面收益報告

全面收益是指某一主體在報告期間內,除與業(yè)主之間的交易(股東投資、股利分配)外,由于一些原因所導致的權益(凈資產)的增減變動。全面收益應分為已確認且已實現(xiàn)的凈收益和已確認但未實現(xiàn)的其他利得及損失?,F(xiàn)行財務報告中的收益是建立在幣值不變假定基礎之上的,在經濟活動相對簡單、幣值變化不大的情況下,該收益與全面收益差異不大,財務報告使用者據(jù)此也可作出較為正確的決策。但隨著經濟活動的復雜化,商品市值變動更加頻繁,那些因市場價格或預期價格發(fā)生變化而引起的未實現(xiàn)收益由于得不到確認,使得傳統(tǒng)會計收益與企業(yè)真實的全面收益的差異日益擴大,現(xiàn)行收益表已無法真實反映企業(yè)本期間接全部收益。再者,將未實現(xiàn)增值棄之于收益計算之外,使收益計算缺乏邏輯上的一致性,導致以后出售資產所獲得的收益與相關成本進行了錯誤的配比。因此,我國企業(yè)披露全面收益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一是由于我國商品市值變化大,一些企業(yè),特別是老企業(yè)持有資產的現(xiàn)實價值與會計賬面資產價值存在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必然是一種預算損益,將它揭示出來可以更真實地反映企業(yè)的收益狀況。二是披露全面收益可以有效遏制企業(yè)操縱利潤或粉飾業(yè)績的行為。將未確認的利得或損失通過諸如資產置換等方法轉變?yōu)楸酒趽p益是最常見的操縱利潤的方法,如果采用了全面收益報告,就能從根本上杜絕操縱利潤的可能性,從而使會計信息更真實。

編制全面業(yè)績報告對企業(yè)尤其是上市公司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企業(yè)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選擇恰當?shù)奶幚矸椒?。一是擴充收益表,使其涵蓋財務業(yè)績的所有項目。其做法是將收益表分為三段:首先是經營利潤,區(qū)分列示持續(xù)經營項目和臨時性經營項目的收益;其次是例外事項,包括處置固定資產的收益或損失、與重置或重建有關的成本支出及變賣、處置經營項目的收益或損失等三項;最后是列示非常項目,即企業(yè)正常經營活動以外的非正常和偶然性的事項。二是單獨編制全面收益表,將其作為傳統(tǒng)收益表的補充。三是與權益變動表合并,共同報告全面收益的各項組成部分。

(四)編制分部報告

篇4

三、報告寫作前,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財務分析報告的框架具體如下:報告目錄—重要提示—報告摘要—具體分析—問題重點綜述及相應的改進措施?!皥蟾婺夸洝备嬖V閱讀者本報告所分析的內容及所在頁碼;“重要提示”主要是針對本期報告在新增的內容或須加以重大關注的問題事先做出說明,旨在引起領導高度重視;“報告摘要”是對本期報告內容的高度濃縮,一定要言簡意賅,點到為止。無論是“重要提示”,還是“報告摘要”,都應在其后標明具體分析所在頁碼,以便領導及時查閱相應分析內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讓領導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對報告的整體性認識以及本期報告中將告知的重大事項?!皢栴}重點綜述及相應的改進措施”一方面是對上期報告中問題執(zhí)行情況的跟蹤匯報,同時對本期報告“具體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點問題進行集中闡述,旨在將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給領導留下深刻印象?!熬唧w分析”部分,是報告分析的核心內容?!熬唧w分析”部分的寫作如何,關鍵性地決定了本報告的分析質量和檔次。要想使這一部分寫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團公司下設四個二級公司,且都為制造公司。財務報告的分析思路是:總體指標分析—集團總部情況分析—各二級公司情況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計分析展開;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銷售情況分析—成本控制情況分析展開。如此層層分解,環(huán)環(huán)相扣,各部分間及每部分內部都存在著緊密的勾稽關系。

四、財務分析報告一定要與公司經營業(yè)務緊密結合,深刻領會財務數(shù)據(jù)背后的業(yè)務背景,切實揭示業(yè)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財務人員在做分析報告時,由于不了解業(yè)務,往往閉門造車,并由此陷入就數(shù)據(jù)論數(shù)據(jù)的被動局面,得出來的分析結論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強調的一點是:各種財務數(shù)據(jù)并不僅僅地通常意義上數(shù)字的簡單拼湊和加總。每一個財務數(shù)據(jù)背后都寓示著非常生動的增減、費用的發(fā)生、負債的償還等。財務分析人員通過對業(yè)務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備對財務數(shù)據(jù)敏感性的職業(yè)判斷,即可判斷經濟業(yè)務發(fā)生的合理性、合規(guī)性,由此寫出來的分析報告也就能真正為業(yè)務部門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財務數(shù)據(jù)畢竟只是一個中介(是對各樣業(yè)務的如實反映,或稱之為對業(yè)務的映射),因而財務數(shù)據(jù)為對象的分析報告就數(shù)據(jù)論數(shù)據(jù),報告的重要質量特征“相關性”受挫,對決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難以談起。

五、財務分析報告的分析手法。如何才能將報告寫活并有自己的特色?這里僅介紹本人在報告寫作過程中幾點所悟:

(一)分析要遵循差異—原因分析—建議措施原則。因為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根本目的不僅僅是停留在反映問題、揭示問題上,而是要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決辦法,真正擔負起“財務參謀”的重要角色。唯此,報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華。

(二)對具體問題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則和重要性原則并存手法揭示異常情況。例如,某公司有36個駐外機構,為分析各駐外機構某月費用控制情況和工作效率,我們以“人均差旅費”作為評價指標之一。在分析時,我們采用比較分析法(本月與上月比較)從增長額(絕對數(shù))、增長率(相對數(shù))兩方面比較以揭示費用異常及效率低下的駐外機構,我們分別對費用增長前十位(定義為集合A)及增長率前十位(定義為集合B)的駐外機構進行了排名,并定義集合C=A∩B,則集合C中駐外機構將是我們重點分析的對象之一,這就是“交集原則”。然而,交集原則并有一定能夠揭示出全部費用異常的駐外機構,為此“重要性原則”顯得必不可少。在運用交集原則時,頭腦中要有重要性原則的意識;在運用重要性原則時,同樣少有了閃集思想??偠灾攧辗治鋈藛T要始終“抓重點問題、主要問題”,在辯證法上體現(xiàn)為兩點論基礎上的重點論。

(三)問題集中點法亦可稱之為焦點映射法。這種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們已從不同角度對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零散分析。這些問題點猶如一張映射表,左邊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邊是存在問題的部門可費用項目。每一個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個部門或費用項目,也可能是多個部門或費用項目。由于具體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來的問題點還不系統(tǒng),因而給領導留下的印象比較散亂,重點問題不突出;而領導通過月度分析報告,意在抓幾個重點突出的問題就達到目地了。故而財務分析人員一方面在具體分析時,要有意識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點問題(在數(shù)據(jù)整理時具有對財務數(shù)據(jù)敏感性的財務分析人員能感覺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異常情況),另一方面要善于從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篩選出一至兩個焦點性問題新晨

六、分析過程中應注意的其它問題。

篇5

但是,僅僅認識到報表過于復雜是不夠的,關鍵是我們是否要對其進行改進以及如何改進。有些人認為,簡化公司財務報告是一項注定會失敗的行動,就像要在互聯(lián)網上禁止盜版一樣不可能成功。對此,一些人的解釋是,由于業(yè)務復雜程度的提高,以及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等原因,簡化報告復雜程度的行動是不會有成效的。另外,那些以幫助報告相關方處理復雜問題為職業(yè)的人,則把簡化公司報告看成是對他們謀生的威脅。

很顯然,要處理這種牽扯多方利益的問題,需要所有相關方面的通力配合。盡管解決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財務報告委員會還是會努力推進這個項目。

把握原則

年度報告之所以冗長,原因之一,是一些非實質性的或者重復的信息,被混雜在報告中。例如,最近某公司將一份長達六頁的涉及股票激勵的員工薪酬方案的注釋,加在其年度報告中,而事實上該激勵計劃對公司的業(yè)務并無實質性影響:另一個公司將其會計政策列示在報告的開始部分,在隨后的財務報告中又反復重提。

財務報告委員會督促報告的編制者,將報告中冗長的部分去除而保留精要的信息,同時呼吁監(jiān)管機構對相關規(guī)定進行仔細審查,看是否存在因個別不經意的規(guī)定,而致使公司不得不做出一些非實質性披露的現(xiàn)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簡化報告時,有必要時刻考慮投資者及其顧問的需要。實務中,迫于某些特殊使用方的壓力,一些投資者認為不重要的信息常常被加入報告中,增加了報告長度。舉例來說,雖然公司社會責任的政策是重要的,但把它放在財務年報中就不適合了,除非它對公司業(yè)務確有實質性影響。類似的還有如環(huán)境問題、員工的構成等內容,都常常增加了報告的繁冗程度。如果某些內容對投資方業(yè)務的影響并不重要,那就把它過濾于報告之外。

財務報告委員會呼吁監(jiān)管機構運用一些基本原則來簡化規(guī)則,認為報告的規(guī)則應該滿足以下要點:

有明確的目標――聚焦在重要問題上,滿足關鍵使用方的需求,避免無謂耗費。

配比――平衡相關工作的成本與收益。

協(xié)調――與其他規(guī)則制訂者的工作相互協(xié)調。

清晰――將規(guī)則的訴求用簡明的語言和邏輯清晰地表達。

財務報告委員會同時建議,為達到有效的信息溝通目的,報告應遵循如下基本的原則:

重點突出――突出重要的信息,而不是將讀者的注意力轉移到非實質性的信息。

誠實開放――提供客觀的解釋。

清晰明確――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邏輯性強、直觀明晰的架構。

引起注意――在敘述中使關鍵信息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去冗存精

通過了解上述調查的結果可以得出,目前的相關規(guī)定并非都滿足以上標準。例如,許多被訪者提出,對全資子公司信息的準備、審計及披露等,會增加大量的相關成本,然而這些信息可能只有很少的使用者。當前的這種狀況,或許可以通過一個新的簡潔的報告體制得以改善。報告編制者都比較支持用一個基于原則的報告體系來應對目前過于龐大的規(guī)定體系。我們相信,通過采用一些恰當?shù)脑瓌t來確定規(guī)則,將會實現(xiàn)規(guī)則制定的初衷。在一個簡潔的報告體制中,如果通過原則即可達到預期的效果就不需要規(guī)定細則。

調查過程中一些被訪者提出,一些披露規(guī)定在滿足報告關鍵使用者的需要方面,缺乏明確的目標。導致這種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包括:報告使用者不知道他們自己想要什么、不同報告使用者需要的東西各不相同等。其實,有效的鎖定目標需要監(jiān)管方和報表使用者雙方很好的溝通。誠然,這樣的溝通渠道很難建立,但這是第一重要的。畢竟,如果報告的規(guī)定和會計準則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要,那么還需要這些報告干什么?

我們不能被動等待監(jiān)管方來改進這些問題。比方說,報告使用者大都認為現(xiàn)金流量表和數(shù)字報告的披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些報告中這些部分或缺失、或不充分。目前的規(guī)定,并沒有阻止報告的編制者將這些被忽略的部分加入到報告中,以使報告披露得更充分。

篇6

1.1報表的種類不斷增加早期的基本財務報表只有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兩種。20世紀60年代中期增加了財務狀況變動表,到1987年被現(xiàn)金流量表所取代(SFAS財務會計準則公告》95),成為第三財務報表。1997年,美國又發(fā)表“報告財務業(yè)績”的第133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提出:企業(yè)可增加“全面收益表”作為第四財務報表,(在此以前,英國已在ASB(《會計準則公報》的第3號財務報告準則中提出“全部已實現(xiàn)利得和損失表”作為第四報表)。

1.2財務報告的內容和形式不斷改進①從覆蓋面看,原先的財務報告只反映一個主體的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或現(xiàn)金流量的變化。后來,由于出現(xiàn)控股企業(yè),控股企業(yè)除編制本身的財務報表外,還要編制覆蓋整個控股企業(yè)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同時,一個企業(yè)由于規(guī)模很大,分部很多,又要求對具有不同機遇和風險的地區(qū)和業(yè)務分部編制分部財務報告。合并報表和分部報告都能向投資人補充提供對決策更有用的信息。②從時間間隔看,傳統(tǒng)的財務報告是一年報告一次,屬于年度報告。為了提高報告的及時性,后來,在年報之外,又陸續(xù)增加了半年報、季報、月報等統(tǒng)稱為“中期報告”的財務報告。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將來信息的報告將越來越快,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現(xiàn)在實際上已開始在網上實時信息。③從內容上看,第四報表較好彌補了傳統(tǒng)報表違反漏計損益原則的缺陷。長期以來,西方會計界對編制收益表都聲稱堅持“滿計損益觀”而不是建立在當期經營業(yè)績基礎上,但實際上對可賺得卻未實現(xiàn)的收入,往往繞過收益表,而把它們列示于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部分。這種做法,實際上壓低了企業(yè)當期所確認的全部損益,違反了滿計損益的原則。第四財務報表即全面收益表,所報告的企業(yè)財務業(yè)績包括了所有已確認的損益(不論是否實現(xiàn))。這種業(yè)績報告,才真正體現(xiàn)以滿計損益為基礎的收益表。

2財務報告的改進措施

現(xiàn)行財務報告只關注過去不注意未來、只重視貨幣性信息而忽視非貨幣性信息、只反映企業(yè)經濟活動結果不反映企業(yè)經濟活動對社會的影響等弊端,正日益深刻地影響著財務報告的相關性。而財務報告存在的基礎之一就是決策有用性,即為與企業(yè)有利害關系的利益集團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財務報告無法為這些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財務報表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質疑。

2.1應重視對衍生金融工具所產生的收益和風險信息的披露隨著金融創(chuàng)新,諸如期貨、期權之類沒有實際交易而僅是未來經濟利益的權利或義務的衍生金融工具種類日益繁雜,這類衍生金融工具可能會引起企業(yè)未來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的劇烈變化。如不對這類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加以披露,極有可能導致財務報告使用者在投資和信貸方面的決策失誤。雖然我國現(xiàn)階段資本市場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見,對企業(yè)的影響還不大,但我們應該著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和完善。

2.2應注重對人力資源信息的披露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把信息披露重點放在存貨、機器設備等實物資產上的現(xiàn)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已日益顯現(xiàn)出來,這主要表現(xiàn)在實物性資產價值量的大小與企業(yè)創(chuàng)造未來現(xiàn)金流量能力之間的相關性減弱,甚至與企業(yè)現(xiàn)行市場價值之間的相關性也減少。在現(xiàn)行會計制度下,投資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額多大,一律作為當期費用,這就使人力資產被大大低估,而費用則大幅度提高。這也是現(xiàn)行財務報告受到越來越多批評的主要原因之一。

2.3應當披露股東權益稀釋方面的信息由于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往往與股票的市場價值存在著較大差異,且多數(shù)股票市價高于賬面價值(這種情況在我國的A股市場上特別明顯),這就給公司經營者提供了通過權益交換方式來增加利潤的機會??梢哉f,公司這種利潤增加是建立在原股東權益稀釋基礎之上。這種利潤增加究竟是對公司原股東有利還是不利,在現(xiàn)行財務報告中并沒有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因利息費用減少而增加的利潤,而將原股東權益稀釋的核算排除在外。將這種信息對外披露,必然會誤導投資者對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債券的行為加以肯定,從而容易作出有損自身經濟利益的決策。因此,財務報告在這方面也有必要加以改進。

2.4應重視企業(yè)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現(xiàn)行財務報告中的收益是建立在幣值不變假定基礎之上,這在經濟活動相對簡單、幣值變化不大的情況下,該收益與全面收益差異不大。但隨著經濟活動的復雜化、市值變化頻繁化,這種傳統(tǒng)會計收益與企業(yè)真實的全面收益差異日益擴大,若再用傳統(tǒng)的會計收益作為基礎進行決策,就有可能作出錯誤的決策。

篇7

新準則對商業(yè)的沖擊不能低估,IFRS對英國上市公司的真正沖擊,目前仍不太清楚。要看清IFRS如何影響財務報告和找出公司可能面對的困難,最好是參考以下幾間經已用IFRS財務報告的上市公司,包括藥廠AstraZeneca和GlaxoSmithKline及醫(yī)療科技集團Smith&Nephew。比較各個公告,提供的資料、已認定的調節(jié)項目和審計確實性的水平皆有分別。不過在幾個我們關切的范疇中,這仍是一個有用的綱要。顯示引進IFRS明顯不只影響到公司的記賬員,管理人員和投資者關系部門也需要決定如何應用IFRS,制定相關信息傳播策略和解釋提供的調節(jié)項目。

二、使用國際財務報告(IFRS)的選擇權

IFRS一直很希望會獲得國際接納,并大大改善對公司資料披露的質素和可比較性。但在短期而言,可比較性方面會比較令人失望,而且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以前更為減少。其原因有:

(一)國際財務報告(IFRS)仍是未定的目標

我們必須理解現(xiàn)時IFRS仍然是未定的目標。當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取代其前身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時,許多人希望IASC一輪大動作、完成一套完整的標準后,會有一陣子的相對平靜;相反,IASB開展了一項野心勃勃的標準制定程序。雖然IASB架構了一個“穩(wěn)定的平臺”——一套在2005年采用IFRS的公司可用的標準——就在其自定的限期2004年3月31日之前,這個平臺并非如理想中的穩(wěn)定。IASB自此發(fā)出了十多個意見稿,建議修改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此外,國際財務報告解釋委員會(IFRIC)亦再發(fā)出了十一份解釋稿。這些意見稿和解釋稿現(xiàn)在已有不同的完成程度,其中某些仍須IASB批準,其它已被批準的則有待歐盟背書。此舉其實并不妥當,因為歐洲公司只有在新準則獲背書之后,方會被許可采用。結果,公布IFRS信息的公司須要小心謹慎地描述它們采用的IFRS版本。例如,GlaxoSmithKline聲明該公司的IFRS財務資料“根據(jù)IASB發(fā)出、供2005年報告應用的所有IFRS,與常設解釋委員會和國際財務報告解釋委員會之解釋而編制成”。AstraZeneca亦披露了近似的資料,但補充說該公司假設就歐盟版本IAS39,IAS39之修訂本及修訂之意見稿的修改建議,將會被納入IFRS并獲歐盟背書。這些假設既合理亦理性,但須知并非所有IFRS都是相同的。此外,一些公司就未來修訂和準則背書的假設,日后很可能會證明為錯誤,因為準則和解釋有可能未能及時背書,或者在獲批準前已在字眼上作了重大改變。

(二)國際財務報告(IFRS)1之豁免

IFRS1對于首次采用IFRS的國際準則,讓公司按意愿選擇追溯運用部份的國際準則,以盡量方便這個轉變過程。這個做法的主要缺點,是各公司采用不同IFRS的起步點,其財務報告可能難以比較??墒?,即使現(xiàn)行和可比較的財務報告期間亦有難以比較的地方。譬如說,AstraZeneca完全套用了可追溯既往的財務準則,GlaxoSmithKline和Smith&Nephew則只會在今后的現(xiàn)行財務報告中套用。結果,本來在采用英國公認會計原則(UKGAAP)之下可以比較的公司,初使用IFRS時便變得較難比較。同樣地,股權支付的準則亦毋須全面追溯。有公司(如蜆殼集團)不追溯性采用該準則,亦有追溯性采用者(如AstraZeneca,GlaxoSmithKline及Smith&Nephew)。

(三)鼓勵及早采用

歷來IASB都鼓勵公司及早應用其新準則。現(xiàn)時已有不少準則可用,但公司可自行選擇,而非必須及早采用。在這方面IFRS似乎又有多個版本。使用者需要小心閱讀財務報告,方能確定一項準則或解釋是否已被及早應用。例如,在AstraZeneca,GlaxoSmithKline及Smith&Nephew的IFRS聲明中,幾間公司于申報期比較是否應用了IFRS5(關于用所銷售的資產及停止經營業(yè)務)并不明確。

三、實際應用

為了減省可避免的成本和功夫而首次采用準則,需取得準許首次實際應用IFRS的豁免,此做法不足為怪。無可避免地,首次采用準則者的選項范圍,令類似的公司做出的IFRS財務報告大相徑庭。于下表的一些項目中,這個情況顯而易見。

AstraGlaxoSmith&蜆殼

ZenecaSmithKlineNephew集團

轉變時間2003200320032004

追溯應用IFRS2是是是否

退休金:已應用走廊法否是否是

重報于2005年前采用IAS39是否否否

現(xiàn)非根據(jù)英國公認會計原則作報告

表1

期望不同公司的首個IFRS財務報告可作完整比較,從來都不切實際。即使如此,從前可作比較的部份,現(xiàn)在卻出現(xiàn)了分歧,始終令人失望;幸而大部分對轉變期豁免的影響,都會很快消失,五年、十年后,比較財務報告的困難都會成往事了,只余下不同會計政策間的差異。

(一)國際財務報告(IFRS)的訊息傳播策略

雖然IFRS對公司首份IFRS財務報告和涉及該公司首個IFRS申報期的中期報告,提供了詳盡的資料披露規(guī)則,但是對首份IFRS財務報告前的IFRS資料提交,卻沒有給予指引。歐洲證券監(jiān)管委員會(CESR)為填補這個空隙,遂發(fā)表了一項建議,以鼓勵歐洲的上市公司在從當?shù)貢嫓蕜t至IFRS的轉變期間,向市場提供適當、有用的資料;但CESR的建議實際上影響甚微。因此,我們可以預期公司的IFRS聲明會有多種不同形式,如表2所示。

公司發(fā)表的資料

Scottish&

Newcastle受IFRS影響范圍的總結

簡介受IFRS影響范圍的報告

蜆殼集團IFRS對股東資金之影響的高層次總結

Smith&IFRS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

NephewIFRS詳細收益及股東資金之調整

Glaxo-IFRS資料報告的基礎

SmithKlineIFRS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

權益變動調整

所有主要財務報告調整至IFRS的

關于與GAAP之分別的詳細敘述式討論

AstraZenecaIFRS資料報告的基礎

IFRS會計政策

IFRS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

已確認盈虧報表

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調整至IFRS

關于與GAAP之分別的詳細敘述式討論

核數(shù)建議

表2

如表2所示,IFRS資料現(xiàn)時以許多不同方式公布,更壞的是,至今未見有標準或最佳做法出現(xiàn)。須知道如公司還未發(fā)表2004年年結前的詳細資料,須要在發(fā)表2005年首個年中報告前發(fā)表。由于大部分公司都會想小心計算公布IFRS資料的時間,以免與公布年結財務資料和股東大會的時間重疊,這對不少公司而言都頗有挑戰(zhàn)性。以Smith&Nephew的IFRS時間表為例。

日期資料

2004年11月17日提交2003年及2004年第三季為止的IFRS

量化分析予投資者

2005年2月3日以UKGAAP計算的2004年業(yè)績初步公告

提交2004年業(yè)績的IFRS量化分析

2005年3月印發(fā)小冊子包括:

IFRS修訂后的會計政策

UKGAAP及IFRS損益表,資產負債表之2003

及2004年調整

重報2003及2004年,包括季度之損益表及資

產負債表

2005年5月發(fā)表2005年第一季度采用IFRS之業(yè)績

表3

由于時間限制,很多以十二月作年結的公司,都計劃在三月中發(fā)表IFRS公告。

(二)審計保證

審計業(yè)界一直在努力研究,IFRS公告中應包括何種審計保證。本來很多審計師都認為IFRS公告中不可能作出審計報告,因為IFRS尚在修訂之中,加上公告并非完全跟從IFRS標準。于是審計師都向管理層提交了協(xié)議程序報告。

2004年8月,國際審計與認證準則委員會(IAASB)發(fā)出了一份答問文件,為首次采用IFRS報告之事宜向審計師給予指引。該份文件澄清,作為管理層經已選擇及于期初資產負債表,適當?shù)貞昧薎FRS會計準則的證據(jù),一份審查委托似乎并不足夠。但是,審計師可以在國際審計標準容許之下,接受特定審核委托。IAASB的文件并沒有平息何種審計保證才是可用或合適的爭論,目前很多細節(jié)仍在商討之中。

從表2可見,只有AstraZeneca的IFRS公告包括了特定審核報告,而該報告的用詞大異于一般的審計報告。GlaxoSmithKIina和蜆殼集團則特別提到報告中的數(shù)字未經審計。在類似個案中,審計師往往都只會向管理層提交一份審計報告。

(三)調整項目

從用UKGAAP準則轉變?yōu)橛肐FRS的公司,可以預期它們的調整差別列表會大同小異。當然,其中亦會因公司規(guī)模、組織方式和經營行業(yè)而有所差異。

表4是AstraZeneca,GlaxoSmithKline及Smith&Nephew報告的調整項目總覽。從中可以看到,股權支付、商業(yè)合并、遞延所得稅、雇員福利和金融工具都會是英國上市公司的主要IFRS調整項目。

報告的調整項目AstraZenecaGlaxoSmithKlineSmith&Nephew

IFRS2股權支付×××

IFRS3商業(yè)合并×××

IAS10應計股利-××

IAS12遞延所得稅×××

IAS17租賃會計--×

IAS18確認收入-×-

IAS19雇員福利×××

IAS28從合伙人

而來之利潤

IAS32/39金融工具×(1)(1)

篇8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將繼續(xù)修訂現(xiàn)行的準則,同時一些項目也在進行之中,預計到2009年之前能夠完成。這包括五個標準草案、四份討論稿以及以下八項新準則:

 借款費用

 分部報告

 企業(yè)并購

 財務報告表述

 合資公司

 稅務會計

 中小企業(y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 負債

這些新準則的推出幾乎會對會計報表的所有部分都會造成影響,執(zhí)行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一些問題。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每一個項目(除了以上所列的前四個項目之外),都給予了所有利益相關主體影響最終方案的機會,現(xiàn)在就是我們行動的時候了。當會計準則委員會將英國準則與國際財務會計準則相融合的時候,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已經開始影響倫敦證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的上市公司。實際上,英國很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即將頒布的中小企業(y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此舉意味著適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主體數(shù)量將會增加。

篇9

1、包含內容方面。財務報表只是財務報告的一部分。全套財務報表通常包括資產負債表、收益表、現(xiàn)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以及作為財務報表必要組成部分的附注、其他報表和說明材料。例如,這些附表和補充資料可能涉及行業(yè)分部和地區(qū)分部的財務資料以及價格變動影響的情況,而財務報告的編寫,就不僅包括財務報表,還包括其他傳輸信息的手段。常見的財務報告,除財務報表外,有公司董事報告、董事長聲明和管理當局的分析介紹之類的年度報告,招股計劃書,以及呈送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報等;有的還有新聞稿,管理方面的預測或前景說明書,以及社會環(huán)境對企業(yè)影響的說明等。我國的財務報告所包含的內容比較簡單,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57條中,對財務報告所下的定義是:“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或者現(xiàn)金流量表)、附表及會計報表(即財務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其中財務情況說明書主要說明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狀況、利潤實現(xiàn)和分配情況、資金增減和周轉情況、稅金繳納情況、各項財產物資變動情況;對本期或者下期財務狀況發(fā)生重大影響的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后至報出財務報告以前發(fā)生的對企業(yè)財務狀況變動有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由此可見,財務情況說明書是中國獨有的,相當于國外傳輸信息手段中非財務報表的財務報告。因此,財務報告所包含的內容大于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只是財務報告的一部分。

2、起的作用方面。雖然編制財務報告的一些目的,基本上和財務報表相同,但某些有用的信息用財務報表傳輸較好,而有些則通過財務報表的注釋、輔助信息形式,或通過財務報告的其它辦法來提供更好,并且有時只能用財務報告來提供。

篇10

一、我國預算會計財務報告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預算會計財務報告的現(xiàn)狀 我國預算會計的目標是以提供國家宏觀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為主、會計核算基礎主要采用收付實現(xiàn)制,相應的會計報表主要由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及必要的附表、收支情況說明書等組成。我國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規(guī)定:“總預算會計信息,應當符合預算法的要求,適應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上級財政部門及本級政府對財政管理的需要?!笨梢?,財政總預算會計各級政府和上級財政是其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我國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規(guī)定:“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適應預算管理和有關方面了解行政單位財務狀況及收支結果的需要,有利于單位加強內部財務管理”。我國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規(guī)定:“事業(yè)單位會計報表是反映事業(yè)單位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的書面文件,是財政部門和上級單位了解情況、掌握政策、指導單位預算執(zhí)行工作的重要資料,也是編制下年度單位財務收支計劃的基礎,各單位財務部門必須認真做好會計報表的編審工作?!笨梢钥闯觯覈姓挝缓褪聵I(yè)單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也主要是財政部門、上級單位和行政單位或事業(yè)單位自身。

(二)預算會計報表存在的問題 首先,財務報告制度分散,不利于監(jiān)督和管理。我國的預算會計體系由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yè)單位會計組成,由于還沒有實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各個主體分別編制會計報表,反映的信息比較分散,對于債權、債務、資產等財務狀況不能夠全面總括地反映,而且財政總預算會計與行政單位會計在某些項目上可能重復。對于財政內部管理而言,由于缺少對政府資產與負債的完整的會計信息,難以對政府財務狀況進行系統(tǒng)分析,使財政政策的選擇和預算編制缺乏充分依據(jù);對于財政外部管理而言,預算會計信息傳遞方式過于簡單,造成政府財務狀況透明度不夠,不利于立法機關和公眾對政府資金分配與運行的監(jiān)督和管理。其次,財務報告內容過于簡單,不利于分析和使用。由于我國強調預算會計是預算管理服務,預算會計的目標是以提供國家宏觀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為主,這就導致了一些與預算收支沒有直接關系的重要會計信息被忽略,致使當前的預算會計報表內容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資產和負債情況,這在總預算會計及其報表中的表現(xiàn)尤為突出。在政府負債的核算信息方面,總預算會計報表中沒有反映國債未來的還本付息負擔、社會保險基金的未來負債以及政府擔保形成的隱性債務等。對于這種情況,不僅立法機關和公眾難以進行監(jiān)督,財政部門自身也缺少準確的了解。再次,財務報告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外部監(jiān)督。我國的預算會計財務報告僅立足于政府及行政事業(yè)單位管理使用,未考慮公眾、審計機構、相關利益人及潛在使用人的需求,財務報告透明度不高,使財務報告脫離外部監(jiān)督。當前我國面臨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及公共財務管理改革,要求政府公開披露有關財務信息,這也是建立財政監(jiān)督機制的重要舉措。

二、美國政府財務報告的經驗及借鑒

(一)美國政府財務報告的現(xiàn)狀 美國政府會計準則委員會(簡稱GASB)于1999年了第34號準則公告一《州和地方政府的基本財務報表以及管理層討論與分析》。該公告規(guī)定,州和地方政府的財務報告由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政府層面和基金層面的基本財務報表、財務報表附注和規(guī)定的補充信息等組成。政府財務報告主要采用基金財務報告模式,相應的基金是政府財務報告的主體?;鹜ǔJ侵赴凑仗囟ǖ姆ㄒ?guī)、限制條件或期限,為從事某種活動或完成某種目的而設置的財務資源,具有目的性、限制性和受托責任廣泛性等特征。美國采用的基金主要有:政府基金、權益基金和受托基金。政府基金是指政府用于從事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和國家安全等行政性活動方面開支的各項基金,包括普通基金、特別歲入基金、資本項目基金和償債基金;權益基金主要用于處理政府延伸的業(yè)務活動,主要包括企業(yè)基金和內部服務基金;受托基金主要用于處理政府或政府單位以信托人或人的身份,接受個人、私人機構、其他政府單位資產而設置的基金,主要有信托基金和基金。政府各基金之間有明顯的界限,任何基金都是與其他基金分開并相互獨立的會計與財務報告主體,均有各自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或費用,以及基金余額或其他權益,并通過自求平衡的賬戶與報告體系記錄和報告政府特定活動及其財務資源來源、運用情況和結果?;鹭攧請蟊碇饕ǚ从郴鹭攧帐罩闆r的“收入、支出及基金余額(權益)變動表”和反映基金財務狀況的“資產負債表”。

(二)美國政府財務報告的借鑒 美國政府會計以基金為對象,財務報表的報告重點是當期財務資源的流入、流出和余額,以及可用于撥款的數(shù)額和政府遵守財政法規(guī)的情況。而我國現(xiàn)有的預算會計報表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報表、行政單位會計報表和事業(yè)單位會計報表,難以滿足各方面使用者的需要,應借鑒美國的經驗,建立全面完整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美國政府會計的基金模式值得借鑒。實際上我國在財政領域中已部分采用了基金管理模式,如政府預算分為一般預算資金、政府性基金、專用基金和財政周轉金等,都是實施基金管理的范例。在此基礎上,應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基金、權益基金和受托基金。

三、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改革的建議

(一)明確政府財務報告的目標 財務報告目標作為財務會計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中最高層次的概念,是為了引導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運行,為會計準則和會計實務的發(fā)展指引方向。政府會計作為會計信息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也應以目標為導向。政府會計財務報告目標定位的重要意義。一是理論意義。財務報告目標,是指提供財務信息或編制財務報告(財務報表)所要達到的境地或結果,是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最高層次,對會計發(fā)展起著導向作用。概念框架反映了理論的研究成果,又有較強的實用性,可作為會計準則制定的指南和判斷現(xiàn)行準則是否恰當?shù)囊罁?jù)。而概念框架體系中目標起著指引方向的作用,以目標為基礎,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財務報表的要素、要素的確認、計量與報告都可邏輯地建立起來。財務報告目標的確立是實現(xiàn)財務報告價值的本質要求。政府財務報告目標在政府會計準則的制定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現(xiàn)實意義。在實際工作中,政府會計人員也應以財務報告目標為核心,會計工作側重于為實現(xiàn)財務報告目標而提供相關的信息。明確了政府財務報告目標,也就明確了現(xiàn)階段政府會計工作的重心,促進政府會計人員適應不斷發(fā)展的經濟形勢,改進會計方法,圍繞財務報告目標提供相關的信息。由于財務報告目標要受其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如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會計信息的用途以及所處國家的性質,因此,我國政府會計財務報告目標與其它國家政府會計財務報告的目標有所不同。我國現(xiàn)行預算會計制度規(guī)定,預算會計信息應當適應國家宏觀和上級財政部門及本級政府對

財政管理的要求,適應預算管理和有關方面了解行政和事業(yè)單位財務狀況及收支結果的需要,有利于預算單位加強內部財務管理。由此可見,我國當前預算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及相關的用途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各級政府,主要用于政府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和監(jiān)督.以及宏觀經濟管理,這是我國預算會計信息最主要的用途;二是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管理者,用于各預算單位的核算和管理;三是立法機關和審計部門,用于對政府收支的審核監(jiān)督。我國當前面臨財政管理體制與公共財務管理改革,需要擴大財務報告的使用范圍。所以,當前我國政府財務報告的目標是決策有用觀居主導地位而輔之以受托責任觀。

(二)政府財務報告改革的主要內容 基于我國預算會計財務報告的現(xiàn)狀及目標,由于預算會計定性為國家預算管理的組成部分,主要核算和反映政府預算收支活動,預算會計報表主要反映政府預算收支執(zhí)行情況及結果,預算會計信息主要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上級財政部門及本級政府對財政管理的需要。顯然,預算會計無法全面、完整地核算和反映政府公共部門財務活動的全部內容;預算會計報告也無法反映政府公共部門財務狀況、公共資金使用情況以及政府財務受托責任履行情況;預算會計信息更無法滿足公共財務管理的需要(李建發(fā)、,2004)。我國現(xiàn)有的預算會計財務報告不是從權益的角度出發(fā),體現(xiàn)政府預算管理的業(yè)績和政府工作的效率,改革的重點應使預算會計報告成為能夠全面完整反映政府公共部門財務活動情況、財務狀況、公共資金使用情況及政府履行財務受托責任情況的綜合財務報告,而不只是反映預算收支情況及結果的預算會計報表或財政收支決算報告,使財務報告信息既能滿足“受托責任”目標,又能滿足“決策有用性”目標。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對我國預算會計財務報告進行改革:首先,建立統(tǒng)一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近年來實行的部門預算編制、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等,一方面為編制統(tǒng)一的政府財務報告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后,各行政單位只是政府的組成部分,其所有資金都是財政資金,都要通過國庫集中支付,其資金活動已通過總預算會計反映,財政總預算會計與行政單位會計相當于總括與明細的關系(張雪芬,2001)??梢詫⒇斦傤A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合二為一成為政府會計,編制統(tǒng)一的政府財務報告。另一方面,這一系列的改革也有必要編制統(tǒng)一的政府財務報告,以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及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由于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后,財政部門不再將資金撥到行政單位,只需審批各行政單位預算單位的月度用款計劃,在預算資金沒有撥付給商品和勞務供應者之前,始終保留在國庫單一賬戶上由財政部門直接管理,行政單位的支出由國庫直接支出,對于同一筆預算資金只需編制一套財務報告。因此,為了能夠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公共部門財務活動情況、財務狀況、公共資金使用情況及政府履行財務受托責任情況,有必要將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統(tǒng)一起來編制對外的財務報告,用以統(tǒng)一反映政府的債權、債務、資產等財務狀況以及現(xiàn)金流量情況。這樣,既能滿足立法機關和公眾對政府資金分配與運行的監(jiān)督管理,又能增強政府財務狀況的透明度。其次,規(guī)范政府財務報告類型。我國預算會計報表主要是由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及必要的附表、收支情況說明書等組成。預算會計規(guī)范還要求定期編制本部門或單位與所屬部門匯總的預算會計報表。由于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及事業(yè)單位會計各自所包括的報表格式及內容不統(tǒng)一,不便于使用者獲取所需要的相關信息,因此,有必要統(tǒng)一規(guī)范財務報告的類型及格式。筆者認為,政府財務報告至少應包括如下方面:資產負債表。采用權責發(fā)生制基礎編制資產負債表,在資產負債表中必須反映政府的全部資產和負債信息,包括全部固定資產及其折舊、國債的利息、社會保險基金的未來負債以及政府擔保形成的隱性債務等。資產負債表中不需要反映收入和支出項目;凈資產變動表。反映政府在一定會計期間的凈資產增減變動情況,應當列示期初凈資產、本期凈資產增加數(shù)、本期凈資產減少數(shù)、期末凈資產數(shù)等信息;現(xiàn)金流量表?,F(xiàn)金流量表向使用者提供關于報告主體一定會計期間內現(xiàn)金流入與流出的信息,可以幫助使用者評估報告主體履行義務的能力和籌資的需要,以及實現(xiàn)財務目標的能力;財務業(yè)績表。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關于政府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營運結果的信息,包括所有已確認的收入與費用等信息;財務報表附注。同企業(yè)財務報表附注的作用一樣,反映報表中無法及需要說明的內容。最后,采用基金會計報告模式。借鑒美國政府會計中的基金分類方法,并考慮我國政府預算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大致可以設定政府基金、權益基金、受托基金等政府會計實體。每一類基金作為一個單獨的會計實體,都有各自單獨的日記賬、分類賬、試算平衡表和會計報表,以核算和反映該種基金的運營情況。政府基金用于核算可用的政府財務資源的來源、使用和余額,以反映相關基金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化,并編制政府基金的運營報表;權益基金包括國有資產權益基金和政府采購基金兩類。國有資產權益基金用于核算我國國有資產的整體運營情況。我國存在著規(guī)模龐大的國有資產,對這些產權和權益建立相應的基金會計核算體系,有利于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jiān)督管理,以促使其保值增值。同時,隨著我國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以采購基金為主體進行會計核算和報告,將有利于加強對政府采購基金的管理;受托基金用于核算政府所持有的屬于個人、組織或其他政府單位基金而存于信托機構處的資產。在我國主要有養(yǎng)老信托基金和社會保障基金。養(yǎng)老信托基金以政府或政府單位為受托人,接受其他政府或政府單位的委托,按照選定的養(yǎng)老金方案,對公務員的養(yǎng)老金進行運作和管理。

(三)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 西方國家政府財務報告都必須由政府審計師鑒證后,才能向使用者提供和公布,審計報告成為政府財務報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健全,政府職能的逐步轉換,政府治理國家和社會的責任也不斷得到強化。為加強對政府單位的資產管理,提高政府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益,筆者認為,我國也應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政府財務報告中應包括政府的審計報告。

(四)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對外公布制度 我國預算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各級政府、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管理者。預算會計信息并未對外公開公布,社會公眾不能對政府進行有效監(jiān)督?;诖耍P者認為,我國應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對外公布制度,真正實現(xiàn)民主理財?shù)睦砟?。政府財務報告可以通過相關網站或報刊對外公布,如政務公開網等。政府財務報告對外公布的內容必須有所界定,涉及國家安全的信息可以不對外公布,對于政府的財務狀況、資金使用情況尤其是政府基金、權益基金和受托基金的使用情況必須詳細披露,這樣有利于群眾對政府進行監(jiān)督,反映政府的受托責任。